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黃霑的知己,梅豔芳的貴人,被譽為音樂界的金庸

2020-12-22 騰訊網

若是按照子承父業的成長方式,顧嘉輝應該會成為一名畫家,若他是在畫架前濃墨重彩,則必定香港樂壇失顏色。

而且老頑童黃霑,要少一名知己,大熒幕上的武俠世界,要少三分盪氣迴腸的餘味。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在整個華人圈子裡,羅大佑,李宗盛,黃家駒,顧嘉輝,崔健等人的排名如何?

有一個回答說:相信我,名單裡除顧嘉輝以外的人,都會以能與他一同被比較而感到榮幸。

鄭少秋曾評價顧嘉輝:獅子山下,殿堂級人物。

也許你並不熟悉這個名字,但如果你聽粵語歌,那你便曾踏入過顧嘉輝的時代。

再回憶起二十世紀早期的的香港樂壇,已近古稀的顧嘉輝說:那個年代,香港夜總會只流行英文歌,二流的場所唱國語歌,廣東歌聞所未聞。

直到1972年,許冠傑以一首《鬼馬雙星》橫空出世,唱響了粵曲的開端,緊接著,TVB的首部粵語電視劇主題曲《啼笑姻緣》也大張旗鼓地問世,該曲有如星星之火,迅速以燎原之勢席捲香港樂壇,將粵語歌推向一個烈火烹油的高潮,這兩首歌也成為香港樂壇的開山之作。

後來許冠傑成了「香港歌神」,顧嘉輝則被譽為「香港樂壇開山祖師」,因為那首《啼笑姻緣》正是由他操刀作曲。

推開粵語歌壇的大門時,顧嘉輝已年近不惑,從默默無聞到音樂教父,他走的是一條才華之道。

1933年,顧嘉輝出生於廣州,他的父親是著名古畫鑑賞玩家,與張大千等畫壇名流多有交往,如果沒有一個歌手姐姐,顧嘉輝會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名畫家。

顧嘉輝的姐姐名叫顧媚,在樂壇素有「小雲雀」之稱,她的光華現已被掩於時光的灰塵之下。

但由她唱火的歌曲,我們大多耳熟能詳,比如《阿里山的姑娘》《不了情》《夢》等。

姐姐與音樂的緣分,碰巧落在顧嘉輝的心底生根發芽,並無心插柳,柳成蔭。

顧嘉輝15歲時,與顧媚定居九龍,由於家境窘迫,當時他白天在洋行的化驗室工作,晚上在夜校學習,閒暇之餘,便是跟隨姐姐苦練唱歌與鋼琴。

在香港安定一段時間後,顧媚交了一個在夜總會當琴手的男朋友,有時候兩人出去約會,琴師的工作便交由顧嘉輝代替,後來,他分別在仙掌和東英樓的兩家夜總會裡擔任琴師,也曾召集過幾個人組成了一支樂隊,名叫「顧嘉輝大樂隊」。

1961年,伯克利音樂學院的校長偶然見過顧嘉輝的表演後,以才氣識人,主動為他申請了一筆獎學金,並邀請他前往美國深造。

那時顧嘉輝認識方逸華,方逸華又與邵逸夫是好友,牽橋搭線下,邵逸夫幫助他解決了生活費的問題,於是顧嘉輝去往波士頓, 接受了為期二年的音樂訓練課程。

顧嘉輝學成歸來時已近而立,他的工作是為邵氏、嘉禾等電影公司作曲、編曲或配樂,也是在這一年,黃霑從香港大學中文系畢業,工作後的黃霑經常在「仙掌」夜總會唱歌跳舞,與顧嘉輝不期而遇,引為知己。

那時候,兩人都住在香港的窩打老道,透過窗口可以看到各自房間的陽臺,顧嘉輝若是見到對面的燈亮了,便知道黃霑下班回來了,再打電話過去相約,接著兩人便下樓,喝一醉方休的酒,聊一拍即合的天。

