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又叫「廣東癌」?警惕身體這4處出現異常!

2021-01-10 澎湃新聞

2020年8月23日,58歲的香港著名導演、編劇陳木勝,因患有鼻咽癌去世。

華語電影圈又失去了一個優秀的導演。

相信他的電影,不少朋友都看過,如《天若有情》、《新警察故事》、《保持通話》、《掃毒》等等。

據聞,陳木勝導演平時不喝酒也不抽菸,可一檢查就是晚期鼻咽癌,實在令人惋惜不已。

事實上,不止是陳木勝導演,還有不少名人也與鼻咽癌「打過交道」。

2018年,馬來西亞的羽毛球名將李宗偉被確診為鼻咽癌三期,可能面臨退役;

2017年,韓國知名演員金宇彬也因患有鼻咽癌推掉很多工作,目前基本康復。

鼻咽癌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疾病,竟然可以「毫無徵兆」就奪人性命?

極有「個性」的鼻咽癌,偏愛廣東人

發生在鼻咽腔頂部、側壁的惡性腫瘤,就是鼻咽癌。然而,它還被戲稱為「中國癌」、「廣東癌」。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國發生鼻咽癌的概率高達80%,主要發生在南方沿海地區30~60歲人群,且男性發病率遠遠高於女性。

其中,廣東地區的發病率是其他地區的20倍,鼻咽癌為啥這麼「親近」廣東人?

原因主要有三個:遺傳因素、生活環境影響、EB病毒感染。

首先,鼻咽癌具有一定的遺傳性。中科院院士、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曾益新及其團隊,通過採集廣東地區人群的基因,確立了11個基因位點與鼻咽癌發病有關。

其次,廣東人偏愛腊味、鹹魚等醃製食品,其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特定情況下可轉變為致癌的亞硝胺,是誘發鼻咽癌的「兇手」之一。

最重要的是,全球將近90%的人都感染過與鼻咽癌有密切相關性的EB病毒(又稱「EBV」),該病毒一般是通過唾液傳播,而且在廣東人之中廣泛傳播!

一篇發表在《自然▪遺傳學》的研究顯示,廣東地區鼻咽癌患者感染的EBV和健康人群感染的EBV是不同的。

廣東地區80%的鼻咽癌患者體內的EB病毒比較獨特,經突變後,其成為了一種名叫「BALF2_CCT亞型」的EB病毒高危亞型。

因此,鼻咽癌偏愛廣東人,確實是有「正當理由」,儘早預防它才是關鍵!

早發現早治療,高危人群要做檢查!

事實上,有7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在發現頸部的淋巴結腫大才就診,這已經為時已晚,並且病情處於中晚期了。

其實,聽起來很「難纏」的鼻咽癌,早期的特徵與身上的4個部位有關,廣東人尤其應該多加關注!

1

頭部

偏頭痛、顱頂枕後或頸項部疼痛是鼻咽癌早期的症狀之一,大家千萬不要忽視,尤其是持續時間長、反反覆覆的情況。

2

眼睛

一旦發現自己看東西有重影,即「復視」,或者眼球突出、視力下降等問題,也有可能是眼睛受到鼻咽癌的壓迫,務必重視。

3

鼻子

鼻咽癌發生時,往往會先發現鼻子的一側出現鼻塞,時間一長,鼻子內的腫瘤壓迫另一側,導致雙側鼻塞;

此外,在擦鼻子時,鼻涕中有血液,或者在吸鼻子時,有血咽下喉嚨的感覺。

4

耳朵

鼻咽癌會損傷聽神經,導致耳鳴、聽力下降。如果發現自己聽力比以前差,又伴隨其他症狀,一定要及時做鼻咽癌篩查。

若以上的症狀持續2周以上,天河君建議就診檢查。

武漢第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沛提醒大家,「如果不幸患上鼻咽癌,早發現症狀、早治療非常關鍵,鼻咽癌的早期病例5年控制率高達90%以上。」(引自《楚天都市報》)

雖然發病的部位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但注意前期的檢查,及時發現,治癒率高。

遠離鼻咽癌,做好5件事

鼻咽癌就像一個「無形的殺手」,行蹤隱匿。

在未來的日子裡,既然不知道鼻咽癌會不會突然出現,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那不如趁現在,從生活中遠離它。

