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這門重要的親戚——親家相處?

2021-01-07 中國經濟網

結婚不只是兩個人的結合,而是兩個家庭的融合。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其中就有親家相處之經。親家間,親密無間者有之、敬而遠之者有之、謹小慎微者有之,打得不可開交者也不乏……兩家人能否相處融洽,是婚姻美滿的重要保證。

利與情之間要取於情。雙方家長不過多參與孩子的決策,不做裁判員,只做啦啦隊。小兩口也要因勢利導做好聯結雙方父母的橋梁——

■ 丁寧

孩子終於結婚了,就多了一門重要的親戚——親家。原來不認識,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兩個家庭,因聯姻而形成特殊的社會關係。兩家教育背景不同、生活方式各異、為人處事思維也不盡一樣,在一起難免有些磕磕碰碰和看不慣的事。怎樣處理好親家關係,直接影響到小夫妻的和睦。

親家關係好壞關乎小夫妻的幸福和未來生活。親家之間處得好,大家其樂融融;若有了矛盾,便直接影響到兩個年輕人的和諧甚至婚姻成敗。開明的親家應該儘量化解衝突,為子女創造一個舒適、寬鬆的氛圍。作為小夫妻,要懂得規勸雙方的父母,消除他們之間的隔閡和誤會,別因為兩家人的關係影響自己小家庭的正常生活。

少計較多溝通 化解矛盾

有一位母親,對她的親家很不滿意。對女兒女婿結婚時就付出很少,尤其女兒生了寶寶之後,他們不僅不幫忙,還要到女兒這兒來住。女兒、女婿上班忙,她又得幫女兒帶寶寶,還要照顧女兒的婆婆,所以心裡很不痛快。成天和親家母處在一個屋簷下,她覺得實在受不了。她不想和親家鬧翻,又不知該怎麼辦?

遇到這樣的問題,肯定得靠子女去協調。要坐下來和女兒談談對親家的看法,把自己的心裡話告訴女兒,讓她去和女婿溝通。最終找出一種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比如,可不可以姥姥、奶奶輪流來照顧孩子?如果奶奶承擔不了這個責任,能不能不要在這裡久住?如果出不了力,可不可以出錢?奶奶有什麼想法,讓她告訴自己兒子。小兩口要因勢利導把雙方父母儘量往一塊合,成就聯結兩家的橋梁。大家相互理解了,就能慢慢建立起一種健康的關係。

親家之間的矛盾大都是由於出錢、出力不均造成的。人的價值是通過與人交往實現的,對別人有用,才能體現價值。如果誰能出力,能讓家人因之得到享受,便會增進家庭的溫暖。家庭需求本來是由基本生存的物質條件做基礎的,有了家的溫馨,才會讓人有歸屬感、安全感,滿足心理健康、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無論娘家、婆家,誰能幫誰幫,多付出、少計較,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才能換得家庭和睦。

 少抱怨不攀比 構建和諧

還有一位女士也在不斷抱怨她的親家。兒子結婚她忙前忙後操持婚事,越忙越堵心。兒媳是貴州人,結婚之前,她父母要來北京,婆家得給他們預訂好賓館,安排好一切。在北京辦完一場婚禮,親家提出再到女方家辦一次,因為之前提親時,他們已經去過一次,婆家與娘家商量不想再折騰了,但商量不通。

現在兒媳懷孕了,親家過來照顧女兒坐月子,一直抱怨房子小。兩位親家無法相處到一塊兒。

過節時,小兩口想讓兩家湊在一起過。但生活習慣完全不同,彼此很難接受。小夫妻倆都捨不得丟下自己的父母單獨過,於是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奶奶討厭姥姥一邊帶孩子,一邊抱怨。有時候忍不住說幾句,姥姥就記仇了。姥姥病了,奶奶也不聞不問。兒媳為了緩和關係,對兩位老人的抱怨都忍了。可是自己的母親也不好應付,提起來就滿是怨氣,做女兒的一個勁兒地哄。婆婆覺得房和車都是婆家置辦的,帶孫子親家就該多出點力。

