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中秋居然是這樣對月玩簫的,比我們厲害多了

2021-02-07 鳳來儀簫笛


中秋,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每逢其時,月色明朗,金風吹動,最易惹人起情思,或遠在他鄉思念親人故土,或獨居陋室感慨壯志難酬,或三五好友相聚一堂盡歡,或扁舟一葉風雨江湖獨行……

「簫來天霜,琴生海波。」簫,似乎生來就跟秋天在一起的,簫聲的低沉委婉,內斂含蓄,是對秋的最好詮釋。中秋之夜,當簫聲和詩人相遇,會是怎樣的一種場景呢?

現在我們就從詩詞裡面看看,古人都是怎麼對月玩簫的,或者聽到簫聲都有怎樣的感懷。還有,他們的興致高到我們無法想像,中秋還沒到,他們就開始了,且看:



月初便開始期盼中秋有個好天氣



    貴不願夔龍侍輦歌九韶,富不願金谷秦箏按六么。但願中秋無雲月當午,王郎酒酣為餘吹洞簫。

洞簫翕兮天氣清,北鬥插地天河傾

洞簫急兮天氣肅,秦娥咽月湘妃哭

大簥簫簫風入松,崩雲裂石吟水龍

小言札札機弄杼,一聲兩聲落花雨

〔明〕鄺露洞簫行(節選)




中秋將近,天氣尚好,開始吹簫


碧天無際近中秋,臺高樹影稠。

雪兒一曲韻悠悠,簫聲出畫樓。

銀箭促,暮雲流,娟娟月似鉤。

寒消酒力興偏幽,佳人翠袖愁。

〔清〕梁清標《阮郎歸 (登樓酹月)》


 

 

終於,離中秋只剩一天了,激動


宋 馬遠《月下把杯圖》

月明何處宴良宵,佛國樓臺倚泬寥

砧杵遠村聞搗練,綺羅深院度吹簫

銀河接地繁星隱,玉氣橫空瘴霧消

影轉回闌夜方半,天風忽送海門潮

〔明〕朱樸《中秋前一夕會飲西樓》




中秋當天,簫聲四起,響成一片

  

中秋淮浦夜,誰共好懷開。

看月坐復坐,可人來不來。

獨謠慚短思,多病負深杯。

想見蕪城路,吹簫擁醉回。

〔元〕吳師道《中秋泊淮安望張仲舉助教不至》

 


對月憐今夕,看雲憶往年。

秋光連武姥,詩興在禾川。

花底吹簫坐,松根枕石眠。

如何繼清好,高詠賞團圓。

〔元末明初〕劉崧《和子與王徵君中秋律詩一首》

 


漸上千峰月,真銷萬裡雲。

秋從今夜半,人是舊時群。

桂影寒應溼,簫聲靜欲聞。

相看疑白髮,總似兔毫分。

 〔明〕于慎行《中秋東園小集》



我昔扁舟泛淮水,萬頃琉璃月光裡

夜深復上城南樓,笛聲未斷簫聲起

 〔元〕陳鎰《中秋感懷呈松學諸友》(節)



危闌十二倚長空,寂寂樓臺露氣中

吹斷碧簫天似水,玉盤初上海門東

〔明〕胡應麟《中秋夜小亭對月獨酌懷邦相明府》 

 



雨晴秋色滿長安,月貫黃雲百寶團

見說清光天下共,不圖今夜客中看

天垂紫禁星河淡,江繞金城風露寒

吹斷碧簫丹桂發,玉人何處倚闌幹

 〔明〕文徵明《金陵中秋》



朝來細雨落繽紛,向晚清光散彩雲

自是廣寒貪皎潔,不隨巫峽傍氤氳

高樓張宴停杯待,別館吹簫度曲聞

玉箸深閨啼少婦,關山終夜望夫君

 〔明〕皇甫汸《中秋篇》



銀漢今宵分外清,一輪捧出彩雲輕

樓臺盡作通明殿,天在渾開不夜城

風送玉簫秋有韻,露寒金粟籟無聲

願人與月常如此,誰向蒼蒼訴不平

 〔清末〕方仁淵《中秋望月》

 



