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捧「哏」被打臉,梗到底是英語還是天津話

2021-02-18 馬慶雲

   郭老闆德綱老師自帶幽默,而且社交媒體平臺總是出口成章,以有文化著稱,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更是如數家珍。這不,老郭今天中午又秀了一把「有文化」:

娛樂圈常聽人說:這個梗那個梗,這是老梗啊。港臺人說也就罷了,內地人後來也學著梗梗梗的,弄的我這個難受啊。專業原因,我在語言方面是有潔癖的。所謂的梗,是哏。哏指的是滑稽幽默的語言和動作,還有個讀音是很,古漢語同很或狠。但讀成哏是普遍念法。戲曲屆後臺聊天常說:有一個哏您聽聽。歷史原因,眾多京劇藝人流落他鄉,帶去一批詞彙。不是所有人都能準確讀出哏,於是訛讀成梗。天長日久,梗從港臺又帶回了內地,倒成了好像很洋氣的詞。北京字讀成這個音,也是夠梗的了。

老馬小時候生活在偉大的天津郊區,每每聽到天津話,總覺得那麼親切。對,就是那麼哏!後來上學,學一些戲劇文學的知識,前輩們總是用「梗」來教育我們。在電影創作中,所謂的「梗」比橋段的單位更小,更像是一個小包袱,一甩即破。比如,夫妻倆懷孕仨月做孕檢,丈夫不好意思的問大夫還能做那事兒嗎?大夫說,當然不能!接下來,梗就來了。丈夫:你看,大夫都說不能啦!

因此,這個梗,好像跟這個哏真的挺一樣的。包括老郭社交平臺上提到了「哏」有「hen」的發音,真是秀了一手的好音韻學知識。可見,相聲藝人也得有傳統文化知識才能更好的裝點自己。好多研究音韻學的老師都說過,天津話裡邊的「哏」在潮州話裡邊有「geng」的去聲。而在粵語裡邊,也就是香港電影裡邊,「哏」能發出「gan」的平聲來。

看來,我們現在經常說的「梗」真的是來自天津話裡邊的「哏」了,沒準正如老郭所言,是老一輩的相聲藝人南下,把這個發音帶過去,最終成了氣候,成為大家創作上經常用到的一個術語。

我這人有點韓國的泡菜精神,什麼事兒都願意認知到是自己母文化生態上來。電影創作中經常用到的術語「梗」竟然是老家天津話,多少讓人覺得更親切了。可是,郭德綱老師發出這條感悟知識不久,就被南方派系的知識家們打臉了。

一說,梗這個詞,來自於臺灣,而臺灣是受日本的影像,日本的這個詞則是來自英語Gag。Gag的發音,也類似梗。在英文裡邊,這個Gag,有惡作劇的意思,也有開玩笑說俏皮話的意思。

日本自黑船事件以來,開始與西方通商,在語言上吸收了不少英文單詞。近代中國的不少詞組,也是從日文中借鑑過來。等於西方語言通過日本這個跳板,進入中國的。邵敬敏老師的《現代漢語通論》裡邊就提到過,在現代漢語中,70%以上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詞彙都是從日語引進的。比如,雜誌,政治,哲學等等詞組。

所以,Gag影響日本,進而反向輸出到臺灣,又通過臺灣傳遞到香港,最終因為香港電影中的「梗」而北上大陸,也是非常有可能的。那麼,這個「梗」到底是天津話中的「哏」還是英語中的Gag呢?

這種爭論,裡邊更多的是經濟與娛樂崛起與否的表現。在十幾年前,中國剛剛進入商業片創作時代的時候,大家基本上默認「梗」這個香港術語,一度認為它只是香港更接近英語系,所以能夠直接運用英文單詞漢譯吧。可現在,隨著內地娛樂的崛起,以港臺為標杆的時代顯然已經過去了。老郭這次提出「哏」為「梗」之鼻祖的事情,更像是一次相聲娛樂對電影創作的冠名。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哏雖然深入天津人的方言生活,但真正被發揚光大的,還是相聲演員的捧哏逗哏,二他媽,你看郭大爺說話多哏啊。而橋段梗這些電影創作術語,遇到郭老闆這樣的能投資大電影的大老闆,就得跟著姓「哏」了。

