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防刺白大褂=販賣焦慮?如果沒有傷醫誰會為此焦慮!

2020-11-23 騰訊網

這兩天,一款網售醫務人員「防刺白大褂」引發關注,「醫生」、「割喉」、「防刺」……,這些字眼放在一起顯得格外刺眼!有人質疑商家是在炒作宣傳,也有人說售賣者實際上是在販賣焦慮。擁有該產品專利所有權的研發公司回應,「防刺白大褂」於今年5月開始上線銷售,同時否認販賣「防刺白大褂」是在炒作,產品研發初衷就是為了「保護醫務人員」。

據稱,該產品可避免刀刃等利器工具造成的傷害。網店在產品展示頁介紹稱:「防刺白大褂」看起來穿著跟普通白大褂無異,但實際用途是在「醫護人員出勤、坐診、查房、急救時遇到突發情況」,可起到防護作用,。在產品演示環節,我們看到,刀刃的確無法刺穿或割傷面料。介紹中顯示「防刺防割、減少刀具傷害」是該產品的主要功能,並強調「關鍵時刻能救命」,定價為1659~1839元。根據產品研發團隊負責人介紹,團隊耗時兩年打造這款產品,目前已申請發明專利,國家智慧財產權網可查。可以看出,「防刺白大褂」並非虛言,更不是簡單的炒作。

目前該「防刺白大褂」全網銷售達數百件,其中一個商家已售出110餘件。在購買評價中,我們注意到這樣幾條評價,看起來讓人感覺格外心酸。

醫患矛盾增多,傷醫事件頻發,從楊文醫生被割喉,到陶勇醫生被砍……這些血淋淋的事實,像一根根尖刺扎在每一位醫務工作者的心上!如何保障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成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許多保護醫務工作者的措施也相繼出臺,「防刺白大褂」的出現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委會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防刺白大褂」的出現實際上是在販賣焦慮,這無形之中渲染了醫患矛盾。醫生的安全感,應該來自於醫院和社會,而不是靠「防刺白大褂」。「防刺白大褂」的出現反而會增加醫生的焦慮,這是一起典型的商家炒作行為,極大的渲染了醫患矛盾。

在我看來「防刺白大褂」不是在販賣焦慮,而是刺痛了某些人的心理,是他們在焦慮,覺得「防刺白大褂」對自己而言是一種侮辱和挑釁。「販賣焦慮」這個詞大家一定不陌生,咪蒙、羅胖都曾被扣上過販賣焦慮的帽子。其實不是誰在故意販賣焦慮,而是人天性焦慮。集體「焦慮」的背後,是因為那個焦慮問題恰巧擊中了人們內心共同的一根弦,咪蒙、羅胖只不過是撥弄這根弦的人,而這根弦發出的聲音是那麼的「刺耳」,刺耳到讓他們感到焦慮。

相關企業之所以研發「防刺白大褂」,就是因為看到了「焦慮商機」。是的,用盔甲來保護醫生安全,的確「可悲可嘆」,但醫院安檢又何嘗不是呢?雖然暴力傷醫事件頻發,但總體來說還是屬於偶發事件。而一款產品的好壞,也不是隨意下結論的,應該交給標準和市場來評判。比如「防刺白大褂」是否符合安全標準和法律,產品有沒有市場需求等等。最重要的是,在保障醫生人身安全方面,無論是制度層面的加碼,還是安保產品的出現,都是值得我們去嘗試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把「防刺白大褂」說成是販賣焦慮,未必恰當。因為醫患關係緊張與否,並非取決於某款產品,而是取決於暴力傷醫事件。如果硬要說「防刺白大褂」是在販賣焦慮,那從某種程度而言,醫院設立安檢、診室安裝一鍵報警系統、培訓醫生如何應對醫暴、醫院派駐警務室等等,這些提升醫生安全保障的措施,是不是也在渲染醫患矛盾?是不是也在販賣焦慮?

在這個不斷製造、販賣焦慮的社會環境中,別人家的孩子、90後創業成功、年薪30w……都只是少數,身居高位的人和普通人一樣都有自己的焦慮。所以,帶著焦慮去不斷追趕別人,是一條沒有盡頭也沒有出口的路。

而焦慮本身,也從來不是你想向誰販賣就可以販賣的。先不管販賣焦慮是不是一門生意,我們怎麼可能向一個人販賣他原本就不焦慮的事情,讓他變得焦慮呢?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盯著那些刺痛了你的刺,而是深究問題背後的根源!

