馬伯庸,作家。
很快,十二星座因為具備了算命的特徵,就慢慢進入到了所謂的古代封建迷信的這個領域裡面來,它會給這些地方做一一的對應表。比如人馬座對應燕地,所以北京那一塊的人是人馬座。在宋、鄭,也就是中原河南一帶是天蠍座和天秤座。如果是楚地,就是湖南湖北那一帶是處女座。還有對應的大腸小腸心肝脾肺等器官。最慘的是白羊座,對應的是膀胱。
歡迎大家來到這兒,今天我給大家講的話題是關於星座。星座是一個特別適合社交的話題,我相信大家聊天一定會說到你是什麼星座,還有像最適合的男朋友是什麼星座等等。不過今天我不打算講這些。
關於星座命理這些,我個人認為屬於封建迷信,因為我們天蠍座是不相信星座的。所以今天我給大家講一些你們不太熟悉的星座的知識,這些其實是跟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好像有誤解,覺得星座是西方傳過來的,那應該是一個很時尚很新潮的東西,其實並不是。
首先要給大家看一段話:
大家有沒有人知道這齣自於哪一個典故?這齣自一本著名的史書,叫《資治通鑑》,《資治通鑑》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
曾經有一個小姑娘問我,說馬老師,我想看一看史書,你幫我推薦一本吧。後來我一想,中國大部分的史書都是紀傳體,以人物作為線索,讀起來特別費勁。我說我給你推薦一個按時間來排的史書,這樣你看起來也容易,就給她推薦了《資治通鑑》。結果她翻開書的第一頁,看到這句話,就哭著跑開了。
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這就涉及一個特別古老的中國的紀年法,叫作木星紀年法。這個算法特別複雜,所以古人就給木星虛構了一個對稱的星體,叫作太歲。咱們所說的所謂命犯太歲,其實指的就是這個東西。
太歲運轉的每一年,會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對應下來就是這麼一個特別詭異的順序。你看上面是太歲的年名,下面是十二地支。比如說寅這一年,太歲在寅,那麼它的名字叫攝提格;太歲在未,叫協洽;太歲在子,叫困敦。
除了地支以外,還有十個天幹,也起了一堆不太像人話的名字。比如說你看己是庚維,庚是上章。
有了這兩個對應表之後,我們再看這句話就很明白了。起/著雍,著雍是戊;攝提格是寅;盡/玄黓,玄黓是壬,困敦是子。所以這一句話翻譯成人話的意思是:起於戊寅年,結束於壬子年,一共是三十五年。——就這麼費勁。
有人肯定問了,為什麼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的時候要寫這麼一個紀年法,因為木星紀年法漢代以後就被淘汰掉了,太反人性了。其實原因特別簡單,就兩個字:裝逼。司馬光是一個復古主義者,他覺得古代的東西逼格最高,所以就堅持在《資治通鑑》的每一個年代前面都寫了這麼一段特別難記的話。
其實不光是司馬光,還有很多我們所熟知的名人都喜歡拿這個所謂的木星紀年法來裝逼。比如說有一位古人,他叫屈原。屈原寫過一個《離騷》,大家都知道頭兩句: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我是高陽氏的後人,我爸叫伯庸。但是這個跟我沒關係,後面兩句:
這句話怎麼解釋呢?攝提就是攝提格,是寅年;孟陬是另外一個紀年法,叫月相紀年法,折算過來其實也是寅月;後面是我們所熟知的幹支紀年法,庚寅日。所以這句話翻譯成人話的意思是:我生於寅年寅月寅日。——他為了湊字數和押韻,就說了這麼長一段。
