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註定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劃時代的年份,一場疫情把世界弄得支離破碎,但是數字經濟在這個時間段發揮重要作用,老百姓宅在家裡,通過中國廣泛的網際網路和物流快遞系統解決了很大的生計問題,使得老百姓能夠真正的「隔離」病毒。疫情考驗下數字經濟應運而生,順勢而上,得到了超常規發展。
現在講的數字經濟實際上就是5G基礎上的「ABCD」——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以前1G、2G、3G或者4G階段同樣有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由於帶寬、速度、時延、能耗、可靠性達不到產業網際網路的要求,只是消費網際網路的功能。
現在到5G之後,這五個指標性能達到了要求,可以應用到生產系統、工業系統,應用到全社會的各類運行場景,包括各行各業。從這個意義上,的確可以說數字經濟改變了整個世界。
日前,在北京以「重建全球信任」為主題的第十一屆財新峰會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表示,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經濟活動中非常重要的成分,未來也會有進一步發展,這不是短期繁榮,很可能是長期趨勢。
他談到,疫情基本打亂了去年所有對今年的經濟和投資活動的計劃,「大家可能還記得去年年底的時候有一場全國的討論,就是今年要不要保6%,現在聽起來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看這樣一個大的危機的時候,我也經常會想到一個法國經濟學家巴斯夏提出的『破窗理論』,意思是任何一件事情總歸會有兩面。」他表示,現在也能看到在疫情期間,一些國家的經濟政策的態度發生了改變,包括貿易政策、供應鏈布局等等。後面還會不會有新的發酵、新的演變,還需要觀察。
黃益平表示,作為破窗理論的一個佐證,就是數字經濟已經高速發展。「尤其是線上技術,利用大數據、大科技平臺、人工智慧做無接觸交易,這已經成為經濟活動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成分,我相信未來也會有進一步的發展。這不是一個短期的繁榮,很可能是一個長期的趨勢。」
他表示,最近看到新基建、5G技術的落地,包括物聯網的鋪開,再加上央行在緊鑼密鼓地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的落地,這些都意味著未來幾年數字經濟會得到長足發展。「這些都可能會對我們的經濟發生很大的影響。」
來源:新浪財經 作者:劉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