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劉德華像一柄開鋒飲血的劍,郭富城像一匹脫韁盡興的馬,黎明像一條觸礁歸港的船,那麼,張學友就像一匹絲綢,一匹紋理細膩、觸手柔軟、毫不糾纏的上好絲綢。他的聲音像溫柔的藤蔓,劈頭蓋臉地繞,使你無法防範。」張學友的一位朋友這樣說。他那雙飽含深情的小眼睛,歲月越磨礪,經歷的故事就越多越淳厚。他的性感不是陽光,不是狂風,而是那種可以在不經意的時刻,尤其是曖昧的黑夜中,願意附在你耳畔輕聲低語、訴說故事的人。
他曾說「我要唱到80歲,唱到大家厭倦,自己也真的力不從心時才罷休。」 我想音樂劇《雪狼湖》或許是張學友理想主義的巔峰。
與自己那些長長短短的情歌比起來,或許張學友的音樂劇《雪狼湖》更像他真實的自己——「主角『胡狼』是個孤兒,內向、不懂得跟人交流,他溝通的對象都是花和動物。從某些方面來說,跟我很像。」張學友說。在自己熱愛的事物和人的面前,他是個不折不扣的狂熱分子,用盡全力保護自己視為生命的愛情。
「這是一個能夠大愛和大恨的角色。」,他說:「我就是想打造一部完全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音樂劇,雖然外界對這齣劇目有不同的說法,甚至認為這種從演唱會形式演變過來的東西,算不上正統的音樂劇,但無論別人怎麼認為,《雪狼湖》是張學友心目中的音樂劇。」
雖然《雪狼湖》早就謝幕,但就像越是平靜的東西越能夠永恆一樣,他的聲音仍然與迷戀他的歌迷一起長大、經歷、老去。在某個夜深人靜的夜裡重溫這聲音,忽然就會為這首歌曾經陪伴過的歲月偷偷淚流滿面。這是屬於黑夜的,男人的性感。
就好像劇中雪從廣場飛奔返家,質問梁直所有事情的真相。在兩人激烈爭吵之示,狼從"時間傷口"趕至,在糾纏間梁直錯手開了一槍,子彈送進了雪的胸口,梁直殺死了自己最心愛的人,瘋狂中叫喚著雪的名字逃去。
痛苦萬分的狼,抱著死去的雪步入湖中。雖然"時間傷口"的時限已屆,狼決意與雪永遠在一起,漂流在時間永恆之中。
日子過去,湖邊終於長出了千萬朵代表著雪和狼無盡愛意的花朵"寧靜雪"。
人們都記得這一個湖的名字,叫"雪狼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