相關焦點

  • 「醫生防刺白大褂,是販賣焦慮」
    有醫務人員認為,「防刺白大褂」的設計「可悲可嘆」;另有醫務人員認為,「防刺白大褂」的出現,在醫患關係陷入焦慮不安狀態的當下,可能是一起巧妙的商業行為。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委會秘書長李慶9月4日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防刺白大褂」的出現反而是在販賣焦慮,這是一起典型的商家炒作行為,渲染了醫患矛盾。醫療人員的人身安全防護,來自於醫院的管理,而不是靠對「防刺白大褂」的投入。
  • 「防刺白大褂」
    保護醫生的下下策 ■苑廣闊 不管「防刺白大褂」是不是炒作行為,都讓人不看好其前景。這不僅是因為一套防刺白大褂將近2000元的不菲價格,更在於其本身就有販賣社會焦慮之嫌,刻意放大醫患緊張關係。
  • 研售「防刺白大褂」是關愛醫生還是販賣焦慮?
    有人說,如今的網上電商那裡,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買不到的。真真假假且先不論,近來某公司網售推出的「防刺白大褂」就頗奪人眼球。撇開大幾千元的價格不提,我們的醫生真的到了必須穿「防刺服」的程度了嗎?這究竟是在關愛醫生安全,還是在販賣焦慮渲染醫患矛盾來進行商業炒作?不知為何,看到這樣的商品,總會讓人想起借戰爭牟利的軍火販子,下一步是不是還要研發「破防」的尖刀賣給醫鬧們呢?
  • 「醫生防刺白大褂」火了,評論區令人心酸……
    在淘寶網以「防刺白大褂」為關鍵詞檢索發現,多家商鋪正售賣品牌為「上海固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防刺白大褂,定價多為1659元。售賣固甲品牌防刺白大褂的網店在產品展示頁介紹,防刺白大褂重量950g,外層為精梳棉材質,裡層為防刺複合材料。
  • 定價1659-1839元,「醫生防刺白大褂」引爭議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委會秘書長李慶9月4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防刺白大褂」的出現反而是在販賣焦慮,這是一起典型的商家炒作行為,渲染了醫患矛盾。醫療人員的人身安全防護,來自於醫院的管理,而不是靠對「防刺白大褂」的投入。
  • 網售醫務人員防刺白大褂火了?!網友炸鍋
    ,但棒打還是會疼。23歲的瞿醫生參加工作兩年了,她說,雖然所在的醫院發生過醫患扯皮的情況,但她並不擔心真的會被患者用刀刺傷,她暫時沒有聽說防刺白大褂,也不會主動去購買。武漢一家醫院的劉醫生表示,每次聽說了傷醫事件,他自己也擔心成為受害者,他也注意到有商家在售賣防刺白大褂,也想買一件,不過價格稍微有點貴。
  • 醫生防刺白大褂引爆網絡!許可:我希望這件衣服的銷售量為0
    而有的網友認為這就是在炒作,以現在的頻發的傷醫事件為爆點,抓住社會痛點,販賣焦慮。據朱經理介紹,2018年,有醫生向固甲公司購買防護產品,並提議發明防護白大褂。關注到傷醫事件對醫護人員造成的傷害後,公司決定研發適用於醫生的防刺白大褂。
  • 走紅的「防刺白大褂」,背後的現實問題
    可誰又能想到,在和平時代的和平地區,普通醫生也需要穿上防護服呢? 近來,一款"防刺白大褂"活躍在網絡上,在某寶店上便能看到有商家在出售這款產品。據消息,這款"防刺白大褂"是由一家上海固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整個團隊只有五個人,自2018年開始耗時兩年才打造而成,目前製作該產品的材料也申請了發明專利。
  • 獨家評論:「防刺白大褂」最大價值在於檢驗醫生的執業安全感!
    近日,在某網購平臺銷售的一款「醫生防刺白大褂」引起人們的注意,該產品稱可幫助使用者避免刀刃工具造成的傷害。該產品生產廠家的技術負責人表示防刺白大褂具備防刀割等功能。
  • 醫用版「防刺服」現身網購平臺 研發公司:警用轉民用
    重950g,防刺防割,可保護肩膀、胳膊、前胸後背等部位……近日,一款防刺白大褂現身網購平臺,引發網友爭議,有人對這款產品的實用性和可靠性提出質疑,甚至調侃:「難道是傳說中的軟蝟甲重出江湖」?也有人認為這是商家的炒作,是在販賣焦慮情緒。對此,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採訪發現,原來這款白大褂背後還真有故事。
