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不幸因鼻咽癌辭世,終年58歲。作為港片導演的中流砥柱,陳導為觀眾貢獻了許多優秀電影。他的突然離世,讓人感到驚訝。知情人透露,陳木勝於去年拍攝電影《怒火戰》期間,因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患上了鼻咽癌晚期。由於癌細胞擴散太快,以致陳木勝這麼快就離世。
據說陳木勝導演不抽菸、不喝酒,為什麼會得鼻咽癌?而且一發現就是晚期?怎樣及早發現這一發病率居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之首的癌症呢?一時間,鼻咽癌的防治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日前,記者採訪了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王珮華主任醫師。
鼻咽癌是指發生於鼻咽部的惡性腫瘤,其發病有別於其他的惡性腫瘤,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地域性。據統計,80%以上的鼻咽癌發病病例都在我國廣東和臨近的香港等地區,以及東南亞國家。王主任介紹,目前主流觀點認為鼻咽癌是由遺傳、環境和飲食習慣,比如經常吃鹹魚等容易致癌的食物,以及EB病毒(EBV)感染等多重因素綜合導致的。
鼻咽癌有時候是無徵兆的,所以在早期很容易被誤診誤治。王主任提醒,如果發現鼻咽癌徵兆,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排查,以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特別是以下症狀持續出現2周以上,一定要儘早排查。
1、鼻涕帶血絲
多數患者自鼻腔向後回縮可吸出帶血鼻涕,特別是早上起床,倒吸痰有血絲,這個早期症狀容易被忽視。
2、鼻塞
是因為鼻咽腫瘤堵住鼻孔引起的,也有個別患者打呼嚕很嚴重,也可能是腫瘤堵住了後鼻孔所致。
3、單側耳鳴、耳塞、耳脹、聽力下降
病灶常發生在咽隱窩或鼻咽頂後壁,腫瘤壓迫或侵犯咽鼓管引起單側性耳鳴、聽力下降或分泌性中耳炎。
4、復視
看東西重影,有時表現為眼瞼下垂。
5、偏頭痛
多由癌組織侵犯顱底骨質、神經和血管等引起,其中額部、顳部、頂部和枕部較多。病情如發展到晚期,持續性頭痛易被誤以為是神經痛。
6、頸部淋巴結腫大
腫大的淋巴結無疼痛、質較硬、活動度差,逐漸增大並且固定。隨著腫瘤發展,可壓迫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從而表現為軟顎不能提升、吞咽困難、聲帶麻痺,舌頭一側萎縮並向患側偏移。
7、鼻咽癌轉移
鼻咽癌有時候會轉移到全身的器官,比較多見轉移有肺、肝、骨等部位,鼻咽癌也會引起其他顱腦神經的症狀。
王主任指出:「高危人群需要鼻咽癌篩查。簡單地說,華南地區人群,特別是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一定要重視篩查。比如,當陳木勝導演發現自己患病,家人就應該篩查。另外,生活習慣不好的人也應該警惕。綜合EBV感染情況、遺傳基因、生活習慣考慮,可以很好地鎖定鼻咽癌高危人群。」
鼻咽癌的篩查有多種方法,但是王主任認為,各有優缺點,可能需要多項配合。
EBV 相關抗體檢測:
這是目前主流的初步篩查方法。只要抽取受檢者 3~5 毫升的血樣,然後對血清中的相關針對 EBV 抗體進行分析,就能夠初步判斷患癌風險。
EBV-DNA 檢測:
通過檢測血液中EBV載量,來推斷鼻咽癌患病的風險。
纖維鼻咽鏡或者鼻內鏡的檢查及病理學檢測:查看鼻咽部裡面有沒有異常腫物,如果有的話,可進行穿刺取樣,再分析是否癌變。
王主任表示:「目前而言,如果鼻咽癌發現得早,通常並不會致命。早期鼻咽癌5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已經查出鼻咽癌的患者也可通過放療治療。如果中晚期有淋巴結或其他部位轉移,可以聯合化療和靶向治療。需要提醒的是,只要患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鼻咽癌並不可怕。」
來源:上海大眾衛生報
為「哎喲不怕」設一顆小星星吧~
可以更快找到不怕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