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Science後,西南交大女博士再發Nature

2020-12-20 道大學

近日,國際頂級刊物《Nature》刊發了一項關於毛細凝聚相關的成果,該成果第一作者來自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這位作者正是西南交通大學博士畢業的楊倩博士。

Nature成果

這是楊倩博士自2017年發表《Science》(非第一作者)和《Nature Materials》後(第一作者),研究成果再次登上《Nature》

Science成果
Nature materials成果

2017年,楊倩博士參與研究的成果發表在《Science》上,實現了國際三大頂級期刊「零的突破」,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此次變輔為主,以第一作發表《Nature》,更是實現了自我的突破,同時也是西南交通大學的驕傲。

這項研究報導了納米限域毛細凝聚新理論,並對傳統開爾文公式進行了修正,使其能夠更好地描述亞納米尺度的毛細凝聚現象,為解開毛細凝聚這一百年謎題提供了方案。

最後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位楊倩博士!

楊倩

楊倩,本科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隨後以專業第一保送到本校材料學院周祚萬教授的直博生,開始碳基材料的研究。博士期間,加入諾獎獲得者Andre Geim安德烈·海姆教授課題組進行聯合培養,博士畢業後,留在該課題組,繼續攻讀博士後。

相關焦點

  • 打破校史,發學校首篇Science的博士,近日發Nature
    楊倩,圖源西南交大新聞網7年後的2017年,那時的楊倩更不會想到,自己的名字也能刊印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和Nature Materials上,「Size Effect in Ion Transport through Angstrom-scale Slits」(離子在埃級別狹縫中傳輸的尺寸效應
  • 女博士連發Science、Nature,顏值堪比神仙姐姐
    而那一年,正就讀於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大二學生楊倩,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將來能夠加入這樣的業界大拿團隊中,成為其中一員。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西南交大人,楊倩在西南交大完成了本科四年的學習之後,以專業第一的成績順利得到了保研的機會。
  • 讀博連發3篇Science!28歲任武大教授再發Nature
    有這樣一位學者,讀博期間以一作身份發表3篇Science,28歲成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再發2篇Nature,35歲榮獲傑青......今年9月,他還入選了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擬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他就是集多數榮譽於一身的鄧鶴翔教授!
  • 西南交大原創MV《報國寺喝茶》首發!獻給峨眉時代的歌
    ▲左右滑動查看長圖1964,西南交通大學緣結峨眉山,從這時起,一所偉大的學校在這裡拔地而起,再續輝煌!自此,西南交通大學的峨眉時代開啟了。篳路藍縷,不輟歌弦,至如今,已蔚為大觀。1978年3月,在舉國歡慶全國五屆人大、五屆政協會議勝利閉幕的大喜日子裡,我校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後招收的首批512名新生,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從祖國的15個省市,以及16個鐵路局、24個部屬機車車輛工廠陸續來到西南交通大學。1977級新生開學典禮在峨眉校園的名山電影場舉行。從此,學校教學科研步入了正常發展的軌道。
  • 西南交大為畢業生贈送4件特殊畢業禮
    刻有畢業生名字的交大誠信印章  6月23日,西南交通大學2018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舉行。畢業典禮現場,送給學生的畢業禮驚豔亮相。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現場了解到,西南交大學生工作部為每一位本科畢業生贈送了2018本科畢業禮物,包括:誠信交大印、竢實揚華扇、高鐵造型筆、青春白描冊4件。其中,印章是2018年新增的,印章一共刻了7091枚,一枚印章對應一位畢業生的名字,非常的獨一無二。
  • CCTV丨西南交大孫湛博:以青春的名義 我不後悔
    CCTV丨西南交大孫湛博:以青春的名義 我不後悔 2020-05-07 0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南交大清理857名超期博士 最長者已就讀21年
    西南交大清理857名超期博士:最長已就讀21年  西南交通大學日前發出博士生學習年限補充規定,對超期博士生下達「最後通牒」  超期博士  西南交通大學對博士生學籍進行清理
  • Science+Nature丨「那些花兒」——溶酶體內的胺基酸
    BSA+Gln可通過巨胞飲-內吞進入胞內,和溶酶體融合後被降解成基本胺基酸,轉運出溶酶體後再激活mTORC1。敲低HOPS複合物的表達,幹擾內吞溶酶體融合,將阻斷BSA+Gln激活mTORC1。同時溶酶體輸出胺基酸可不依賴於Rag GTPase,而RAB7和Retromer敲低均可影響mTORC1激活。