1

通過運動,提高抵抗力

每周進行至少3次、每次30~45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微微出汗,心跳與呼吸明顯加快),能持續提高免疫細胞的抵禦病毒功能。

建議選擇慢跑、騎自行車、舉啞鈴等運動,都是非常不錯的中等強度運動。

此外,平時要少熬夜,注意正常的作息時間。

2

少吃醃製品,多吃新鮮蔬果

少吃醃製食物,小孩最好不要吃鹹魚。有調查顯示,10歲以下的孩子吃鹹魚,其患鼻咽癌的危險性顯著增加。

多吃新鮮蔬果,通過健康飲食,減少亞硝酸鹽攝入。

3

儘量戒菸,或減少抽菸次數

香菸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其會通過口鼻支氣管黏膜,極易被人體吸收,是誘發鼻咽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戒菸雖難,但貴在堅持和決心。想吸菸時,不妨嘗試用口香糖代替煙,或者逐步減少吸菸的數量、次數,達到控制的目的。

4

遠離有害氣體

儘量遠離空氣中的廢氣、有害氣體,避免長時間吸入,傷害身體。

如果居住的環境空氣品質差,出門可戴口罩,阻隔灰塵。

5

適當做檢查

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要密切觀察自己的全身情況,定期體檢等。

素材來源:科普天河、健康圈、Pexels(圖片)、網絡素材

原標題:《鼻咽癌又叫「廣東癌」?警惕身體這4處出現異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鼻咽癌為啥是「廣東癌」?警惕身體4處出現異常,尤其是最後一個
    發生在鼻咽腔頂部、側壁的惡性腫瘤,就是鼻咽癌。然而,它還被戲稱為「中國癌」、「廣東癌」。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國發生鼻咽癌的概率高達80%,主要發生在南方沿海地區30~60歲人群,且男性發病率遠遠高於女性。
  • 關注健康丨鼻咽癌為啥是「廣東癌」?警惕身體4處出現異常,尤其是最後一個
    這麼多人難逃鼻咽癌的魔掌,我們一定要看看它到底是什麼來頭。發生在鼻咽腔頂部、側壁的惡性腫瘤,就是鼻咽癌。然而,它還被戲稱為「中國癌」、「廣東癌」。一篇發表在《自然▪遺傳學》的研究顯示,廣東地區鼻咽癌患者感染的EBV和健康人群感染的EBV是不同的。廣東地區80%的鼻咽癌患者體內的EB病毒比較獨特,經突變後,其成為了一種名叫「BALF2_CCT亞型」的EB病毒高危亞型。
  • 鼻咽癌也叫廣東癌!出現這5個「感冒」的信號,提醒你多留個心眼
    鼻咽癌又被稱為廣東癌,在廣東地區該疾病的患病率較高,很多人在發病時還誤以為是感冒,因為鼻咽癌有部分症狀和感冒確實比較相似。如果沒有及時察覺並採取合理的應對措施,可能錯過疾病信號,耽誤治療的情況下讓鼻咽癌持續加重,該疾病在發展過程中局部的黏膜受到損傷,組織受到腫瘤的侵犯信號是會浮現的,因此,在察覺到身體的異樣之後要及時就診。1、頭痛經常感覺到頭痛,很有可能是鼻咽癌發出的警告。
  • 鼻咽癌被稱為叫中國癌,為什麼又叫「幸福癌」?
    鼻咽癌之所以叫中國癌是因為全世界鼻咽癌發病人群中有80%都在中國,而且隨著人口流動在擴散,高危人群高達4個億,而且數量在增加中,所以還是要特別注意防範。全球80%鼻咽癌發生在中國,60%發生在南方特別是廣東,故稱作「中國癌「又叫「廣東癌「。鼻咽癌是指罹患於鼻咽部咽隱窩和側壁的惡性腫瘤。
  • 為什麼鼻咽癌被稱為「廣東癌」?醫生解釋原因,看完很認同
    她的媽媽今年58歲,一年就出現了異常症狀,但一直在進行錯誤的治療,如今病況不太 「因為誤診,我媽媽整整耽誤了14個月,如今,我都不知道她能活多久,真是恨死那些醫生了。」接受採訪時,羅珊淚如雨下。她的媽媽今年58歲,一年就出現了異常症狀,但一直在進行錯誤的治療,如今病況不太好,全家人都心焦不已。
  • 鼻咽癌為什麼又被叫作「廣東癌」?
