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傑克蘇開後宮,十幾集都沒硬起來的「大男主劇」

2020-09-05 大李吃西瓜

十幾集都沒硬起來的「大男主劇」,說的就是《清平樂》。


之前這部劇叫《孤城閉》的時候,宣傳的期待值很高,正午出品、王凱主演、老戲骨配角、改編大IP,芒果臺全年唯一古裝大劇,海報和片花看起來都相當精緻……



結果呢,小朋友,我真的有很多問號,導演究竟在搞什麼啊。



首先是這部劇的愛情線,我了個大槽,凱凱王飾演的仁宗要在這個劇裡和好幾個女人正兒八經的談戀愛!


目前看到十來集,他喜歡的女人包括:


青梅竹馬的苗娘子,這位從小在他身邊長大,心氣很高,看不上狀元榜眼,一心想嫁給他。



有一天仁宗知道生母快死了,心情鬱悶跑去淋雨,苗娘子去找他,安慰他,於是兩人在一起XX了。



這個轉折有點莫名其妙,你老媽要掛了你還能和女人XX?


但是經過直男/粉絲科普,男人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XX,所以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啦!


(我個人是覺得,王凱看起來太正直了,有種「公事公辦」的濾鏡,不能把他和隨時可以XX的男生聯繫在一起)


第二個女人是出場一集卻和女主角撕了兩天的張天愛飾演的陳熙春。


仁宗之前有個老婆,因為比較魯莽做錯事,又是太后給他安排的,於是在太后死後他就廢了這個老婆,準備立一個新皇后。


然後他就遇到了陳熙春,陳熙春見多識廣比較活潑,他就愛上了陳熙春,想考慮立她為皇后。


注意!此時前一個苗娘子,和他XX了,卻還是沒名沒分的!完全就沒被考慮過立為皇后之後的。


可是大臣說,這個陳熙春家裡是商人,不能當皇后啊,然後仁宗就鬱悶了,於是他決定——讓!她!走!


他認為陳熙春那麼活潑,不應該被困在宮裡,自己也給不了她尊位,不如讓她出宮,「高飛」。



等等,陳熙春入宮就是指望能當妃子富貴一生的,人家也沒說非要當皇后啊,和苗娘子一個地位也OK吧?


可是仁宗就是要讓她走,也不管是不是出宮後嫁給什麼人,總之就強行白月光下線了,斷絕了別人的富貴路。



第三個女人是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


曹皇后的人設是聰明又恪守規矩的女子,最初見到仁宗就很喜歡他,卻因為誤會仁宗把她當白月光的替身,於是和仁宗相敬如賓,幾年都沒有圓房!


演了十幾集還是處女的皇后……



仁宗呢,因為她是大臣選的皇后,開始不喜歡她,後來才慢慢的就愛上了她,有點雙向暗戀的意思,可因為結婚誤會吧,兩個人又沒有愛情互動。


電視裡每一次仁宗靠近皇后,皇后都是保持距離的,仁宗走後,又唉聲嘆氣,非常之彆扭的感情。



之前炒作過一翻「帝後CP」,說什麼發糖,結果看下來快吐血,這叫什麼糖啊,不知道皇后在做作什麼。



了解一下歷史就知道為什麼那麼彆扭,因為歷史上皇帝就沒愛過皇后,皇后又醜又無趣,還因為「規矩」要打死皇帝赦免的宮女,被皇帝厭棄,而《清平樂》改成互相暗戀,給強扭的瓜刷蜜糖,完全沒辦法自圓其說。


目前是沒看到仁宗愛上她的部分,但肯定有感情戲是因為,在戲外王凱親自蓋章「帝後」是真愛!