每個人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但都有構建和諧關係的心理需求。假如彼此能不這麼彆扭,會讓每個家庭成員獲得更好的感受。幸福感是一種衡量生活質量的心理指標,如果一個家庭,親人之間關係融洽,會使人產生混合著喜悅、力量和成就的幸福感,使人充分體驗生活的美好。

良好的關係能使人愉悅,給人帶來活力和健康。人需要歸屬感,家是能讓人找到這種感覺的地方,即使不夠完美。但是,建立良好的關係的前提是不攀比,珍惜自己已有的,好好過自家的日子最重要。雖然兩邊父母總覺得自己是為子女好,但是也得尊重和相信小兩口所做的選擇,他們的價值觀不太可能跟父母一致。兩家不要相互攀比,當然也包括不和別人家比,不和別人的子女比。要想相處好,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犧牲奉獻是不可缺的,有了寬容之心,才能讓自己活得舒服,也讓別人舒服。如果珍惜兒女的結緣,就得設法處好與親家的關係。

(作者系北京出版集團編審,曾任紅楓婦女熱線首批諮詢員)

來源:中國婦女報

相關焦點

  • 親家之間應該怎麼相處?
    親家是結婚後男女雙方父母的互稱。親家之間的相處也是極其微妙。親家關係對各自兒女的家庭來說非常重要。結婚不僅是兩個人的結合,而是兩個家庭的融合。 親家間,有的親密無間、有的敬而遠之、有的從不來往、有的鬧得不可開交……兩家人能否相處融洽,是兒女婚姻幸福美滿的重要保證。那親家之間應該怎麼相處?
  • 親家相處最大的禁忌是什麼?
    【親家相處是一門學問,講究的是以退為進,忌直來直去,切忌談錢,談錢傷感情】女兒今年26歲,親戚介紹找了一個婆家,男孩條件還不錯,大學畢業,在市裡的醫院工作,男孩的父母都是初中老師,家裡的條件在我們當地算是比較優越的,我們家女兒雖然長得還算漂亮
  • 相處得好是親家,相處不好是冤家
    有句諺語說,相處得好是親家,相處不好是冤家。自古以來,親家之間的關係就極度敏感,關係也極難相處。他們因兒女相愛而相識,沒有選擇的餘地。不管如何不滿意,也不能放棄。吃飯的時候,李雁的母親又提起了這件事,沒想到婆婆拍案而起,怒氣衝衝地說,這怎麼行,孩子是我家的,必須隨我家的姓。兩個親家互不相讓,吵得不可開交。親家原本就是毫不相干的兩家人,沒有感情基礎,更沒有血緣關係。這種特殊性決定了他們一旦引發矛盾,就很難解決。
  • 難以處理的關係,親家的相處之道
    如果說婆媳相處是永久的難題,那麼親家相處也是及其微妙的關係。親家把關係處好對各自相關的家庭來說都非常重要。親家,是結婚男女雙方的父母互相稱呼對方父母的稱呼。稱呼男士為親家公,女性則為親家母。在一個家庭當中,不久會產生婆媳矛盾,其實親家和親家之間的相處,也會產生矛盾。而親家和親家之間的矛盾,其中很大一點都是離不開自己的子女。各自的父母都是會維護自家的孩子,畢竟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親人。這樣不妨總有些不明事理的親家抬高自己貶低對方的做法。就像《鄉村愛情》裡的趙四和劉能,謝廣坤和王老七這兩對親家一樣,隔三差五的就要爭吵一番。
  • 結婚以後,兩親家之間關係相處如何?
    親家之間的關係,說起這個我還真覺得我們家兩親家之間關係很不錯呢!看到他們相處的這麼好,我也覺得很開心。我覺得一切都是緣分,我和老公因為緣分在一起,讓兩親家因為我們的關係也結識了。因為我們家和老公家裡做的都是同樣的行業,所以平日裡兩親家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共同語言也是比較多,特別能夠聊到一塊兒去,而且還是聊的特別開心呢!嘿。我和老公結婚以前,我自己家裡就是餐飲行業的。那個時候就是放假我就每天在自己店裡,幫爸爸媽媽幫忙,幫她們減輕一些事情。那個時候也不知道老公家裡也是做餐飲行業的。
  • 在跟親家相處時,在這幾方面上多注意,相處也會更加融洽!
    我們也都知道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但只要一結婚,那麼這就是兩個家庭的事了,畢竟只有兩個孩子過得好了,我們父母也能夠放心。但親家之間的關係也是很微妙的,那麼父母們該怎麼做,才能夠使親家之間的相處更加融洽呢?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談一談這個話題。
