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放風「向華為斷供」,臺積電火速否認

2021-01-10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呂棟)剛剛過去的周末,美國再次瞄準華為供應鏈,周一,市場掀起一串漣漪。

美商務部上周五宣布,將從EDA軟體、半導體設備到晶圓代工等各方面升級對華為限制,意圖採用釜底抽薪的方式徹底切斷華為供應鏈,但同時又給予120天所謂「緩衝期」。

在美方「制裁」升級之後,先是臺灣《經濟日報》昨日(5月17日)夜間披露,華為已緊急向臺積電追加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億元)訂單。然而,《日經亞洲評論》今天午間突然放出消息,臺積電已經停止接受來自華為的新訂單,以響應美國商務部限制供貨華為的新禁令。

但日媒報導發出不到1小時,臺積電就發布聲明否認稱,所謂「已停止向華為提供新訂單」的報導「純粹是市場傳言」。

不過,對於是否接受華為的訂單,臺積電方面仍不置可否。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是臺積電第二大客戶,受管制升級消息影響,臺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上周五重挫4.4%。國際投資機構紛紛警告,臺積電若流失華為訂單,年營收恐將減少高達20%。

與此同時,中芯國際5月15日宣布,中芯控股與國家集成電路基金等訂立新合資合同及新增資擴股協議,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同意合計注資22.5億美元予中芯南方註冊資本。

受上述消息影響,周一A股開盤,國產晶片、半導體、光刻膠、稀土永磁等板塊漲幅居前。其中,中微公司、北方華創等高開逾5%;景嘉微、瑞芯微、中國長城高開逾2%;中芯國際港股高開逾3%。

臺灣《經濟日報》報導截圖

臺媒稱華為已緊急追單

臺灣《經濟日報》5月17日晚間報導稱,為應對美方臨時許可再度延長90天,以及管制升級前的120天緩衝期,華為已緊急對臺積電追加高達7億美元訂單,產品涵蓋5納米及7納米製程。其中,5納米主要生產華為下一代旗艦手機晶片,7納米強化版則是生產5G基站晶片。

在此之前,臺積電考慮新冠疫情對終端消費的衝擊會在第三季度反彈,並持保守態度。隨著華為海思追加大單,臺積電5納米和7納米訂單產能爆滿,必須再增加產能才能滿足客戶龐大的急單需求。

臺積電發言人當天表示,該公司不評論個別客戶訂單動向,無法對客戶追單做任何評論。

集微網在報導中稱,儘管華為仍有120天緩衝期,但5納米、7納米工藝的晶圓從投片到交付至少也要120天的時間。倘若臺積電能將這批晶片提前交付到華為手中,這或將成為後者的一顆速效救心丸。

然而,《日經亞洲評論》5月18日報導援引所謂「消息人士」透露稱,臺積電已經停止接受來自華為的新訂單,以響應美國商務部上周五(5月15日)宣布的限制供貨華為的新禁令。不過已經在生產的、或是在新禁令公布之前接下的訂單,都會繼續生產處理,並會在9月中旬以前出貨。

消息人士告訴《日經亞洲評論》,自去年年底以來,華為一直在為美國升級制裁做準備,其中包括庫存超過一年的與網絡設備相關的晶片,特別是其關鍵的電信設備和運營商業務。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截圖

隨後,針對日本經濟新聞有關臺積電不再接華為新訂單的報導,臺積電回應稱其不會披露訂單細節,並指出日經報導「純屬市場傳言」

今年以來,不斷有消息傳出美國擬改變規則試圖切斷華為的全球晶片供應鏈。最終美商務部於上周五宣布,升級對華為使用美半導體技術的限制。

此次限制升級的生效日期為5月15日。為防止對使用美國設備的晶圓代工廠立即造成不利影響,若代工廠在前述日期前已基於華為的設計規格啟動了任何生產步驟,自生效日起的120天內,最終產品向華為或被其列入實體清單的關聯公司再出口、從境外出口或者境內轉讓時不適用於新的許可要求。

對此,瑞士信貸、摩根大通和野村證券均分析指出,華為是臺積電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客戶,營收佔比達15%至20%,美國新禁令無疑將增加基本面隱憂。若流失華為訂單,臺積電年度營收減幅恐高達20%。

受美國擬升級制裁消息影響,臺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上周五收盤大跌逾4.4%。

摩根大通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哈戈谷認為,臺積電雖然在美國設廠,卻絲毫沒減輕白宮對華為的顧忌。美國政府此刻宣布禁令,將加大對臺積電潛在的衝擊,華為風險比想像升溫更快。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認為,制裁升級可能對華為海思的晶片能力造成較大影響。此外,在基帶、射頻等關鍵環節,華為大量採用海思自研晶片。該團隊指出,此次禁令短期華為可以通過存貨應對,不會對供應鏈造成較大衝擊;但長期需要改變手機設計,加大對國產及日韓等晶片設計的採購比例。

