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大家穿得都很清涼一夏,大鵝是多年的中西方服飾史愛好者,所以想著科普一下服飾的歷史。旗袍適合搭配纖細的身材,能夠突出優雅的氣質。關於旗袍,中國女人,總是有太多千絲萬縷的聯繫!目前改良的旗袍可以有很多新穎的搭配,不會顯得中規中矩。張愛玲作品改編的電視劇裡都是旗袍裝。像94年的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曾經言:就是再沒有心肝的女子說起她「去年那件織錦緞夾袍」的時候,也是一往情深的。而在所有中國關於旗袍的影視劇中,大多女主的命運是跌宕起伏的。
旗袍,被譽為中國國粹和中國女性國服,說起中國傳統女性服飾就要說起旗袍。旗袍是由清代八旗女子的長袍開始,後又與漢族女子服飾融合,取長補短,發展而來。在鴉片戰爭後,西風東漸,旗袍服飾也隨之受到很大影響。
從朝代的變化看服飾的演變,是一種文化的體現,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
20世紀20年代旗袍開始興起,化繁為簡,樣式素雅。
30年代,旗袍進入全盛時期。不論地域,不分年齡,全民皆著旗袍。寬袖變為窄袖、收腰、無袖等款式;袖子的變化長短交替;高領、低領、無領相繼流行;衣長可以下擺極地,也可短至膝蓋,民國旗袍韻味十足。直筒變成凸顯身材,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文化的影響。
旗袍的新樣式的流行一般是從女大學生和歌女中開始,隨之流行到大眾。
50年代開始,旗袍就開始流行截短了。
曾經給張愛玲做過旗袍的師傅回憶:「我為張愛玲做過多少件旗袍,具體數字記不清了,但每件旗袍都是「按圖施工」的。如她冬天穿的旗袍,有絨夾裡、領頭不能太高太硬,因為她說:「旗袍領頭高而硬,把頭頸撐得筆直,坐著寫作很不舒服。」緊身、窄長袖、兩側開衩至膝部。外加一襲「海虎絨」大衣。春秋季喜歡穿低領、束腰帶的「旗袍裙」。而她畫的夏季穿旗袍樣式,如「無領、短袖、衣長至膝蓋」稱之為「風涼旗袍」的款式,應該稱之為「連衣裙」了,而且一直流行到當代。
李安的電影
你用胸膛將我包圍,我用容顏將你燒毀。電影中湯唯那特有的氣質與旗袍相得益彰,「將風情張揚到了極致」。
金陵十三釵
金陵十三釵中的旗袍如此性感,「她們只用一會兒功夫,就把秦淮河帶進來了,連脂粉味都帶進來了」。
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是旗袍無法逾越的經典!
如果,我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
花樣年華裡的旗袍有著江南女子的溫婉、細膩、柔美。昏黃的燈光,一眼望盡的青石板,張曼玉纖細柔美的身姿,裹挾在旗袍裡,顯出優美的姿態。
片中她的側面特寫很多,以此來體現中國女性的曲線美,流暢而自然,溫潤而優美。
張曼玉本身脖子修長,在片中穿的旗袍大多數領子也比較高,張曼玉的高領旗袍特別顯氣質,姿態優雅,也像是桎梏年華一樣。
陰丹士林
月份牌
月份牌上的廣告都是那個時代旗袍的流行趨勢。
往期的文章也很精彩哦~
文化人的顏值:白富美的古典才女、張愛玲漂亮嗎?
想了解更多精彩的文章,快來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