顧嘉輝是個天才,黃霑是個鬼才,棋逢對手,雙劍合璧,曾力扛香港樂壇半壁江山。

1980年的大街小巷,應該無人不聽《上海灘》。

那時《上海灘》即將播出時,導演找到顧嘉輝,希望他能在三天之內創作出同名主題曲,但僅僅譜曲,顧嘉輝已經花去了兩天半的時間。

於是在第三天的凌晨兩點,顧嘉輝給黃霑打了個電話,首先,顧嘉輝哼唱了一遍新的曲譜,兩人對了一遍沒有問題之後,他便告知黃霑要早上交稿。

黃霑拿到到譜子一籌莫展,先去上了個洗手間,期間突然文思湧動: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永不休......

僅僅過了20分鐘,黃霑便已寫好了歌詞,這也是他創作最快的一首歌。

之後續集播出,輝黃二人又合作了《萬般情》與《上海灘龍虎鬥》,依舊由一線女歌手葉麗儀演唱,上海灘三部曲深得樂壇青睞,尤其是「達明一派」的主唱黃耀明,他甚至將三首歌各取一部分,拼湊成了一首《一二三上海灘》,竟也毫不違和。

顧嘉輝與黃霑的組合,樂壇人稱「輝黃二聖」,但凡兩人合作,必定精品無疑。

90年代的時候,曾有記者採訪黃霑,問及在自己的作品中,最得意的是哪首歌,黃霑說:「一部《滄海一聲笑》高邁悠遠,最為俠氣,一首《舊夢不須記》哀而不怨,柔情萬般,兩首歌曲集結俠骨柔情,可謂雙璧。」

這話傳到顧嘉輝的耳朵裡,他笑道,「一首《兩忘煙水裡》就已經俠骨柔情,兩樣都有了,這個笨蛋黃霑居然要講兩首!」

話又傳回黃霑的耳中,香江才子竟一改平常嬉戲作風,不僅非常贊同顧嘉輝所說,還特意致電記者,要收回自己的「雙璧說」。

金庸先生的小說裡有曲洋和劉正風,琴瑟和鳴,一世知己,而小說之外,則有顧嘉輝與黃霑,配合默契,為熒幕武俠保駕護航。

顧嘉輝加黃霑是「輝黃二聖」組合,再加上一個羅文,則成了「港樂鐵三角」。

有人說韓磊是中國的「帝王之聲」,羅文是中國的「武俠之聲」。

在香港影視劇的黃金時代,幾乎所有的武俠歌曲都是由顧嘉輝譜曲,黃霑作詞,羅文演唱,此三人儼然成了武俠劇的主題曲專業戶。

有《射鵰》的《鐵血丹心》,《小李飛刀》的《刀光淚影》,《楚留香》的《笑我踏河山》......

而最經典的作品,不得不提一首《獅子山下》。

這首歌中有香港草根的眾生之相,拼搏的精神,堅持的信念,在經歷幾十年的歲月沉澱後,獲得了香港的「市歌」之稱。

借陳平原先生之語,那個漸行漸遠的八零年代:泥沙俱下,眾聲喧譁,生氣淋漓。

香港樂壇最最繁華的時候,教父輩出,天王盛行。

1990年,顧嘉輝榮獲十大勁歌金曲榮譽大獎,港樂群星為他演唱祝賀,包括梅豔芳,張學友,劉德華,葉倩文,林憶蓮,beyond等樂壇翹楚。

當時一首歌接一首歌地切換,眾星輪番登場,有如光陰變幻,從青蔥到暮年。

其中很多歌手,顧嘉輝的確參與了他們從名不見經傳到大紅大紫的過程。

1983年,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被拍成電視劇,驚豔了幾代人,當時還未成名的周星馳在劇中跑龍套,被一首《世間始終你好》震撼不已,三十年後,他在自己執導的電影《美人魚》中,請來了鄭少秋與莫文蔚重唱此歌,以致過往。

