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瑞 《別抱怨!我和你一樣》
「夜活」一直堅持做的兩件事:
一是堅持原創;
二是堅持用王梵瑞的音樂;
我明明那麼努力討好全世界,為什麼卻是這樣的結果?
我最近間歇性在心底發出這樣的疑問,壓下去、湧上來,它總在那,時不常的刺激我。
當現實與最初設定的目標存在差距時,我就不自覺得陷入了「我為什麼還要這樣努力」的自怨自艾中。
所以這個問題挺可怕。
但腦袋裡總有一個大大的聲音對我說「這都不是你的錯,別人都是精神病」。
我一直靠這句話堅持著。
努力和成功從來不會劃等號。
從去年11月底建號到現在為止,3個多月45篇推文。我做的這塊內容,根本沒辦法東拼西湊,也就沒有能力日更,所以45這個數在我看來不多不少。
抱著只要自己能寫得出來,就別麻煩別人的想法,不論當初微信團隊給沒給我「原創」那兩個字,我一直在堅持原創。
這是從最初開始做這個公號唯一堅持的兩件事之一。
中間因為一篇稿子自己都看不下去,停更過一次,就只有那麼一次。那天晚上到發布時間前我糾結了很久,這種「說好的事」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也是給別人的一個交代。也許真的會有那麼一個人在期待,不管他(她)在哪,北京、上海、廣東、雲南、西藏,哪怕是地中海一片小島之上,我都不應辜負那個「隱形粉絲」,給他(她)一個不好的答案。
對不起,如果那晚你曾經等過我的更新,我沒能給你。
不過,我想應該根本沒人發現,誰能知道「Yehoo」是每周二、五、六更新呢。
做公號最初是愉悅的,從第一篇的80個閱讀,到朋友幫忙拉了一圈粉,我都能夠明顯看到這個公眾號積極地變化。更不用說有幾篇做到了閱讀量400+,對比那會的粉絲量,這對我來說已經算天文數字了,當時我甚至有半夜去簋街搓一頓火鍋的衝動。
寫到第五篇,有位同行在後臺諮詢,是不是可以轉發我的文章。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雖然後來也有若干篇稿子被四處轉載(自媒體、官方媒體都有),但能和我直接聯繫的,到現在為止那是唯一一次。
謝謝,你瞧得起我的文章,我更要感謝你對於轉載這件事的態度。
事情不是永遠在向積極的方面發展,粉絲量趨於穩定後,公眾號打開率從最初的將近30%降到10%,現在直逼5%。按理說,這也就是目前公眾號的一個普遍情況,誰讓咱入市晚呢。但對我這種粉絲基數本身低到可憐的公號來說,這個事情就更可怕。
沒做推廣運營,不代表你沒有殭屍粉。
對不起,我做了一個你們懶得看的公眾號,但仍然每周打擾你們三次。
之前想寫一篇《我為什麼要做一個沒人看的公眾號》,後來我覺得這事如果幹出來顯得特憤世嫉俗,以至於後來就沒敢寫,怕遭罵。
但每次當我想放棄的時候,我都會看著別人那些每篇閱讀量只有2、30的公號。跟別人相比,我還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沒信心做下去。
對不起,我知道你們都不容易,我卻拿你們墊背了。
其實我認真思考過為什麼量就是上不去的問題,拋開公眾號、朋友圈走下坡路的客觀現實,大體上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們總是選擇讀那些他們可以讀懂的。
從市面上看,但凡那些掛了「入門」、「淺析」、「基礎」、「白話」的書名,總能多賣出去幾本。為順應潮流,就連《紅樓夢》現在都居然有了青春版。
張藝謀在2014年攜《歸來》參加坎城電影節接受採訪時說過一句話,「這部電影是很含蓄的,需要一個歷史儲備。我拍這個電影,只想著中國人的解讀,對於外國觀眾,我想他們能讀懂多少就讀懂多少,沒有奢望。」
不管老外讀得懂、讀不懂,中國觀眾為了配合老謀子,擺出了一副假裝讀得懂的姿態。從票房上來看,《歸來》也並不算寒磣:2.92億。這在當年造成了不大不小的轟動,讓人誤以為文藝片要翻身了。但當年的《爸爸去哪兒》大電影賣了6.92億、《小時代3:刺金時代》拿下了5.22億,沒有對比沒有傷害,現實終究還是很殘酷。
我也想學著老謀子的路子,由始至終儘量做自己感興趣的選題,爭取做到言之有物,含蓄的說一些別人不敢說的話。至於多少人能讀、能讀懂多少我也沒敢奢望。
但那些我寄予厚望,「不為湊數」的文章,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甚至輸得很慘。
對不起,我知道有些話題你們根本不關心,但我還是任性了做了。
其實,我知道你們想要什麼,從一開始就準確地知道。
有一個哥們曾經在一家做在線樂器培訓的公司任職,一次飯局他問了一個在大學任教的音樂教師一個問題:學樂器真能速成嗎?
「老師」回了他四個字:快別扯淡。
很多事你不耐下心去做,根本就沒戲。學樣樂器這種事沒個十年八年,您真連玩票兒都算不上,「傻瓜式」、「速成法」、「零基礎」得來的東西往往就是個屁。
前一陣,我也想過攢幾篇餿雞湯故作風雅,難耐筆桿子不硬氣,有些小情小性的東西還真不是你想寫就能寫得出來的。另外我老覺著賣弄文字不地道,滿篇胡謅,這不是糊弄人麼。
對不起,我到底還是煲不出那鍋配合亮晶晶flash的餿雞湯。
賈伯斯當年救了瀕臨倒閉的蘋果公司,靠的是他骨子裡的嬉皮精神「藝術家絕不討好受眾,藝術家挑戰受眾」,他堅信用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這一點庫克做不到,他是商人不是藝術家。不過,我既沒有成為商人的潛質,也沒有成為藝術家的傲骨。
對不起,我努力嘗試過,但還是無法討好全世界。
我能做的就只是遠離「真善美」,堅持「屎尿屁」。
我唯一做的讓我自己都覺得特真善美的一件事,是堅持用王梵瑞的音樂,這是我對於這個公號自始至終堅持的第二件事。除了我覺得自己有責任讓更多人聽到他的音樂,另一個原因在於我認為這個公眾號和他這個人之間有不少相似之處。當年王梵瑞本應憑著《新紅白藍》一炮而紅,至少應該和樸樹在一個段位。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是不太紅,不過他的音樂依然平凡、質樸、溫暖,還是最初的那個味。
對不起,我明明沒有版權,卻用了你好幾首歌。
我敢說:不管你紅與不紅,你都比趙雷強。
「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繞著夜晚這件破事寫了45篇稿子,這個事本身就值得驕傲」,這句話不僅是鼓勵,也提醒了我當初為什麼要幹這個吃力不討好的事。
謝謝,你一直在那陪著我把這件事幹下去,雖然挺難的。
早安/晚安
【夜活Yehoo往期文章推薦閱讀】
半夜去哪兒買廁紙?
北京沒有「夜生活」!
國內星巴克為何「談夜色變」
別攔我,我要做俗世中的一股清流
當城市進入午夜 書店就是燈火
不敢在午夜問路 怕走到了百花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