第四個女人是張貴妃。


這位頭真的鐵,第一次出場是仁宗和曹皇后結婚,她還是小孩,仁宗不想去見皇后,正好遇到了她,就陪著她在房間過了一夜。


N年後她長大了,就進宮當舞女,想要找到仁宗嫁給他。



有一回他們就遇到了,這妹子馬上和仁宗攀關係回憶當年,結果仁宗雖然沒有想起來,但被她的美貌打動了,給了她一個披風。



後來她出來給仁宗表演跳舞,仁宗就把她認出來了,還私下和她見面,非常欣賞她活潑的個性,對自己的一腔熱愛。



不過這個劇塑造的張貴妃,真的和反派一樣討厭,被人說幾句閒話,就拿熱湯潑人家臉,直接把人家弄毀容。



她弄毀容的是她的競爭對手,教習姑姑想處理她都處理不了,前面刻畫她直來直往的,這裡又突然心機~



張貴妃歷史上非常得寵,甚至在她掛了後,仁宗把她封為皇后,而那個時候正牌的曹皇后還在位呢,是出了名荒誕的「生死兩皇后」。



作為女性觀眾,看到男主角和一個又一個的女人發生關係,惹,也太不爽了吧。


好吧自我安慰,他是皇帝,歷史上皇帝有後宮不是很正常嗎。


可是,這種皇帝後宮的故事,能嗑什麼CP?


說真愛,誰不是他真愛?


他個個女人都是真愛啊,他前後腳、同時間都愛上了這些人啊。



我們現代人的觀念看皇帝後宮,一夫多妻,那都是悲催的女人,討論站皇后、站貴妃真的是入戲太深。


非要從他今天賜了這個三瓜兩棗的,明天和那個說幾句好話去判斷真愛,硬嗑CP,也太卑微了吧。

我真是對仁宗的愛情線無感,看他一個個的愛過去,感覺只有男人能爽到。



PS這個問題,我覺得王凱有一部分責任。


同樣是開《甄嬛傳》後宮的陳建斌,就沒有人討論他真愛誰,為誰才是他真愛爭來爭去,因為陳建斌長的就是一張「你們都是來給我當打工妹」的臉,不要談那麼多感情,大家幹好各自的工作就行了。



《金枝欲孽》裡面的皇帝,一出場,你就理解為什麼妃子要和太醫侍衛偷情了,感受到了電視劇提出的「眾生皆苦」。



而王凱呢,深情款款,文質彬彬,看你一眼,總以為可以和他來段曠世之戀,一生一世一雙人,「我們是講感情的」(其實不是)!


完全誤導了我們,以為這是愛情故事。



本質上,應該是劇的問題。


這是一部以仁宗為核心「大男主劇」,不是宮鬥劇,十幾集了,後宮女人們安安靜靜共事一夫,也沒鬥起來,大家的重點都在皇帝和後宮瑣事,其實是不太對的。


問題就是,看到現在,除了後宮那點事出圈,也不知道這部劇演了什麼事。


實在是前朝的事情,能烘託宋仁宗的「正經事」都沒立起來。



我曾經吐槽,這部劇太慢了,看的沒有追劇欲望,等我看多幾集就發現,其實不慢,劇情也蠻多的,問題在於導演的技術。


導演有三大招,第一招是「斬尾行動」。


就是事情演了一半,他不演了!他轉到其他事情去了!東一錘、西一錘,把你給繞糊塗,把那個事情給忘記了!


比如開頭仁宗微服私訪,注意到了民間偷開店鋪的問題。



大宋居民為了便利,在街道兩邊開店鋪,侵佔路面嚴重,於是朝堂就要求整改,於是坊市分開,住人的住人,做買賣遷移去另一個區。


有的家庭環境不好,去不了那麼遠開店,還是在原來的地方偷偷開,這些店就被地痞流氓盯上,勒索要錢。



仁宗在朝堂上,和私訪時遇到的秀才、後來的新科榜眼討論此事,還沒說幾句,那個榜眼和他爆料,當初他去的人家,已經家破人亡了。


仁宗驚訝,他已經安排了官府去把那個壞人抓起來,怎麼那家人還會死?



榜眼告訴他,因為皇帝喜歡吃話梅,民間搶購製作話梅的藥材,那家人需要的藥材被搶購光了,吃不起藥就死了。



仁宗悲傷極了,晚上躲著不吃飯,搞自閉,苗娘子去安慰他,接著開始演他和苗娘子的故事。



等等,那個市坊改革的事情就這樣算了?


是的,沒下文了!


在別的劇可以刷一下皇帝政績的,拍出居民的矛盾,各方利益的大矛盾,大場面,居然就這樣被轉移話題後,開始演苗娘子去安慰他的情節。



導演的第二招是,「濃縮大法」!