而在前一年,梅豔芳參加了「第一屆新秀歌曲大賽」,當時她雖年僅19歲,卻一路殺到了冠軍爭奪賽,舞臺上,梅豔芳唱的是徐小鳳的《風的季節》。

臺上的幾位評委,有顧嘉輝,黃霑,黎小田等一眾音樂前輩。

一曲終了,黃霑對梅豔芳讚不絕口,當時50是滿分,黃霑便打了50分,之後便好奇顧嘉輝給的分數,顧嘉輝說藝術無止境啊,於是打了49分,留了點給她進步的空間。

之後梅豔芳以冠軍出道,她的第一首歌曲《心債》,便是出自「輝黃」兩人傾心打造的手筆。

除卻寫歌作曲扶持新人,黃霑與顧嘉輝還曾幾次舉行演唱會,一個峨峨兮若泰山,一個洋洋兮若江河,合作三十餘年,竟從未吵過架。

情堅至此,能拆散兩人的,也唯有死別一事。

2004年,黃霑因肺癌復發,沒能挺過那個寒冷的冬天。

追思會上,顧嘉輝以淚洗面,他帶了一副自己所寫的輓聯:

滄海一聲笑,笑傲江湖一名士

忘盡心中情,情牽當年每段詞

不久,蔡瀾眾人憶及黃霑生前,統計出黃霑把他們都罵了個遍,但除了顧嘉輝。

黃霑生前有兩個遺願未了,第一個是演一出以男性生育為題材的舞臺劇,第二個是與好友顧嘉輝一起舉行《顧嘉輝榮休演唱會》。

這又何嘗不是顧嘉輝的遺憾,幾十年搭檔,缺一不可,原本定於12月的告別演唱會,被他一推再推。

掉頭一去是風吹黑髮,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

翌年,顧嘉輝想送一首歌給黃霑,他譜好了曲,但是由誰作詞他都覺得不妥,最後,邀請到了老中青三代為其填詞。

也是在那幾年,隨著黃霑、羅文、梅豔芳、張國榮等人相繼離世,港樂開始走下坡路。

武俠謝幕,港樂闌珊。

再無「燈火輝黃」江湖遊,再無「霑前顧後」兩少年。

高曉松說:來的時候,大師們是成波一起來,走的時候,走得一個都不剩。

隨著好友一個個離開,港樂式微之時,顧嘉輝也退出樂壇。

他的晚年回歸沉寂,定居遙遠的加拿大,重新拿起了畫筆,他的畫作與音樂作品總有異曲同工之妙,或展現中國山水,或暗藏古代風味,落筆處突顯香港情懷。

歌后葉麗儀曾以金庸相喻: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播放過顧嘉輝的歌曲。

但低調如顧嘉輝,他僅留給我們一個模糊的背影,便徹底做回了顧「家」輝,不問世事,只顧家事。

不由想起他曾經創作的《楚留香》。

就讓浮名輕拋劍外

千山我獨行

不必相送

相關焦點

  • 他與黃霑是知己,也是梅豔芳的貴人,被譽為武俠音樂的鼻祖
    如果他跟隨父親的安排發展,那麼顧嘉輝應該成為畫家。如果他在畫架前揮毫散墨,那香港音樂界則會失去一位大師。而且這會讓黃霑需要少一個知己,讓大屏幕上的武俠世界卻少了味道。這首歌就像火焰一般,迅速席捲了香港音樂界,將粵語歌曲推向了高潮。這兩首歌也成為香港音樂界的開端。後來,許冠傑成為「香港歌神」,而顧嘉輝被譽為「香港音樂圈的鼻祖」,因為他是創作《啼笑姻緣》的人。
  • 讓黃霑服軟、捧梅豔芳出道,他是無數歌壇巨星背後的大佬
    後來許冠傑成了「香港歌神」,顧嘉輝則被譽為「香港樂壇開山祖師」,因為那首《啼笑因緣》正是由他操刀作曲。推開粵語歌壇的大門時,顧嘉輝已年近不惑,從默默無聞到音樂教父,他走的是一條才華之道。他的工作是為邵氏、嘉禾等電影公司作曲、編曲或配樂。也是在這一年,黃霑從香港大學中文系畢業,工作後的黃霑經常在「仙掌」夜總會唱歌跳舞,與顧嘉輝不期而遇,引為知己。那時候,兩人都住在香港的窩打老道,透過窗口可以看到各自房間的陽臺。
