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小編從微博上得知一個悲慟的消息,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不幸因為鼻咽癌去世了,享年58歲。心中五味陳雜,小編從小是看著香港警匪片和動作片長大的,陳導生前曾5次入圍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代表作有《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掃毒》、《保持通話》、《雙雄》、《新少林寺》等。
據悉,陳木勝在執導由甄子丹和謝霆鋒主演的《怒火》期間已感身體不適,之後去做了身體檢查,不幸查出鼻咽癌晚期,電影後期工作交給其他人接手。
據悉,前幾日陳木勝得以轉院,但不幸轉院兩天後撒手人寰。
在惋惜中國電影行業的巨大損失之餘,小編不由得深思,據報導陳導不抽菸、不喝酒,到底為什麼會得鼻咽癌,而且發現時已是晚期呢?這些都要從鼻咽癌的發病特點上說起。
警惕!7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
鼻咽癌之所以是中國特色癌症,是因為全世界鼻咽癌發病人群中有80%都在中國,而且隨著人口流動在擴散,高危人群高達4億,且數量持續增加中,所以需要特別防範。全球80%鼻咽癌發生在中國,60%發生在南方特別是廣東,故鼻咽癌又稱為「廣東癌「。
「70%以上初診鼻咽癌患者已處於中晚期,這主要與鼻咽癌發病部位隱匿、早期症狀不特異有關。」無癌家園專家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鼻咽癌會逐漸侵犯顱腦和神經、轉移到頸部淋巴結,甚至肺部,症狀會越來越嚴重!
有研究表明,鼻咽癌患者從發現自己耳鳴、涕血、頸部腫物後到醫院就診的平均間隔時間為4.7個月,因而不少患者就診時已至疾病晚期,治癒率顯著降低;同時統計分析還發現,如果鼻咽癌患者發現自身不適後1月內到醫院診治,患者平均分期為II期,治癒率高達80~90%以上。
因此,無癌家園的專家表示,得了鼻咽癌並不可怕,因為早期鼻咽癌的治癒率接近100%,而中晚期療效明顯差過早期,所以早診早治,是治療鼻咽癌的重中之重!
最容易忽視的這些症狀
鼻咽癌早期症狀:
鼻塞、涕血、特別是回吸性涕血(早晨刷牙漱口的時候回吸鼻子吐出一口帶黑色血絲的痰)、耳鳴以及聽力下降。
鼻咽癌晚期症狀:
常見症狀是頸部包塊,臉麻,持續性頭痛,復視,如果出現長期的骨頭痛,持續咳嗽,胸痛,甚至咳血,腹水,那已經是非常晚期。
鼻咽癌的治療手段多樣,但以放療為主
治療方面,由於鼻咽癌部位特殊、界限不清,鼻咽腔深且狹小,周圍有許多重要的血管、顱神經、淋巴組織等,難以進行根治性手術;但鼻咽癌對放療較敏感,因此,鼻咽癌治療以放療為主,特別是質子治療,作為「精準放療」中的「王者」,不僅更能大顯身手,還能有效預防放療副作用。例如,馬來西亞羽毛球名匠李宗偉、韓國新生代偶像金宇彬,均是質子治療抗癌成功的典範。
對於局部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則通常選擇放療聯合化療,或聯合免疫療法,可顯著提高生存率。目前,鼻咽癌免疫治療主要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尚未獲批)、過繼免疫細胞治療及EB病毒相關疫苗。
質子治療是腫瘤放射&34;
質子治療是將失掉電子的氫原子原子核(即質子),利用回旋加速器或者同步加速器加速到光速約70%,帶有正電荷的質子通過加速器加速後,成為穿透力非常強的電離放射線,以極高的速度進入人體,通過特殊形狀的設備進行引導,最終到達靶向腫瘤部位。由於其速度快,在體內與正常組織或細胞發生作用的機會極低,當到達腫瘤的特定部位時,速度突然降低並停止,釋放最大能量,產生「布拉格峰」,既能將癌細胞殺死,又不對周圍組織和器官產生損傷。
當腫瘤直接與重要器官或結構如脊髓、視神經、心臟等相鄰,質子治療依然能在有效治療腫瘤的同時保護這些重要器官或結構的功能,這在常規輻射治療中是不可能的。
圖示高輻射劑量集中於腫瘤部位,周邊正常組織無/極少劑量
圖註:圖中強度調強質子治療(IMPT)的輻射主要集中於鼻咽癌病灶周圍,對周圍正常組織的無影響或影響較小,而強度調強放射治療(IMRT)的輻射面積較大,涵蓋病灶及周圍正常組織
質子治療鼻咽癌優勢不可替代
質子系統對復發鼻咽癌的治療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目前,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根治性手段,但約有10%的鼻咽癌患者,在完成根治性治療後,可能出現局部即鼻咽部的腫瘤復發,再次光子放療較不敏感,腫瘤控制的效果也更為局限,即使採用光子IMRT(調強放療)再次放療,超過60%的患者仍可能出現不同級別的鼻咽黏膜損傷,腮腺損傷,顳頜關節損傷。而質子特有在物理學優勢,給復發鼻咽癌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機會。
小編有話說
總之,對於鼻咽癌原因,大家都已有所了解,但僅僅知道鼻咽癌原因還不夠,我們需要從鼻咽癌原因中了解如何預防鼻咽癌,如何選擇最適合的方式來治療鼻咽癌。若想了解更多關於鼻咽癌放射治療(特別是質子治療)的國內外前沿信息請持續關注無癌家園。
小編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能夠把鼻咽癌變成可防、可篩、可治,最終從中國特色癌症列表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