除了他以外,還有一位古人叫文天祥。文天祥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寫得什麼樣其實不重要,關鍵是你看他這個詩的名字:《歲祝犁單閼月赤奮若日焉逢涒灘遇異人指示以》,比輕小說題目還長。這句話翻譯成人話的意思,其實是說「我在某年某月某日碰到一個異人,給了我一些指示。」
你看,從司馬光到文天祥再到屈原,他們用木星紀年法,其實只是為了顯示自己逼格高,顯得自己很高古。
那麼這就會碰到一個問題:如果你仔細讀這些名字,像什麼攝提格、執徐、大荒落,它們在中文裡是沒有意義的,非常像可口可樂、歇斯底裡這些音譯詞。
但是你想屈原是什麼時候的人,春秋戰國的。屈原覺得這個東西古老,拿它來裝逼,那它差不多要追溯到西周了。後來有學者提出一個觀點,他認為所謂的太歲紀年法這些名字,其實並不是中國原產,它應該是來自於國外。那麼西周時候的國外是哪呢,其實是來自於古代巴比倫。
古代巴比倫的年代其實比中國還要早一點,而且古代巴比倫的天文學非常發達。這個發達並不是因為古巴比倫人比中國人聰明,而是因為他們在兩河流域,中東地區多沙漠,降水量很少,所以每天看星星看得很開心。
古巴比倫人最重要的一個發現,就是在天空中畫出星座這個概念,尤其是黃道十二星座。所以大家記住今天要說的第一個點,就是十二星座並不是希臘人發明的,古巴比倫人最早提出了十二星座。
後來亞歷山大大帝東徵,他們逐漸把十二星座的概念傳到了古代希臘。古希臘人把這個十二星座重新包裝,起了一些名字,然後又給它們了一些形象,變成了我們現在熟知的十二星座。再後來亞歷山大大帝打到了古代印度,傳到了古印度,有可能從印度的某一個渠道傳入中國,最後和十二地支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對比。
這個對應表大家可以看到。簡單的就是十二辰和對應的星宿以及對應的星座,還有剛才說的木星的十二個歲名。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來看一下它到底是怎麼推理的。
咱們就舉最喜聞樂見的星座吧,處女座。處女座的拉丁文叫Virgo,在古代阿卡德語,就是巴比倫使用的語言裡,它的名字是叫AB.SIN。AB.SIN翻譯成中文是「其父為辛」,也就是說她的父親叫辛。學者根據這個線索來尋找,在古代阿卡神系裡面哪一個神叫作辛。
後來發現月亮之神叫辛,再根據月亮之神去查他的譜系,發現他有一個女兒,叫Ishtar。其實「I」是不發音的,看到這個名字就有人分析說Ishtar其實就是攝提的音譯。
「格」字是阿卡德語裡的星星,叫Kakkabu。Kakkabu簡稱Ka,而格的上古的發音也讀作Ka,所以攝提格轉成阿卡德語其實是Ishtar Ka,也就是月神之女的星星。
那麼這麼一個推理過程,是不是跟中國的十二地支以及中國的星座之間有聯繫呢,這個很難判斷,現在學術界沒有定論,因為木星紀年法在漢代就已經消亡了。
其實在消亡之後,我們還能從一些目前出土的文物上看到一點點蛛絲馬跡。比如說曾經出土過一個吳國的四葉飛天對鳳鏡。可以看到這是一隻蠍子,這是一隻螃蟹,這是一個水瓶。我們勉強能看到這些花紋,但這些花紋其實並不全,不太確定它跟十二星座之間的聯繫。
再往後還有一個變形四葉瑞獸對鳳紋銅鏡,這個更清楚一點。你看這是一個瓶子,這個像狗一樣的,有可能是一隻獅子。
周圍有一圈意味不明的圖案,這些圖案在其他地方都沒出現過,所以有人懷疑是十二星座的一個遺留。但是這在學術界沒有定論,所以我們姑且不去妄下結論說十二星座在三國時期或者在漢代出現。
