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涓:數字經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2021-01-09 金臺資訊

數字經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訪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

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位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

日前,圍繞「數字經濟在中國發展潛力如何」「將會帶來哪些變化」等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教授。

中國數字經濟已經進入世界十大數字經濟指數最高的國家行列

記者:近幾年,數字經濟發展迅猛,它在中國發展潛力如何?我們該如何面對?

江小涓:過去十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很快,數字經濟產值從9.5萬億元漲到了35.8萬億元,佔GDP的比重從20.3%上升到36.2%,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同期GDP。中國數字經濟已經進入世界十大數字經濟指數最高的國家行列,名列第九,我們前後都是發達國家。這個位置比我們GDP、人均GDP、社會發展指數、創新的全球排序都要更高一些,所以,中國是數字經濟相對發展比較快的經濟體。從未來看,憑藉新通信技術的發展、巨大的人口數量、龐大的製造業基礎、眾多有活力的企業,中國數字經濟包括數字消費在內會全面發力,會展示更好的增長空間。我們要適應數字經濟,適應這個時代的治理理念。

數字經濟帶來的改變和影響主要體現在數位化消費、數位化生產、數位化網鏈、數位化配置

記者:數字經濟帶來的改變和影響,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江小涓:數位化消費創造重量級新消費。在5G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加持下,消費網際網路正發生質的變化,從過去的連接信息轉變為連結行為、活動。例如,智能體育這種新的網際網路數位化消費形態,疫情期間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就是健身房,但是年輕人有特定的鍛鍊需求,很多學生也需要上體育課,此時,智能體育的作用顯現。5G技術除了傳送數字、文字信息之外,還可以進行體育教學,通過實訓操作設備,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幾乎完全現場感覺的教學。新的技術和產品還會提供更多的消費形態。比如,自動駕駛汽車提供了一種新的消費場景,一臺無人駕駛車隨著人的移動,能夠提供學習、工作、社交、健身、娛樂等多種場景。

數位化生產是數字經濟的新藍海。數位化生產可以實現生產過程智能互聯,實現和消費鏈、供應鏈智能互聯,實現消費者和服務者的平臺智能互聯,實現社會資源智能匹配。比如,在工程機械銷售和維修方面,中國的工程機械銷往世界80多個國家,作為連續作業的設備,工程機械維修和維護成本高,將其智能地連在企業的產業網際網路後,可以遠程監控設備的運轉情況是不是健康,備件修復和維護變得非常及時,還可以智能化地派單。

數位化網鏈提高產業鏈效率和安全性。產業鏈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是比較穩定的,很多企業做一個零部件做了十年甚至百年,它的供應鏈非常穩定、專業,可以同步迭代,當主機變化時產業鏈所有部分都要跟著同步迭代,所以維持一個產業鏈很昂貴。然而,一旦碰到疫情或自然災害,就很有可能出現斷鏈情況。斷鏈以後怎麼連結?有了數位化網鏈後,這個行業中的客戶、生產廠家、零部件供應商、原材料供應商、研發等相關方面信息都會在網上,智能化連結可以推送出最有可能形成新的供求關係的企業,在特殊時候還能快速組織平臺上的生產能力,快速做出產品。所以網際網路的網鏈非常重要,它使單鏈變成網鏈,網際網路的初心就是「網」,有了網鏈,任何一點的斷裂都不能使全網停下來。

數位化配置實現全球資源配置大調整。在傳統國際貿易削減的同時,數字全球化在非常快速地發展,複雜技術產品、服務和研發的全球分工都在快速發展。複雜技術產品一出生就是全球化的。比如,波音787的設計,每個客戶對飛機的需求不一樣,客艙怎麼設計,座位怎麼設置,音響系統怎麼布置,個性化程度非常高,這就需要很好的通信技術,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製造廠家連接起來,可以同步回應訴求、發現問題、迭代技術。對於服務業而言,變化的意義更大。服務業屬於不可貿易產品,傳統經濟時代,服務的消費和提供同時同地進行,不能儲存,也不能遠距離運輸,有了衛星電視、網際網路之後,服務可以遠距離提供,在5G技術支持下,6位音樂家可在世界6個國家使用不同樂器分部分演奏巴赫的音樂,同步合成為一場音樂會,聲音從不同地方匯集到聽眾的耳麥裡,沒有任何延遲,也沒有任何違和感。

數字經濟將使中國生產組織方式發生重大變革

記者:數字經濟如何解構原來的經濟形態,並進行重新連結?