  • 梅豔芳摯友曬珍貴合照,12人中已有一半駕鶴西歸,金庸張國榮在內
    梅豔芳摯友曬珍貴合照,12人中已有一半駕鶴西歸,金庸張國榮在內隨著時光的流逝,娛樂圈許多老前輩相繼離去,讓人惋惜不已。梅豔芳的摯友劉培基也開始曬珍貴合照懷念過去了,合照中的12個人中已經有一半駕鶴西歸,金庸張國榮在內。
  • 黃霑罵遍圈中好友,與金庸老死不相往來,卻有一人讓他萬分敬重
    董小姐首推黃霑!身邊新入職的90後同事,一臉天真的問董小姐,黃霑是誰?隨便給他列了一串歌單,結果他跪著聽了整整一下午!《上海灘》《當年情》《倩女幽魂》《滄海一聲笑》《我的中國心》《世間始終你好》《萬水千山縱橫》霑叔大才,他與金庸、蔡瀾、倪匡並稱「四大才子」,聲名之盛冠絕香江,甚至在整個華語世界,都頗具聲望和影響力。
  • 羅文走了,黃霑走了,金庸走了,武俠音樂的時代結束了
    2004年,黃霑逝世的時候,金庸好像無所表示。按照江湖的說法,與倪匡、蔡瀾合稱「香港四大才子」的這兩位,自1997年香港回歸後就「老死不相往來」。但黃霑生前還是很喜歡寫金庸,談金庸,罵金庸。他們的關係,一度親密無間。▲數一數這張照片有多少熟悉的臉孔。最右是黃霑。
  • 他是敢對梅豔芳兇的人,梅豔芳、張國榮的成就裡少不了他的身影
    三、在香港聲名鵲起留學歸來的劉培基在香港開了個人服裝店「詩紡」,他迎來的第一位客人就是香港大名鼎鼎文人黃霑的妻子林燕妮,當時陳家英、林燕妮和容朱迪走進劉培基的店。容朱迪看上一件白色襯衫,可劉培基覺得不適合她,因此拒絕賣給容朱迪。可容朱迪就是喜歡這件衣服。最後劉培基把衣服上的商標剪了下來,並把衣服送個容朱迪,但是他有一個要求就是不能說這件衣服是他設計的。
  • 黃霑欣賞梅豔芳到什麼程度?林燕妮當時為此吃醋不已
    2003年12月30日,梅豔芳去世。梅豔芳1963年出生,這一年40歲。後來黃霑寫了《奇女子梅豔芳》來懷念這個傳奇的女子。想起第一次看見她,眾人已經驚為天人,用跑出亞軍幾條街的成績成為冠軍。只是這位才藝俱佳的女子,雖然個性灑脫的像個男子,大骨子裡卻需要寵愛,故黃霑在文章的最後寫到:他只要求我們寵他,愛他這我們全做過了此後,我們會記得,像個出過位娛樂圈奇女子她的名字,叫梅豔芳。聽說,只要香港天氣若是晴好,夜晚的星星總是特別的亮。黃霑與梅豔芳最直接的合作,是電影《歌舞昇平》,不知道還有多人記得這部電影。
  • 黃霑:與金庸齊名,與李小龍約架,樂壇宗師卻帶著遺憾離世!
    "黃沾是流行音樂界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也見證著香港樂壇的崛起、輝煌與沒落。黃沾不僅是樂壇的傳奇人物,他的影響力已經超出了流行音樂,成為代表香港的一個時代標籤。"黃霑一生寫歌2000多首,詞曲俱佳,留下經典無數,拿遍各類大獎。故有"凡有華人處,即能歌霑詞"的說法。他才華橫溢,風流成性,他酒色財氣,百無禁忌。他與金庸、倪匡和蔡瀾一起,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 黃霑|和金庸齊名的鬼才,和李小龍打過架的浪子