十二星座明確出現在中國是什麼時候呢?是在隋代。當時有很多印度人跑到中國來做字幕組,他們翻譯了很多的佛經。其中有一個印度高僧叫那連提耶,他翻譯了一本經文叫《大方等大集月藏經》。
這本經文講了一個特別重口味的故事。它講在印度有一個小國,國王喜歡出去打獵,一打獵就三四個月不回來。王妃在皇宮待著就特別無聊,有一天走到皇宮後面看到一頭驢,忽然之間淫心大熾,然後就過去「啪啪啪」了一下,沒想到就懷孕了。
懷孕十個月,生了一個小孩,長著驢頭,人身。王妃嚇壞了,說這一看就不是親生的,這怎麼辦呀,直接就扔到水裡去了。結果這個小孩就在恆河裡順流直下,被一個仙人撿到。這個仙人抱過孩子一看,長著一驢頭,嘆了口氣說:
果然這個孩子雖然長得醜,但是是個學霸,學了一身關於天上星辰的佔卜之術。後來他還給自己起了一個法號,叫作「驢唇仙人」。他不覺得自己丑這個事不能說,反而主動就說我很醜,但是我學習成績好。
他的成績好到什麼程度呢,好到帝釋天親自登門向他請教。說驢唇先生,你幫我們講一下天上星辰和地下福禍之間的關係。驢唇仙人就給他吧吧吧講了一本書。——其實就是這個《月藏經》裡面講到的所有東西。
在這本經文裡其中有一段,它明確地提到了:
你看,天魚、特羊、特牛、雙鳥、蟹神,已經跟現在的十二星座沒有任何區別了。所以我們可以非常明確地告訴大家,十二星座傳入中國的時間,不是現代也不是民國,而是隋代。
當時這十二星座的名字跟現在已經區別不大了,當然有一些還是有所區別的。比如說你看有叫特羊之神,還有特牛之神。這個「特」不是說Very羊或者Very牛,它其實指的是頭特別大。因為這是用來祭祀的牲畜,頭特別大或者身軀特別大代表了對神的虔誠。
還有一些名字不太一樣。比如說水瓶座當時是叫作水器,雙魚座當時叫天魚。注意這個「師子」,因為中國古代是沒有獅子的,獅子是從印度翻譯過來之後才第一次出現,所以當時的獅子是沒有反犬旁,有反犬旁都是後來的事了。
還有一些星座的名字非常有意思,而且跟中國的傳統文化關係特別深厚。咱們就挑一個說,大家不要緊張。這兒有摩羯座的同學嗎?有是吧,那太好了,你們坐好,咱們接下來就講一講摩羯座的故事。
我記得第一次聽人跟我講完星座之後,我就問了那個人一個問題,我說為什麼叫摩羯座。他說古希臘有一個森林之神叫潘,這個潘神其實是一個仙羊的形象。有一次他去參加宙斯的宴會,結果碰到一個百頭怪物來偷襲,諸神都落荒而逃,比如說愛神就跟她女兒變成了兩條魚跑掉了。這個潘神本來是想變成一隻山羊跑掉,結果看到愛神變成魚之後,覺得魚應該跑得更快,所以他就又變成一條魚。
結果呢,有可能他是天秤座,有選擇障礙症,所以最後就變成了一個上半身是羊下半身是魚的這麼一個怪物。結果宙斯這人還特別欠,覺得這個形象不錯,升到天空中變成一個星座,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Capricorn。
講完這個故事之後我就說我問的是為什麼叫摩羯座。你看其他十一個星座,雙子座就是倆男孩,雙魚座就兩條魚,水瓶座就一個瓶子,都是以器物的名字來命名。既然潘神上半身變成羊,下半身變成魚,按道理說它應該叫「鮮座」才對,為什麼叫摩羯座呢?
結果把那人給問住了。我相信99%的人都不知道為什麼Capricorn要翻譯成摩羯座。其實這是有一個非常長的歷史傳統。
當時摩羯座傳入古印度之後,印度人碰到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印度沒有半魚半羊這麼一個單詞,也沒有鮮這個說法,那麼碰到Capricorn的時候,該怎麼樣用一個單詞把這個名字直接翻譯過來?
