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3日,58歲的香港著名導演、編劇陳木勝,因患有鼻咽癌去世。
華語電影圈又失去了一個優秀的導演。
相信他的電影,不少朋友都看過,如《天若有情》、《新警察故事》、《保持通話》、《掃毒》等等。
據聞,陳木勝導演平時不喝酒也不抽菸,可一檢查就是晚期鼻咽癌,實在令人惋惜不已。
事實上,不止是陳木勝導演,還有不少名人也與鼻咽癌「打過交道」。
2018年,馬來西亞的羽毛球名將李宗偉被確診為鼻咽癌三期,可能面臨退役;
2017年,韓國知名演員金宇彬也因患有鼻咽癌推掉很多工作,目前基本康復。
鼻咽癌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疾病,竟然可以「毫無徵兆」就奪人性命?
極有「個性」的鼻咽癌,偏愛廣東人
發生在鼻咽腔頂部、側壁的惡性腫瘤,就是鼻咽癌。然而,它還被戲稱為「中國癌」、「廣東癌」。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國發生鼻咽癌的概率高達80%,主要發生在南方沿海地區30~60歲人群,且男性發病率遠遠高於女性。
其中,廣東地區的發病率是其他地區的20倍,鼻咽癌為啥這麼「親近」廣東人?
原因主要有三個:遺傳因素、生活環境影響、EB病毒感染。
首先,鼻咽癌具有一定的遺傳性。中科院院士、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曾益新及其團隊,通過採集廣東地區人群的基因,確立了11個基因位點與鼻咽癌發病有關。
其次,廣東人偏愛腊味、鹹魚等醃製食品,其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特定情況下可轉變為致癌的亞硝胺,是誘發鼻咽癌的「兇手」之一。
最重要的是,全球將近90%的人都感染過與鼻咽癌有密切相關性的EB病毒(又稱「EBV」),該病毒一般是通過唾液傳播,而且在廣東人之中廣泛傳播!
一篇發表在《自然▪遺傳學》的研究顯示,廣東地區鼻咽癌患者感染的EBV和健康人群感染的EBV是不同的。
廣東地區80%的鼻咽癌患者體內的EB病毒比較獨特,經突變後,其成為了一種名叫「BALF2_CCT亞型」的EB病毒高危亞型。
因此,鼻咽癌偏愛廣東人,確實是有「正當理由」,儘早預防它才是關鍵!
早發現早治療,高危人群要做檢查!
事實上,有7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在發現頸部的淋巴結腫大才就診,這已經為時已晚,並且病情處於中晚期了。
其實,聽起來很「難纏」的鼻咽癌,早期的特徵與身上的4個部位有關,廣東人尤其應該多加關注!
1
頭部
偏頭痛、顱頂枕後或頸項部疼痛是鼻咽癌早期的症狀之一,大家千萬不要忽視,尤其是持續時間長、反反覆覆的情況。
2
眼睛
一旦發現自己看東西有重影,即「復視」,或者眼球突出、視力下降等問題,也有可能是眼睛受到鼻咽癌的壓迫,務必重視。
3
鼻子
鼻咽癌發生時,往往會先發現鼻子的一側出現鼻塞,時間一長,鼻子內的腫瘤壓迫另一側,導致雙側鼻塞;
此外,在擦鼻子時,鼻涕中有血液,或者在吸鼻子時,有血咽下喉嚨的感覺。
4
耳朵
鼻咽癌會損傷聽神經,導致耳鳴、聽力下降。如果發現自己聽力比以前差,又伴隨其他症狀,一定要及時做鼻咽癌篩查。
若以上的症狀持續2周以上,天河君建議就診檢查。
武漢第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沛提醒大家,「如果不幸患上鼻咽癌,早發現症狀、早治療非常關鍵,鼻咽癌的早期病例5年控制率高達90%以上。」(引自《楚天都市報》)
雖然發病的部位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但注意前期的檢查,及時發現,治癒率高。
遠離鼻咽癌,做好5件事
鼻咽癌就像一個「無形的殺手」,行蹤隱匿。
在未來的日子裡,既然不知道鼻咽癌會不會突然出現,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那不如趁現在,從生活中遠離它。
1
通過運動,提高抵抗力
每周進行至少3次、每次30~45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微微出汗,心跳與呼吸明顯加快),能持續提高免疫細胞的抵禦病毒功能。
建議選擇慢跑、騎自行車、舉啞鈴等運動,都是非常不錯的中等強度運動。
此外,平時要少熬夜,注意正常的作息時間。
2
少吃醃製品,多吃新鮮蔬果
少吃醃製食物,小孩最好不要吃鹹魚。有調查顯示,10歲以下的孩子吃鹹魚,其患鼻咽癌的危險性顯著增加。
多吃新鮮蔬果,通過健康飲食,減少亞硝酸鹽攝入。
3
儘量戒菸,或減少抽菸次數
香菸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其會通過口鼻支氣管黏膜,極易被人體吸收,是誘發鼻咽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戒菸雖難,但貴在堅持和決心。想吸菸時,不妨嘗試用口香糖代替煙,或者逐步減少吸菸的數量、次數,達到控制的目的。
4
遠離有害氣體
儘量遠離空氣中的廢氣、有害氣體,避免長時間吸入,傷害身體。
如果居住的環境空氣品質差,出門可戴口罩,阻隔灰塵。
5
適當做檢查
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要密切觀察自己的全身情況,定期體檢等。
素材來源:科普天河、健康圈、Pexels(圖片)、網絡素材
原標題:《鼻咽癌又叫「廣東癌」?警惕身體這4處出現異常!》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