好多時候,娛樂文化其實也是跟著資本姓的。您不信?早前,港臺藝人都得有個洋名字,現在呢?恨不得自己都姓郭,郭家的郭。

相關焦點

  • 相聲歷史十大捧哏榜單(標新立異版)
    在跟馬三立合作的幾個捧哏裡面,趙佩茹遙遙領先,而跟所有捧哏演員相比,趙佩茹也是亙古第一人。但畢竟是量身定製的捧哏,對於馬氏相聲一頭沉的風格,黃族民還是拿得很精準,固然沒有老謝爺偶爾的神來之筆,但穩穩噹噹的量活也是極好,至少不會扯皮打架吧。
  • 相聲界比郭德綱好的有的是!這句話是自以為是還是自作多情呢?
    總在臺上說,比郭德綱比德雲社好的有的是。那麼這個梗是自以為是還是自作多情呢?今天我們聊聊。>對於聽慣了馬三立、侯寶林、侯耀文、馬季這些大家的「老」聽眾,自認為還是挺挑剔的之後的天津相聲界的集體「砸綱」和徐王何李曹劉(早年間的潘雲俠如果到現在絕對已成大器)的出走以及候三爺的猝然離世是
  • 這麼哏的天津話,到底來自哪裡?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天津文史研究館館員李世瑜先生,到安徽和江蘇一帶考察時發現,在離鳳陽不遠的固鎮那邊說著與天津話極其相似的方言,於是推斷天津方言應該是來自安徽宿州、固鎮一帶。歷史上這種大規模移民,往往會有外來的語種佔據原來方言區域,形成被原方言區包圍著的方言孤島。
  • 天津泰達編年史:毛了個彪?哏都特色足球梗太多
    《中國足球編年史》 #天津泰達 「三兒,過他!」「毛了個彪」這些極具天津語言風格的口號數不勝數,極具哏都特色。
  • 到底誰捧紅的郭德綱?原來不是侯耀文,直接打臉侯耀華!
    郭德綱是相聲界的紅人,當年三度,從天津到北京求生,期待成就一番大業。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直到遇到恩師侯耀文才令他走向根正苗紅這條路。如今郭德綱創建了德雲社,成為中國相聲界的第一高等殿堂,培養了四百多位徒弟,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主流相聲也難以達到的高度。
  • 德雲社捧哏捧一切系列新鮮出爐,于謙和馬未都隔空合作毫無違和感
    德雲社捧哏捧一切系列新鮮出爐,于謙和馬未都隔空合作毫無違和感文丨悠悠閒雲于謙和孫越一直被稱為是德雲社最好的兩個捧哏,當時有人把陳明那首歌「快樂老家」和于謙捧哏剪輯在一起之後,有才網友也是一發不可收拾的剪輯了不少于謙捧哏捧一切系列,給網友們帶來不少的歡樂。
  • 郭德綱捧誰誰紅:話雖直白又有道理,但打鐵還得自身硬
    文章《郭德綱捧誰誰紅:話雖直白又有道理,但打鐵還得自身硬》為梵音茶語原創,抄襲必究!文/梵音茶語郭德綱口中念念不忘的兒徒燒餅,在新的綜藝節目中順利晉級,而且這一次無論是包袱笑料還是舞臺表演風格都是不錯的,看來燒餅在這檔綜藝中的競爭力還是很強的。
  • 王九龍捧逗均出狀況,護犢心切郭德綱,內定外甥轉型是愛是害?
    然而,在最新一期節目中,受舅舅格外「關照」的王九龍,卻在表演中大失水準、狀況百出,護犢心切的郭德綱,這樣內定外甥轉型,究竟是愛是害呢?王九龍,原名王昊楠,1996年出生於「曲藝之鄉」天津,與郭德綱是甥舅關係。2010年,王九龍進入德雲傳習社,三年後終於拜在舅舅郭德綱門下。
  • 作為天津人的郭德綱,為什麼不在自己的家鄉開分社?
    這些年德雲社跟造星機器似的,不知道捧出了多少角兒,讓之前籍籍無名的無名小輩,火遍大江南北,好比嶽雲鵬、張雲雷等人,他們不僅在相聲界名聲顯赫,而且也進軍娛樂圈,上綜藝,拍電影,忙的不亦樂乎。相聲發於北京,興於天津,而郭德綱作為天津人,按理說應該在天津開個分社,但是在天津一直都開不進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德雲社10大捧哏排行榜,周九良、楊九郎的表演都很精彩
    >德雲社10大捧哏排行榜代表作有:林子大了、能耐大了、相聲大電影之我要幸福、論捧逗等。代表作有:對春聯、論捧逗、學外語等。2006年考入德雲社學員班,同年拜師郭德綱。原與劉鶴春搭檔,又換與孔雲龍搭檔,現與郭麒麟搭檔。
  • 郭德綱讓燒餅澄清他沒收錢,結果燒餅一番話,嚇得郭德綱飆天津話
