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三十而已》終於收官了,看完大結局,不禁鬆了一口氣,三個女人,三段人生,雖然都不完美,卻都無比痛快。
有人問我,為什麼這麼喜歡《三十而已》,因為裡面的很多問題都太真實。
既然是三個女人為主線的故事,那我就按照三個女人一一來說說電視劇的故事意義吧。
說一說 ——鍾曉芹。
鍾曉芹就像是平凡生活中的大部分人,當地姑娘,一路讀書,成長,結婚都沒離開過家,不管何是,走一走,就能推開家門,看到熱情洋溢等待自己的父母。
不忤逆,不叛逆,到了年齡就戀愛,結婚。
相親結婚的老公也不錯,鍾曉芹的老公叫陳嶼,報社的編輯,工作穩定收入高,在上海有一套單位房分的房子,成熟穩重,家是外地的,卻不是孔雀男,有個弟弟在上海,還有個老媽在老家經營青年旅社,陳嶼會過日子,家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收入支出都是他管。
可鍾曉芹就是過得不幸福。
倒不是鍾曉芹無理取鬧,而是陳嶼在生活中,夫妻兩個零溝通,慢慢的誤會、失落和矛盾就會越積累越多。
陳嶼把生活過成了孤島,他每天不是工作,就是在家裡搗鼓魚,絕對是那種特別悶的性格,不太會人際交往,工作能力不錯,但是一遇到人際交往就總是處理不好,慢慢的人也變得更加悶了。
陳嶼對老婆鍾曉芹比較滿意,因為鍾曉芹人美、性格好,家庭也不複雜,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可是也只是比較滿意,他不滿意的就是老婆成天無所事事的老是讓自己陪。
慢慢的因為不同的想法,兩個人之間積累了很多不滿意。
最終導致兩個人分崩離析的是因為兩個大事。
一個是鍾曉芹懷孕事件。
30歲懷孕的鐘曉芹很開心,因為終於自己迎來了一個新生命,可是陳嶼第一個反應是不要這個孩子。陳嶼有自己的擔心,因為不幸福的童年生活,讓她對自己能否成為一個好爸爸有些擔憂,聽說鍾曉芹懷孕了,他第一個反應竟然是害怕,希望這個孩子不要來。
B超檢查的時候,聽到了孩子的胎心,兩個人都為新生命感到驚喜,鍾曉芹滿懷著喜悅迎接新生命,總感覺陳嶼並不上心,其實陳嶼已經在為新生命做準備,他為懷孕的妻子加裝了夜裡的小地燈,他為新生兒丈量好了放床的位置的尺寸。
只是陳嶼不願意把希望宣之於口,在鍾曉芹撒嬌提出饞了想吃東西的時候,陳嶼滿心不悅的說不就懷個孕麼,怎麼這麼饞。弄得鍾曉芹十分的傷心。
最後孩子沒保住,也許是孩子在肚子裡就已經感到父親和母親並不和睦,他的到來,只能讓這個家庭雞飛狗跳,所以,孩子選擇了離開。
沒保住孩子的鐘曉芹傷心痛苦,陳嶼卻沉著冷靜的找人趕緊安排手術。
陳嶼想的是,趕緊手術,早一天手術,就對鍾曉芹的傷害少一點。可是他沒有說出來,他不屑於說,所以,鍾曉芹理解錯了,她狠狠地對陳嶼說,不用這麼著急吧,你是不是怕晚一天,這個孩子會活過來?
即便被誤會,陳嶼也不願意對妻子言明真相。
第二件大事,就是鍾曉芹生日那天。
陳嶼聽妻子說生日要兩個人單獨過,他很興奮,私下花了重金,找人訂了一間特別有情調的餐廳,一切具備,就等老婆,可是陰差陽錯,生日那天的下午,鍾曉芹接到了公安局電話,去公安局給陳嶼的弟弟陳旭繳納罰款,大雨磅礴中,鍾曉芹的手機摔壞了,她冒著雨,孤身一人回到家裡的時候,正好遇到氣急敗壞的陳嶼。
於是兩個人吵了一架,爭吵中喊出了離婚的字樣。
就這樣,兩個人離婚了。
看電視劇的時候,媽媽會說,鍾曉芹真不懂得珍惜,陳嶼多好的一個小夥子,如果這個事情放到幾十年前,放到父母那一輩,鍾曉芹是要被口水淹死的,別人家的日子都是這麼過的,怎麼到了你這裡,就是過不下去了呢?
但這是現在,我們對婚姻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再也不是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能解決溫飽問題就行,也不是兩個人在不對付,湊湊合合也能過一生了。
我們對另一半有著新的要求,夫妻兩個人不僅僅要有物質條件,還要精神志同道合。那種無話可說,天天在家裡還要忍受孤獨的生活越來越不能被接受了。
一個沒話說的婚姻,一個對牛彈琴的老公,一個自己抱怨了多次都不能被換掉的門鎖,一個永遠都比自己重要的魚缸,一個永遠都無趣冷漠的生活,會消磨掉一個女人全部的愛。
如果兩個人的日子過得比一個人還要孤單,那結婚還有什麼意思?