  • 學習怎樣在《Science》上發Letters|science|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截圖自Science官網,https://www.sciencemag.org/authors/science-information-authors有一點可能會引起混淆。在《自然》雜誌上也曾有過Letters這個欄目,但須經過同行評議,篇幅相對較短,大致對應《科學》上的Reports。
  • 西南交大這個專業絕對有實力
    西南交通大學是四川省的一所知名高校,對於很多人來說提起我國最厲害的交通大學,一般都會首先想到上交大和西安交大,對西南交大則相對陌生。那麼,西南交通大學厲害嗎?西南交通大學認可度高嗎?一、西南交通大學厲害嗎?厲害。
  • 腳踩4隻船的復旦女博士李敏、交大翟欣欣、清華3P校花馬藝妮誰更渣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男醫生陸炎出軌女博士李敏,並為之拋妻棄子,買房買車送論文,卻慘遭拋棄,憤而自殺的新聞瞬間火遍網絡。
  • Nature、Science 連發:890 萬年歷史的...
    近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小行星探測器、吉尼斯紀錄認定的「世界首架從小行星帶回物質的探測器」「隼鳥號」(Hayabusa)的後繼探測器「隼鳥 2 號」(Hayabusa 2)傳回照片,再次助力人類對地球起源、演化進程的認知。
  • Nature「餘波未盡」,中國地質大學又遭Science撤稿!新冠竟成「罪魁...
    這是繼今年7月中國地質大學被Nature撤稿後發生的又一起學術「事故」,中國地質大學也因此創下了中國科研論文被Nature、Science首次撤稿的紀錄。
  • 【盤點】Nature等:為何女博士賺的少?兩個因素解釋男女博士收入...
    ,獲得博士學位後一年內(博士後),女性的收入不及男性的三分之一。但在控制學術領域的差距後,研究者發現,女性在第一年的收入上仍然落後男性11%,而產生這樣收入差異的原因或許是,有孩子的已婚女性掙的比男性少;而從另一方面來講,有孩子對於男性在收入上並沒有不利的影響。
  • 緬懷的意義在於承揚——西南交大隆重紀念羅河教授誕辰110周年
    徐飛校長表示,我們今天隆重紀念羅河教授,就是要向羅河教授學習,繼續弘揚「竢實揚華,自強不息」的交大精神,不斷傳承「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光榮傳統,這一點,在當今的西南交大,更是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針對性。「今天,我就羅河教授恢弘人生經歷中體現出來的可貴精神略述一二,以表達後輩學人對先賢巨擘的深切緬懷。」
  • @交大人,請回答2020
    冬日的寒冷,擋不住思念的心渴望著,疫情結束,再一睹交大的風景03值得「期」待交大人以全新的姿態,再創輝煌!為大賽順利舉辦助力即使病毒舛舛,但這個冬天不再黑暗因為微光成炬,滴水成河我們即使身在遠方卻用愛築起希望的長城,守護武漢安康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交大志願者們秉持著「奉獻
  • 如何用「果凍」發一篇Nature/Science?玩轉生物質材料—明膠
    divAbstract 3.MIT趙選賀團隊再發《Nature》!首創人體雙面膠,5秒粘合傷口 相比於乾燥表面可以較好粘附的特點,潮溼表面的粘附則較為困難。通常,在潮溼表面,水分子的存在會使得原本可能發生的相互作用(如靜電力和範德華力)分離,因而阻隔了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 交大女博士錢璐璐和北大王延軼誰更厲害?網友:四婚錢璐璐贏了
    先是疫情一開始的時候「人不傳人」高福院士,然後到因「雙黃連事件」走紅的王延軼所長,再到被網友「拔出蘿蔔帶出泥」的舒紅兵副校長,還有現在的抄襲他人作品的胡紅梅老師。而其中被網友討論最多的便是王延軼所長,王延軼所長的求學經歷和戀愛情況和任職工作都非常引人關注,這個時候網友就從王延軼聯想到了上海交通大學女博士錢璐璐。那錢璐璐和王延軼到底誰更厲害呢?
  • 西南交大老師劉弘濤獲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記者今日獲悉,在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工作中,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劉弘濤老師獲得2020年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全省共10人)稱號。
  • 交大磁浮!
    楊丹談道,西南交大將堅守初心、不負使命,以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啟用作為新的起點,接續奮鬥、開拓創新,推動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列車技術早日實現工程化應用,讓「交大磁浮」這張名片越擦越亮、越叫越響;同時,也將發揮並不斷強化學科優勢,繼續深耕軌道交通事業,努力產出更多標誌性、引領性的交通科技創新成果,創造新的、更大的發展奇蹟,持續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卓越的交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