江小涓:從學理上講,數字經濟解構原來的經濟形態,然後通過算法、網際網路重新連結起來,這是經濟秩序的重組過程。比如,解構企業,就是不以企業為主組織生產,而是用數字平臺連結到設備層面和工具層面來組織生產,把以企業為中心的生產轉到以產品為中心的生產。解構樂隊,不需要常備一個樂隊,便可根據演出需求,利用5G技術在全世界選擇最合適的樂手組織一場音樂會。解構醫院,未來的醫療中心會有連接設備,病人有需求時可以從世界各地選擇最適合這個設備的醫生、技術員,可能一個醫生遠程操控給他打麻醉,另一個醫生遠程操控開刀,另外的醫生遠程監控他身體的狀況,用數字平臺連結到單個醫生提供服務。

宏觀數據、政府以前的宏觀調控行為也可以被解構。比如,疫情期間看經濟情況,其中兩個指標可以通過數據平臺觀測,一個是復工復產指標,根據移動平臺提供的數據可以掌握從家鄉回到生產地的工作人數;另一個是投資指標,可以用挖掘機指數來觀測投資進行得怎麼樣,通過看開工運轉機器的實際工作量來了解具體開工情況。還可以解構非常細微的點,例如,四個工程可以分不同階段進行,有挖土、蓋樓以及內裝修等環節,雖然挖掘機指數上去了,但是攪拌機指數沒跟上來。攪拌機指數為蓋樓所必需,通過比較知道,雖然基本建設在恢復、投資在恢復,但基本建設還在挖土階段,樓還沒有蓋。總體來說,數字經濟不僅解構經濟層面,還解構社會許多內容,是把社會解構掉後再重新連結起來。(記者 楊雅玲)

