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導演陳木勝
2020年8月23日,各媒體紛紛報導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消息,享年58歲,令人惋惜,可能很多80、90後聽過這位導演的名字,他曾五次入圍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即使對於導演的名字不熟悉,你也一定看過他的作品,《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掃毒》、《保持通話》、《雙雄》、《新少林寺》等。然而才58歲,真是英年早逝。
《新警察故事》
記得前段時間韓國人氣演員金宇彬,香港著名配角演員成奎安,著名演員李雪健,著名羽毛球運動員李宗偉。這幾位我們喜愛的名人,不幸患有鼻咽癌。
金宇彬
李雪健
成奎安
李宗偉
不難發現鼻咽癌患者,多為中青年男性,所以我們應該警惕,今天我就來大家普及一下,鼻咽癌有哪些危險因素?早期症狀有哪些?普通人如何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鼻咽癌位置
是我國高發惡性腫瘤之一。在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西為世界鼻咽癌高發區;男性發病率約為女性的2~3倍,40~50歲為高發年齡段。所以我們看到的大多數為中青年男性。
目前病因尚不明確,但是發生與遺傳、病毒及環境因素有一定關係。
1.遺傳因素 :鼻咽癌患者具有種族及家族聚集現象。有研究發現鼻咽癌與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相關。
2.EB病毒 :是一種新型人類皰疹病毒,鼻咽癌患者體內不僅存在高滴度抗 EB病毒抗體,且抗體水平隨病情變化而波動。EB病毒在世界各地人群廣泛感染,但是鼻咽癌的發生有明顯的地域性,說明 EB病毒感染並非是鼻咽癌致病的唯一因素。
3.環境因素 鼻咽癌高發區的大米和水中鎳含量較高,鼻咽癌患者頭髮中鎳含量亦高。
鼻咽位置隱蔽,早期症狀不典型,容易延誤診斷,所以更應該警惕。
其常見症狀為∶
鼻咽癌早期症狀
1.鼻部症狀 早期會有回縮涕中帶血或擦鼻涕中帶血,時有時無,這時很難引起重視,直到腫瘤增大之後,堵塞了鼻孔,引起鼻塞,患者才會有所察覺。
2.耳部症狀:如果鼻咽癌發生在咽隱窩者,早期可壓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該側耳鳴、耳閉塞感及聽力下降,導致分泌性中耳炎,這時容易漏診或者誤診。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
3.頸部淋巴結腫大 :約60%以此首發症狀,多轉移至頸深部上群淋巴結,先單側,後雙側。
4.腦神經症狀 :發生於咽隱窩的腫瘤,易破壞顱底骨質或通過破裂孔和頸內動脈管侵犯巖骨尖引起第V、Ⅵ對腦神經損害.繼而累及第Ⅳ、Ⅲ、Ⅱ對腦神經而出現偏頭痛、面部麻木.復視,上臉下垂、視力下降等症狀。瘤體可直接侵犯咽旁或者轉移淋巴結壓制引起第IV、X、XI對腦神經受損而出現軟顎癱瘓,進食反嗆、聲音嘶啞、伸舌偏斜等症狀。
5.遠處轉移 :晚期鼻咽癌可出現遠處轉移,常轉移到骨、肺、肝等部位。
1.間接鼻咽鏡檢查 。
2.醫生頸部觸診 。
3、纖維鼻咽鏡或鼻內鏡檢查。
4.EB病毒血清學檢查。
5、鼻咽部CT和MRI。
鼻咽癌:1、首選放射治療,因其大部分為低分化鱗癌(98%),常採用"鈷或直線加速器高能放療。在放療期間可配合化療、中醫中藥及免疫治療,以防止遠處轉移,提高放療敏感性和減輕放療併發症。
2、對以下情況可採用下述治療∶①鼻咽癌放療後3個月鼻咽部仍有殘灶或局部復發,可採用手術治療或光輻射(雷射+光敏劑)治療;②放療後仍有頸部殘存轉移灶,可手術切除殘灶;③放療後復發者或原發灶仍有殘灶者的可以應用化療。
鼻咽癌放療後5年生存率為50%左右,局部復發與遠處轉移是主要死亡原因。
鼻咽癌臨床表現複雜多變,極易漏診、誤診。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回縮涕中帶血、單側鼻塞、耳鳴、耳閉塞感、聽力下降、頭痛、復視或頸上深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及早就醫,早期治療效果要好的多。
最後謝謝大家觀看,我是醫知科普,是一名臨床工作的執業醫師,可以為大家普及一些健康和疾病知識,希望大家多多關注。
1、文中部分內容來源於《實用內科學》,圖片來源於網絡下載,如有異議及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