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觀測自動化後的首屆技能競賽,比點啥?

2020-11-19 澎湃新聞

地面觀測自動化後的首屆技能競賽,比點啥?

2020-11-18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聚焦技能競賽的 中國氣象局

來自第十五屆全國氣象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一線特別報導

氣象科技日新月異。

根據中國氣象局部署,今年4月1日起,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告別人工觀測,

邁入全面自動化的新時代。

(地面氣象觀測站設備布局圖)

作為地面觀測自動化後的首屆技能競賽

今年競賽新增線上選拔賽環節,

內容增加觀測自動化考題,

更加重視黨建與業務融合等。

11月17日,技能競賽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開幕

開幕式現場。圖/胡雪飛

在這次氣象技能大比拼的主戰場

記者超近距離圍觀

第十五屆全國氣象行業職業技能競賽

裝備技術保障考試現場。視頻/王亮

經歷15年,本屆競賽裁判長李麟介紹,隨著氣象現代化進程的突飛猛進,業務改革的不斷深化,今年的競賽不一般:一是競賽內容與時俱進,緊扣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的業務改革發展方向,二是競賽科目設置更加科學合理,考查範圍已延伸至觀測、預報、服務等綜合業務,三是地面觀測裝備技術發展迅速,競賽中實際操作部分由最初的六要素自動氣象站豐富擴充至現在的系統化、集成化的地面氣象觀測系統。

項目一

裝備技術保障

競賽內容為觀測設備的拆解與安裝、調試、故障診斷等。

(1)觀測設備拆裝。使用給定的設備,完成拆裝與檢查。包括:傳感器接線、傳感器與採集器或綜合集成控制器接線、綜合集成硬體控制器的連接、供電系統接線等。

(2)觀測設備調試。使用臺站地面綜合觀測業務軟體或串口測試軟體完成觀測設備現場調試。包括:傳感器、採集器相關參數讀取和設置,光電式數字日照計的應用與維護,降水現象儀的應用與維護,綜合集成硬體控制器設置與維護等。

(3)觀測設備故障診斷。使用提供的工具對預先設置的自動氣象站一種或幾種故障進行故障診斷。

剛剛視頻裡展示的,

是選手們在「裝備技術保障」項目中,

緊張的場面。

不知道大家的感覺如何?

近距離「觀戰」的一個明顯感受,

那就是:

熱!血!沸!騰!

現場進行測試的設備。圖/王亮

選手們在緊張地調試。圖/安濤

技能競賽「裝備技術保障」項目。圖/倪濤

今年,裝備技術保障科目不僅增加了

對新型觀測裝備的安裝和實際應用,

還大幅增加了

地面氣象觀測系統整體檢測、維護、保障等內容

該項目比賽時長僅有30分鐘

105名選手被分為三組分別進行

站著、坐著、趴著……甚至「跑」起來

什麼樣的姿勢有助於得高分呢?

站著版

圖/安濤 殷東萍

坐著版

圖/安濤

趴著版

圖/安濤

可見,不論是經驗豐富的老手,

或是初出茅廬的新秀,

都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技術,

來適應氣象科技的高速發展。

選手們不敢有一絲馬虎。圖/王亮

細節決定成敗。圖/安濤

項目二

監測預警服務

競賽內容:參賽選手在賽場提供的計算機上通過對一個強對流天氣歷史個例的分析,結合大氣環流背景和S波段新一代天氣雷達產品特徵,綜合分析指定的縣(區、市)域範圍內未來的強對流天氣並發布相應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撰寫決策氣象服務材料,內容可包括實況、預報、可能產生的影響和對策建議等,報送監測預警所在地政府。

看到屏幕上的花花綠綠,

就知道考題不一般!

圖/王亮

本屆競賽大幅提高監測預警服務科目分值佔比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南方考生分析北方案例,

北方考生分析南方案例。

比如記者在現場就留意到

有寧夏的選手抽到廣西案例進行作答。

項目三

應急氣象觀測

考查地面綜合觀測業務軟體實際操作、應急氣象觀測和看圖識別雲、天氣現象等。

(1)地面綜合觀測業務軟體(ISOS)的安裝及參數設置、模擬實時觀測並進行數據處理、觀測數據錄入、維護及質量控制、觀測數據及臺站元數據分析等。

(2)應急氣象觀測相關業務規範、看圖識別雲和天氣現象等。

競賽60分鐘、總分75分……

「應急氣象觀測」由原來的「觀測數據處理」優化升級,

著重考查

地面綜合觀測業務軟體應急觀測實操、

應急氣象觀測相關規範、雲和天氣現象等。

圖/倪濤 王亮

項目四

綜合業務理論

競賽內容:主要考查習近平總書記對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措施;氣象業務發展政策規劃;氣象防災減災、氣象為農服務、氣象風險預警和人工影響天氣;天氣學基礎及新一代天氣雷達、衛星氣象、預報預警規定及標準;綜合觀測基礎、觀測自動化及技術規定、數據格式及質量控制、質量管理體系、探測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