  • 親家如何融洽相處,記住六個方面的忌諱,彼此的家庭會越來越幸福
    並非是對這個想法的肯定,只是這樣的兩家相處模式更容易走得長久、從一而終。我想被父母認可、親友皆知、雙向奔赴、共同祝福、攜手成長的愛情才是我們最夢寐以求的。那麼,如何將雙方的家庭維繫得當,親家之間又有哪些相處的忌諱,這些問題我們都要引以為戒。
  • 跟親家相處,是親近好還是保持距離好呢?
    零、世上的事都要一分為二,有相處好的,也有相處不好的,我就說說我是怎麼相處的吧,我本身就是個不耍心眼的,第一次和親家見面就直來直去,開門見山,沒有臧著,我們雙方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雙方家長都是為了孩子未來的幸福有話直說,說當時也沒客氣就直接的問了對方親家,有什麼條件,對方有什麼講究,要多少彩禮
  • 三國冷知識,諸葛亮司馬懿是兒女親家,三國就是一群親戚打架
    現如今看來,三國時期就是一群親戚打架。為什麼這麼說呢?三國時期很多人都是兒女親家,這樣的情況是鮮為人知的,同時也是三國演義中沒有描寫的。將三國時期看成是「親戚打架」,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有點滑稽了。先從史籍《魏略》中開始說起,在這本著作中,記載了這樣一句話:「建安五年,時霸從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飛知其為良家女,遂以為妻。」建安五年的時候,夏侯霸的堂妹十三四歲,在出去採摘期間被張飛得到,之後張飛就將夏侯霸的女子娶為妻。從這裡開始,三國時期的兒女親家就開始了,還沒完沒了。
  • 兒女結婚後,想要被親家看得起,就要懂得把握好這兩個原則
    親家,是因各自的兒子女兒結婚,才形成的一種特殊親戚關係。親家在相處的時候,總是會免不了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所以說,親家這門親戚,想要走好關係,給彼此留下好的印象,也是需要講究原則和技巧的。兒女結婚後,想要被親家看得起,就要把握好這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最好不要頻繁來往,保持距離,彼此尊重最好。
  • 最「年輕婆婆」走紅,新娘黑臉親家母難堪,網友:這誰能開心?
    當年輕的親媽跟女兒站在一起,就像是「姐妹花」一樣,這的確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兩個人都會覺得臉上有光,回頭率也很高。但是,如果是婆媳,那就另當別論了,不僅讓兒媳臉色,還可能讓親家的心情不好。01最年輕婆婆走紅,新娘表情黑臉,親家母怒視、難堪此前,網絡上就有一組"最年輕婆婆"走紅的照片火了。事情是發生在一對新人的婚禮上,結婚當天,婆婆穿著非常靚麗,身穿一套紅色的禮服,加上精緻的容貌,能襯託氣質的髮型,看起來比兒媳還要動人,很引人注目。
  • 農村親家之間,為啥關係越「平淡」越好?可能離不開這4個原因
    但是一些比較傳統的宗族和親戚之間的習俗卻依然傳承,比如過年過節走親戚等。在我國向來注重好客之道,尤其是對待親戚的時候。逢年過節若有親戚上門,那絕對是拿出最上等的好酒好菜來招待,可以說是大費周章。但是還有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親家之間若登門拜訪則招待得比較「冷淡」,這其中又有哪些說法呢?可能和下面這4個原因有關。
  • 諸葛亮和司馬懿竟是兒女親家!所謂的三國紛爭,竟是一群親戚打架
    可是細讀春秋戰國歷史的話,我們不難發現,各個諸侯之間都是親戚關係。不是夫妻關係,就是親家關係,總是都是沾親帶故的。細讀三國的話,我們也不難發現,所謂的三國紛爭,竟是一群親戚在打架,彼此之間都是沾親帶故的。諸葛家有三兄弟,這三兄弟分別去了三個集團。諸葛誕在魏國任職,諸葛亮在蜀國任職,諸葛瑾在吳國任職,從這三兄弟出發,就能將他們聯繫起來。