最後沒轍,他們說要不我翻一半吧。所以當時印度人就給它用了另外一個詞翻譯,叫作Makara,摩伽羅。摩伽羅是印度的一種巨大的怪魚,這個怪魚是綜合了金魚和鱷魚的形象,而且它是恆河女神的坐騎,所以長得特別兇惡。我們可以在很多印度神廟還有一些宗教畫裡看到它的形象。印度人就直接把這個形象搬過來,摩羯座,當時Capricorn在印度叫Makara。
後來把這個詞翻到中國的時候,給它起了另外一個名字叫「磨竭」。為什麼叫磨竭呢,因為隋唐時代中文發音跟現在不一樣,當時的「磨」字發音「ma」,「竭」字發音「ka」,所以說maka和Makara發音是非常接近的,其實是用中文的字來做的一個音譯。
為什麼選這兩個字呢,因為佛教裡面有另外一個詞,叫「竭磨」。竭磨指的是karma,也就是報應,為了保持整個譯名的氣氛統一,所以就選了這兩個字,叫磨竭。
但是這個詞的持續時間並不長,很快,有一個叫不空的和尚,他覺得這兩個字不夠準確,所以就改成了「摩羯」兩個字。「羯」字用得特別好,因為「羯」在中文裡的意思是閹割過的公羊。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詞等於是集合了中國和印度兩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終於成功地把Capricorn翻譯成了摩羯。
摩羯這個詞,當我們連讀的時候是Makara,也就是魚的意思;而看結尾這個「羯」字的時候,它是羊的意思。所以摩羯雖然看起來好像很複雜、很無聊,但是其實這個詞的含義裡面已經既包括了魚又包括了羊,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譯名。
摩羯座其實在中國非常受歡迎。這是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有人說追著船咬的這個怪物其實就是摩羯魚。當然這個魚本身的形象其實還是印度神話裡的概念,但它已經具備了摩羯的一些基本形象。
從隋唐開始,很多的文物、造像上面,都能看到摩羯座的影子,甚至在很多金銀首飾上,它們會變成一種專門的紋飾,就叫摩羯紋。這是在西夏出土的一個建築構件,它有雙翅,而且魚頭魚尾都向上挺翹。
還有一些金銀器、瓷器上面,我們都可以看到摩羯紋。後來在中國又變成一個更熟的詞,叫魚龍紋。
摩羯座還算不錯,因為它只是名字有所波折,最慘的是雙子座。雙子座的故事就不用講了,大家都知道,斯巴達王妃生出一個雙胞胎男孩,所以就變成了雙子座。
但是這個詞在中國一進來的時候,就覺得不太對勁。第一個翻譯的名字叫雙鳥。這個不知道是不是形象翻譯,勉強可以把它理解為雙子的一個形象的翻譯法。
到了唐代中期這個詞變了,叫作「婬」。大家看這個婬字,不是三點水的那個「淫」,它是女字旁,所以婬的意思是合法的那什麼,指的是夫妻之間的合法的正常的生活。
本來挺好的,雙鳥也罷,至少是兩個男性。到這兒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哪兒翻譯錯了,就變成了一男一女,挺好的BL現在變成BG了。
再往後,你可以看到變成婬字之後,它的佔星學上的意義就不一樣了。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佔星書上的寫法,它是這麼寫的:
其神如夫妻。故名婬宮。主胎妊子孫之事。若人生屬此宮者。法合多妻妾得人愛敬。合掌戶鑰之任。
就是說如果你是雙子座的話,你就可以多娶媳婦,而且這一輩子是可以當戶主的,可以掌握大權。
後來呢,因為中國有道教道學的傳統,覺得婬字不太好聽,就改名叫男女宮。後來男女宮又改了一個名字,叫作「媱」。這個媱字是什麼意思呢,媱字很隱諱,它的意思是小男孩和小女孩在一起玩的樣子。
後來又覺得這個詞還是太露骨,因為星象學要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所以最後就給它變成了一個具有哲學高度的詞,叫陰陽宮。
其實另外還有一個變化,就是處女座。處女座開始叫天女,因為處女座最早傳進來的形象是一個女性背後長著兩個翅膀,就像聖女一樣。但是後來在傳抄過程中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背後這個變成了一個重影,所以覺得好像是倆女的,處女座在中國的名字就變成了雙女座。雖然沒有雙子座這麼慘,但是也是形象有所變化。
給大家看一些實證文物。這是張家口附近出土的一個遼代墓葬,這張照片是整個棺槨正上方對應的穹頂。
中間是一個蓮花的樣子,說明墓主信佛。周圍的這些黑點指的是二十八星宿的排列。在外圍我們可以看到,這裡有兩個人,一個人身材比較矮,頭梳髮髻,另外一個人身材比較高,頭上戴著幞頭。一男一女,所以這個是雙子座。右下角是兩個女性,是處女座。
也就是說遼代人玩星座玩得比咱們都high,死了以後還要把星座刻在自己的棺材上面。
這周圍一圈的十二星座其實就缺了一個,這個被黑的是金牛座。為什麼被黑呢,因為這是一個盜洞。盜墓賊打的這個盜洞非常準,直接從穹頂打下來,正好把金牛座給打沒了。
這個更有意思。這是西夏出土的一個古籍,叫《番漢合時掌中珠》。名字不太好理解。當時西夏跟宋代做生意做得非常頻繁,兩國來往非常密切,需要大量懂得漢語言的學生,所以這個東西其實就是他們的GRE詞彙表。
白虎,它的西夏文發音叫勒龐,寫法是這個樣子。再往下就是我們熟悉的領域了。寶瓶,他們叫作慄令,麼竭翻譯成麼竭,因為麼竭本身就是個音譯詞,所以不需要額外翻譯。巨蟹翻譯成那聶。還有一些大家就可以看到,人馬座、天蠍座都和現在的名字沒有區別了。他們每天都要背這些GRE詞彙表來取悅中國人。
你看處女座,西夏文翻譯叫浪抽,金牛座叫皆悟,白羊座叫野龐,雙魚座叫乳浪。雙女座叫浪抽,雙魚座叫乳浪,所以我們大概可以猜測,西夏文裡「浪」字可能就是「雙」的意思,必須是兩個湊到一起才能浪。
剛才遼代和西夏都講過了,咱們看看宋代。這個是宋代出土的文物,叫陀羅尼經被,就是把經文和一些著名的宗教符號繡到這個被子上。
我們可以看到中間是如來佛和他的左右脅士。你看這個就比剛才的更明顯,女梳高髻、男戴幞頭,這是雙子座,其實就是陰陽宮。這個一把弓一把箭的是射手座。最下面這個面相兇惡戴著兩個翅膀的魚是摩羯座。所以我們能夠看到,無論是遼國、西夏還是宋,其實他們玩星座玩得都特別high。
這個好像是敦煌第64窟裡面的一個壁畫。中間這是一些神仙,在周圍也悍然畫了十二星座的樣子。