可以說,唯有掌握了這「四大絕技」

才能在風雲變幻的「氣象江湖」中闖蕩

技能競賽作為「擂臺賽」

切磋之餘,互有提升

盡展氣象人初心匠心風採

讓我們期待最終成績的公布

推 薦 閱 讀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原標題:《地面觀測自動化後的首屆技能競賽,比點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試運行!惠及臺站業務轉型發展
    地面觀測自動化改革轉向全國試運行階段從6月15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工作將正式由試點轉向全國試運行階段,試運行期間,除試點省的少量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站外,絕大多數站將採取雙軌運行方式。根據《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方案》,國家地面觀測站地面氣象觀測業務整體調整工作將於2020年1月1日全部完成,屆時將全面實現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
  • 探索地面觀測新方向
    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的大幕已經拉開,但這僅僅是邁出的一步。在完成整體的自動化切換後,地面氣象觀測下一個目標是什麼?張鑫提供了三種思路。基於技術應用完善改進地面氣象觀測系統由硬體和軟體組成。硬體包括傳感器、採集器、綜合集成硬體控制器、通信接口、系統電源和業務終端等。
  • 自動化觀測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摸透老天爺的「暴脾氣」,先得觀察清楚老天爺的習性,其中最基礎的手段便是觀測。不久前,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實現自動化的消息被人們廣泛關注。  那麼,是什麼催生了自動化氣象觀測?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是否會產生更優的數據?又將給公眾帶來什麼呢?
  • 氣象觀測全面自動化,分析:數據更多,你的天氣預報會更準
    而這種天氣預報水平的突飛猛進與近年來氣象觀測水平的進步也密切相關,人們研究天氣的基礎就是從地面氣象觀測開始的,可以說它是氣象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但在以前,數據傳輸還不發達的年代,中國氣象觀測員們靠筆、紙、電報機等設備艱難的展開了氣象觀測事業,而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日新月異,自動觀測正在迅速推進,部分站點開始取消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等觀測任務,數據採集傳輸和質量控制流程等信息化水平也迅速提升,我國氣象觀測水平正在迅速變化。
  • 24支救援隊伍現場角逐 全省首屆社會應急力量技能競賽在景寧舉行
    近日,由省應急廳、省總工會、團省委、省紅十字會、省地震局聯合主辦的浙江省首屆社會應急力量技能競賽在景寧大均鄉舉行。來自全省各地市選拔的13支社會應急力量、11支省級培育的社會應急力量參賽隊伍共192名隊員進行現場角逐。
  • 首屆津臺青年職業技能競賽落幕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2020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賽──首屆津臺青年職業技能競賽在津落下帷幕。副市長金湘軍出席頒獎典禮。  今年首次舉辦的津臺青年職業技能競賽是天津市市級一類競賽,由天津市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和臺灣永續教育發展協會聯合主辦,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臺灣華梵大學、臺灣大同大學承辦。賽事共設動漫設計、商品展示技術、平面設計技術、電子商務等4個競賽項目,來自津臺兩地33所高校的754位青年學生報名參賽,其中,天津參賽選手657人,來自天津20所高校;臺灣參賽選手97人,來自臺灣13所高校。
  • 2018年首屆全縣護理技能競賽一等獎獲得者獲獎感言
    王妃 縣第一人民醫院護士 首屆全縣護理技能競賽A組第一名  光陰似箭!一晃眼,我加入武義縣第一人民醫院成為一名護士已有十餘年了。在過去時間裡,有成功的淚水,也有失敗的辛酸,也讓我體會到了醫務人員的偉大和不容易。
  • 首屆津臺青年職業技能競賽落幕 逾百位津臺參賽選手獲獎
    首屆津臺青年職業技能競賽落幕 逾百位津臺參賽選手獲獎 2020年12月03日 08:4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天津12月2日電 (記者 張道正)2020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賽——首屆津臺青年職業技能競賽,12月2日在津落下帷幕。
  • 吉林首屆殯葬行業公墓管理員培訓及職業技能競賽在長舉辦
    中新網吉林新聞11月21日電 (高龍安)21日,為期3天的吉林省首屆殯葬行業公墓管理員培訓及職業技能競賽在長春舉辦。據悉,在培訓結束後,將在56名選手中進行集中選拔,屆時優秀選手將代表吉林省參加第十屆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公墓管理員職業競賽。培訓活動現場。
  • 首屆文山州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開賽
