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曉輝,女,1975年出生,中小學正高級教師,省十三屆、市五屆人大代表,縣人大常委,現任興國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她踐行初心,先後負責創辦縣明德小學,啟動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全面改擴建縣實驗小學,籌建縣紅軍子弟小學,帶領縣教師進修學校進行職能轉型,不折不扣地擔當使命,履任的每一所學校都創造出了驕人成績。個人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正能量校長」「作文教育名校長」「國家開放大學傑出校友」;江西省「先進工作者」「五一巾幗標兵」「三八紅旗手」「首批名校長」培養對象;贛州市「優秀校長」「優秀教育工作者」「巾幗建功」標兵。
守初心,行致遠,做教育的深耕人
該同志潛教深研,教學成果豐碩。在全縣率先實行「高效課堂」全面課改,開展「高效課堂」同課異構活動,承擔《興國山歌與小學語文實踐活動課的整合》《信息技術在數學廣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等課題的研究與實踐,得到上級領導、專家高度肯定並推廣。近年來,撰寫的二十餘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級刊物發表,自製課件獲全國一等獎,指導學生13人次獲省級以上獎勵,被評為省、市學科帶頭人。所任校長的學校累計獲得「全國縣級示範性活動中心」「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紅旗大隊」「江西省人民群眾滿意校」「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園」等50餘項榮譽稱號。她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忠誠、銳意進取的精神,成了興國教育的名人,成為《教師博覽》封面人物。
守匠心,鑄精品,做教育的拓荒者
該同志致力於紅色基因的傳承,將紅色文化、紅色元素貫穿於教育始終。在實驗小學開展興國山歌進校園活動並在全縣得到推廣,學校山歌隊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舞臺,啟動的關愛紅軍後代特困兒童工作讓更多的特困兒童感受到了黨的溫暖,時任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全國婦聯副主席趙東花來校調研,都對學校特色工作大加讚譽;在紅軍小學深度挖掘和弘揚本土文化特色,將紅軍精神融入教材、課堂、日常實踐,讓新成立的紅軍子弟小學迅速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小有名氣,學校先後獲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第一屆江西省文明單位」等十幾項殊榮,「紅色文化育人的探索與實踐」獲評江西省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
調入教師進修學校後,該同志積極謀劃學校轉型發展,圍繞打造有特色、受歡迎、成效好的教師培訓項目品牌,在隊伍組建、項目設計、模式創新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探索。建立了「三段式」新教師培訓、贛京師生交流遊學培訓、家校合作培訓、緊缺學科教師培訓、教師梯級成長培訓、校級後備人才培訓、「紅色園丁」師德培訓等具有興國特色的師訓課程。2019年,興國縣被省教育廳列為「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示範縣,成為全省首批五個示範縣之一。該同志兩次代表贛州市在全省會議上分別做學校培訓工作經驗介紹及家校合作培訓典型發言,多次被聘至江西省校長培訓會及專業教師培訓會上講學,為推進當地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守良心,逐夢想,做教育的代言人
該同志身兼多職,竭盡所能為教育工作添磚加瓦。擔任縣知聯會副會長、市「同心圓智庫」專家組成員、贛州市督學、縣人大常委會委員、省市人大代表,多年來為教育工作解決了不少急需解決的難題。所提出的「加大全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力度」、「解決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緊缺問題」等九條建議得到省市縣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及較好解決。配合主管部門牽頭制定學生研學實踐活動方案、紅色研學基地建設方案,組建和培訓紅色教育講解員、教員隊伍,成為推動該縣紅色教育發展的一面旗幟。
牽頭組建興國縣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培養家庭教育講師團隊,並親自義務授課上百場次,深受廣大家長喜愛和好評。同時,圍繞縣中心工作,深入鄉村開展鄉風文明建設巡講活動,為全縣脫貧攻堅凝聚正能量。個人被省教育廳關工委聘請為家庭教育報告團成員,任職的實驗小學、紅軍子弟小學均被評為全省家校合作工作示範校,進修學校獲評贛州市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其出色的工作得到了上級部門、同志以及廣大群眾的高度認可,先後獲得20多項殊榮。其個人先進事跡分別被刊載於《光華時報》、《贛南日報》、《全國先進模範事跡彙編》《興國縣政協委員風採錄》等刊物中。
忠心對教育,創新對工作,貼心對教師,愛心對學生,虛心對榮譽,這就是賴曉輝同志作為一名校長踐行的初心。在她身上,有一種「鐵人精神」,不等不靠;在她身上,有一種老黃牛精神,任勞任怨;在她身上,有一種奉獻精神,默默耕耘。她把全部真心都奉獻給了自己所摯愛的教育事業,她用自己的實幹精神擔負起教育工作者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