    核心提示:鼻咽癌,它是指發生在鼻咽腔頂部和側部的惡性腫瘤,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頭頸部腫瘤之一,有研究調查,廣東出現鼻咽癌的機率是比較高,因此鼻咽癌被很多人稱為廣東癌,可能有一些廣東地區的人不了解為什麼鼻咽癌在這邊地區容易高發,其實這主要是環境因素有關係。
  • 鼻咽癌為什麼叫幸福癌 鼻咽癌要這樣預防
    近日,時齡只有28歲的韓國明星金宇彬患了鼻咽癌,這讓鼻咽癌被人們所熟知,鼻咽癌的發病年齡越來越低,這讓輿論一片譁然。有人說鼻咽癌是幸福癌,那麼,鼻咽癌為什麼叫幸福癌?鼻咽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怎麼預防鼻咽癌?一起來看看吧。鼻咽癌為什麼叫幸福癌不幸患了鼻咽癌,這讓人們很是痛苦,有專家稱鼻咽癌是幸福癌,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香港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病逝,這種「廣東癌」確診到去世僅數月…
    ▼▼▼ 鼻咽癌又叫「廣東癌」?廣東地區的人患鼻咽癌的概率,是其它低發病率地區的20倍,這種癌症甚至被稱為「廣東癌」,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冠以地域之名的癌種。4、鼻塞:因腫瘤堵塞後鼻孔而出現機械性鼻堵塞,晚期腫瘤增大可致兩側鼻塞
  • 又一知名導演因鼻咽癌逝世!為什麼它被稱為「廣東癌」?
    據知,他在拍攝《怒火》這部電影期間已感身體不適,之後去做了身體檢查,不幸驗出已患上鼻咽癌末期。陳木勝導演的不幸離世,讓人痛惜,也讓小編覺得非常有必要科普鼻咽癌知識,讓大眾全面認識這種癌,尤其是廣東人!鼻咽癌屬於咽部的腫瘤,又被稱為廣東癌,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冠以地域之名的癌種。
  • 香港名導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這種「廣東癌」不能掉以輕心
    據悉,陳木勝在執導由甄子丹和謝霆鋒主演的《怒火》期間已感身體不適,之後去做了身體檢查,不幸查出鼻咽癌晚期,電影後期工作交給其他人接手。據悉,前幾日陳木勝得以轉院,但不幸轉院兩天後撒手人寰。這些都要從鼻咽癌的發病特點上說起。警惕!7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鼻咽癌之所以是中國特色癌症,是因為全世界鼻咽癌發病人群中有80%都在中國,而且隨著人口流動在擴散,高危人群高達4億,且數量持續增加中,所以需要特別防範。
  • 香港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這種「廣東癌」可不能掉以輕心
    據悉,陳木勝在執導由甄子丹和謝霆鋒主演的《怒火》期間已感身體不適,之後去做了身體檢查,不幸查出鼻咽癌晚期,電影後期工作交給其他人接手。7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  鼻咽癌之所以是中國特色癌症,是因為全世界鼻咽癌發病人群中有80%都在中國,而且隨著人口流動在擴散,高危人群高達4億,且數量持續增加中,所以需要特別防範。
  • 鼻咽癌為什麼叫幸福癌?提醒:鼻咽癌有哪些早期症狀
    鼻咽癌是指罹患於鼻咽部咽隱窩和側壁的惡性腫瘤。有的朋友可能不太清楚鼻咽是在哪個部位,鼻咽是呼吸的重要通道,是鼻子和喉嚨相通的部位。咽部分為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而鼻咽就是在咽部的/3處。鼻咽部位對人們呼吸和日常十分重要,一定要好好保護。
  • 導演陳木勝患鼻咽癌去世,為什麼它被稱為「廣東癌」?-虎嗅網
    鼻咽癌風險因素鼻咽癌被稱為「廣東癌」,因為廣東/香港地區發病率高居全球第一。被這兩種病毒感染的人患癌風險比感染其它低危亞型的要高很多倍。正因為如此,最早的HPV宮頸癌疫苗,就是針對HPV16和HPV18這兩種亞型的,因此被稱為二價疫苗。受到這個的啟發,科學家有了新的猜想:EBV會不會也像HPV一樣,存在高危亞型?會不會廣東地區流行特殊的EBV病毒高危亞型,從而導致鼻咽癌發生呢?