  • 和親家一起帶孩子,怎麼相處才好?
    我們小區有一家就是兩個親家母幫帶雙胞胎孫女的,男方是青海人,女方是四川人。看似風平浪靜的一家人相處的非常融洽,晚上出來遛彎的時候,媽媽和外婆帶著一個孩子走一起,爸爸和奶奶帶著一個孩子走在一起,交談甚歡,畫風溫馨。很多人覺得奇怪,為什麼兒媳不和婆婆走在一起,女婿和丈母娘一起呢?這小兩口說,和自己媽媽走在一起,聽聽她們的嘮叨,可以為她們打開心結,然後小兩口再交流意見,免得有大的矛盾了,就不好解決了。
  • 第一次見親家,尊重,是最好的禮物
    謝謝邀請,要我說,第一次會親家,那是關係孩子們今後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慎之又慎啊。尊重,是最好的禮物。 你必須了解親家那裡的風俗習慣,注意尊重他們的習俗尤其是民族習慣,切記不可粗心大意,掉以輕心。 有一句俗語,三裡不同俗,十裡改規矩。
  • 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什麼才是親家之間正確的相處之道
    老祖宗留下了很多財富給後人們學習,這其中就包括很多俗語。但是有的俗語在現在看來已經失去原來的道理。例如農村的一句經典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這句話的意思是:男女結婚後,女方的父母如果主動登門,會被鄰居們說三道四、指指點點,還會被看不起。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俗語流傳出來呢?
  • 常言道「親家登門,不值半文」,有什麼含義呢,現在還適用嗎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一向把宗族和親戚看得十分重要,所以親戚之間相互串門和走動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在農村,雖然農民的整體生活水平比不上城市,但是只要是有親戚登門,他們都會把平時自家人捨不得動的好酒好菜拿出來招待親戚,不過,很多農民給親家的待遇卻是個例外。
  • 農村俗語:「親家上門,不值半分」,是什麼意思?
    農村人的日常生活除了農活之外,人際關係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農村不像城市,同在一個小區的很可能連話都沒有說過,對於農村來講,鄰裡相親還經常坐在一起吃飯。「親家」就是因為婚姻結合在一起的兩個家庭。「親家」的關係比較特殊,他們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卻因為兩個年輕人的婚姻而聯繫在一起。
  • 這些明星有親戚關係?孔劉和姜棟元是親家,金康宇是韓惠珍的姐夫
    在娛樂圈中發展,任何事情都要低調,因為是名人所以受到很多人的關注,任何一件小事都會被放大,因此明星們都很少會曝光私生活,其中家人、親戚等更是很少提及,有的大家族,家裡有一個人當了明星,都可以算得上是喜事了,但是為了保護藝人,親人們也是很少會對外炫耀的,所以有些有關聯的家族即使出了好幾個明星,外界也很少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說幾位韓國娛樂圈裡那些有著親戚關係的明星,有的可能會讓大家覺得很吃驚哦
  • 司馬懿諸葛亮是兒女親家!所謂的三國爭霸,其實是一群親戚打架!
    這小蘿莉出身可非同尋常,她是曹魏名將夏侯淵的侄女,眾多三國題材的遊戲中將其命名為夏侯涓,形象為一個姿色撩人的少婦。雖然張飛在世人眼中是位莽漢,但他眼光確實毒辣。這並非信口胡謅,而是源於正史,當時魏國中郎魚豢所著的《魏略》記載的一板一眼:「建安五年,時霸(夏侯霸)從妹(堂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飛知其為良家女,遂以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