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夏常服帽突出中國元素和我軍特色

2021-01-13 中國青年報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崔麗)經中央軍委批准,8月1日起,全軍將統一換發佩戴夏常服帽,取代貝雷帽。此次新款夏帽由際華集團全程參與研製,且95%的任務由際華集團所屬於8家企業承制,際華集團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和軍需企業的雙重優勢,經過50餘天緊張鏖戰,圓滿完成了限期生產保障任務。

    據際華集團有關人士介紹,17夏常服帽是與現行軍服中的07式夏常服配套的新式軍帽品種,設計上突出了中國元素和我軍特色,更加符合中國軍人的臉型和氣質,是對07式軍服體系的優化完善,能夠更好滿足官兵夏季佩戴需要。

    夏常服帽區分軍種和將官、校尉官、士兵等制式,男式為長簷帽,女式為卷簷帽。與被取代的貝雷帽相比,款式風格與夏常服更加協調配套,主體材料和帽體顏色與夏常服褲相同,整體穿著效果得到提升;帽徽、帽飾帶、帽簷花採用刺繡工藝,圖案莊重、新穎、美觀;長帽簷後帽牆採用立體網眼和輕薄帽體設計,增強遮陽、透氣功能,佩戴舒適,輕便易攜。

    2017年5月,際華集團承攬17夏常服帽系列產品緊急生產任務,際華集團總經理韓文虎多次召開專題會進行部署,組織成立了17夏常服帽大會戰組,由集團所屬8家企業負責生產,先後投入設備4000餘臺,93條生產線,一線工人4000餘人。

    為確保產品質量,在生產過程中推進「雙模化」,各主要工序均製作了模板或專用工具,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一致性。據初步統計,各企業累計製作專用模板和工具4000餘付。

    際華7555公司堅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準入庫、不合格的裁片不準投產、不合格的產品不準下線「三不標準」,為產品做細、做精、做優打下堅實基礎。

    為確保產品交期按時完成,各企業按照關鍵時間節點倒排生產計劃,細化到每一種材料每天到廠具體數量,細化到每一個班組何時投產及每天完成數量,細化到每一個發物方向每一個號型何時完成。

    際華5302公司備補工陶順芳針對帽頂吃絲、帽型不美觀、冒頂花兩邊不易對稱等問題,不斷地揣摩試驗對燙模形狀進行調整,讓帽形美觀又大氣。員工們加班加點,沒有怨言。

    際華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軍需輕工生產製造企業,作為中國軍隊、武警部隊軍需被裝產品生產保障基地,近年來,先後出色完成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制裝任務、火箭軍換裝任務、香港回歸20周年駐港部隊閱兵換裝任務等限期生產保障任務。