    12月19日,由文山州科協、州教育體育局共同主辦,文山州職教園區管理中心、文山農校、文山州無人機協會協辦的首屆文山州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於12月19日在州職教園區拉開序幕,來自全州8縣(市)共47個學校的292名學生將組成146支參賽隊伍參加比賽、146臺機器人化身「愛國衛生行動小衛士
  • 市首屆「粵菜師傅」技能大賽將於28日舉辦
    汕尾日報訊(記者 林敏)12月21日下午,記者在市「粵菜師傅」名師、名店、名菜「三名工程」評選活動暨首屆「粵菜師傅」技能競賽技術說明會上獲悉,本屆競賽將於12月28日至29日舉辦。屆時將評選出汕尾市「十大美食名師」「二十大美食名店」和「二十大美食名菜」並授予相應稱號,頒發汕尾市「粵菜師傅」技能競賽獎項20個。說明會向參賽選手講解了競賽內容、競賽規則以及賽場注意事項等。為保證競賽公平公開公正,參賽選手們還進行現場抽籤。據介紹,此次競賽報名反應熱烈,經大賽組委會海選後,目前共有150家企業和「粵菜師傅」參加競賽。
  • 青島安裝「天臉系統」 實現天氣現象視頻智能觀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宇昕 青島報導  近日,青島市氣象局和下屬單位萊西市氣象局分別建成了天氣現象智能觀測系統——天臉系統,推進青島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自動化,提升氣象監測數據的連續性  據了解,該觀測系統由控制處理器、光電傳輸模塊和多個視頻採集器組成,採用視頻AI技術,運用高清視頻攝像機採集大量氣象圖像素材,通過計算機深度計算,可實現對總雲量、雲狀、地面凝結現象(霜、露、雨凇、霧凇)、結冰、積雪和雪深等天氣現象
  • 關於組織開展2017年德州市職業技能競賽年活動的通知(德人社字...
    市直各有關部門、企業,各行業協會:為貫徹落實省人社廳等8部門《關於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魯人社發〔2016〕22號),弘揚大國工匠精神,充分發揮技能競賽在技能人才培養、選拔、使用和激勵等方面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完善競賽制度,創新競賽形式,擴大競賽規模,提高我市職業技能競賽整體水平,推動我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並實現與「技能興魯」
  • 地面天文觀測哪裡強?中國天文學家確認南極冰穹A為最佳!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 供圖)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30日發布消息說,依託安裝於中國南極崑崙站的自主研製設備,該臺商朝暉研究團隊首次測量並獲得極佳的夜間大氣視寧度,證明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地區的光學天文觀測條件,優於已知的其他任何地面臺址。
  • 北京市東郊殯儀館舉辦首屆殯儀服務員殯儀主持人競賽
    本報訊(記者 朱婕妤)11月29日,北京市東郊殯儀館舉辦了以「不忘初心,真情為民」為主題的首屆殯儀服務員殯儀主持人競賽決賽。本次競賽旨在加強職工隊伍建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塑造人才,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進而在更高的起點上做好殯儀服務工作。
  • 點精兵 鼓幹勁 強技能——天水分公司開展管道搶修技能競賽
    本網訊(通訊員周杰斌)為促進分公司搶修能力、團隊協作意識的提升,6月19~20日,天水分公司成功舉辦搶修、管道類個人、團體技能競賽。天水搶修中心17名管焊工首次參加分公司級競賽,競賽主要採用理論考試結合實操的方式進行展開。
  • 浙江餘杭中泰街道舉辦首屆評茶技能大賽
    本報訊 7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餘杭中泰街道首屆評茶技能大賽在該街道南湖大廈成人職業技術學校舉行,23位參賽選手,按照比賽規則,一比高低。各位選手對樣品茶逐一通過「看、聞、嘗」進行識別、記錄,檢驗茶葉的類別、質量,選手通過參加比賽學習提高自己的評茶技能。
  • 90後小夥獲首屆全國技能大賽油漆與裝飾項目金牌
    塗贏天下訊:12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閉幕,經過3天的激烈角逐,黃山學院選手王雅斌在油漆與裝飾項目中斬獲金牌,這是該院自2018年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以來,油漆與裝飾項目選手連續兩次摘取桂冠。同時,他將入圍國家集訓隊,將全力備戰2022年在上海舉行的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
  • 中國機器人競賽20年:技術、教育與未來工程師
    美國發明家DeanKamen創立的非營利性組織FIRST(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在1992年舉辦了第一屆FIRST機器人競賽,2年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設了「設計和建造LEGO機器人」課程。
  • 基於多遙感產品和地面觀測的北極苔原春季返青期特徵研究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鄭江珊等人基於北極苔原區29個地面臺站的長期連續觀測數據,對2000~2018年遙感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歸一化水分指數(NDWI)和歸一化雪指數(NDSI)採用多種擬合方法進行平滑降噪,並提取返青期日期(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