有一縣令欺男霸女,有民眾反抗,直接寫信告狀到了朝堂。



韓司諫拿到信之後,馬上和上司討論,這個縣令在朝堂是評優的,如果他真的做下這樣的事情,那麼不僅是他下馬,給他評優的人,也有問題。



看到這裡,我不禁大喝一聲「好」!


懲惡鋤奸、黨朋鬥爭的戲終於要來了!


猜也猜到,下一步應該是去縣府查這件事的真假,看縣令怎麼忽悠反抗,上級怎麼包庇行兇,最後請出尚方寶劍!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你永遠無法猜到導演在想什麼。


一分鐘之後,鏡頭轉到朝堂上。


大臣和皇上說,「縣令貪贓枉法,證據確鑿,給他評優的三個上司,收受賄賂,證據確鑿。」


……


我去,直接跳到結尾!


精彩的過程全特麼給你省略掉了。



接著就是堂上兩大佬嘴炮,大佬呂相說,雖然他是我下屬,但是你沒有我貪汙證據,你就不能說我貪汙,你污衊我。



另一個大佬王相說,是,你可能沒貪汙,但是你手下有這種人,說明你也很有問題,你打擊能臣,你瀆職,你比貪汙還可怕。


聲嘶力竭的吵了幾句之後,我想看來這應該是黨爭的一個伏筆,把誰和誰一邊給我們展示一下,後面估計還得明爭暗鬥吧。



結果!又是張開宙導演的出其不意!


屏幕暗了!


屏幕亮了!



仁宗:我已經把呂相降罪了,王相你不要因為舉報有心理負擔來請罪呀。


原來屏幕一黑一亮間,已經轉場演到第二天,攻擊呂相的大佬,因為攻擊成功了去請罪,怕自己陷入黨朋之爭巴拉巴拉……



總之這個劇,事都是瞬間查清楚的,人都是瞬間下崗的,那些別人能演十集的內容,這裡一分鐘就給你濃縮結束掉。



導演的第三招是,「全靠嘴說」。


這部劇還有一個神奇的氣質,是每個人都很愛當旁白解說。


範仲淹因為母親去世丁憂,報上來討論誰接手他的工作,此時仁宗說範仲淹我知道啊,大臣問你和他很熟嗎,仁宗馬上開始念範仲淹的個人成就:


就和旁白一樣把範仲淹的成就念出來,完全是和鏡頭外的我們在解釋範仲淹修是誰。



皇后也是這個毛病,看戲的時候,拉了小孩子過來,給她說什麼是「狀元」。


那孩子還是嬰兒呢,話都不會說,和她科普狀元??



總之,人物會時不時的冒出一大段話,給大家科普某人有多厲害,某件事多牛啤,某某有多麼高深……


真的是,劇情推動靠說話,明爭暗鬥靠說話,一堆人不停的嗶嗶。



有人評論這就是宋仁宗的vlog,他想拍什麼就拍什麼,不需要前因後果,不需要高潮迭起,一切看他心情。


所以他朝中的名臣,晏殊、範仲淹、韓琦、歐陽修、形象都是淡淡的,光輝事跡都靠嘴說,全圍繞著仁宗才有一點點戲份,浮在表面上。



王凱演宋仁宗,演的挺好的,明明是一個廣撒網的皇帝,卻被他演的情深似海,孤獨寂寞,真不忍心罵他濫情渣男。


在演繹皇帝的委屈也很到位,眼神中的無助和隱忍,是一個不能隨心所欲的皇帝。



比如遼使在位次上有要求,仁宗覺得問題不大,但是臣子據理力爭,力抗仁宗的意見。



他被拂了面子,氣的站起來,卻又只能誇獎大臣做的好,太后教導有方。



雖然吧,根據劇情,好幾次都是他不對,大臣們有道理,但是他就能演出自己被大臣挾持,不得不妥協的為難的樣子,還蠻真的,要不是我看過電視劇,真的覺得他這個皇帝太難了……