有一些比較大的圖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是金牛座。這個畫法就已經很現代,而且畫得很精緻。還有巨蟹座、天蠍座、摩羯座、天秤座。
接下來這個更有意思。這是我去實地考察的一個照片,河北邢臺有座開元古寺,裡面有一口金代鑄造的鐵鐘,這個鐵鐘特別大,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好的鐵鐘,而且上面的花紋印得非常精緻。你看中間這兒寫的是一些捐助鑄鐘的人的名字,下面寫的是一些佛經,底下畫的是一些八卦符號,不知道為什麼。
它上面也是畫了一圈十二星座的吉祥圖案。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是天蠍,這個是人馬、雙魚、白羊座。
這個大家能看到吧,日月,所以是陰陽宮,也就是咱們說的雙子座。
這個兩個女的,是處女座。右邊這個我們可能猜到了,是天秤座。
但是你看這個畫法,跟剛才的天秤不一樣。剛才的天秤是中間一根吊臂然後兩邊垂下去,是典型的天秤。這個就做成了一個秤。它為什麼這麼做呢?我猜有可能是因為工匠沒有文化,他不了解這之間的變遷。所以和尚跟他說我要畫一個十二星座,有天秤座或者天平座。他說天平是什麼呀,可能就是秤東西的,那給你畫一秤吧,所以就畫一秤。
這個秤不算是他做得最錯的。你看這邊還有一個像狗一樣的獅子,下面還有一個繡球。就因為工匠沒見過獅子,他只能做出一個民間想像的獅子。
最慘的是這個像墓碑一樣的東西,這是摩羯座。這個羯字呢,他以為是石碣的「碣」,石碣的意思就是墓碑,石碑,所以就乾脆畫了一個石碑在上頭。特別慘,摩羯座也不知道招誰惹誰了。
很快,十二星座因為具備了算命的特徵,就慢慢進入到了所謂的古代封建迷信的這個領域裡面來,它會給這些地方做一一的對應表。我們可以看到,古人把十二星座跟所有的時令、方向等元素做了一個配對。這在古代叫分野,它把中國分成了十二個區域,每一個區域對應一個星座。
比如人馬座對應燕地,所以北京那一塊的人是人馬座。在宋、鄭,也就是中原河南一帶是天蠍座和天秤座。如果是楚地,就是湖南湖北那一帶是處女座。還有對應的大腸小腸心肝脾肺等器官。最慘的是白羊座,對應的是膀胱。
接下來給大家看一些文獻,這些文獻非常好玩。比如說宋代有一本書叫《武經總要》,它講的是怎麼打仗。在《武經總要》裡就有一個章節,叫《出軍決勝雜佔凡六壬之法》,就是說我出兵打仗應該怎麼樣算命。你看它寫的:
春分,二月中……後三日入白羊宮,其神天魁。夏至,五月中,後六日入巨蟹宮,其神小吉。
就是說宋朝人打仗有點不靠譜,出門之前先看看本周運勢最旺、最適合打仗的三個星座,最適合擔任將軍的五個星座大排名。類似這種東西,他們也真信。
詩詞也一樣。當時有一個著名詞人叫陳恕可,他寫了一首詞叫《桂枝香》。其實這個《桂枝香》講的是螃蟹。但是古人有一個講究,就是你要講什麼東西,不能明確地指出這個東西是什麼,要用其他的方式委婉地表達出這個含義,算是你高明。所以你看他這首詞,從頭到尾沒有提到一個「蟹」字,但是每一句話都跟螃蟹有關係。
「桂枝香」這名字就知道,八月桂花香,吃螃蟹的時候到了。「西風故國。記乍免內黃,歸夢溪曲。還是秦星夜映,楚霜秋足。」「楚霜秋足」好理解,那這「秦星夜映」什麼意思呢?