    郭德綱讓燒餅澄清他沒收錢,結果燒餅一番話,嚇得郭德綱飆天津話。 一期節目中,郭德綱當著眾弟子的面讓燒餅回家跟父母說一下,澄清他沒有收錢,結果燒餅的一番話嚇得他當場飆天津話。 原來調皮的燒餅調侃郭德綱,我媽媽堪稱半個娛記,讓她出來說您可別後悔,一句話嚇得郭德綱趕緊止住話頭
  • 郭德綱、于謙和於思洋,3個人到底什麼關係?燒餅一句話真相了!
    除了臺上,臺下的郭德綱和于謙關係也很好。郭麒麟是于謙的徒弟,於思洋是郭德綱的徒弟。說到德雲社的包袱,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個,關於郭德綱、于謙和於思洋的。02.郭德綱和于謙有次說相聲,郭德綱看了看于謙的方向,開始了相聲表演。郭德綱先說:「接下來要捧的,就是於老師的兒子,於思洋!」說完郭德綱還覺得不過癮,又來了一句:「我愛於思洋,比郭麒麟還愛,上回於老師打兒子,把我心疼的呀。」
  • 德雲社沒人敢說這個話!郭麒麟談捧逗之爭,直言逗哏就是更重要
    但凡是個相聲觀眾,肯定都看過一個傳統節目叫《論捧逗,絕大部分包袱都是逗哏演員抖出來的。可是逗哏演員的壓力就大了,你像繞口令,貫口什麼的,錯一個字觀眾都罵你,整場演出的節奏也全是逗哏演員掌控。,這些話都是大實話,大家其實也都心知肚明,但是誰也不敢公開說,因為這些話雖然是實話,但是實話難聽,也傷人。
  • 誰能讓郭德綱的捧哏風格變得喧賓奪主?「德雲男孩」就是最終答案
    當然,這其中也有捧逗兩門都可稱業界翹楚的,比如趙佩如先生。無論給小蘑菇、馬三立、蘇文茂捧哏,還是與李壽增合作逗哏,都表現出極為鮮明的藝術特點,且形成個人風格化符號。現如今,如果從趙氏門徒中選出一位捧逗俱佳的人物,或許呼聲最高的就是德雲班主郭德綱了。
  • 郭德綱要捧閻鶴祥,即將上演「太子妃」升職記
    作為郭德綱鶴字輩土地的第一捧哏。也是太子郭麒麟搭檔,三十八歲的閻鶴祥在德雲社裡是很受重視的。今天就來看一看閻鶴祥的"太子妃」升職記。2020年封箱,閻鶴祥與郭德綱、于謙合作【新八馬褂】,郭德綱和于謙為閻鶴祥捧哏,熟悉德雲社的小夥伴都知道,封箱演八馬褂就意味著新的一年要捧誰。
  • 哏都春節風俗中的新商機
    也許是開海較早,也許是歷年來大運河碼頭的風光引人才齊聚,也許是闖關東的大部分山東人、安徽人都到哏都——天津歇腳的原因,傳統天津人的文化基因大部分都跟山東和安徽有著密切的關聯。這種南方與北方文化的融合,養成了天津人性格裡的樂觀向上。天津人極善自嘲,前兩年棚戶區多的時候天津人說「發展不好,把天津幹成了縣」;這兩年城市建設上來了,天津人又說「高樓大廈林立,讓人看著頭暈」。
  • 人小輩大,郭德綱得管他叫師叔!他卻稱郭德綱是這輩子最大的恩人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德雲社的演員大多是郭德綱的徒弟或者同輩。但偏偏就有這樣一個人,他年紀比郭德綱還要小不少,而在相聲門內的輩分上來說,郭德綱卻應該稱呼他為「師叔」。他就是謝金。2009年12月10日,由同為德雲社成員的老相聲演員李文山代拉師弟,謝金拜已故相聲名家王世臣為師。因此,在輩份上謝金比郭德綱大一輩,屬於文字輩,和郭德綱的師父侯耀文是一輩。
  • 趙津生抨擊郭德綱偷藝,疑似與德雲社天津分社即將開張有關
    天津相聲圈最近連續出大新聞,先是德雲社宣布要在春節前重開天津分社,一雪十年前關門大吉之恥。然後就是天津相聲演員趙津生,這名字聽著就特別津門,老爺子在紀念範振鈺誕辰93周年相聲藝術交流研討會上,說了「郭德綱的東西都是天津地區的,他偷了不少,等有機會我再揭發他」這麼一段話。
  • 郭德綱:2005年天津省親專場,是德雲社輝煌的開始
    郭德綱和妻子王惠,以及經紀人王海提前一天就到了天津,去劇場安排演出相關的事宜。他們尋遍了天津的各個演出場所,從八一禮堂到天津大禮堂,再到中國大戲院,有的劇場租金太貴,一場4、5萬元的價格,讓當時的德雲社有些吃不消,而規模小一點的劇場又感覺不夠檔次,最後還是咬牙敲定了中國大戲院。
  • 網絡用語 |「梗」用英語怎麼表達?
    梗,其實原本是「哏(gén)」,也就是「捧哏逗哏、哏都天津」的「哏」中文裡「梗」的意思,無非就是「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