其實這部劇的演員,演的都可以的,除了貴妃我是真不太喜歡,大部分人都能貼角色。


吳越穩住開頭幾集,葉祖新綠葉也亮眼,喻恩泰和張本煜演的超強,我都認不出來是他們。



張開宙導演的作品,場景服飾精緻,人物也選的很好,從《知否》到《清平樂》,都是看幾個海報、預告,看片段就覺得有「精品」的意思。


可問題是他節奏確實是有問題,小事慢悠悠演,大事一筆帶過,高潮迭不起來,有一種疲軟的感覺。



《知否》靠著原著本身的故事性和演員自帶人氣,才扛下來張開宙的節奏。


而《清平樂》大魔改,原著女主角是仁宗的女兒,現在要40集後才出場,前面全是編劇自創的內容,自創又力不從心。


單看某段,仿佛還不錯,可是連續的看起來,劇情稀碎。


其實想拍大男主劇,有很多可以選擇,不知道為何要選一個言情小說來改大男主。


現在權謀、宮鬥兩不靠,正劇、偶像劇都不算,勉勉強強用了個「傳奇劇」的定位。


《清平樂》倒也不能算爛片,只是擁有這樣的演員陣容、投資製作水準,寄以高期待的爆款,結果這樣平淡,就有點讓人失望了。

相關焦點

  • 《清平樂》大結局,男主王凱因角色掉粉?那是因為你沒看懂這部劇
    5月18日晚,電視劇《清平樂》迎來大結局。作為正午陽光今年的招牌,《清平樂》從一開播就引發追劇熱潮,如今網絡播放量已經40億,可謂是成績斐然。《清平樂》爆紅,表面上來看最大受益者可能就是一番男主王凱,但事實並非如此。
  • 那些擁有傑克蘇體質的油膩小開們:他們如何逆襲?
    同樣的油頭小開,一個是外掛的人民幣玩家,一個是黑白通吃的混混公子哥;不管賭場被抓、幫派嫁禍,他們都能三番五次輕鬆化解危機,爛俗的劇情梗為傑克蘇男主們貢獻了一個大寫的「油膩小開逆襲史」。 傑克蘇形象集矛盾、統一於一體,其表面的油膩與內心的堅毅形成反差,通過「一集一小難,三集一大難」逐漸支撐起人物的全部魅力。
  • 《清平樂》|宋仁宗後宮的那點事兒
    》,冗長大劇的利弊得失,成敗也已註定《清平樂》是一部古代傳奇大劇,講述的是以北宋為背景,宋仁宗趙禎的前朝後宮的故事。《清平樂》開播的那天,也是很期待,畢竟正午陽光出品,王凱,江疏影等聯袂主演,沒想到的是一部長劇的開局由來被如此細微鋪展,面面俱到明顯感到劇情延展得過於拖沓,涉及的人物又眾多迥異的性格多面性就無從談起,反而毫無個性可言,一個個變得寡淡而無味。
  • 章子怡首部電視劇改名《上陽賦》,為何說又是一部《清平樂》?
    現在《江山故人》改成《上陽賦》,是不是借鑑正午陽光的《清平樂》?二是現在的電視劇,我個人是30集以上的都追不動了,80集還不得追到天荒地老。如果本劇像年初《新世界》一樣的注水,簡直是場噩夢。這種由原本的「後宮鬥爭」,轉型到朝堂的「女政治家崛起」的女性題材。同時,還有港臺團隊生產的《花千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等。這種把原本地下的人類鬥爭,轉到天上的神仙鬥爭的女性題材。一句概括:2010年左右到2017年左右,各種各樣的大女主劇在國內非常的盛行!
  • 《清平樂》收官,演了70集留下一個大難題:這部劇到底想表達什麼
    文/丁敏君日前,電視劇《清平樂》正式收官,卻因最終的結局未能達到所有人的預期引發了爭議。劇迷們最難以接受的一點無外乎是懷柔CP最終的結局,既不符合史實也沒有遵循原著,懷吉甚至還因為強行與男主趙禎關聯而被指人設崩塌。而困擾劇迷們的大難題「《清平樂》究竟想表達什麼」似乎仍然沒有答案。
  • 《清平樂》:大宋頂流宋仁宗,玩轉粉圈,才能玩轉前朝後宮
    文/抽抽涼《清平樂》:大宋頂流宋仁宗,玩轉粉圈,才能玩轉前朝後宮由王凱、江疏影主演的《清平樂》,是一部極其考驗耐心的電視劇。作為大宋頂級流量,宋仁宗想玩轉前朝後宮,必須先玩轉粉圈。這麼一對照,《清平樂》好理解多了。(對不起,我好像拉低了作品檔次……)王凱飾演的宋仁宗趙禎,自小被帶離生母李蘭惠,由太后劉娥撫養,得知生母就在不遠處獨守皇陵,行至門前也終於因為識得大體,未敢越永定陵大門一步。