華創證券分析指出,雖然美國進一步加大對華為的制裁,但華為核心的基站業務已經在去年基本實現了去美國化,且相關核心零部件存貨充足,隨著5G建設加快,預計今年繼續高速增長;短期高端手機業務受到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高端晶片的代工上。

相關焦點

  • 120天緩衝期結束,臺積電、高通等已斷供華為
    天后,華為的至暗時刻還是來了:9月15日,美國5月15日下發的對華為晶片管制升級令正式生效,臺積電已停止為華為代工生產麒麟晶片,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將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不過,黑夜來臨前夕,9月14日下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依然積極發聲:Mate40會如期而至。蘋果則選擇在華為斷供第二日即9月16日凌晨1點召開秋季新品發布會。
  • 斷供華為,臺積電放棄內地市場,張忠謀到底在「謀」什麼?
    在中美兩大國不斷升級的對抗中,華為和臺積電成為了中美博弈棋盤上的馬前卒。美國對華為所下出的殺招中,臺積電斷供這招最為兇險。對臺積電斷供能否見招拆招,決定了華為未來的生死存亡。 文理雙修的天才 張忠謀出生於1931年的浙江,父親是政府官員。在長大過程中,張忠謀感受最大就是兵荒馬亂。因為戰爭,張忠謀一家一直在香港、重慶等地奔波。
  • 臺積電斷供華為背後:任正非的命,張忠謀的運
    川普的禁令正式生效,臺積電無法繼續為華為生產晶片,一對緊密的合作夥伴,被生生拆散。任正非起於微時,一路跌跌撞撞養成華為,卻在暮年還要遭遇致命一擊,相比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他的命實在太差了。作者|秦海清編輯|張洋2018年3月,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拜訪深圳華為總部,平日裡穿著隨意的任正非,特意換上了西裝。
  • 臺積電在美國建廠,欲斷供華為,張忠謀走到了背叛民族的懸崖邊上
    張忠謀,1931年7月10日出生,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創始人,現任臺積電董事長,有"晶片大王"、臺灣"半導體教父"之稱。臺積電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客戶包括蘋果、高通、華為等等。其總部位於臺灣新竹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 華為斷供十日:員工保持狼性 「絕版」產品被熱炒
    「華為終端已經走到了最困難的時刻。」兩周前,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開發者大會上,向外界透露了華為即將面臨的困境——5天後,美國的「制裁」開始生效。華為這架「破飛機」正式被「斷供」。截至今日(9月26日),華為遭「斷供」已十日有餘。
  • 斷供緊逼,華為下達「南泥灣」軍令狀,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大海提到「配合看華為準備做晶片的新聞, 這是華為務實的選擇。」最近有關華為做晶片,又傳出「塔山計劃」,但隨後遭到華為相關人士否認。新智元華為已啟動「南泥灣」項目,意在規避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小程序網傳「塔山計劃」:全面紮根晶片製造,年內建設45nm生產線,爆料是假!
  • 臺積電始料未及,華為麒麟晶片有著落了?
    相信大家都聽說了,本月15日美國傳來消息,準備出臺一項新規來打壓華為,目的是要斷掉華為的全球晶片供應鏈,首要目標就是臺積電。臺積電在當天也宣布同意在美國建造一座晶片工廠,這給華為釋放了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臺積電會聽從美國的命令。
  • 華為晶片被「斷供」,對手機業務有什麼影響?
    晶片加工是個巨型系統工程,包含「設計」「製造」「封測」等環節,麒麟9000由華為自主設計,封裝、測試中國企業完成都沒問題,其製造由臺積電代工,而臺積電用的是美國的技術和設備,這才會給美國「卡我們脖子」的機會。
  • 臺積電的成敗,華為的生死與他有啥關係
    2020年7月17日,臺積電正式宣布,如果美國對華制裁不變,將在9月14日後停止對華為的供貨,消息一出 迅速成為了討論的一大熱點。臺積電正式斷供華為,是什麼意思?臺積電是做什麼的?這個屢屢出現在新聞重要位置的張忠謀又究竟是何方神聖?臺積電與華為的關係究竟如何?
  • 傳臺積電許可證獲批,將繼續向華為供應部分產品;中芯國際真的被...
    1、傳臺積電許可證獲批,將繼續向華為供應部分產品2、外媒:AMD 300億美元收購賽靈思,有望最快下周達成協議3、【芯觀點】中芯國際真的被美國「制裁」了嗎?4、【芯觀點】AMD聯手賽靈思,要與英特爾、英偉達三分數據中心市場?5、華為否認出售榮耀?傳聯想/TCL/紫光有意收購!
