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1月13日報導:在世界漫畫史上,只有兩位漫畫家能持續半個多世紀,集中塑造一個漫畫藝術形象,先後創作數十部連環漫畫,一位是《丁丁歷險記》的作者比利時畫家埃爾熱,另一位就是「三毛之父」張樂平。
一個圓鼻頭,大腦袋,頭上只有三根毛的「三毛」,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漫畫人物。2020年正值張樂平誕辰110周年、「三毛」形象誕生85周年,「張樂平兒童漫畫·三毛的朋友們」新書發布會在2020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舉辦。少年兒童書出版社推出張樂平創作的除了「三毛」漫畫之外的兒童漫畫作品,首次集齊《父子春秋》《小茉莉》《小貓咪咪》《小蘿蔔頭》《我們的故事》《寶寶唱》。
張樂平愛孩子,也愛小動物
張樂平曾說過:「大家總喜歡稱我是兒童漫畫家,我也樂意接受這個稱號。」在張樂平創作的漫畫作品中,兒童漫畫佔據超過一般的比重。除了經典的「三毛」之外,張樂平還創作了《小茉莉》《小貓咪咪》《父子春秋》《我們的故事》等其他兒童題材的漫畫,這些是公眾了解比較少的部分,但也是張樂平兒童漫畫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
「父親愛孩子,也愛小動物。《我們的故事》是解放後父親畫的小朋友的故事,《小貓咪咪》中幽默逗趣的小貓咪也贏得無數小讀者的喜愛。」新書發布會上,張樂平之子張慰軍現場與讀者一起緬懷大師的創作生涯,分享了父親不凡的人生經歷、為民抒懷的創作精神、父子之間的深情。
「三毛的朋友們」系列叢書,「一網打盡」除了「三毛」之外的張樂平創作的兒童漫畫。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到張樂平筆下豐富多彩的兒童題材和繽紛多彩的藝術風格,也可以重新認識到那些同樣值得回味的經典。
上海漫畫家孫紹波說:「我最喜歡《父子春秋》,小時候打開《漫畫月刊》最吸引我的漫畫作品就是這個,講述了父與子之間的趣事、囧事,情節、畫面、細節生動,仿佛發生在我們身邊。」
「三毛」與時代同在
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三毛」不曾缺席。少年兒童書出版社在張樂平家人的大力支持下,深切關注後疫情時代兒童生命教育主題,融合經典IP三毛漫畫形象,出版了兒童讀物《三毛抗疫記》。
創作《三毛抗疫記》的孫紹波也在現場回憶起自己與「三毛」的緣分。「張樂平先生曾是《漫畫世界》的主編,當時擔任雜誌編輯的我與他成了同事。張先生還鼓勵並指點我進行漫畫創作。2007年特奧會、2010年世博會、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徵得張樂平家人的同意後,以三毛形象創作了相關漫畫形象和作品。」
自1959年9月,少年兒童書出版社出版《三毛流浪記選集》之後,在60多年的歲月匯總,共編輯出版三毛漫畫逾50個品種,銷售量在全國第一。今年5月26日,暢銷半個多世紀的《三毛流浪記》走進薇婭直播間,一夜之間售出近8萬冊。
近年來,「三毛」漫畫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輸出了法文版、義大利語版的圖書,走進了世界最大的法蘭克福書展、最著名的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獲得了獲得世界著名的昂古萊姆國際漫畫節「文化遺產獎」、義大利博洛尼亞童書展世界無字書「特別榮譽獎」、入選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圖書俱樂部的推薦書單等國際聲譽。漫畫以「畫」講故事,從毛頭小孩到耄耋老者,「三毛」漫畫以藝術的語言無障礙地將中華民族的故事傳播到全世界。
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馮傑說:「我們希望通過出版讓藝術家張樂平先生的更多作品傳世,將作品中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社會歷史內涵展示給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