相關焦點

  • 江小涓:數字服務業是中國經濟重要的新增長點
    江小涓說,當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經濟進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階段,絕大部分經濟體會出現低效率和低增長的問題,希望中國能在數字經濟時代破除這個「魔咒」,跨越障礙實現相對較快的經濟增長。首先,江小涓分析了服務經濟時代增長的特點。中國進入服務經濟時代,隨著服務業比重的上升,經濟增長的速度穩中有降。
  • 江小涓: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呼喚適應數字時代的政策供給
    江小涓: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呼喚適應數字時代的政策供給 作者:程暉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指出
  • 【權威訪談】江小涓:數字經濟或將成為撬動經濟增長的新槓桿
    央廣網北京9月23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新發展格局下,什麼是撬動中國經濟增長「國內大循環」的新槓桿?如何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請聽總臺央廣記者專訪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
  • 江小涓:疫情時代下的數字經濟|封面專題
    文/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江小涓導語數字經濟新一輪發力面臨多方面重要機遇,中國擁有發展數字經濟的突出優勢,包括5G的較早部署和較快落地,巨量的消費者和大規模的產業基礎、大數據基礎
  • 江小涓:新一輪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 市場是基礎性力量
    江小涓表示,數字經濟新一輪發力面臨多方面重要機遇,中國擁有發展數字經濟的突出優勢,包括應用5G的較強能力,巨量的消費者和大規模的產業基礎、大數據基礎、專業化服務,同時,中國擁有一批好的企業,並在這次疫情中向全球展示出了中國數字企業的優秀度和責任感。江小涓指出,在5G技術加持下,大量新機遇出現,百億級、千億級消費有望實現商業化。
  • 江小涓:以數字政府建設支撐高水平數字中國建設
    這次全會是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重點研究「十四五」規劃問題,描繪國家未來發展藍圖,明確前進方向和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我們的重要政治任務,也是我們學會科研工作的重要指引。全會對黨和國家各方面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其中提到,要堅定不移建設數字中國。
  • "人文清華"講壇 | 江小涓:數字經濟,解構與連結
    5G等數位技術帶來的數字發展能否扭轉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11月20日晚,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教授在"人文清華"講壇表示,中國在世界十大數字經濟指數最高的國家中名列第九,貢獻了全球創新網絡專利的15%,我們的數字經濟消費並未見頂,憑藉先進數位技術、巨大人口數量、龐大製造基礎、企業活力等優勢,中國數字經濟將全面發力。
  • 江小涓: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是房租
    數字時代服務業何以不同?這種難以替代的勞動成本也造就了傳統服務業的性質——一個「生產力停滯」的低勞動效率部門。對其與一國經濟發展的關係,傳統經濟學和國際經驗認為,服務業佔到主要比重之後經濟增長的速度會下來,因為太多資源投入到低效率的部門了。
  • 經濟學家江小涓:個人經驗和權威理論相悖時該信誰?
    長期研究宏觀經濟、產業發展、對外開放和公共政策問題,研究成果多次獲獎,包括三次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及第五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數位技術帶來的數字發展能否扭轉這一趨勢?在5g等新技術加持下,數字消費將會出現百億級、千億級的新空間。全球數位化分工將進一步密織全球分工網絡,並推動全球創新網絡升級發展,中國在這個過程中處於什麼位置,有哪些機遇?數字時代如何治理?
  • 江小涓:數位化消費創造重量級新消費 數位化生產提高效率和質量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11月28日,在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表示,數位化消費、數位化生產、數位化安全等領域都有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十四五」期間,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要有適應數字時代的政策。
  • 師說| 清華大學江小涓:數字經濟,解構與連結(人文清華講壇演講實錄)
    5G等數位技術帶來的數字發展能否扭轉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數位技術將改變經濟運行模式,被解構後的世界依靠數位技術重新連結,數位化消費、數位化生產、數位化網鏈、數位化資源配置、數位化全球產業和創新合作,在中國都有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線上線下近百萬觀眾跟隨江小涓教授一起感受了數字經濟的新浪潮。
  • 發展數字經濟 共享包容增長 為經濟發展插上「數字翅膀」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創新是亞太經濟騰飛的翅膀。」數位技術已成為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各領域競爭力、打造新興市場並保障全面可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表示,推動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加強數位化領域全面合作,將為促進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 柯瑞文:發展數字經濟 共享美好未來
    柯瑞文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衝擊。但危機中育新機,數字經濟表現「搶眼」,展示出了巨大的發展潛能和廣闊前景。中國電信自主研發的「雲堤平臺」具有全域、全網的覆蓋和觸達能力,提供「雲、網、端、邊、用」一體化、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服務。在實踐和探索的基礎上,中國電信發布了《雲網融合2030技術白皮書》,按照「網是基礎,云為核心,網隨雲動,雲網一體」的思路,建設雲網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努力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
  • 江小涓: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治理的七項重點任務
    現代化是一個整體進程,現代化發展到什麼階段,經濟社會治理中就會面對什麼問題,不少都是具有共性的問題。因此,多數國家實踐效果較好的治理元素,我們可以從國情出發學習借鑑;許多國家出了問題的領域,我們要及早防範和應對。改革開放初期,正是因為我們理解到激勵約束、分權確權、價格信號和有效監管等都是激發動力的基礎性制度元素,才會推動計劃經濟模式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
  • 中東地區數字經濟加速發展(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疫情防控期間,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形式多樣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成為中東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分析認為,鑑於地區國家年輕消費群體龐大和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日益普及,未來中東地區數字經濟發展前景廣闊。阿聯杜拜標誌性建築哈利法塔不久前舉行了一場盛大的亮燈活動,慶祝本土語音社交平臺Yalla的運營主體掛牌上市。
  • 乘「雲」而上,讓數字經濟深植髮展肌理
    資料圖片對青海來說,原來以為數字經濟很遙遠,但當我們放開眼界、放大格局,變「路徑依賴」為「模式創新」,立足地域優勢,將數字經濟與清潔能源、文化旅遊、特色農牧相融合,一條具有青海特點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之路已初見雛形, 數字經濟正在為青海加快跨越式發展、趕超型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數位技術與經濟產業的融合,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特徵
    數位技術與經濟產業的融合,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特徵2020/9/21 13:15:3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數位技術與經濟產業的融合,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特徵。
  • 聚焦數字城市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國城市數字經濟論壇·2020...
    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的衝擊,中國能夠實現經濟快速復甦、增速由負轉正,與我國新業態新模式支撐的數字經濟發展密不可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建設數字中國,加快數位化發展的重大部署,不久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新要求。  在此背景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於2020年12月28日—29日在上海舉辦「中國城市數字經濟論壇·2020」。
  • 南財專家:數字經濟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新階段面臨新特點,也為數字經濟發展孕育了新機遇。 當前,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迎來發展風口,新一代人工智慧、信息通信、高端晶片設計製造等核心技術也將成為「十四五」時期重點突破領域。信息技術和科技發展為數字經濟的培育提供了沃土,對促進投資,穩定經濟增長,帶動產業數位化轉型和完善產業鏈具有重要作用。
  • 無人機航測在測繪數據獲取等方面具有廣闊前景
    打開APP 無人機航測在測繪數據獲取等方面具有廣闊前景 佚名 發表於 2020-09-28 11:54:22 無人機航測是傳統航空攝影測量手段的有力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