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黃霑是知己,也是梅豔芳的貴人,被譽為武俠音樂的鼻祖

2020-12-22 小雨熱門音樂

如果他跟隨父親的安排發展,那麼顧嘉輝應該成為畫家。如果他在畫架前揮毫散墨,那香港音樂界則會失去一位大師。

而且這會讓黃霑需要少一個知己,讓大屏幕上的武俠世界卻少了味道。

有個問題是:在整個華語音樂的圈子中,羅大佑,李宗盛,黃家駒,顧嘉輝,崔健等這些樂壇歌手如何排名呢?

一位受訪者說:這裡面的歌手都希望能與顧嘉輝進行比較。

鄭少秋曾經評論過顧嘉輝:獅子山下,殿堂級人物。

也許您對這個名字不熟悉,但是如果您聽粵語歌曲,那麼您已經邁入了顧嘉輝時代。

回顧近20世紀初期的香港音樂圈,年近古稀的顧嘉輝說:那時,香港夜總會只流行英語歌曲,只有在二流場所演唱國語歌曲,而廣東歌曲聞所未聞。

直到1972年,許冠傑的一首《鬼馬雙星》演唱了粵語音樂,便打開了粵語歌曲的大門,然後,無線電視的第一部粵語電視劇主題曲《啼笑姻緣》也大張旗鼓地發行。

這首歌就像火焰一般,迅速席捲了香港音樂界,將粵語歌曲推向了高潮。這兩首歌也成為香港音樂界的開端。

後來,許冠傑成為「香港歌神」,而顧嘉輝被譽為「香港音樂圈的鼻祖」,因為他是創作《啼笑姻緣》的人。

在推開粵語歌唱界之門時,顧嘉輝年近半百,從無人知曉到音樂教父,讓他的才華有了發揮的空間。

顧嘉輝1933年出生於廣州。他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古代繪畫鑑賞家,他與張大千等名人有很多交往,如果沒有顧嘉輝的歌手姐姐,顧家輝自然會成為畫家。

顧嘉輝的姐姐是顧媚。她在音樂界被稱為「小雲雀」,她的光彩被時間的塵埃掩埋。

她唱著《阿里山的姑娘》,《不了情》和《夢》,放到今天也是經典。

顧嘉輝15歲時與顧媚定居九龍,由於家境貧寒,他白天在一家外國銀行的實驗室工作,晚上在夜校學習。業餘時間,他跟隨姐姐練習唱歌和彈鋼琴。

在香港穩定了一段時間後,他的姐姐結識了一個做琴手的男朋友,他是一家夜總會的小提琴手。

當他的姐姐和男友約會時,而姐夫的琴師工作由顧嘉輝替代。

後來,顧嘉輝去了仙掌和東英樓的兩家夜總會裡擔任琴師,當時心潮澎湃的顧嘉輝還叫了幾個人組成了一支名為「顧嘉輝大樂隊」的樂隊。

1961年,伯克利音樂學院院長看顧嘉輝的表演後,認為顧嘉輝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並為他爭取到了獎學金,還讓他去美國學習。

那時顧嘉輝認識方逸華,通過方逸華他又認識了邵逸夫。

邵逸夫在聽過顧嘉輝表演後,決定幫他解決留學的生活費用,因此顧嘉輝便沒了顧慮,去了國外接受了兩年的音樂培訓。

當顧嘉輝從國外學成歸來時,他找一份工作,是給一些電影公司作曲。

而此時黃霑也從香港大學畢業,並且在夜總會跳舞時遇見了正在演奏的顧嘉輝,兩人一拍即合,並結為了知己。

兩人居住的地方很近,近到通過窗戶,他們可以看到對方的房間。

顧嘉輝每天當看到了他家的燈亮了,他就知道黃霑回來了,然後打電話相約,然後兩個人就下樓喝酒聊天。

顧嘉輝是一個天才,黃霑是一個鬼才。

在1980年的大街小巷,《上海灘》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當《上海灘》即將播出時,導演找到了顧嘉輝,希望他能在三天之內完成同名主題曲的創作,但光作曲已經花掉了兩天半。

因此,第三天凌晨兩點,顧嘉輝給黃霑打了電話。顧嘉輝哼唱了一遍曲譜後,便告知黃霑早上要交稿。

黃霑拿到到譜子面露愁容,在上了個洗手間後,突然才思泉湧: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永不休......