  • 醫生買1700元「防刺殺」白大褂——守護醫生,從允許自衛開始
    「如果,我們的醫生防刺服早一點研發出來,也許就不會再有楊文、陶勇這些事件發生。」「防刺服的出現可悲可嘆,但我希望這件衣服的銷量為0」——接受採訪的匿名醫生 最近,澎湃新聞報導,某寶平臺上線一款醫生「防刺殺」白大褂。
  • 《中餐廳 第四季》請停止販賣焦慮
    一檔給本就不容易的社畜生活火上澆油的綜藝不販賣美食而是販賣了一個半小時的焦慮但是這樣只會讓目標群體越縮越小罷了讓我覺得觀感不好的四點:一,絲毫沒有個性的特效音。按道理說四季下來,如果有心的話,中餐廳系列應該能有一套有標誌性的特效音,可惜沒有,全都是全網聽爛了的素材音效。二,絲毫沒有個性的配字配圖。純粹是最近有什麼梗就往裡面胡亂堆砌,有什麼特效素材就往裡面套。真的好笑嗎?個人覺得不然。配字還特別愛強行升華主題。真的有那麼深的道理嗎?不然。
  • 知識付費別只靠販賣焦慮生存
    知識付費別只靠販賣焦慮生存 原標題:   分析:販賣焦慮式網課難以為繼  「有朋友說,很多知識付費課程製造焦慮後又給人看似緩解焦慮的答案,這種『知識膠囊』比算命先生還要狠。」
  • 《三十而已》:「渣男」合集,販賣焦慮,咪蒙附體?
    而上一個如此販賣焦慮的人,叫咪蒙!:沒有成功的事業、花心劈腿的男友、擁有直男癌的丈夫、出軌小三的丈夫,都集中剪切到了一起,給觀眾製造了一場性別對立的情感衝突。過度的迎合市場,放大痛點其實就是販賣焦慮在女性恐婚這個話題上也是同樣的道理,有時候很多的焦慮都是我們自己或旁人施加給自己的。
  • 販賣年齡焦慮的國產劇,被嫌棄是必然
    編劇想呈現給觀眾的,無疑是女人三十歲也可以重新出發的觀念,但從劇中女主角的表現和臺詞裡,也有人解讀除了對年齡焦慮的販賣。販賣年齡焦慮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自媒體興起之後,不少公眾號都有販賣焦慮之嫌,而這也恰恰能刺激到不少&34;男青年女青年的痛點,認為自己到這個年紀還未曾擁有什麼,就是一種失敗。這股風現如今也慢慢刮向了電視劇。在國產的都市劇中,這種年齡販賣顯得更為常見。
  • 郎朗老婆近照穿著樸素,如今不再販賣焦慮,卻被質疑沒有孕婦樣
    01郎朗老婆終於不再「販賣身材焦慮」哈嘍各位小夥伴們好呀,相信在你們身邊一定有著這樣一群孕婦,在懷孕前就擔心身材會變形,在懷孕後更是焦慮不安,可見如今不僅男女老少有身材焦慮,即使是偉大的孕媽媽都被身材焦慮而圍繞著,可以說是形成了一種很不好的風氣了。
  • 微博嚴打「販賣焦慮」帳號,咪蒙、才華有限青年被「一鍋端」
    2月21日,微博管理員發布聲明稱,關閉了用戶及社會反響強烈的,「販賣焦慮」情況嚴重的帳號:@才華有限青年、@咪蒙。微博在聲明表示,微博為履行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對自媒體管理的相關管理要求,嚴厲打擊通過「販賣焦慮」以及其他通過消極低俗內容獲取流量的行為。
  • 《三十而已》跟《白色月光》販賣的焦慮,誰在買單?
    所以,如果你真的會去擔憂,會為此而感到焦慮,一定要棄劇,不管你多想知道後面的結局是什麼,這種電視劇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引起你的關注從而獲利,根本不會在乎你看了這個電視劇會不會影響你的婚姻觀。我真的很討厭現在的電視劇,總是把女人演的那麼被動,不是在婚姻裡擔驚受怕,就是不管你多優秀,你的老公還是會出軌,好像除了背叛,婚姻裡沒有真善美可言。白頭偕老,它不香嗎?一輩子攜手一人,不美嗎?難道婚姻的出口就只有離婚嗎?
  • 不販賣焦慮的電影,全亞洲就這一部!
    ↑↑↑話說,這年頭市面上販賣焦慮的毒雞湯我們都喝撐了。
  • 販賣女性焦慮,觸口可得少女肌讓你變美的酸奶你會買嗎?
    如果有一款酸奶喝了就能變美你會買嗎?「牛毛黑黑」就推出了一款No OneTM膠原蛋白酸奶,這款產品的宣傳圖片文案就寫著「一瓶讓你變美的酸奶」、「No OneTM三大準則,觸口可得少女肌」等等,總之如果單看這些文案「牛毛黑黑」的No OneTM膠原蛋白酸奶確實非常吸引人去購買特別是吸引女性消費者購買。「牛毛黑黑」是何方「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