  • 《清平樂》開播,王凱和他後宮女人們故事中,先婚後愛很有看點
    4月7日,正午陽光新劇《清平樂》正式開播,迅速在網上引起熱議。電視劇《清平樂》原名《孤城閉》,改編自米蘭lady的同名小說《孤城閉》,以北宋為背景,講述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只不過在主人公這條線上做了很大的改動。《清平樂》在開播以前,便以精美的品質吸引了一批觀眾。
  • 朝堂戲一盤散沙 全劇人設崩塌《清平樂》高開低走遭爛尾
    龍頭新聞記者孫達電視劇《清平樂》播出接近尾聲,口碑卻高開低走,爛尾趨勢已經顯現。尤其是全劇人設崩塌,沒有哪一個角色真正受到觀眾喜愛。《清平樂》剛開播之時,因其詩意雋永的特點、不疾不徐的風格,受到很多觀眾喜歡。然而,一部長度70集的電視劇,卻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沒有懸念迭出的劇情,一路平鋪直敘,十分枯燥。該劇改編自小說《孤城閉》,主要寫公主的愛情故事,然而主創的野心很大,將宋仁宗改成主角,前朝後宮面面俱到,呈現出歷史大劇的氣象。
  • 那些年,我們愛過的鬼神傑克蘇 劇瘋喵來了
    想必今天說的劇很多人最近都在追,簡直是火得一塌糊塗,紅得慘無人道。沒錯,環環要說的就是骨骼精奇的《孤獨而燦爛的神—鬼怪》。說實話,這部戲的火爆程度讓環環也是驚得合不攏下頜骨:第一集收視破6,第三集破12,作為收費臺的電視劇,這個成績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徹底讓今年成為了孔侑年,wuli孔男神今年是從電影到電視全面開花。
  • 動漫:想知道這些後宮番男主都是怎麼開後宮的?
    還有一個奉命暗中保護千棘的保鏢鶇誠士郎,在感受到樂的體貼之後,她也對樂有了點好感,也算是個後宮替補。3個絕對後宮,1個替補。沒超過5個。女主開後宮的動漫,逆後宮動漫。聊到女主開後宮,這樣的番最近人氣高的好像真不多了,感覺有魅力的女主都忙著修煉百合大法去了,哈哈。還是拿老番說事吧。魔法高校的劣等生魔劣雖然各種原因被人詬病,但我還是特別喜歡的,龍傲天的爽番也讓人喜歡。
  • 同樣70集+大劇,《清平樂》不比《甄嬛傳》或因犯了改編大忌?
    01《清平樂》高開低走成定局雖然目前這部劇僅開播不到一周,但似乎高開低走已經成了定局,在第二集的片段末尾才出現的王凱本來因出場短暫的挽回了一下口碑在歷史劇的帝王后宮中找真愛本就是一個很冒險的改編,這一次的正午也沒有例外將這個套路玩脫了。劇中給兩個人安了「真愛」之名,然而卻沒有太多有力的證據佐證,宋仁宗的後宮,除了曹皇后外的妃子,青梅竹馬的苗賢妃,張天愛扮演的白月光陳熙春,甚至到後期盛寵的張貴妃等等,在劇中感情的表現都比帝後CP來得熱烈。
  • 2018年《如懿傳》《贏天下》等13部戲齊扎堆,大女主劇還能火多久?
    2017年,《楚喬傳》和《那年花開月正圓》又一次印證了大女主劇良好的市場反響,雖然口碑幾乎都是高開低走,但這也攔不住接下來要來瓜分大女主劇的各影視公司奔向市場。無論如何,相信這都是觀眾最渴望看到的場面。 大女主劇受歡迎的原因,無非就是投契了女性觀眾自我代入的暢爽感,人生猶如開了金手指,雖然磨難重重,關卡不斷,但總能化險為夷,打怪升級。
  • 高開低走的《清平樂》,可惜了