    這首歌的詞、曲都寫得精彩萬分,相互又契合無間,簡直可以用天人合一來形容,聽後那悠遠的旋律縈繞心間,徘佯耳際,久久不能遺忘……」2004年黃霑去世,顧嘉輝也在2005年舉辦了告別演唱會。知己酬酢,兄弟一場。他駕鶴西去,他亦退隱江湖。從此,雙星邈雲漢,「輝黃」不復還。
  • 他是香港第一個開演唱會的歌星,被譽為舞臺皇者——致敬歌王羅文
    83版射鵰羅文——粵語歌壇的開創者羅文是香港粵語歌壇的開創者,他是唱功最好的男歌手,音域最寬的男歌手(除林子祥)、好多女歌手都比上,被譽為樂壇教父,也有人稱他為歌聖。他曾說過我是香港「舞臺皇者」,就這麼霸氣,就這麼自信。「妖嬈」之風從此由他而起,而梅豔芳和張國榮也不過是追隨者。他就是粵語流行曲的第一代「舞臺皇者」。梅豔芳曾說過當年她的百變形象都是受到羅文的影響,聲稱羅文是妖的鼻祖;連郭富城也曾說他才是舞臺王者。
  • 他是香港第一個開演唱會的歌星,被譽為舞臺皇者——致敬歌王羅文
    ,音域最寬的男歌手(除林子祥)、好多女歌手都比上,被譽為樂壇教父,也有人稱他為歌聖。他曾說過我是香港「舞臺皇者」,就這麼霸氣,就這麼自信。「妖嬈」之風從此由他而起,而梅豔芳和張國榮也不過是追隨者。他就是粵語流行曲的第一代「舞臺皇者」。梅豔芳曾說過當年她的百變形象都是受到羅文的影響,聲稱羅文是妖的鼻祖;連郭富城也曾說他才是舞臺王者。
  • 環球歷史 黃霑:滄海一笑,人生大夢!
    1941年3月16日出生於內地廣州,有八個兄弟姊妹,他排行第六。1949年隨父母移民香港就讀喇沙書院;1963年畢業於港大中文系。先前從業廣告、電影、作曲。任過香港電視臺、電臺主持人。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又與倪匡、蔡瀾一同被稱為「香港三大名嘴」。寫出2000多首歌曲,其中《上海灘》、《笑傲江湖》為「經典中的經典」,被冠以「流行歌詞宗匠」,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
  • 被黃霑封為九龍女的都有誰?梅豔芳藍潔瑛不在了,而她當了導演
    黃霑是香港樂壇一代音樂鬼才,同時他也是一名優秀的演員,多才多藝的他,在香港娛樂圈的地位也是顯而易見的。  很多人都說,那個年代也是熱衷封神的年代,黃霑稱為鬼才,許冠傑稱為歌神,周星馳稱為星爺等等。
  • 鬼才黃霑:比起與林燕妮的情史,他的無數絕唱才最值得銘記
    在華人世界,人們都稱他為「鬼才」。何為鬼才?但他過於較真,看不慣後人對音樂,對電影的敷衍,乃至後來由於對劇本過分挑剔而導致電影公司破產。對於一個思維敏捷、妙語連珠的人而言,不做主持是一大憾事。1969年,黃霑就已經在主持界闖出名堂,獲得了當年最佳電視節目男司儀獎,更被譽為「電視王子」。
  • 黃霑走後,香港音樂再無江湖
    這首激蕩人心豪氣長存的曲子,每每聽到,眼前儘是貫穿了8090生人童年少年時代金庸筆下那一片快意恩仇的江湖,那個港片雲集港樂薈萃的黃金時代,那個風流奇才輩出的時代。御風俠客 黃霑江湖是什麼?金庸小說,徐克的電影,黃霑的詞曲,三合為一,互為成全。被冠以「流行歌詞宗匠」的黃霑,從1970年代末開始活躍於香港流行樂壇,一生創作2000多首歌,曲風天馬行空又氣象萬千,街巷傳唱的經典數不勝數,他的一生,也見證著港樂的崛起、輝煌與沒落,儼然香港一枚鮮明的時代標籤。黃霑生前身後,人們多尊稱一聲「霑叔」,傳奇已逝,關於他的江湖豪情卻經久不衰。