    明月如冰,亂雲飛下斜河去。旋呼艇子載簫聲,風景還如故。嫋嫋餘懷何許。聽尊前、嗚嗚似訴。近年潮信,萬裡陰晴,和天無據。

    有客秋風,去時留下金盤露。少年終夜奏胡笳,誰料歸無路。同是江南倦旅。對嬋娟、君歌我舞。醉中休問,明月明年,人在何處。

〔宋〕劉辰翁《燭影搖紅(丙子中秋泛月)》

 


 

中秋後第二天,還在繼續

  

清 陳枚《瓊臺賞月》局部

今年月色倍常年,今夕還如昨夕圓

江上黿鼉皆有窟,塞南鴻雁不同天

坐遲宿霧開風館,酒罷餘輝散燭筵

忽聽玉簫傳鳳曲,瓊樓高處彩雲偏

〔明〕何景明《十六夜尹舍人宅次劉汝忠韻》

 



中秋後第三天,仍然在繼續


紫閣黃扉切九霄,中秋待月第三宵

天高易識龍文動,海近偏憐蜃氣消

十幅秋光障雲母,一簾涼影弄冰綃

欲憑弦管吹雲散,忽有雲間起鳳簫

 〔明〕陸深《十七夜待月》




中秋已經過去幾天了……


清  冷枚《賞月圖》

城南市中有楚客,醉臥高樓看月生

兩兒共扶不肯下,紫簫吹度到天明

 〔元〕郭翼《漫興》


 



(註:文中詩詞選自《夢憶簫聲第幾橋:中國歷代詠簫詩詞集萃》;圖片摘於網絡,以做簫文化傳承之用,絕無商業用途之意,如有侵權,請告知編者,我們會儘快協商處理解決。)


您的關注與轉發,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長按識別下面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夢憶簫聲第幾橋:中國歷代詠簫詩詞集萃》

長按識別下面二維碼,進入鳳來儀微店購買


相關連結:

《夢憶簫聲第幾橋:中國歷代詠簫詩詞集萃》張志學 編著




相關焦點

  • 中秋,借著節日的名義吃、喝、玩
    很容易就聯想到了一句俗諺——「秋風起,貼秋膘」,意思是在天氣轉涼時多吃肉來補充脂肪,就好比一隻熊,趁冬天來臨之前,先把自己吃胖,以抵禦之後的寒冷。臺灣地區中秋街巷烤肉氛圍不過臺灣地區氣候炎熱,那一年臨近中秋節居然出現了歷年來的最高溫,連續幾日氣溫超過38攝氏度。白天被太陽一曬,晚上就沒胃口,什麼都不想吃,只想吃點白粥醬菜。圍著火爐烤肉,光想就覺得熱。
  • 古人中秋節原來這麼會玩,你所不知道的中秋冷知識
    中秋跟月亮有什麼關係?中秋節又有什麼傳統是我們不知道呢?今天猴猴就來跟大家聊聊,有關中秋節背後的故事。在我們國家「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四大傳統節日,說明這四個節日可是相當有歷史的。
  • 詩意中秋: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從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節都以寫詩填詞的形式來詠月,表達心中的情思,尤其是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幾乎都有「中秋詩詞」留世,讓後人充分感受到中秋的獨特魅力。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唐)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
  • 古人2首精彩至極的中秋詩,詩味雋永,讓你感受中秋月的魅力
    月圓人團圓,在中秋佳節的氛圍裡,相信每個人都是快樂的。好節日當然需要好詩詞來助興,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哦!今天我給朋友獻上古人2首精彩至極的中秋詩,詩味雋永,讓你感受中秋月的魅力。第1首,《和張彥智中秋對月》:萬裡青天霽色開,嫦娥駕玉上雲來。樓中勝飲八仙聚,物外清談三語該。空翠水光爭滉漾,漏聲鍾韻共徘徊。秋盤應愛金纓好,紅抹佳人醉裡腮。
  • 中秋玩月、賞月、拜月
    唐代詩人張祜在《中秋月》中說「一年逢好夜,萬裡見明時。」像張祜這樣讚頌中秋月色之美的詩篇在唐詩中非常多,白居易說「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華陽洞裡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唐代人認為八月十五的月亮與眾不同,是一年當中最值得觀賞的,原因是冬天太冷,夏天太熱,都不適合賞月。對此,劉禹錫在《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說「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 王堅中午剛把面煮好 簫逸雯居然回來了
    王堅沉默了一陣,抬頭看了看簫逸雯,實在是無言以對。簫逸雯可是真傻,完全不帶修飾的傻,像她這樣五穀不分四體不勤的人,能活到這麼大,絕對是生命的奇蹟,不管別人信不信,王堅那是堅信不疑……  「下次別什麼都往家帶了,沒用……」王堅也沒法給簫逸雯解釋這包皮環切到底是切什麼地方,只能循循善誘:「反正你看到上頭有什麼醫院的有什麼一夜暴富的,你就別管他。」
  • 八月十五,跟著蘇軾玩中秋
    蘇軾,這位會玩、會吃、會寫詩的大文豪,為後人留下上千首佳作,一到中秋節,人們就會吟誦他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想必大家對這首《水調歌頭》已經非常熟悉了,但是你知道宋代古人是如何玩轉中秋節的嗎?怎麼玩?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在《周禮》中就有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 古人玩星座玩得比我們high多了 | 馬伯庸
    我說我給你推薦一個按時間來排的史書,這樣你看起來也容易,就給她推薦了《資治通鑑》。結果她翻開書的第一頁,看到這句話,就哭著跑開了。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這就涉及一個特別古老的中國的紀年法,叫作木星紀年法。這個算法特別複雜,所以古人就給木星虛構了一個對稱的星體,叫作太歲。咱們所說的所謂命犯太歲,其實指的就是這個東西。
  • 古人的住宅居然這樣「壕」!
    古人的住宅居然這樣「壕」!古人的住宅居然這樣壕!來自古代的「大別墅」武威莫道是邊城,文物前賢起後生。不見古來盛名下,先於李益有陰鏗。專家分析,塢堡適用於軍事防禦,而事實上也適用於河西走廊氣候乾燥、冷熱變化劇烈、風大沙多的惡劣自然條件,高大的夯土牆維護而成的塢壁,在防禦保護作用職能的同時完全適用於抵禦風沙的作用,有利於形成圍合面的小氣候環境,它自然是首選的建築地域民居形式。
  • 古人也染髮?古人:論染髮與護髮,我們可是專業的
    不得不說當年看到這一段格外的驚奇,原來古人也流行染髮,而且往往更是玩出了新的花樣。在現代社會,我們現代人經常想要染個頭髮什麼的。但是染髮的目的卻並不是像王莽一樣,我們往往都是為了讓自己表現得更潮流一些,所以赤橙紅綠青藍紫我們似乎樣樣都想接觸。等到了老年人的時候,雖然偶爾有一些染髮的現象,但是染髮的數量還是遠遠少於年輕人。
  • 中秋佳節|月到中秋分外明 古今中外共此時
