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英才主持襄陽漢江新集水電站工程開工活動

2020-12-23 身邊24小時

【襄陽政府網消息】12月16日上午,備受關注的湖北襄陽漢江新集水電站工程在樊城區太平店鎮開工。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宣布項目開工,長江水利委副主任吳道喜出席活動,市委副書記、市長郄英才主持活動。

據了解,該項目投資55.679億元,項目建設施工總工期40個月。該項目為Ⅱ等大(2)型工程,正常蓄水位76.23米,總庫容4.22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120兆瓦,年發電量5.09億千瓦時。

據悉,新集水電站工程建設項目是襄陽市目前單體投資最大的工程,是漢江夾河以下幹流綜合利用規劃中唯一一座由地方國有企業開發建設的水電項目,也是漢江流域梯級開發電站中的「收官之作」。該工程的實施,在改善襄陽漢江河道生態環境的同時,庫區周邊萬畝農田可實現自流灌溉;航道現狀等級由Ⅳ級標準提到Ⅲ級標準,屆時千噸級貨輪可順流而下,直達江海。這是推進漢江梯級開發、打造漢江航運黃金水道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建成後對於我市建設漢江航運中心、加快綠色發展、高質量推進「一極兩中心」建設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樂成強調,新集水電站建設是事關襄陽發展大局的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希望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協同作戰,切實把握工程進度、質量、安全等重要環節,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努力打造精品工程,確保水電站早建成、早運營、早見效,更好地服務發展、造福人民。

郄英才指出,法人單位要嚴格按照工程建設規模、標準和工期要求,對建設全過程實施宏觀控制與管理;參建單位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技術規範,編制科學的施工方案;市協調辦和市直各部門要當好服務新集水電站建設的「店小二」,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為工程建設提供一流服務、創造一流施工環境。

省水利廳副廳長唐俊,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劉成付,市領導嶽興平、成佳剛、王忠運、李詩、張叢玉參加活動。