還好鍾曉芹遇到了鍾曉陽,關於鍾曉陽是不是綠茶男,發表一下意見,鍾曉陽絕對不是綠茶男,他是一個很好的小夥子。
是他發掘了鍾曉芹的好,是他鼓勵鍾曉芹學駕照,是他給了鍾曉芹很多有用的建議,是他用辭職保護了鍾曉芹。
鍾曉芹沒離婚之前,鍾曉陽已經很喜歡她,但依然保持著距離。當鍾曉芹離婚了,鍾曉陽才趕緊出擊追求鍾曉芹。
她們沒能在一起,只是因為他們不合適,在鍾曉芹搬出去獨自生活的日子裡,她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明白了自己上一段婚姻失敗,自己有很大的責任,於是在反省中,鍾曉芹感受到了陳嶼的好。
鍾曉芹沒有玩弄感情,她是在單身的時候才開始考慮接受鍾曉陽,也是在單身的狀態下思考自己到底是愛著鍾曉陽,還是陳嶼,她沒有做任何違背道德底線的事情。
她的左右搖擺,不過是因為還不明白自己的內心終究是愛誰更多一點,這就好比二十幾歲的時候,有兩個男生追自己,拿不定主意一樣,並沒有什麼不同。
最終鍾曉芹發現,自己喜歡鍾曉陽,更多的是喜歡他愛自己的感覺,但喜歡不是愛。只有對於陳嶼是可以性命想託付的深深的愛戀。
所以,鍾曉芹最終放棄了喜歡的人(鍾曉陽),選擇了愛的人(陳嶼)。
但是還是應該感謝鍾曉陽的出現,是他讓鍾曉芹找到了很多自信,學會了很多東西,也學會了說不,他像是一個鑰匙,開啟了鍾曉芹的很多技能。
鍾曉陽是上天給予鍾曉芹的禮物。
因為不是每個勇敢離開婚姻的人,都能遇到鍾曉陽這麼優秀的男孩子。
但鍾曉芹是勇敢的,即便是沒有遇到鍾曉陽,當鍾曉芹開始獨立生活,勇於接受自己的單身生活的時候,她其實就已經變得十分迷人了。
鍾曉芹能夠回頭,還是因為陳嶼的改變,如果還是以前的那副死樣子,即便是鍾曉芹感受到了他從前的好,也不會下定決心復婚,因為很怕恢復原來的那種生活。
陳嶼改變了,因為離婚讓他認清了自己內心對鍾曉芹的感情,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他改變了自己,用心去追回妻子,說一千句都抵不上真實的行動,陳嶼最後能夠成功都是因為他的行動證明了他真的為愛改變了。
大結局,鍾曉芹寫的書出版了,她辭了職,專門寫作,她的第一本書出版,掙了156萬的稿費,她開啟了買買買的快樂生活,最後還用一百萬給婆婆盤下了經營中的民宿。
鍾曉芹的媽媽很吃醋,鍾曉芹勸媽媽,結婚是為了幸福,是希望開心的時候有人分享,難過的時候有人安慰,危險的時候有人保護,我強的時候我幫幫你,你強的時候你拉拉我,這樣日子就會越過越好。
很多人對這個大結局不滿意,感覺太爛尾了,完全體現了奴性,為什麼掙了錢,全都花到了老公和婆婆身上。
可是對於鍾曉芹而言,無論錢花給誰都是她的選擇,因為她變得強大,所以擁有了支配權。
如果說顧佳的總結是自由,那麼鍾曉芹的總結就是勇敢。
不是每一個三十歲的女人都有勇氣從無趣的生活中擺脫出來,
我有個同事,她的生活跟離婚前的鐘曉芹的生活差不多,甚至更差,她老公可以一周都不跟她說一句話,公婆跟他們一起住,女人每天上班,下班後給全家做飯,吃完飯,男人躺在那裡打遊戲看手機,女人帶著孩子去上輔導班或者去散步。
一到周末,男人哪裡也不去,女人不會開車,成天抱怨不能出去玩,卻也不願意學車,周末公婆說要休息,女人自己一個人看孩子還要收拾家。
女人每天到了公司就抱怨,老公不說話,家裡氣氛冰點,公婆一到晚上就把門關了,啥也不管。每天看到公司的不管小姑娘,還是小媳婦都有老公打電話,甜甜蜜蜜的,每次她都醋的不行。
有人建議讓她離婚,她卻總是說,男人又沒出軌,為啥離婚呢?
日復一日,越來越少人願意聽她嘮叨了,她每天還是堅持不懈的每天一上班,就跟別人抱怨他家裡的不公平。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別人都躲著她。
對於這種女人來說,忠誠竟然成了一個男人對女人最高的恩賜,似乎一個男人只要對妻子忠誠,沒有出軌,他就算是一個好丈夫,作為女人,就應該知足,就應該感恩戴德,別無所求,至於他是否顧家,是否體貼,是否疼愛媳婦,是否照顧孩子,是否有上進心,都無所謂了。
忠誠,只是婚姻的最低配。
一段婚姻,忠誠不過是最起碼的要求,如果連忠誠都沒有,還要這段婚姻幹嘛?!可是忠誠並不是婚姻的最高配置,婚姻中的關愛,溝通,互相成長,尊重,甜蜜,這不才是婚姻中應該擁有的東西嗎?
況且,一個對家裡不聞不問,不關心太太,從來都不關心孩子的男人,出軌不過是看有沒有條件,因為家裡的所有對他都沒有吸引力,但凡條件好一點,出軌那時分分鐘的事。
你想想,一個在家什麼都不幹,心裡沒有老婆孩子的男人,和一個關心老婆,親自參與孩子撫養,為家庭付出的男人,哪一個出軌的可能性高呢?
她們堅持下去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於害怕,她們害怕如果離婚了,走出這個門,自己找不到好的男人怎麼辦,自己一個人過不幸福怎麼辦,身邊的人怎麼看待離婚的人,因為害怕,所以寧願忍受這種生活。
鍾曉芹很勇敢,她不要這樣的生活,她不要只有忠誠,沒有生活質量的生活,寧願單身也不願在那樣的生活裡耗盡一生。
所以,她才能有機會獲得新生。
作者介紹:陶都小愛,早起寫作踐行者。
喜歡曬溫暖的陽光,喜歡寫溫暖的文字,喜歡溫暖的笑容。
生命不停,筆耕不輟。
往期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