相關焦點

  • 全軍8月1日起佩戴夏常服帽
    全軍8月1日起佩戴夏常服帽來源:解放軍報作者:王爽智 孫興維責任編輯:湯傳飛2017-07-15 03:33 丁麗鑫 攝經中央軍委批准,8月1日起,全軍將統一換發佩戴夏常服帽。這是與夏常服配套的新式軍帽品種,設計上突出中國元素和我軍特色,更加符合中國軍人的臉型和氣質,是對07式軍服體系的優化完善,能夠更好滿足官兵夏季佩戴需要。
  • 女兵裙服沿革史|我軍第一款軍裙是連衣裙!
    遺憾的是,1965年我軍取消軍銜制時,裙服也同軍銜肩章、大簷帽、無沿帽、水兵帽、毛料服、武裝帶等一起取消了!1974年女兵恢復了無沿帽和裙服1974年5月1日,我軍服裝進行了一次改革:海軍服裝全部恢復了1955年的顏色和樣式,幹部戴大簷帽,戰士戴水兵帽、穿水兵服。同時,全軍女軍人配發裙服,軍帽改為無簷軟帽。
  • 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概述
    今天咱們欣賞一下【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 軍服是軍人穿在身上的身份證,軍銜是軍人級別和軍兵種信息的體現,也是部隊管理和識別的需要。
  • 2020軍隊文職命題方向突出「三史」內容考核?是否會超綱?
    2019年和2020年文職招考,並沒有發布新的考試大綱。按照正常的國家級考試的命題原則,考核內容是大體不變的。那麼,2020軍隊文職考試重點內容有沒有變化?如何體現突出「三史」考核內容?3.考試大綱中的「三史」內容解讀沒有最新的大綱,那「三史」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呢?又該如何備考呢?其實在《全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統一考試大綱》中就包括大部分「三史」的內容!
  • 滿眼都是中國傳統元素
    簡單地說,凡是被大多數中國人認同的、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並體現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號或風俗習慣,均可視為「中國元素」。這個詞語濫觴於服裝設計等領域,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以來,「中國元素」聲譽鵲起,逐漸成為設計界、藝術界乃至文化界的一個關鍵詞。其實,在藝術作品中突出和強調中國元素,並不是這幾年才出現的現象。
  • 我軍歷史上用了40年的三稜軍刺有多厲害,為何最後卻被淘汰了?
    《毛詩.秦風.小戎》:「厹矛鋈錞」,厹,音求,三隅矛,此乃中國三稜軍刺之鼻祖。三稜軍刺的樋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血槽,當三稜軍刺刺入人的身體後,血液就會隨著血槽流出,從而導致被刺者迅速因為失血過多而死亡。除此之外,這個血槽因其獨特的外形,避免了肌肉收縮的時候,吸住刺刀,因此便於士兵迅速抽刀再刺。
  • 當閱兵響起軍號|帶你了解我軍的軍號和司號兵
    每當聽到這激昂的衝鋒號就知道——我軍要衝鋒了!在戰鬥中使用軍號,不僅可以振奮己方士氣,對敵人也有一定的震撼和迷惑作用。尤其是衝鋒號,是我軍進攻的號令,一聽到衝鋒號,戰士們奮不顧身,衝出戰壕,向敵人發起勇猛的進攻。
  • 開放•自信:我軍走向世界的姿態
    開放•自信:我軍走向世界的姿態來源:中國軍網作者:侯臥松責任編輯:高麗萍2016-09-11 12:12
  • 中國風盛行,中國古典元素令世界驚嘆
    近年來隨著中華文化影響力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願意學習中華文化,充滿中國古典氣息的元素深受國際時尚設計師的喜愛。國風在中國盛行,更在世界盛行,中華五千年積澱的古典服飾文化令世界驚嘆。一帶一路—瓷器文化融入國際時尚圈。
  • 徐俊國:紀錄片要突出中國仲裁的多元多彩與仲裁人的奮鬥情懷
    自1994年中國《仲裁法》頒布以來,幾代中國仲裁人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努力開拓,使仲裁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中國仲裁「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第一季已經挖掘出許多工作亮點和仲裁人的故事,相信第二季一定會更深入、更生動、更感人。一要突出「中國特色」。
  • 突出亮點特色 營造濃厚氛圍 齊齊哈爾市公安局全媒體宣傳首個中國...
    突出亮點特色 營造濃厚氛圍 齊齊哈爾市公安局全媒體宣傳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系列活動 2021-01-11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軍軍銜標誌上的星和槓
    我軍歷史歷史上,先後共實施了兩次軍銜,1955年9月27日,以全軍首次大授銜最為著名,授予了1000餘名解放軍高級軍官為少將以上軍銜,已經載入了我軍發展的史冊,成了人民軍隊不斷成長壯大的象徵。其中,朱德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粟裕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軍銜,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已經成為我軍歷史上的絕唱,成為軍人心中永衡的豐碑,必將萬古流芳。此後,1988年7月1日,我軍恢復了1965年6月1日取消的軍銜等級制度,軍隊中就不再設置元帥和大將軍銜,一級上將為我軍最高軍銜,但此軍銜始終未授予任何一位我軍高級將領。
  • 解放戰爭:1949年建國後,哪3位原國軍名將給我軍當了戰術教官?
    一場戰爭結束後,曾經敵人陣營的精英名將,甚至可以放下曾經的敵對心態,到原本對立的陣營做教官,講授自己的軍事知識和作戰經驗。我國的解放戰爭就是這樣,建國後有不少原國民黨中高級將領獲得邀請,到我們的軍事學院授課,體現了我軍的寬容心態和虛心學習的傳統。今天我們來了解下,3位軍事素養很高,並且在戰後給我軍當過軍事教官的原國民黨高級將領。第一位,廖耀湘。
  • 中國特色文化與特色文化產業論綱
    在產業發展尤其是特色街區、特色村鎮、園區建設中,注重保護鄉村原始風貌、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態,突出傳統特點,不搞大開大建,不拆真建假,不毀壞古蹟和歷史記憶。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是鑑於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開發、利用,所以弘揚傳統優秀文化、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堅持科學和諧發展是根本。 第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 天津兩家新醫院打造陽光醫院 突出醫療特色
    天津血液病醫院新院區設計 注重朝向 打造「陽光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天津血液病醫院新院區選址在團泊新城西區健康產業園區內
  • 牢牢把握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
    前不久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生動記錄了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偉大實踐,集中展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充分體現了我們黨為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的智慧方案。
  • 15條歷史街區開街 文化遺產古厝特色成為「福州元素」
    2020年世界遺產大會衍生積極效應  古厝特色成為「福州元素」  鄧嘯林 周耿汴  2020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為籌備2020年「世遺大會」,福州每個區縣至少出現了一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並以「繡花」功夫凸顯古城記憶。2020年1月21日,包括鰲峰坊、南公園、煙臺山、梁厝、船政、曇石山、水西林等在內的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集體向市民亮相,而這只是福州借籌備世遺大會良機推動古厝保護的一個側面。在永泰寧遠莊,當地專家學者正在籌建中國古兵器博物館。
  • 談談動漫中的中國元素,除了包子頭你還知道哪些?
    作為一部中方參與投資和製作的動畫,本片的中華元素可謂是異常豐富。登場人物的姓名與服飾。隨處可見的中文與中式建築,甚至在房間裡,還有大大的福字。故事的發生地也是從現實中的重慶為原型進行取材的,片尾也能看到重慶對動漫的大力支持,不禁讓人懷疑,這是不是該叫「chong神機」呢?
  • 抗日劇加入穿越元素,《我和爺爺是戰友》將拍,變異版抗日神劇?
    由愛奇藝出品的紅色穿越劇《我和爺爺是戰友》公布了最新物料訊息,該劇預計10月開機。《我和爺爺是戰友》其實,這部穿越題材的抗日劇《我和爺爺是戰友》是根據作家賴爾同名小說改編,該作品是中國首部以「穿越」形式創作的抗戰文學作品,出版後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的高度評價,入選中國第十二屆「五個一工程獎」貢獻獎。
  • 惠州城市更新,如何突出特色打好組合拳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廣州永慶坊考察時指出,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採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