【來源:襄陽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水電明珠」耀漢江——寫在湖北襄陽漢江新集水電站工程開工之際
    隨著「一極兩中心」建設的宏偉藍圖在襄陽大地徐徐展開,新集水電站工程建設的號角悄然吹響。漢江作為長江的最大支流,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新集水電站工程建設項目位於漢江中遊,為漢江夾河以下幹流綜合利用規劃中(湖北省境內)九個梯級水電站屬第四級開發,是省、市重點工程。
  • 襄陽新集水電站:「水電明珠」耀漢江
    漢江作為長江的最大支流,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新集水電站工程建設項目位於漢江中遊,為漢江夾河以下幹流綜合利用規劃中(湖北省境內)九個梯級水電站屬第四級開發,是省、市重點工程。該項目將為襄陽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一是改善襄陽漢江河道的生態問題;二是解決庫區綠色發展問題,除發電、通航外,庫區周邊萬畝農田可實現自流灌溉;三是打通漢江黃金航道。
  • 郄英才市長帶隊赴杭州、無錫開展招商活動
    郄英才一行赴杭州、無錫考察交流11月17日至18日,市長郄英才帶領市直相關部門和城區、開發區主要負責人,赴杭州、無錫開展招商考察活動,就在談合作項目與各企業負責人進行洽談交流。在杭州傳化集團有限公司,郄英才一行參觀企業展廳,了解公司目前發展情況。座談會上,郄英才介紹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作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優勢、優良的投資環境,目前正在加快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希望雙方在前期的良好合作基礎上,加快促成新項目落地。
  • 打造漢江內河樞紐港 鹽田港集團旗下襄陽新港公司揭牌成立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發清 通訊員 萬小露 文/圖8月28日,深圳鹽田港集團旗下襄陽新港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並落戶襄陽市高新區。襄陽市市長郄英才、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港航管理局局長王陽紅、襄陽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鄧卓海,鹽田港集團董事長孫波、副總裁喬宏偉、財務總監慄淼、董事會秘書陳彪出席了落戶籤約暨揭牌儀式。據悉,襄陽新港公司由鹽田港港航發展(湖北)有限公司與襄陽交通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合資成立。
  • 漢江禁漁彈奏生態「和弦」 襄陽譜寫生態文明新樂章
    過度「索取」下,漢江「母親河」病了。保護「母親河」迫在眉睫。  長江「十年禁漁」,襄陽打響漢江禁漁攻堅戰,並彈奏出生態「和弦」,譜寫生態文明新樂章。鄭鵬成說,隨著漢江生態修復工程推進,他手上的業務也越來越多。今年9月初,兄弟倆拿到了王甫洲水電站清汙除草訂單,公司越辦越紅火。  不過,更多的漁民還需要在政府幫助下實現轉產增收。為此,襄陽各個區縣紛紛舉辦轉崗就業技能培訓班和專場招聘會,讓漁民有一技之長,適應岸上生活。
  • 漢江禁漁彈奏生態「和弦」襄陽譜寫生態文明新樂章
    長江「十年禁漁」,襄陽打響漢江禁漁攻堅戰,並彈奏出生態「和弦」,譜寫生態文明新樂章。圖為航拍漢江流域老河口段力度——生態防線打造全鏈條對許多生活在漢江流域以水謀生的襄陽漁民而言,「靠水吃水」是歷史沿襲的謀生手段。然而,過度索取下,「靠水吃水」逐漸演變成「竭澤而漁」。
  • 阿壩州綽斯甲水電站項目主體工程全面開工
    10月26日,阿壩州綽斯甲水電站引水隧洞工程正式下達「開工令」,標誌著綽斯甲水電站主體工程全面開工。綽斯甲水電站位於阿壩州壤塘縣和金川縣境內,是綽斯甲河梯級開發規劃的第三級,為引水式開發水電站。
  • 襄陽日報·新聞早餐| 襄陽票房超1500萬!賈玲攜主創人員回襄答謝家鄉父老
    市委副書記、市長郄英才強調,全市上下要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以過硬作風開創「一極兩中心」高質量發展新境界,奮力實現開局漂亮、全年精彩,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閱讀詳情】【五萬崗位】19日上午,2021襄陽市「春風行動」網絡招聘會正式啟動,提供近5萬個崗位。
  • 漢江首座三塔式懸索橋建成通車
    6月24日,由在鄂央企中交二航局投資建設的漢江首座、世界第四座三塔式懸索橋——襄陽鳳雛大橋(原名龐公大橋)建成通車,襄城與樊城間再添一條過江新通道,大橋獨特的外觀造型也使其成為古城襄陽新地標。跨江主橋為三塔鋼混結合梁懸索橋,長756米,主跨378米,主塔為鋼混結合門型架結構,其中1號、3號邊主塔位於漢江兩岸,塔高61.9米,2號中主塔位於漢江江心,塔高69.8米,橋面設計為雙向六車道,行車時速60公裡。
  • 開工大吉丨綠地襄陽城際空間站,驚豔了不起的襄陽
    2020年6月23日,全球第34座城際空間站,綠地襄陽城際空間站開工儀式盛大舉行。這是繼2013年綠地首進襄陽,打造城市綜合體綠地中央廣場後,推出的第二大作品;更是綠地在湖北省繼荊州、鹹寧、隨州三大城際空間站布局之後,第四座城際空間站。
  • 探秘:超級工程背後的超級技術