僅20分鐘後,黃霑就寫下了歌詞,這也是他創作最快的歌。

之後,他們兩個又合作了很多經典歌曲,都贏得了音樂界的青睞。

顧嘉輝與黃霑但凡兩人合作,就一定鑄造精品。

金庸先生的小說裡有曲洋和劉正風,琴瑟和鳴,而小說之外,顧嘉輝與黃霑二人配合默契,成為武俠電影的指定創作人。

顧嘉輝加黃霑本來就非常厲害了,後來再加上一個羅文,便組成了「香港樂壇的鐵三角」。

在香港影視劇的黃金時代中,所有的武俠主題曲都被顧嘉輝,黃霑,羅文承包了。

1990年,顧嘉輝獲得十大金曲榮譽獎,香港音樂界的明星們向他表示祝賀,包括梅豔芳,張學友,劉德華,葉倩文,林憶蓮,beyond等。

其中很多歌手,顧嘉輝見證了他們從名不見經傳到大紅大紫的過程。

1983年,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被改編成電視劇,不知驚豔了多少人。當時還不出名的周星馳在劇中跑龍套,被一首《世間始終你好》驚豔到了,而在三十年後,他在自己的電影《美人魚》中,請來了鄭少秋與莫文蔚重唱此歌,來致敬經典。

梅豔芳參加了「首屆新秀歌曲大賽」,儘管她當時只有19歲,但她一路闖入冠軍的爭奪戰。

當時的評委包括顧嘉輝,黃霑,黎小田等一眾音樂前輩。

當時滿分為50分,黃霑直接給了梅豔芳50分,然後他對顧嘉輝給的分數感到好奇。顧家輝說,藝術是無止境的,所以他給了49分。

除了寫歌支持樂壇新秀,黃霑與顧嘉輝還舉辦了幾場音樂會。一個峨峨兮若泰山,一個洋洋兮若江河,30多年的合作,他們從未發生過爭執。

2004年,黃霑由於肺癌的復發,沒能挺過那個寒冬。

追思會上,顧嘉輝以淚洗面,他帶了一副自己所寫的輓聯。

黃霑生前有兩個遺願,第一個想參演舞臺劇,第二個是與好友顧嘉輝一起舉行一次演唱會。

這並不是幾十年來缺一不可的合伙人顧家輝的遺憾。

轉過身是吹著黑髮的風,回頭已經是雪白的。

第二年,顧嘉輝想給黃霑送一首歌,他寫好了這首歌的曲後,但他覺得任何人都不宜寫詞。最後,他邀請了三個年代的人來填寫歌詞。

也是在那幾年,隨著羅文、黃霑、梅豔芳、張國榮等相繼離世,香港的武俠音樂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在他的晚年,定居在遙遠的加拿大,再次拾起畫筆。他的繪畫和音樂作品總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者展示中國古風,或者凸顯香港的情懷。

