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 甚是想念
我是浙小廚
從今天開始
浙小廚就要在浙裡
開闢一檔全新的節目啦~
浙小廚想與你
共探身邊的靚店
共品身邊的瓊漿
共賞身邊的美食
讓我們一起
『食在浙裡』
我們請來了視覺公關部的幾位同學
為我們做這次的評測
來看看他們是怎麼用自己的巧舌
來形容這家店的吧~
@羅伯特蘭登:
本場最佳我願頒給芋兒雞,作為第一位出場的選手,早早就被大家搶光啦!雞肉有嚼勁而不柴,芋頭塊軟糯入味,滿滿的紅油看起來就很有食慾。最值得一提的是芋頭的處理,許多人為了避免辣勁兒停留在表面、內裡幹而無味,會把芋頭切得很小,但這樣的嚼感將大打折扣。這個芋兒雞裡的芋頭很大塊,保持形狀的同時入口即化,太不錯啦!
@洋芋坑:
作為一個雞肉和土豆十級愛好者,我實在是太喜歡芋兒雞了。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這盤菜比較大所以吃得多。別的分量不足以我們十多個人吃的菜,在我高談闊論結束之後就已經所剩無幾了。比如說我點的蔥油花蛤,我只吃到了一個。
@麗麗:
(芋兒雞)滿滿一鍋,份量超足。雞肉很嫩,燉煮地非常爛,非常入味;芋兒軟糯回甜,入口即化。整道菜口感麻辣鮮香,令人食慾大發,配合米飯食用,效果更佳。
@橙07:
芋兒雞:紅油湯底與孜然、青紅椒的視覺碰撞,鮮辣交織,令人慾罷不能。芋頭粉糯綿密中透著細膩的耙軟感,雞肉嫩而不柴、入口是浸潤著香料和麻油的鮮辣口感。
幹煸四季豆:一道紅綠搭配的鮮豔菜餚。四季豆經過椒鹽和香料的煸炒後表面覆著鮮亮的油光,花椒與四季豆仿佛是天生cp,越辣越想吃
烤魚:烤魚是現殺現烤的,魚皮酥脆,在炙烤下微微發焦,露出內裡的魚肉。花椒和辣椒的香氣穿過魚皮滲進內裡,使得魚肉帶上些鮮辣之氣。魚肉大塊,湯汁入味。
豬頭肉:豬頭肉被切成薄片,半肥半瘦,肉質鮮嫩而不膩。小火和蒜泥煸炒出油脂,加入豬頭肉爆炒,使得每一片肉都油潤爽口。
小酥肉:小酥肉外酥裡嫩,外皮酥脆內裡酥香,炸的火候正正好。外皮裹著一層孜然粉,讓這道菜不那麼無趣~
@氚卷:
對於一個對雞骨頭和魚刺厭惡至極的人來說,重慶人家的芋兒雞和錫紙魚真的太友好了。魚刺很少,雞肉全無骨處理,吃起來心懷感恩有木有?另外就是川渝菜獨有的辣味,餘韻悠長。而且那個辣味不是辣到失去語言進食功能的(那種真的體驗極差),這個辣味貫穿整桌的同時,完全不影響享受食物的口感和觀感,有機會再去體驗一下。就在紫金港北街,個人覺得比墮落街還近,好像小巷深處的溫暖人家,老闆人很好,很客氣也很熱情的。實力推薦。
@海苔:
重慶人家中最具特色的菜品莫過於火鍋,無論炎夏還是寒冬,火鍋都是重慶人念念不忘的美食。一碗碗紅燦燦的湯湯水水,一盤盤乾脆油亮的紅辣椒,中間眾星捧月般的烘託著主料的本色,色澤的鮮明對比和強悍的視覺衝擊,常使人未嘗便先醉了。
@窮開心王子:
尖椒豬頭肉:好吃好吃,豬肉沒得說,尖椒也香噴噴的,「好好嚼啊」,尖椒不是超級辣的口感,對不能吃辣但是躍躍欲試想嘗試的朋友(個人感覺)挺友好~
蔥油花蛤:是好吃的,但是分量方面和其他菜比起來有微妙的落差感,想吃水產類菜的還是值得嘗試~
椒鹽裡脊:味道好,為它點讚!
@紙盒子:
小小一張圓桌擠了12個人,我吃出了合家歡的味道,所以在這裡先給大家拜個早年。以下記錄了一些我還有印象的菜。
兩個素菜:好油,好香,這是素菜嗎,這是肉
紅紅油油的盆(ps.指芋兒雞):雞肉很嫩,但是味道不好,感覺不新鮮或者腥?喜歡裡面的芋頭,辣勁持久,軟軟糯糯但重拳出擊,我出於生理原因流淚了。
烤魚:大菜,烤炙的焦香和重慶的香辣在一起又是一種獨特風味,但我只啃到脊椎。不過不要歧視脊椎,脊椎上的肉緊緻無刺,因為是剝離下來燒的,所以更加入味,脊椎神教萬歲!
豬頸肉:前面的菜都偏辣,而這道凸顯出麻。豬頸肉瘦而不老,非常耐吃,美中不足就是一盤裡五分之四都是辣椒。
花蛤:第一口就吃到了沙子,再見
麻婆豆腐:不夠辣
茄子:我甚至不想把它歸到素菜的分類裡,這是肉
@愛吃瓜的猹:
略顯逼仄的小屋,藏不住食物的火辣。
放眼望去,一片紅湯辣底,止不住的食慾翻騰。
從麻辣透底的芋兒雞,
到酥脆相當的幹煸四季豆。
不停的可樂,冰爽;
入口的麻椒,脆辣。
店家夫妻檔的合作,桌旁食客的歡樂。
合唱這重慶小館的美食與愛。
相信看到這裡
大家對這家隱藏在藍田背後的店
已經躍躍欲試了吧~
浙小廚非常貼心地為大家拍下了一份菜單
快來看看上面有沒有你喜歡的菜~
『食在浙裡』第一期測評就到這裡結束啦!
如果大家有其他想要推薦的店
也可以在留言區告訴浙小廚哦~
我是浙小廚 我們下期見!
(以及我們真的沒收重慶人家的廣告費!!)
——END——
文案 | 視覺公關部
排版 | 視覺公關部 阮辰
攝影 | 視覺公關部 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