    習近平強調,烏東德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希望同志們再接再厲,堅持新發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後續工程建設任務,努力把烏東德水電站打造成精品工程。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學有序推進金沙江水能資源開發,推動金沙江流域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更好造福人民。
  • 廣州打撈局襄陽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浮運出塢
    12月12日14時,廣州打撈局參建的襄陽市東西軸線道路工程魚梁洲段項目首節沉管(E6管節)成功出塢浮運至預定位置。據了解,襄陽東西軸線魚梁洲段項目是連接襄陽市東津新區與樊城老城區的一條快速通道,全長5.4公裡,總體採用隧道結構,其中下穿漢江的沉管隧道總長1.01公裡,是華中地區首條內河沉管隧道,也是目前國內整體建設規模最大的內河沉管隧道。
  • [荊楚百川]漢江,三千裡路雲和水
    由鍾祥到丹江口又270公裡,被稱為漢江中遊,這裡有千年古鎮襄陽和南水北調水源地。2014年12月,隨著南水北調通水,丹江口形成了壯闊的湖面「滄浪海」。如今成為旅遊勝地。而鮮為人知的是,《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其滄浪之水,就是指的今天的漢江丹江口水域。甚至有傳,當年孔子就是遊學到此北歸。
  • 雲南即將迎來新水電站,被視作三峽「繼承者」,將在明年全部竣工
    01長江有一個特別著名的建築叫做三峽水電站,這一個工程,讓全世界對於我們國家都刮目相看,它也可以稱之為我國最大的一項工程,同時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座水電站。現在這一個水電站,已經是我們國家的第四大站,即使在全世界的範圍內,也是第七大水電站。很多外國人才知道我們中國擁有這樣的水電站,會說它肯定會是第二個三峽。
  • 「雙節」假期旅遊市場紅紅火火,357萬餘人次樂遊襄陽
    「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 樂在襄陽」活動升級,華僑城奇幻光影嘉年華、漢江遊輪風光遊於10月1日加入免費預約行列。「十一」假期,這兩個新加入的旅遊項目受到遊客熱捧,華僑城奇幻光影嘉年華以14萬人次的預約量躋身旅遊排行榜第五,漢江遊輪每天都處於約滿狀態。
  • 剛剛,湖北又一高鐵開工!襄陽→荊門將實現半小時直達
    今天上午,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襄陽東站引入工程開工建設,工程包括了呼南高鐵通道襄常段正線工程、襄常高鐵立折線、襄常至漢十聯絡線。線路全長117km,是設計時速350km/h的高速鐵路,全線設襄陽東、宜城北、雙河、荊門西4座車站,建設工期42個月,建成後,從襄陽到達荊門的時間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
  • 「湖北」襄陽207國道大修工程全面竣工
    近日,207國道襄城段黃龍觀至宜城小河界路面大修工程將進行預驗收,標誌著備受關注的207國道路面大修工程全面竣工。本次大修工程起點位於襄城區黃龍觀村新老207 國道交叉口處,終點位於襄城與宜城市交界的小河鎮,全長10.389公裡,總投資4148.6萬元(其中包括潼口橋危橋改造項目),去年10月開工建設。
  • 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烏東德水電站投產發電現場(圖片由三峽集團提供)6月29日,投資超千億元的巨型水電站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6號、7號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標誌著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進入商業運行。烏東德水電站是金沙江水電基地下遊河段四個水電梯級——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和向家壩中的第一梯級,壩址左岸所處河段隸屬四川涼山州會東縣,右岸隸屬雲南昆明市祿勸縣。工程於2011年開始籌建,2015年底核准開工建設,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開工建設並建成投產的首個千萬千瓦級世界級巨型水電工程,開發任務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航運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 一分鐘了解三峽水電站
    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三峽水電站,即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又稱三峽工程。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長江西陵峽段與下遊的葛洲壩水電站構成梯級電站。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之二--實業計劃》中提出建設三峽工程的設想。
  • 劉家峽水電站擴容背後的生態邏輯
    劉家峽水電站位於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境內的黃河幹流,是我國首座自行設計、施工建設的百萬千瓦級水電站。經過多次升級改造,劉家峽水電站從最初的五臺機組116萬千瓦增加至現在的八臺機組166萬千瓦。升級擴容背後,除了技術水平的提升,還有不斷完善的生態邏輯。劉家峽水電站1958年開工興建,1961年因援建專家撤走並帶走所有的設計圖紙而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