相關焦點

  • 他是黃霑的知己,梅豔芳的貴人,被譽為音樂界的金庸
    若是按照子承父業的成長方式,顧嘉輝應該會成為一名畫家,若他是在畫架前濃墨重彩,則必定香港樂壇失顏色。而且老頑童黃霑,要少一名知己,大熒幕上的武俠世界,要少三分盪氣迴腸的餘味。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在整個華人圈子裡,羅大佑,李宗盛,黃家駒,顧嘉輝,崔健等人的排名如何?
  • 讓黃霑服軟、捧梅豔芳出道,他是無數歌壇巨星背後的大佬
    老頑童黃霑,要少一名知己——大熒幕上的武俠世界,也要少三分盪氣迴腸的餘味。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在整個華人圈子裡,羅大佑、李宗盛、黃家駒、顧嘉輝、崔健等人的排名如何?顧嘉輝有一個回答說:相信我,名單裡除顧嘉輝以外的人,都會以能與他一同被比較而感到榮幸。
  • 鬼才黃霑五首經典武俠音樂,令人沉醉的江湖!
    黃霑被譽為香港的四大才子之一,更有鬼才之稱,在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史上,更是舉足輕重,他的作品已成為香港流行樂壇的基石,我們熟悉的很多港劇、港片音樂都是出自他手,今天給大家梳理了黃霑所創作的五首武俠音樂TOP5:《滄海一聲笑》出自電影:《笑傲江湖》滄海一聲笑是黃霑不可多得的巔峰之作,徐克的笑傲江湖因為這首歌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位,從而掀起了武俠電影創作的新高潮。
  • 他是香港第一個開演唱會的歌星,被譽為舞臺皇者——致敬歌王羅文
    83版射鵰羅文——粵語歌壇的開創者羅文是香港粵語歌壇的開創者,他是唱功最好的男歌手,音域最寬的男歌手(除林子祥)、好多女歌手都比上,被譽為樂壇教父,也有人稱他為歌聖。,也是第一個榮獲十大勁歌金曲獎(1978年);也是第一個拿到了流行歌唱家獎(1988年);也是第一位榮獲金曲銀禧榮譽大獎(2002年),也是粵語流行曲的第一代「舞臺皇者」。
  • 他是香港第一個開演唱會的歌星,被譽為舞臺皇者——致敬歌王羅文
    ,音域最寬的男歌手(除林子祥)、好多女歌手都比上,被譽為樂壇教父,也有人稱他為歌聖。;也是香港第一個開演唱會的藝人(1976年);也是香港電視劇唱主題曲最多的歌星,也是第一個榮獲十大勁歌金曲獎(1978年);也是第一個拿到了流行歌唱家獎(1988年);也是第一位榮獲金曲銀禧榮譽大獎(2002年),也是粵語流行曲的第一代「舞臺皇者」。
  • 陳百強的兩大貴人,一位是紅顏知己何超瓊,另一位是誰?
    很小的時候陳百強就顯露出對音樂的熱愛,電子琴和鋼琴是陳百強的酷愛,但是這卻「得罪」了父親。這一點和哥哥張國榮很相似,出身貴族家庭但是都不一想繼承家族產業,而是選擇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1979年對陳百強來說,是一個成功年。一首《眼淚為你流》斬獲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也奠定了陳百強在香港樂壇的地位。八十年代,陳百強在香港樂壇享有崇高的地位!
  • 黃霑走後,香港音樂再無江湖
    金庸小說,徐克的電影,黃霑的詞曲,三合為一,互為成全。被冠以「流行歌詞宗匠」的黃霑,從1970年代末開始活躍於香港流行樂壇,一生創作2000多首歌,曲風天馬行空又氣象萬千,街巷傳唱的經典數不勝數,他的一生,也見證著港樂的崛起、輝煌與沒落,儼然香港一枚鮮明的時代標籤。黃霑生前身後,人們多尊稱一聲「霑叔」,傳奇已逝,關於他的江湖豪情卻經久不衰。
  • 被黃霑封為九龍女的都有誰?梅豔芳藍潔瑛不在了,而她當了導演
    黃霑是香港樂壇一代音樂鬼才,同時他也是一名優秀的演員,多才多藝的他,在香港娛樂圈的地位也是顯而易見的。  很多人都說,那個年代也是熱衷封神的年代,黃霑稱為鬼才,許冠傑稱為歌神,周星馳稱為星爺等等。
  • 羅文走了,黃霑走了,金庸走了,武俠音樂的時代結束了
    其中,《鐵血丹心》的詞作者是鄧偉雄,也是一位才子,曾為汪明荃寫過《萬水千山總是情》。另外兩首的詞作者都是黃霑。三首歌均為羅文、甄妮合唱。羅文在此之前已經名滿香江,跟黃霑有過多次合作。尤其是1979年的《獅子山下》一歌,唱出了香港人經久不息的精神,被稱為「城歌」。2002年,朱鎔基訪港時,曾深情朗誦《獅子山下》,勉勵港人奮發振作。
  • 他是拋棄孕妻的負心漢,也是樂壇鬼才,黃霑為何能有這麼高評價?
    這首歌的詞曲作者,是被譽為「樂壇鬼才」的黃霑。他與金庸、倪匡、蔡瀾又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但在父親眼中,音樂是不務正業的愛好,黃霑只能偷偷學藝。不管《世間始終你好》,還是深情的《心債》,或者痴情的《讓一切隨風》,歌詞裡都加入了更豐富的細膩情感,這體現了黃霑不僅有武俠豪情,還有兒女情長的一面。這也與他風流的感情經歷息息相關。黃霑的第一個妻子是個叫華娃的歌星,兩人是青梅竹馬,但在髮妻在懷第三胎的時候,他移情別戀,愛上了林燕妮。華娃在臨盆前一個月與黃霑離婚,黃霑也理所當然被大家罵「渣男」。
  • 黃霑欣賞梅豔芳到什麼程度?林燕妮當時為此吃醋不已
    2003年12月30日,梅豔芳去世。梅豔芳1963年出生,這一年40歲。後來黃霑寫了《奇女子梅豔芳》來懷念這個傳奇的女子。想起第一次看見她,眾人已經驚為天人,用跑出亞軍幾條街的成績成為冠軍。只是這位才藝俱佳的女子,雖然個性灑脫的像個男子,大骨子裡卻需要寵愛,故黃霑在文章的最後寫到:他只要求我們寵他,愛他這我們全做過了此後,我們會記得,像個出過位娛樂圈奇女子她的名字,叫梅豔芳。聽說,只要香港天氣若是晴好,夜晚的星星總是特別的亮。黃霑與梅豔芳最直接的合作,是電影《歌舞昇平》,不知道還有多人記得這部電影。
