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荷蘭的 Henk 已經紮根深圳超過十年了,現在是深圳 Trouble Maker 創客空間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每年幫助數百名外國人把項目落地中國。
Henk 第一次來深圳是在 2009 年下半年。在等待項目訂單完成的兩個月裡,他開始了解這座城市,融入本地生活,深圳的活力深深吸引了他。" 從那時起,我就打算留下來,並馬上計劃搬來深圳。六個月後,我開始了定居深圳的生活。" 回憶當初那個改變他人生軌跡的決定,Henk 依然充滿激情。
在嶄新的環境,Henk 很快發現了機會。他說:" 不少想來中國創業的外國人像我一樣,擁有很棒的注意,卻苦於資金有限,環境不熟,沒有辦法把項目儘快落地。於是我就和朋友一起創立了 Trouble Maker,把真正的工程師聚集在一起,通過我們更快地連結到本地資源。"
如今 Trouble Maker 已經成為華強北有名的國際硬體孵化器,而對於深圳的創客文化 Henk 也有著自己的理解。" 深圳的創客不一定在創客空間,他們可能在某些俱樂部、咖啡店,甚至聚集在微信群裡。雖然人們擁有不同背景、不同興趣,但只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並共同推動一個項目運轉起來,這就是深圳創客文化獨特的運行機制。"Henk 說。
在來深圳之前,Henk 走過世界的很多地方,但回首過去十年,他從未後悔當初留下來的決定,他把深圳稱為自己的 " 終老之鄉 "。他說:" 當我第一次來到深圳,就清楚地知道這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地方。這一信念從未改變。深圳擁有全球最大的製造工業和最專業的供應鏈系統,所以只要你想研發新產品,並期望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實現大量生產和市場落地,深圳就是你的首選城市。"
對於深圳,Henk 滿懷深情。他說自己最喜歡的中文詞就是 " 大家 "。" 在中國,每次和同事開會或者與朋友見面時,人們會熱情地打招呼說:『大家好!』這一點與我從小接受的文化非常不同。按照我們的習慣,人們通常會說:『各位好!』我想『家』的概念對中國人很重要,我感覺自己就像在一個大家庭裡,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引薦,彼此幫助。"Henk 笑了一下,繼續道:" 所以對我來說,深圳就是一個大家庭。"
【閱讀延伸】
2021 年初,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的指導下,由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攜手深圳晚報打造,在喜馬拉雅平臺推出的深圳市最具 " 國際範兒 " 的雙語有聲電臺——《深聲入耳 The Voice of Shenzhen》正式上線。電臺下設三個專輯,分別為《聽深圳》《探深圳》和《看深圳》,集音頻、視頻、文字、圖片等多種傳播媒介為一體,發掘我們熟悉家園的別樣美好。
其中,《探深圳》以音頻和視頻兩種呈現方式,邀請長期在深居住的十名 " 老外 ",講述他們與鵬城的動人交集,分享他們對這座 " 第二故鄉 " 的深情感悟。從即日起,我們將連續推出《探深圳》系列短片,從創客、音樂、繪畫、美食、公益、便利生活、戶外運動、商業環境等多元角度,展現外籍居民在深圳的精彩探索,呈現國際範的鵬城風貌,敬請關注!
深圳晚報記者 許嬌蛟
【來源:深圳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