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之日》電影海報
《登陸之日》是韓國導演姜帝圭第二部戰爭巨作,相比較之前的《太極旗飄揚》,電影投入的資金無疑更加巨大,我絲毫不懷疑姜帝圭特效團隊的製作水平,電影燒錢也燒到了一種極致,具體表現在將《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決戰史達林格勒》等片致敬和復刻了個遍,除了主人公面孔是黃種人還能將我拉回是「韓國製作」外,其餘時間我都懷疑這完全是一部好萊塢作品。
本來未看電影之前,我對姜帝圭導演一直擅長於刻畫的「戰火兄弟情」很是期待,《太極旗飄揚》中親兄弟在戰場上相互保護的患難情懷拍的不錯,《登陸之日》也沿用了這一主題了,雖然在片中講述一個是朝鮮人,一個是日本人,有這份彆扭的矯情也就算了,但電影卻要抄襲《太平洋戰爭》那種類似回憶式的結構。
張東健和小田切讓每每轉換了效忠的國家之後並沒太多文戲鋪墊就直接拉開大戰,電影也著重表達人物遭遇,於是導演想要著重表達的張東健和小田的友情也缺乏強而有力的支撐,從而爆發的催淚彈也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
然而一直備受國人關注的範冰冰的角色其實不算多重,僅有幾場鏡頭,在片中她飾演一個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女狙擊手,但電影並未交代其身份,她的最大作用就是替張東健解圍打下了一架飛機之後便香消玉殞了,基本算是一個花瓶角色。
被國內網友調侃:範冰冰在影片中最大
的作用就是為張東健打了一次飛機~~~
從戲份來說也和電影宣傳時所說的女主角不符,個人也覺得這個角色安插的意義不大,只不過是電影欲打入中國市場想找個角色討個近乎混個臉熟罷了。
作為一部兩個小時的戰爭大片,電影在視覺效果上有了升華,其實在反戰和傳達的核心命題上卻是模糊的。首先韓國是一個被侵略殖民扶持起來的國家,因此它在價值觀上就沒有真正樹立起來,電影的家園和國界意識不明朗,因此人物被俘時,主創也沒有充分給人物以太多內心掙扎與糾結的戲份,將「奔跑」和戰爭聯繫在一起的哲理更是可笑,只不過充分想要表達人物精神的延續而已。
因此電影只能縝密計算屬於商業片應有的帶給觀眾的情緒起伏點,然而帶出一個最老套的命題——卸甲歸田。
如果以這樣的邏輯去欣賞的話,那麼張東健和小田兩位主角多次僥倖逃脫就毫無說服力了,「兩個只能活一個」的把戲準時在片尾上演,因此悲情也不是特悲了,我寧願相信片中不太起眼的小人物——鎮太(音譯)更能靈活的點題:一個為了存活而失去了信仰和底線,最終死於槍炮之下無法選擇命運的棋子,是否更具有說服力呢?
總而言之,這還是一部視覺電影而已!就當是過過眼癮吧~~
文字部分源自時光網,作者:麥克瘋
《閃電突襲》IOS今日上線,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領取軍武專屬禮包,安卓版8月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