  • 陳百強的兩大貴人,一位是紅顏知己何超瓊,另一位是誰?
    和張國榮、梅豔芳、譚詠麟並稱為「三王一後」!甚至和張國榮合作的電影裡,陳百強是絕對的主角,地位有多高可想而知。很幸運,陳百強結識了自己的一生摯友何超瓊!何超瓊也是陳百強口中的紅顏知己。陳百強和何超瓊的關係一直被外界猜忌,去世多年仍然是關注的話題。有人說他們的關係超過了友誼,也有人說他們就是純粹的友情。接受採訪的時候,陳百強直言何超瓊就是自己的紅顏知己。
  • 顧嘉輝:被譽為香港樂壇教父的他,卻是木訥於言而澎湃於心的人
    當時小女生的我,並不知道作曲便是顧嘉輝,更不知道他被譽為香港樂壇教父。都說,宋代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詠柳永詞;而在當代,是否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能聽見顧嘉輝的作曲?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代的文化集成,如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後來在網上,不知是哪位才子、還是佳人補上了「香江歌」三字,即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香江歌。立馬,仿佛被什麼擊中了一般,怎麼這麼貼切呢?一個從未想過、但恰如其分的答案。
  • 金庸去世:香港四大才子,曲終人散
    素來寫稿以快著稱的他,曾創下一小時寫8000字的記錄,最多同時在12家報刊連載。就連金庸都開始向倪匡約稿了,能夠刊登在《明報》上,在當時是特殊的象徵。後來金庸前往歐洲,甚至把手頭連載的《天龍八部》交給他代寫。倪匡最恨阿紫,於是把她寫瞎了。畢竟金庸走的時候只囑咐不要寫死,又沒說不能寫殘廢咯。
  • 黃霑跑去單挑李小龍,結果毫無招架之力,此後吹噓:我打過李小龍
    而提到江湖,便不得不提到一個名字——黃霑。在華語音樂界,黃霑作品的傳唱度幾乎為人可比,浩浩幽幽的曲子,江湖豪情的詞作,都讓他的江湖地位屹立不倒。拋開作品之外,黃霑的一生,可謂肆意瀟灑,頗有大俠風範。黃霑親自上門拜訪成龍,囑咐他站著不要動,成龍正在驚訝,黃霑普通跪倒在地,請求他的原諒,倒是把對方嚇了一跳。
  • 她曾被黃霑譽為梅豔芳的接班人,如今為黃家駒終生不嫁
    梅豔芳接班人林楚麒的才華主要表現在唱歌方面,1985年她參加了第四屆《新秀歌唱大賽》,這個比賽堪稱香港巨星的搖籃,梅豔芳,張衛健,黎明,李克勤都是在這裡出道的!當時《新秀歌唱大賽》的評委黃霑對林楚麒的評價很高,認為她是梅豔芳的接班人。緊接著就開始了她開掛的歌壇生涯:1987年林楚麒在「東京音樂節」中以《情濃》一曲奪得大獎。1989年在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中入圍最受歡迎新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