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為東漢末年佔據了整個北方的最強勢力,手下自然人才眾多,武有夏侯兄弟,五子良將攻城掠地,鎮守一方;文有五大謀士運籌帷幄,決勝千裡。那麼曹操的五大謀士到底是哪五個,而他們又各自有什麼樣的功績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01王佐之才——荀彧
荀彧曾被曹操評價為「吾之子房」,子房就是西漢時期張良的字,然而荀彧可不滿足於當張良,他還是曹操的「蕭何」。荀彧對曹操集團早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曹操東徵陶謙的時候,荀彧為他坐鎮後方,他敏銳地察覺到兗州暗流湧動,及時做出了應對,在張邈叛亂和呂布偷襲的情況下保住了下範、東阿、鄄城三座縣城,為曹操提供了一個落腳之地。除此之外,荀彧還力勸曹操迎奉獻帝,給日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提供了的基礎。
荀彧提出的計謀並不多,更多的是戰略上的規劃和後勤的保障,比如在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廝殺的時候、曹操南下荊州的時候、馬超進犯潼關的時候,都是由荀彧在後方確保糧草補給。不僅如此,荀彧還推薦了戲志才、郭嘉、鍾繇、荀攸等眾多人才。如此全能的荀彧,不愧為「王佐之才」的評價。
02奇謀百出——荀攸
荀攸被稱為曹魏的謀主,就是指他是曹操帳下主要出謀劃策的人。荀攸的策略戰術靈活多變,奇謀百出,行事又周密低調,大智若愚,深受曹操讚賞。
官渡之戰是荀攸最為活躍的一場戰役,荀攸在此戰中,先是仔細分析形勢提出聲東擊西之計,勸曹操親率大軍到達延津,偽裝成渡河攻擊袁紹後方的樣子。袁紹知道後,分出兵馬向西應戰曹操,圍攻白馬的軍隊變得空虛,這時曹操派出輕騎突襲白馬,成功擊潰袁軍並斬殺大將顏良。隨後荀攸又勸曹操以丟棄輜重以引誘敵軍,袁軍果然上當,亂作一團爭搶物資,曹操趁機殺回,大破袁軍並斬殺文丑。
這之後,荀攸又獻策派徐晃偷襲袁紹的運糧部隊;勸曹操採納許攸的計策進攻烏巢;接納投降的張郃,無不成功,可以說得上是官渡之戰的謀士MVP。
03算無遺策——賈詡
賈詡最初是董卓帳下的謀士,直到王允暗通呂布反叛殺死董卓,使得董卓原有的西涼軍大亂。賈詡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勸李傕郭汜率軍反攻長安,奪取獻帝的控制,賈詡這個計策可謂毒計,因為他徹底摧毀了漢朝重新恢復權力的希望,至此東漢進入了軍閥相爭的時代,史稱文和亂武。
後來賈詡投靠了張繡,又恰逢曹操來襲。賈詡勸張繡詐降,然後趁曹操沉浸溫柔鄉的時候,賈詡安排人偷走了曹操猛將典韋的武器,隨後張繡突然造反,突襲曹操大營,曹操沒有防備只能出逃。途中典韋、曹操兒子曹昂、曹操侄子曹安民全部戰死,賈詡一戰成名。
官渡之戰時賈詡與張繡一同歸降曹操,之後賈詡又獻上反間計離間韓遂馬超,支持曹丕作為世子,最終官至太尉。縱觀賈詡一生,謀斷無數,亂天下,逐曹操,離韓馬等計策無不毒辣,賈詡也被稱為「毒士」。
04籌料絕倫——程昱
程昱相比其他的四位謀士,更多的是作為將軍為曹操鎮守一方,從曹操對他的評價便可見一斑。曹操評價程昱:「程昱之膽,過於賁育。」同樣擁有這個評價的是曾經抵禦周瑜、關羽、馬超的曹仁。可見程昱的「特殊」。
曹操徵討陶謙的時候,程昱和荀彧一起守衛曹操的老家兗州。這時候張邈發動叛亂和呂布裡應外合,兗州的郡縣紛紛響應,程昱為了保住曹操的退路,率軍前往尚未反叛的老家東阿鎮守,派遣輕騎堵住渡口讓陳宮無法通過,又令東阿據城堅守,最終成功守下了最後三座城池。
官渡之戰時,程昱帶著七百人據守鄄城,恰逢袁紹大軍來攻,程昱謝絕了曹操調兵增援的提議,告訴曹操正因為自己的兵力少,袁紹才反而會遲疑而不敢進攻,而結果正如程昱所料。程昱這個抉擇可以說是最早的「空城計」了。
05神鬼莫測——郭嘉
大概是由於受到曹操偏愛和近些年易中天《品三國》的影響,郭嘉可以說是五大謀士中被捧得最高的一個,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從中也可以看出郭嘉確實有極高的才能。
宛城之敗後,曹操倉皇出逃,典韋、曹昂、曹安民等悉數戰死,曹操回到許昌之後立刻就面領袁紹大軍即將進犯的消息,此時曹軍上下無不人心惶惶,就連曹操本人都想過向袁紹投降。而就在這時,郭嘉站了出來,仔細分析了雙方的優劣,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增強了曹操的信心,使他敢於真正面對袁紹的來襲,才有了後面的官渡大勝。
孫策用玉璽向袁術借兵之後,率領兵馬橫掃江東,號稱小霸王,叱吒風雲。當時的孫策甚至還有計劃趁袁紹和曹操開戰的時候偷襲許昌,迎立獻帝,曹操對孫策的存在十分擔心。郭嘉卻通過分析孫策的為人與當時江東的形勢,得出結論:孫策過於依賴武力,使得江東很多人都仇視孫策,而孫策本人又過於自信,不用多久就可能被仇家刺殺。結果真的如郭嘉所料,孫策在狩獵的時候被許貢的門客刺殺而死。
在曹操諸多謀士中,唯獨郭嘉最了解曹操,並且兩人關係親密,猶如朋友一般。據載,二人行則同車,坐則同席。在嚴於治軍的曹營帳裡,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為,但曹操卻從來沒有懲罰或者疏遠他,足以看出曹操對郭嘉的喜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