這個其實很簡單,剛才我講到了,十二星座跟中國的每一個區域是有對應的。那麼「秦星」,秦地,是在陝西一帶,秦地上面對應的就是巨蟹宮。所以說所謂的「秦星夜映」,指的就是陝西那一塊地方對應的天象是巨蟹。他就通過這麼一種費勁的方式把螃蟹給表達出來了。
除了詩詞以外,還有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裡面其實也提到了星座。比如說在《三國演義》和《封神演義》出現之前,在元代已經有關於這兩個故事的平話。元代民間流傳的平話裡面有一段故事:
諸葛亮請劉禪夜觀天象,見赤氣上衝獅子宮,主益州有事。
獅子宮下面對應的是四川,所以諸葛亮當時也是看了天象之後,就跟劉禪說獅子宮看見流星雨了,咱們四川可能要出事。劉禪肯定就說,那咱們一起去看流星雨。
還有像《武王伐紂平話》裡面:
姜尚向西方觀望,相真主,言明君在於何處。望見巨蟹宮生紫氣,下接著西秦地。
就是說姜子牙要去找工作了,說我的老闆在哪,往天上看,看到巨蟹宮出現紫氣了。這個紫氣是什麼呢,你看過《聖鬥士星矢》就知道,就是積屍氣。巨蟹宮的積屍氣,他覺得下面對應的是秦地,陝西一帶,所以後來就去了岐山找到周文王。
但這裡面有一個Bug:那會兒連周都沒有,哪來的秦。
我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封神演義》,說姜子牙仰天長嘆,古人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我就想別人能說這話,您老人家可沒資格,古人那時候還沒出生呢。
再往下。這一本書,可能你們都看過,肯定不願意承認,叫《金瓶梅》。《金瓶梅》裡講了三個女性,其中有一個女性叫李瓶兒。李瓶兒死的時候,書裡就說了:
今乃丙子日,己丑時,死者上應寶瓶宮,下臨齊地。前生曾在濱州王家作男子,打死懷胎母羊,今世為女人,屬羊。
這裡涉及另外一種封建迷信,就是女人屬羊不吉利,有機會跟大家另外分享。總之在《金瓶梅》裡面,西門慶請的這個算命先生給李瓶兒算命,也是說李瓶兒寶瓶座的。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位文化名人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
我生之辰,月宿直鬥。乃知退之磨蝎為身宮。而僕乃以磨蝎為命宮。平生多得謗譽。殆是同病也。
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出生的時候月亮進入了鬥宿的範圍,我才知道韓愈韓退之是摩羯座,我也是摩羯座,所以我們倆這一輩子毀譽交加,命運相同。
這句話誰說的呢,是蘇軾說的。因為之前韓愈曾經有一個自述,說我生之辰,月宿南鬥。蘇軾對星座也很了解,他算了一下,發現月宿南鬥正好是摩羯宮的位置。所以他就忽然發出感慨,說我是摩羯座,韓愈也是摩羯座,所以我們兩個這一輩子當文人當得很慘。
後來有一次我一個朋友閒著沒事算了一下,蘇軾出生於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時,折合成公曆是公元1037年1月8日,正好是摩羯座。韓愈是什麼生辰不知道,但是如果能算出來,有可能也跟摩羯座有關係。
但是因為蘇軾的影響太大了,千古第一文人,所以他一說自己命不好是摩羯座,結果周圍文人一起開始跟風。後來這個摩羯座就變成了一個文化符號,文人只要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都說哎呀,我是摩羯座,我跟韓愈蘇軾一樣。
比如說當時南宋有一個詩人叫周必大。他就寫了一首詩:
亦知磨蝎直身宮,懶訪星官與歷翁。豈有虛名望蘇子,謾令簸惡似韓公。
其實說的就是我跟韓愈蘇軾一樣,我們都很倒黴,我們都是摩羯座。
但是周必大出生于靖康元年七月十五日巳時,1126年8月5日。他不是摩羯座,根本就算不上。但是這個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其實古代的星座跟現代的換算不一樣。我們現在是按月份算的,古人是按星象的位置,所以他們說的這個星宮跟我們的概念是不同的。