  • 她曾被黃霑譽為梅豔芳的接班人,如今為黃家駒終生不嫁
    梅豔芳接班人林楚麒的才華主要表現在唱歌方面,1985年她參加了第四屆《新秀歌唱大賽》,這個比賽堪稱香港巨星的搖籃,梅豔芳,張衛健,黎明,李克勤都是在這裡出道的!當時《新秀歌唱大賽》的評委黃霑對林楚麒的評價很高,認為她是梅豔芳的接班人。緊接著就開始了她開掛的歌壇生涯:1987年林楚麒在「東京音樂節」中以《情濃》一曲奪得大獎。1989年在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中入圍最受歡迎新人獎。
  • 愛黃霑12年的林燕妮走了,霑叔憑什麼讓人又愛又恨?
    ,黃霑的詞曲對於幫助影片完成人物氣質和劇情走向可謂至關重要,與影像一起共同完成了對新武俠的顛覆式創新。其實,雷頌德是學土木工程的,但由於與黃霑的一生最愛林燕妮的兒子是死黨,十幾歲的時候就跟沾叔認識,加上心中對音樂的熱愛,令他對沾叔很崇拜並視沾叔為師傅,後來也由黃沾一手提攜加入樂壇。他接的第一項音樂工作,就是在《倩女幽魂》中參與配樂部分。來到青蛇時,雷頌德也更趨成熟,《人間魔域》詭異犀利、《人生如此》超凡脫俗。
  • 永遠的鬼才,永遠的江湖,永遠的黃霑
    詞曲作者就是上世紀90年代紅極一時的音樂鬼才黃霑。不同於金庸和古龍等武俠大家用文字來書寫各自心中的江湖、俠客、恩仇、大義。黃霑用自己的音樂來詮釋著自己內心的快意江湖和男歡女愛。黃霑的音樂作品很隨性,旋律中帶著他的狂放不羈,歌詞裡有他的恃才傲物。
  • 最牛音樂人黃霑,他最滿意的作品,羅文黃霑曾經唱到落淚
    最牛音樂人黃霑,他最滿意的作品,羅文曾經唱到落淚黃霑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他是香港第一詞作人,作曲也是一流,用才華橫溢形容他一點都不過分。黃霑被稱為音樂鬼才,他一生創作2000多首歌曲。只要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他的音樂。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的傳奇廣告也是出自他手。
  • 黃霑顧嘉輝的武俠曲 男孩們心中的武俠夢
    小時候,每個男孩子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像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一樣持劍行走於江湖。他修煉一身絕世的武功,飛簷走壁,行俠仗義。比如說馬爸爸的武俠夢,與眾多一線武打明星一起拍電影,他出演男一號。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金庸先生、古龍先生及梁羽生先生的相繼離去,使得一個時代也被終結了。
  • 顧嘉輝:被譽為香港樂壇教父的他,卻是木訥於言而澎湃於心的人
    但輝哥並不氣餒,他充分運用時間去自修,去提升自己。五十年代末,輝哥與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組成了一個「顧嘉輝大樂隊」。什麼樣的歌最動人?一定是發自內心真誠的聲音。1961年,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的校長,在夜總會看到輝哥的表演後,主動為他申請了一筆獎學金。可路費呢?以輝哥木訥的口才,又到哪裡去籌集這筆巨款呢?關鍵時刻,邵氏老闆邵逸夫挺身而出。顧媚與方逸華交好,而方逸華是邵逸夫的紅顏知己。
  • 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黃霑的音樂
    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作為華人圈的詞壇巨匠,為了自己引以為傲的音樂事業,黃霑先生性格直率,遇到不滿的事或人通常直言不諱,這也致使他在華語樂團中得罪了眾人,晚景悽涼。在人的一生中,親情、愛情是和自己生活獨具血緣關係的,唯有友情是建立在社會關係之上的,這也是高山流水這段佳話能感動人的原因,在人的一生中,擁有一段誠摯的友情是難為可貴的,有一位老友人常伴左右、嬉笑暢談也是人生的一大愜意。
  • 音樂鬼才黃霑:世人都道『黃老邪』顛,誰又能看穿他的愛與遺憾?
    、倪匡、蔡瀾)」之稱的音樂鬼才黃霑,被後人尊呼為霑叔。大學時代,他就為李香蘭的最後一部國語片《一夜風流》做過配音,之後又報名參加了業餘歌手比賽,也是在這時,黃湛森更名為黃霑。3年後,黃霑利落地交上畢業論文《姜白石詞研究》,跨出了港大的校門。此時,距他交上港大上下無人敢審的那篇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還有40年的光陰。
  • 鬼才黃霑:比起與林燕妮的情史,他的無數絕唱才最值得銘記
    但他過於較真,看不慣後人對音樂,對電影的敷衍,乃至後來由於對劇本過分挑剔而導致電影公司破產。對於一個思維敏捷、妙語連珠的人而言,不做主持是一大憾事。1969年,黃霑就已經在主持界闖出名堂,獲得了當年最佳電視節目男司儀獎,更被譽為「電視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