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跟隨父親的安排發展,那麼顧嘉輝應該成為畫家。如果他在畫架前揮毫散墨,那香港音樂界則會失去一位大師。
而且這會讓黃霑需要少一個知己,讓大屏幕上的武俠世界卻少了味道。
有個問題是:在整個華語音樂的圈子中,羅大佑,李宗盛,黃家駒,顧嘉輝,崔健等這些樂壇歌手如何排名呢?
一位受訪者說:這裡面的歌手都希望能與顧嘉輝進行比較。
鄭少秋曾經評論過顧嘉輝:獅子山下,殿堂級人物。
也許您對這個名字不熟悉,但是如果您聽粵語歌曲,那麼您已經邁入了顧嘉輝時代。
回顧近20世紀初期的香港音樂圈,年近古稀的顧嘉輝說:那時,香港夜總會只流行英語歌曲,只有在二流場所演唱國語歌曲,而廣東歌曲聞所未聞。
直到1972年,許冠傑的一首《鬼馬雙星》演唱了粵語音樂,便打開了粵語歌曲的大門,然後,無線電視的第一部粵語電視劇主題曲《啼笑姻緣》也大張旗鼓地發行。
這首歌就像火焰一般,迅速席捲了香港音樂界,將粵語歌曲推向了高潮。這兩首歌也成為香港音樂界的開端。
後來,許冠傑成為「香港歌神」,而顧嘉輝被譽為「香港音樂圈的鼻祖」,因為他是創作《啼笑姻緣》的人。
在推開粵語歌唱界之門時,顧嘉輝年近半百,從無人知曉到音樂教父,讓他的才華有了發揮的空間。
顧嘉輝1933年出生於廣州。他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古代繪畫鑑賞家,他與張大千等名人有很多交往,如果沒有顧嘉輝的歌手姐姐,顧家輝自然會成為畫家。
顧嘉輝的姐姐是顧媚。她在音樂界被稱為「小雲雀」,她的光彩被時間的塵埃掩埋。
她唱著《阿里山的姑娘》,《不了情》和《夢》,放到今天也是經典。
顧嘉輝15歲時與顧媚定居九龍,由於家境貧寒,他白天在一家外國銀行的實驗室工作,晚上在夜校學習。業餘時間,他跟隨姐姐練習唱歌和彈鋼琴。
在香港穩定了一段時間後,他的姐姐結識了一個做琴手的男朋友,他是一家夜總會的小提琴手。
當他的姐姐和男友約會時,而姐夫的琴師工作由顧嘉輝替代。
後來,顧嘉輝去了仙掌和東英樓的兩家夜總會裡擔任琴師,當時心潮澎湃的顧嘉輝還叫了幾個人組成了一支名為「顧嘉輝大樂隊」的樂隊。
1961年,伯克利音樂學院院長看顧嘉輝的表演後,認為顧嘉輝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並為他爭取到了獎學金,還讓他去美國學習。
那時顧嘉輝認識方逸華,通過方逸華他又認識了邵逸夫。
邵逸夫在聽過顧嘉輝表演後,決定幫他解決留學的生活費用,因此顧嘉輝便沒了顧慮,去了國外接受了兩年的音樂培訓。
當顧嘉輝從國外學成歸來時,他找一份工作,是給一些電影公司作曲。
而此時黃霑也從香港大學畢業,並且在夜總會跳舞時遇見了正在演奏的顧嘉輝,兩人一拍即合,並結為了知己。
兩人居住的地方很近,近到通過窗戶,他們可以看到對方的房間。
顧嘉輝每天當看到了他家的燈亮了,他就知道黃霑回來了,然後打電話相約,然後兩個人就下樓喝酒聊天。
顧嘉輝是一個天才,黃霑是一個鬼才。
在1980年的大街小巷,《上海灘》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當《上海灘》即將播出時,導演找到了顧嘉輝,希望他能在三天之內完成同名主題曲的創作,但光作曲已經花掉了兩天半。
因此,第三天凌晨兩點,顧嘉輝給黃霑打了電話。顧嘉輝哼唱了一遍曲譜後,便告知黃霑早上要交稿。
黃霑拿到到譜子面露愁容,在上了個洗手間後,突然才思泉湧: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永不休......
僅20分鐘後,黃霑就寫下了歌詞,這也是他創作最快的歌。
之後,他們兩個又合作了很多經典歌曲,都贏得了音樂界的青睞。
顧嘉輝與黃霑但凡兩人合作,就一定鑄造精品。
金庸先生的小說裡有曲洋和劉正風,琴瑟和鳴,而小說之外,顧嘉輝與黃霑二人配合默契,成為武俠電影的指定創作人。
顧嘉輝加黃霑本來就非常厲害了,後來再加上一個羅文,便組成了「香港樂壇的鐵三角」。
在香港影視劇的黃金時代中,所有的武俠主題曲都被顧嘉輝,黃霑,羅文承包了。
1990年,顧嘉輝獲得十大金曲榮譽獎,香港音樂界的明星們向他表示祝賀,包括梅豔芳,張學友,劉德華,葉倩文,林憶蓮,beyond等。
其中很多歌手,顧嘉輝見證了他們從名不見經傳到大紅大紫的過程。
1983年,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被改編成電視劇,不知驚豔了多少人。當時還不出名的周星馳在劇中跑龍套,被一首《世間始終你好》驚豔到了,而在三十年後,他在自己的電影《美人魚》中,請來了鄭少秋與莫文蔚重唱此歌,來致敬經典。
梅豔芳參加了「首屆新秀歌曲大賽」,儘管她當時只有19歲,但她一路闖入冠軍的爭奪戰。
當時的評委包括顧嘉輝,黃霑,黎小田等一眾音樂前輩。
當時滿分為50分,黃霑直接給了梅豔芳50分,然後他對顧嘉輝給的分數感到好奇。顧家輝說,藝術是無止境的,所以他給了49分。
除了寫歌支持樂壇新秀,黃霑與顧嘉輝還舉辦了幾場音樂會。一個峨峨兮若泰山,一個洋洋兮若江河,30多年的合作,他們從未發生過爭執。
2004年,黃霑由於肺癌的復發,沒能挺過那個寒冬。
追思會上,顧嘉輝以淚洗面,他帶了一副自己所寫的輓聯。
黃霑生前有兩個遺願,第一個想參演舞臺劇,第二個是與好友顧嘉輝一起舉行一次演唱會。
這並不是幾十年來缺一不可的合伙人顧家輝的遺憾。
轉過身是吹著黑髮的風,回頭已經是雪白的。
第二年,顧嘉輝想給黃霑送一首歌,他寫好了這首歌的曲後,但他覺得任何人都不宜寫詞。最後,他邀請了三個年代的人來填寫歌詞。
也是在那幾年,隨著羅文、黃霑、梅豔芳、張國榮等相繼離世,香港的武俠音樂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在他的晚年,定居在遙遠的加拿大,再次拾起畫筆。他的繪畫和音樂作品總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者展示中國古風,或者凸顯香港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