    《清平樂》這部劇啊,真是高開低走的一個典型了。如果在開播前幾集寫,會是很正面的評價了,卻沒想到了如今,會是這個局面。對於對這段歷史有一定了解和認知的觀眾來說,看似尋常的一個場景,隨口提及的一個名字,都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小趣味在。例如未出嫁時的曹丹姝和世交姐妹們開插花會,席間相互打趣。
  • 高期待中開播,《燕雲臺》力圖打破大女主劇模式
    由唐嫣、竇驍主演的古裝劇《燕雲臺》近日在北京衛視和騰訊視頻首播,作為今年以來繼《清平樂》之後的第二部上星古裝劇,《燕雲臺》的播出顯然備受關注。大多數的大女主劇都逃不開這樣的故事模型:年輕時單純聰慧的女主角背負著某種崇高的命運,自帶主角光環,她的一生需要遭遇各種政治變故,或成為王權的重要輔佐,或取而代之擁有至高的權力,而過程中又不欠缺眾人的仰慕,和男主也是幾度分合最終修成正果。
  • 大女主《大宋宮詞》竟是《清平樂》前傳?劉濤和江疏影誰更瑪麗蘇
    清宮熱過後,近幾年的電視劇開始聚焦宋朝,之前火爆的《知否知否》和最近熱播的《清平樂》,都是以宋朝為背景來展開的。《清平樂》是根據小說《孤城閉》改編的一部電視劇,原著《孤城閉》以公主徽柔和太監懷吉的感情線為線索,展現宋朝封建社會風貌。
  • 《清平樂》:趙禎為何不深究「後宮事變」?梁懷吉一語道破玄機
    《清平樂》改編自網絡小說《孤城閉》,劇中王凱飾演男主官家趙禎,江疏影演繹女主皇后曹丹姝。改編後的《清平樂》不再只是呈現「同品銀燭秋光,共度天階微涼」的悽婉愛情,它的視野更加宏大,帶我們穿越時空領略宋仁宗趙禎的家國情懷以及文人墨客的文人風骨和治世理想。
  • 又一雙男主劇火了,收視率飆升到第二名,連看7集停不下來!
    《陳情令》和《鎮魂》,但除了這兩部劇還有很多的其他雙男主劇 都沒火, 所以說不管什麼題材,想要被大家認可,那也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用心拍。不過畢竟現在雙男主劇真的是太火了,肯定是大家都想來拍劇的呢,其實2020 拍的雙男主劇 非常多,《皓衣行》《殺破狼》《天涯客》《撒野》《默讀》等等知名大IP都已經拍了, 而今年的第一部雙男主劇也已經播出了, 這部劇就是武俠雙男主劇《山河令》。
  • 網評10大「最愛的大女主劇人設」《延禧》魏姐認真搞事業女主帥炸
    近幾年大女主古裝劇是最熱門的劇類型,像是《延禧攻略》、《如懿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是,這類的女主角人設絕不聖母瑪莉蘇,做事情永遠顧全大局,不會被周圍的人影響,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事業上,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而微博上也掀起「最愛的大女主劇人設」討論話題,《知否》明蘭、《延禧》魏姐,認真搞事業女主帥炸!
  • 《天下長安》撤檔、《曹操》停擺,《武動乾坤》等大男主劇怎麼辦?
    2013年,在《楚漢傳奇》和《大秦帝國之縱橫》收視先後敗北後,「大男主劇」開始淡出了螢屏,尤其是在「大女主劇」盛行後,國產劇「陰盛陽衰」的趨勢越發明顯,直到《琅琊榜》和《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播出後,沉寂了兩年之久的「大男主劇」才有了復興的苗頭。
  • 《獨孤皇后》|「大女主劇」慘澹收場
    《陸貞傳奇》《羋月傳》《女醫明妃傳》《武媚娘傳奇》《如懿傳》《楚喬傳》等,一時間,多部「大女主劇」泛濫螢屏。這不,開年第一部「大女主劇」《皓鑭傳》尚未完結,另一部《獨孤皇后》也在春節期間搶灘網播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