從周必大開始,所有文人都覺得這個摩羯座特別好,開始刷摩羯。像文天祥寫過一個:
我生之辰月宿鬥,如何謗譽由箕口。月明只合醒眼看,鬥亦何須挹漿酒。
雖然這裡沒有明確地提摩羯座,但是他用的是韓愈和蘇軾的典故,隱晦地表達自己是摩羯座。
再往後就更多了。比如:
尹廷高:清苦一生磨蝎命,悽涼千古耒陽墳。
袁枚:莫嘆遭逢磨蝎重,世間風浪幾曾平。
曾國藩:諸君運命頗磨蝎,可憐顛頓愁眉腮。
李鴻章:公到後當可昭雪,衰齡遠戍磨蝎宮。
——這些古人,只要是自己倒黴了就開始刷摩羯座。一遍一遍地說命不好,摩羯座怎麼樣怎麼樣。
除了這些文人以外,道教也沒放過十二星座。明代有一本書叫《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裡面提到了很多的神仙。他們做了一個創舉,之前我們提到所有星座,那個時候不叫座,叫宮。到這兒,他終於把這些宮人格化了,所以就變成了星君,也叫尊神:
在紫微垣列位星君和天罡大聖萬真節度星君的名單之間:天秤宮尊神、天蠍宮尊神、人馬宮尊神、磨竭宮尊神……雙女宮尊神等十二位尊神。
你看有天秤宮尊神、天蠍宮尊神、人馬宮尊神等十二位尊神。也就是說,他做了車間政委做過的工作,把他們全變成聖鬥士了。而且不光是人設上變了,甚至連人設圖都畫出來了。這個是明代的一個水陸道場的壁畫,這個圖其實就是明代聖鬥士的樣子。
我們可以看到這一位,懷裡抱著一個螃蟹,這是巨蟹座。這一位肩上扛著一個獅子,這一位他懷裡抱著一個水瓶。這個呢,你看他是抱著一個小牛犢,這是金牛座聖鬥士。這個人手裡放了一個非常小的蠍子,這是天蠍座的。左下角這個人,有人懷疑是摩羯座,但是不好說,因為他身上沒有明確的標誌物。
你看周圍這一圈人,全是蓬頭露面、赤鼻黃眼,都是洋人、番人,只有這一位顏值最高的,一看就是中國人。大家可以猜一猜這個是什麼星座。你看他右手抱著一隻烏鴉,左手抱著一隻白兔。烏鴉代表的是金烏,就是太陽;白兔代表的是太陰,就是月亮。所以一陰一陽,它是雙子座聖鬥士。
在後面還有一些更清楚的。金牛、白羊、雙魚、寶瓶、磨羯宮神,長這個模樣,顏值都不太高。但是你可以知道,明代的人特別高興地來畫這些東西。
剛才說了很多關於星座的名字,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名字不斷在變。雙子座變成了媱,變成了陰陽宮;處女座變成了雙女座。那麼它們到底是什麼時候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這個星座體系呢?我們就要感謝這位老先生。這位老先生是晚清的一個著名歷史人物,姓康,我們叫他康師傅,康有為。
康有為大家都知道,「百日維新」嘛,所以對西方的東西非常關注。他曾經出了一本書,叫《諸天講》。這本書很厲害,是他介紹西方的天文學的一些知識。這本書的第一章我翻開來看就驚了,第一章講的就是月球上環形山的陰影有多長,環形山有多高,那麼高的山下面會不會有空氣和水,有沒有可能有月球人的存在——人家康師傅已經進入到了科幻的領域了。
這本書裡面,他就講到西方有一種分類方式,叫作星座,有黃道十二星座和周天八十八星座。星座中國沒有,但是佛經裡面曾提到過。所以他就忽然發現原來中國其實講星座講得也很多,後來康師傅就發下宏願,說翻譯名字太亂了,我要給它統一一下。於是就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處女、天秤、天蠍、人馬、摩羯、寶瓶、雙魚。
與此同時,從日本傳過來另外一套現在也在流行的星座的翻譯方式。你看白羊、金牛他們叫牡羊、牧牛;處女座他們翻譯成乙女,就是少女的意思;人馬座翻譯成射手。到了摩羯,本來是半羊半魚,印度人只翻譯了魚那一半,日本人乾脆就翻譯了羊那一半。
現在我們如果買星座書的話,這兩套體系都能夠看得很清楚。所以說我們可以知道,星座在中國的歷史其實源遠流長,而且在每一個傳統的領域都有它自己的一個地位。
今天大家聽完這個演講,回去就可以跟自己的同事、朋友炫耀了:你知道摩羯座怎麼回事嗎,今天我來跟你講一講。
好,謝謝大家。
點擊下方海報即可觀看
最新《生命·成長》第二季完整版紀錄片
李一諾:孩子成長最好的環境,
就是「一個村子來養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