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棵缺枝少葉的小樹苗,變成了令人仰視的參天大樹,從一個橫豎看起來都不像是兵的人,成長為一個兵王。這是影評人對《士兵突擊》裡許三多的形容,用這句話來說北京現代,也同樣適用。
2002年成立的北京現代生肖屬馬,歷經12年,當年那匹不起眼的「小馬「已成長為今天的」駿馬「:銷售突破600萬,DS佔比43%,躋身行業第一陣營,穩居行業第四……
從「弱弱結合」生出的小馬,到今天一馬揚鞭,率馬以驥,北京現代究竟憑藉什麼取得了今日的成就,又給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
找準節奏順勢而為
節奏,在字典裡是這樣解釋的:自然、社會和人的活動中一種和韻律結伴而行,有規律的突變。生活中,節奏無處不在,人的呼吸,脈搏的跳動,海水的漲落,四季的交替……醫生會通過檢查人的心率、血壓、脈搏等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如果這個人的節奏發生了變化,那很有可能就是生病了,同樣,一個企業想要健康迅速的發展,也需牢牢地把握住市場的節奏。
2002年是中國加入WTO的第一年,多種因素的影響讓中國汽車市場呈現了「爆紅」的景象,增幅高達58.3%,不少車企甚至逼近了零庫存,但當時北京現代卻剛剛成立,尚未成型。然而初生的北京現代並沒有錯過這個市場「井噴」的節奏點,當年建廠,當年投產,當年出車,首款車索納塔找準切入點,上市後一炮而紅,讓北京現代在市場上站穩了腳。
之後,中國家用車市場迎來了暴增的十年,連續幾年的平均增幅接近40%,北京現代又緊跟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的節奏,迅速推出了多款車型搶市場,搭建起覆蓋A0級、A級、B級、SUV四大領域的產品結構圖,憑藉日漸豐富的產品線不斷擴大市場保有量,接連跨過了100萬、200萬、300萬大關。
然而,快,並不是節奏的唯一解釋,對於企業而言,順應市場脈動,可快可慢的走出自己的步調才是最高的境界。2011年,全球經濟遇冷,中國車市進入微增長時代,這時,曾經新車不斷的北京現代理性的放緩了腳步,將企業內部優化調整和內涵式增長放到了首位,完成了企業內部的人員改組擴編,以及第三工廠的建設投產,苦修內功,為迎接品牌時代的挑戰做起了功課。
不在市場低迷的時候吹衝鋒號,不在市場高昂的時候膽小退縮,該拼的時候拼,該收的時候收,找準宏觀節奏,順勢而為,這才是北京現代成就「現代速度」的關鍵。
打造均衡體系力
節奏固然重要,但若沒有穩定的基礎,也很容易自亂陣腳。對於車企而言,體系競爭力,就是這個支持節奏的基石,而構成體系競爭力的,是產品品質、開發能力、服務質量、營銷網絡、渠道建設等整個產業鏈,因此,從建廠起,北京現代就很注意均衡提升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綜合能力。
品質是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產品質量方面,北京現代對品質的要求近乎苛刻,這讓北京現代在J.D.Power亞太公司發布的《2013年中國新車質量調研(IQS)報告》中,以81分獲得合資乘用車車企中最優的成績。依靠紮實的質量,北京現代精益求精,不斷堅持創新,一連向市場投放的多款新車都在對應的細分市場取得了成功:在《2013年中國新車質量調研(IQS)報告》中,北京現代旗下的旗艦中高級車索八與暢銷小型車瑞納分別摘得高端高檔中型車與入門中型車細分市場的冠軍。
在營銷方面,北京現代善打組合牌,擁有多個「黃金組合」:全面覆蓋SUV領域的四駕馬車全新勝達、ix35、新途勝、ix25,中高級車領域的索八名圖,中級車領域的朗動悅動,小型車領域的瑞納瑞奕,三款雙子星和SUV形成了「4222」的清晰布局,展現了北京現代日臻完美的產品線和強大的排兵布陣能力,增強了北京現代在中高端市場的統治力。
在服務方面,北京現代實施了行業最長的保修政策,保持了領先行業的服務優勢,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這也讓北京現代在2014年憑藉出色的表現成功摘下了SSI(銷售滿意度)的桂冠,同時北京現代的CIS(售後滿意度)指數也名列前茅。
渠道建設方面,在大城市購車需求放緩、三四線城市成為需求熱點的背景下,北京現代加快營銷網絡下沉和全面鋪開,以遍布全國的715家4S店,145家衛星店構築起北京現代未來增長的強大網絡。
一部好車,必須所有的部件同時運轉良好,才能跑的更好。均衡健康、沒有短板的體系,支持了北京現代以自己的節奏全速前進,同時也讓北京現代後勁十足。
戒驕戒躁,一以貫之堅持品牌戰略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中,需求被由低至高的分為了五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要求。北京現代將這一概念轉化為PQB,即,價格驅動階段(Price Driver)、品質驅動階段(Quality Driver)和品牌驅動(Brand Driver)。在學會了控制節奏,建設了均衡的體系之後,北京現代把目光落到了品牌建設上,開始從品質驅動階段轉向品牌驅動,全面提升品牌力。
「北京現代走到今天,靠的是穩定發展、可持續發展,而不是跨越式發展。」在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劉智豐看來,企業發展要一步步走,品牌建設也要一步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品牌戰略更需戒驕戒躁,踏踏實實的走,不能一時三變,朝令夕改。
2010年,時任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李峰提出了「DS」戰略,旨在通過提升中高端車型的比例,實現企業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2013年,劉智豐接替李峰,出任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一職,他對未來提出的口號,依然是品牌力提升,繼續將DS做為第一戰略推進。
品牌戰略,絕非紙上談兵。北京現代對DS戰略的深化已經體現到了產品的部署。
2011年,北京現代第八代索納塔衝破品牌桎梏,搶佔中高端市場,2013年,名圖上市,為北京現代B級車領域再添悍將。2014年,小型SUV ix25強勢加入,實現了北京現代在SUV領域的全覆蓋,強化了其在該領域的霸主地位,讓北京現代向2014年DS實現佔比實現45%的目標再進一步。
品牌戰略的穩定,讓北京現代已經初步成形的品牌印象得到了持續強化,從2010年到2014年,北京現代的DS佔比從15%達到了43%,實現了品牌的標誌性跨越。
12年,既是一個輪迴的結束,也是一個新的開始。「小馬「到」駿馬「的歷變,反映了一家車企順應車市脈動,堅持打造車企持續發展的體系力,堅守品牌初心,在百舸爭流的競爭大潮中,穩居車企第一陣營的歷程,而其實戰中的經驗與所得,則為業內提供了可供借鑑的樣本。(蓋世汽車)
歡迎關注:蓋世汽車每日速遞,分分鐘知曉汽車行業動態與趨勢!如果您喜歡,您也可以分享給您的朋友~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藍色字關注,或搜索ID:gasgooweb;
【老朋友】回復「1」,了解關鍵詞規則並自動獲取內容;
【手機版】查看更多文章,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精彩汽車資訊隨時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