  • 為什麼鼻咽癌被稱為廣東癌?當身體出現這3種信號,都是在警告你
    鼻咽癌,顧名思義,是指發生在鼻咽腔側壁、頂部的惡性腫瘤。據調查數據顯示,全國範圍內並不常見,可以說是患病率較少的疾病。但我國人卻不能忽視的是,鼻咽癌患者主要集中在兩廣城市,以及湖南、福建等地,特別是廣東人較多。
  • 鼻咽癌被稱之為是幸福癌?4個早期症狀別忽視,還請及時治療!
    日常生活中,鼻咽癌是一種會出現在鼻腔當中的惡性腫瘤;根據數據顯示有6成左右的鼻咽癌是出現在廣東,所以它也被稱之為是廣東癌。而鼻咽癌的致病因素還是比較多的,其中遺傳是其中較為重要的致病因素,同時環境影響和病毒傳染也是相當常見的。
  • 鼻子出現這幾種症狀要警惕
    老漢聲音嘶啞竟是因兩種癌在作祟鼻咽癌不易察覺,鼻子出現這幾種症狀要警惕 年近70歲的鄭先生,3個月前出現了聲音嘶啞、咽喉不適等症狀,就到附近醫院檢查。乘勝追擊,蘇立眾接著用鼻咽鏡檢查,發現表面黏膜有一處略有隆起,取兩塊組織,病理確診為鼻咽癌。至此,鼻咽癌、喉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兩大常見惡性腫瘤,很少見地同時被發現。接下來馬上治療,效果較理想,患者於近日出院。
  • 名導陳木勝因鼻咽癌去世。警鐘敲響:身體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
    著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享年58歲。陳木勝導演一生作品頗多,《新警察故事》《掃毒》《寶貝計劃》等作品都被廣大觀眾熟知。陳木勝導演在執導《怒火》期間感到身體不適,去醫院做了身體檢查,被查出鼻咽癌晚期。陳木勝導演的去世讓我們惋惜,也讓我們敲響了警鐘。他因為身體不適去檢查,才發現已經是鼻咽癌晚期了。
  • 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因患鼻咽癌去世,為什麼它被稱為「廣東癌」?
    文 | 菠蘿 徐淼任超鍾道順鼻咽癌風險因素鼻咽癌被稱為「廣東癌」,因為廣東/香港地區發病率高居全球第一。廣東地區的人患鼻咽癌的概率,是其它低發病率地區的20倍!百越部落遺留下來的風俗和飲食習慣,尤其是兩廣地區的居民喜歡吃醃製的鹹魚等食物,也會增加鼻咽癌的患病風險。但是,這些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加在一起,只會增加幾倍鼻咽癌的發病風險,並不能完全解釋廣東地區超過低危地區20倍的發病率。還有什麼因素呢?第三大因素是病毒感染。和鼻咽癌相關的病毒叫EBV(EB病毒)。
  • 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因患鼻咽癌去世,為什麼它被稱為「廣東癌」?
    文 | 菠蘿 徐淼 任超 鍾道順       鼻咽癌風險因素鼻咽癌被稱為「廣東癌」,因為廣東/香港地區發病率高居全球第一。但是,這些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加在一起,只會增加幾倍鼻咽癌的發病風險,並不能完全解釋廣東地區超過低危地區20倍的發病率。還有什麼因素呢?第三大因素是病毒感染。和鼻咽癌相關的病毒叫EBV(EB病毒)。除了和肝癌相關的肝炎病毒,和宮頸癌相關的HPV病毒外,EBV是另一個和腫瘤發生有直接關係的病毒。
  • 六種症狀及早鑑別鼻咽癌
    不少老廣喜歡喝粥時配點鹹魚或醃製的蘿蔔乾,吃起來更香,你是否知道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習慣可能會使你比其他人離鼻咽癌更近?專家指出,被稱為「廣東癌」的鼻咽癌與這些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如果發現早上總是鼻涕帶血、或者出現頑固型中耳炎等症狀最好及早找專科醫生篩查鼻咽癌。 早期鼻咽癌有什麼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