    秋天來了,中秋還會遠嗎?過了秋分,今年的中秋節相攜國慶節一起如約而至。古人說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當看到一輪圓月當空照的時刻,你我不管在天南還是海北是否都有著「低頭思故鄉」的默契,這是文化傳統刻進民族記憶中的印記,千百年來未曾改變。又是一年月團圓,且喜人間好時節。
  • 旅遊|中秋國慶遊玩肇慶,發現山澗月湖中月江中月
    中秋國慶假期去哪玩?肇慶不失為一個好去處。玩點 1. 星湖春江潮水連海平,江上明月共潮生想要欣賞水中月,星湖國家溼地公園無疑是最佳之地。灩灩隨波千萬裡,載畫舫之清冰,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淨。中秋夜,星湖 8000 畝湖面,碧波如鏡,月光如水般地流瀉在墨染的湖面之上,將遠山近水圍困得愁眉不展。月下的景物也似乎在月影的環抱中變得飄渺了許多。當然,星湖賞月還可乘舟蕩月,到水裡撈起一個月亮。玩點 2.
  • 我們的節日·中秋|港澳臺這樣過中秋
    今天是中秋佳節,德陽全媒體祝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團圓~~       我們過傳統佳節都有自己的習俗,那你知道香港澳門臺灣的同胞們是怎麼過中秋的嗎?       香港澳門臺灣三地,既時尚,又保留了大量傳統文化。中秋佳節,當傳統與現代碰撞,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 今年中秋這樣過!全新趣玩指南早知道
    新華網北京9月15日電(王瑩)中秋佳節臨近,中秋年年有,今年怎麼過?隨著多項民生新「福利」的推出,你可以擁有一個全新的過節體驗。  廣深港高鐵車票已發售 中秋坐高鐵去香港玩  今年的中秋佳節是9月24日,就在前一天,也就是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運營。
  • 玩月觀潮,中秋節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玩法?
    古代作為和春節同等重要的節日,古人會怎麼度過呢?唐代中秋拜月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南宋玩月宋代除繼承了唐代女性中秋拜月的風俗外,還有更瀟灑的活動「玩月」。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寫道:「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當時的皇家還會舉辦「中秋晚會」。
  • 溫籍女神何穗參演《何以笙簫默》居然有這麼多內幕...
    2011年的時尚圈堪稱「何穗年」,除了拍攝百年老牌拉夫·勞倫的全球廣告外,2011年11月9日在紐約舉行的「維多利亞的秘密」時尚內衣秀上,何穗成為史上第二位登上「維密秀」舞臺的中國模特。  2014年12月,何穗第四次登上「維密秀」,成為中國走「維密秀」最多的超模之一,受到了媒體的極大關注。
  • 煽情、懷舊與玩梗顛覆,今年的中秋廣告有什麼創意?
    記者 | 馬越編輯 | 牙韓翔1對於中國人來說,中秋是僅次於春節的重要傳統節日,而中秋也和春節一樣,是具有強烈團圓氛圍的日子。這也意味著,和春節一樣,「走心」「情感」成為了中秋這個營銷節點最為常見的主題。
  • 古人會比我們更會玩嗎
    陽春四月,鳥語花香,正是出遊的好時光,當然,現代人的春遊好時光,對於古人來說,也是一樣的。那麼,古人們出去如何讓踏青春遊呢,會不會比我們現代人更會玩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評一下古人的春遊玩法:曲水流觴:一種古人的純雅玩法首先是曲水流觴,這一招可是古人的拿手好戲,要知道如今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也是在一次曲水流觴的聚會中誕生的呢。
  • 「月到中秋分外明」是真的嗎?
    說到中秋,就繞不開那輪圓月!記得小時候過中秋節,大家在院子裡擺好桌子,放幾個盤子,裡面擺著月餅和水果等。然後孩子們圍坐在老人的身邊,望著月亮,咬著那甜甜的月餅,聽大人們講故事。那時候聽得最多的就是: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圓的,比其它哪個月份的十五都圓,所以才有「月到中秋分外明」!記憶中分明還躺著一首兒歌「八月十五月兒圓,咬了一口少半邊……」。
  • 中秋,來看世外娃的創意月相圖!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中秋賞明月、食月餅、玩花燈、飲桂花酒的習俗流傳已久,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瑰寶之一。    大家此時是不是都正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話茶言歡共賞月呢?看著窗外明亮的圓月,小編想起了小時候讀過的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那時候小編可真是佩服蘇軾的智慧,用簡短的幾個字就將月亮的變化描寫得淋漓盡致。中秋花好月圓夜,你知不知道古人是怎樣稱呼不同形狀的月亮的嗎?快和小編一起來複習一下吧!          原來圓月和缺月有這麼多美麗的稱呼呢!月相的變化原來是有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