  • 正如張忠謀,華為晶片斷供所料,工程師將被雙倍年薪挖走
    正如張忠謀所料,在華為晶片斷供的關鍵時期,內地企業再次加大人員挖掘的速度和力度,並以雙倍年薪帶走了許多臺積電工程師。我們應該知道,內地半導體業與臺灣之間的薪酬差距仍然很大,在過去,他屬於與臺積電的合作關係,所以我們要看張忠謀的面貌,才能吸引人才進入歐美市場。臺積電是在美國斷供華為,幸運的是,我們也意識到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不至於卡在脖子上,科學技術沒有國界,沒有必要認真對待。
  • 美國計劃落空,臺積電正式宣布,一切皆因華為
    要知道,在此前臺積電是華為的主要晶片供應商,近兩年華為的訂單給臺積電帶去了14%左右的全年營收,僅次於蘋果。美國的計劃美國不僅要求臺積電斷供華為,而且希望臺積電能夠赴美建廠,以提到其本土逐漸衰落的晶片製造水平。不難看出,不管是晶片禁令或者是要求臺積電赴美,美國的計劃全部都只是為自己著想。但是臺積電作為非美企業,又怎麼能不顧自身的發展,陪著美國胡鬧呢?
  • 華為晶片正式確認,網友:原來我們錯怪臺積電了?
    從2018年開始,美國就已經在醞釀對華為的打壓計劃,甚至聯合加拿大警方逮捕孟晚舟。美國想通過孟晚舟來要挾華為,讓華為有所顧忌,限制華為的發展。但是任正非表示,不會用人民的利益去換取自己女兒的自由,所以華為堅持發展5G領域,在5G領域上超越美國。
  • 臺積電張忠謀的雙面人生:華為的金牌盟友 大陸半導體的冷面殺手
    記得多年前的一場華人企業家論壇上,有位企業家在演講時表示,華人只有兩位真正的企業家,一個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一位是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與他們兩位相比,其他華人企業家只能算是「商人」。這讓臺積電從半導體行業脫穎而出,很快就成為全球第一的晶片代工巨頭。如今臺積電在晶片製造領域的市場份額超過60%,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藝,是蘋果高通華為的重要合作夥伴。2018年營收343億美元,淨利潤116億美元,雖然營收僅有華為的三分之一,但利潤卻遠超華為。值得一提的是,臺積電還是華為的金牌供應商,華為最頂級的麒麟處理器均交由臺積電製造。
  • 華為「斷供」後怎麼樣了?華為員工:福利不減反增
    文丨青袂 審丨南絮近些年來,由於中國的快速發展,特別在通訊科技上,讓美國有了危機感,所以美國不斷在抹黑,造謠,污衊中國,為了就是限制中國的發展,近期更是頻繁的限制中國應用,以及對中國的華為公司下手,「斷供」華為晶片。
  •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晶片生產沒有品牌,不是行業內的人,一般不知道,如果不是美國打壓華為,華為的晶片不能再得到臺積電的代工,而我國沒有企業能夠替代,華為的晶片將被斷供,恐怕很多人至今也不會知道在半導體行業還有一個臺積電這樣的牛企。
  • 臺積電是披著臺資外衣的美資企業嗎?扒一扒臺積電的股權結構
    近期,美國對華為展開了新一輪的制裁,計劃對其晶片外包製造進行釜底抽薪,切斷華為晶片的全球供應鏈,意圖從根本上剝奪華為5G技術的先發優勢。華為海思半導體是目前中國大陸最先進的半導體設計公司,旗下的麒麟晶片正在向全球一流水平邁進,華為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臺積電宣布九月份停止對華為的供貨
    7月1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臺積電在周四的一場營收發布會上透露,受美國政府對中國華為的禁令影響,自5月15日以來,臺積電沒有接到華為的任何訂單,如果美國政府繼續對華為實施制裁,該公司將在9月14日之後停止向華為供貨。
  • 臺積電:如無法向華為出售晶片,將迅速填補缺口
    IT之家6月9日消息 據機器之能報導,今天上午9點,臺積電於新竹市國賓飯店召開年度股東大會。由於美國實施限制,被問及臺積電是否可以填補華為海思遺留的訂單缺口時,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我們希望不會發生。」
  • 華為三喜臨門,ASML、臺積電、三星先後傳來好消息,餘承東該笑了
    在9月15日之後,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開始做同一件事,那就是提交申請許可,其中有高通、英特爾、聯發科、三星、索寧、AMD等等企業。ASML華為三喜臨門為什麼說華為三喜臨門,因為ASML、臺積電、三星先後傳來了好消息,都有關於華為,並且帶來的都是有利的消息。自從中科院曾表示將入局光刻機之後,ASML的態度就突然轉變,兩次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