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霑:與金庸齊名,與李小龍約架,樂壇宗師卻帶著遺憾離世!

2020-12-23 文刀木之南

"黃沾是流行音樂界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也見證著香港樂壇的崛起、輝煌與沒落。黃沾不僅是樂壇的傳奇人物,他的影響力已經超出了流行音樂,成為代表香港的一個時代標籤。"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如果說時間是一切的考驗,那麼這首已經被翻唱了30年的金曲,絕可稱之為"經典中的經典"。

黃霑一生寫歌2000多首,詞曲俱佳,留下經典無數,拿遍各類大獎。故有"凡有華人處,即能歌霑詞"的說法。

他才華橫溢,風流成性,他酒色財氣,百無禁忌。他與金庸、倪匡和蔡瀾一起,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香港四大才子:黃霑、金庸、蔡瀾、倪匡(從左至右)

與李小龍約架

1949年,一個叫黃湛森的八歲男孩,和七個兄弟姐妹一起,隨著父母從廣州乘船來到香港。那時候,大批躲避戰亂的難民湧入香港,很多人都選擇在深水埗安家,黃家亦是。

黃湛森和家族中的幾個兄弟一起就讀喇沙書院(香港著名的男子天主教中學)。

有一天,為了給表弟討回公道,和同班的李小龍約架,結果當然被打的鼻青臉腫,也正是因為這,二人成為莫逆之交。

這也成為黃霑後來經常掛在嘴邊的威風史之一。

讀中學時,這個瘦弱的男孩子喜歡上了音樂與古典文學,加入了學校口琴隊,師從著名口琴大師梁日昭,並且連續五年拿下學校口琴大賽冠軍。

那時的黃霑,已經顯露出過人的音樂天賦。

黃霑這個藝名,是他1960年參加《星島晚報》舉辦的業餘歌唱比賽時起的。

他說:「萬一失敗了,誰也不知道黃霑是誰。」

中學畢業後,黃霑考上香港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在天主教培聖中學教《聖經》。

黃霑並不喜歡做老師,但是因為被父母寄予厚望,不允許他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於是他便選擇進入了廣告界,利用業餘時間來填詞。

1968年,黃沾的第一首歌曲《忘記他》問世,由鄧麗君演唱並收錄在專輯中,從此開始了傳奇的音樂創作之路。

黃霑一生與顧嘉輝合作無間,並稱"輝黃"。

顧嘉輝作曲、編曲,黃霑作詞,二人聯手在七、八十年代時為香港無線電視臺多部電視劇創作主題曲。

著名作品有《上海灘》(1979年)、《世間始終你好》(1983年)、《滄海一聲笑》(1990年)等,這些歌曲膾炙人口,至今仍被譽為經典之作。

有人說,黃霑的音樂帶著"江湖氣",也正是因為這股"江湖氣",才會有《上海灘》"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的恣意灑脫,才會有《男兒當自強》"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的鐵骨錚錚。

"嬉笑怒罵隨煙去,詩賦歌詞縱人間"。

衝馬桶衝出"上海灘"

黃霑作詞到底有多厲害?

以70年代末最火電視劇沒有之一的《上海灘》同名主題曲舉個例子,那是源於霑叔拉肚子、衝馬桶那一瞬間的靈感……

而且這首經典歌曲的創作過程可以用簡單粗暴來形容:顧嘉輝打電話給黃霑,在電話那頭把曲子唱給他聽,黃霑抄錄之後馬上填詞,再和顧嘉輝對詞,僅僅用了20分鐘就完成了。

黃霑很愛喝酒,自薦為徐克寫的《倩女幽魂》,就是在他酒醉的時候寫成的。

古有李白飲酒作詩,今有霑叔醉酒成歌

前人經典也被黃霑拿來填詞,將古曲《將軍令》改編成了傳遍大江南北的操練神曲《男兒當自強》。

在寫《滄海一聲笑》的時候,黃霑連交了六次稿徐克都不滿意。

最後黃霑怒急反其道而行,將中國古音中的"宮、商、角、徵、羽(do、re、mi、fa、so)"五聲音階反過來,改成"羽、徵、角、商、宮(so、fa、mi、re、do)",作為此曲起首句,成就了傳世金曲。

"以文言筆法寫詞有如行鋼線,一不小心便會一面倒。只有學貫五經才能欣賞。"這是同為香港詞壇偉人的林夕對黃霑作詞風格的評價。

黃霑的才氣來源於他的滿腹經綸。

他本科的論文寫的是《姜白石詞研究》,研究了姜夔對後來大眾文化的影響;工作後攻讀碩士,論文研究《粵劇問題探討》;博士論文則是有關香港流行歌曲、流行文化的研究。

正是這種潛心鑽研的學者精神,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奠定了黃霑寫詞譜曲的基礎。

像《滄海一聲笑》正是黃霑從《樂志》中"大樂必易"這四個字中得到靈感。

電影《青蛇》的主題曲《流光飛舞》,黃霑更是納入了許多佛教元素,完美的展現了人妖之間那層隔膜帶來的悽冷、無奈。

他才華橫溢,冠絕詞曲。

"黃霑"兩字成了一個時代的品牌。在香港粵語歌曲的發展史上,黃霑功不可沒。

鬼才多面手

人人都知道黃霑的音樂才氣,卻少有人了解他的廣告天賦。

黃霑創意非凡,在香港廣告業界留下了很多令人驚豔的文案,那句著名的"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的廣告詞就出自他的手筆。

如果說廣告是黃霑的本職工作,作曲寫歌是他的才華噴湧,那麼接下來要說的姑且算是他的興趣愛好吧。

黃霑愛演戲愛的發狂。只要有戲請他出演,不管角色大小,路途遠近,他有求必應,並且樂享其中。

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在1993年《唐伯虎點秋香》中扮演華太師。

黃霑在書中寫道:

"演了不知多少部戲的閒角。不是警司,就是匪幫,正是黑白兩道,任我馳騁。而如非色狼,便當嫖客,端是黃字本色,眾望所歸。演過,瘋子也演過。若論戲路之廣,香港排名,應在百名之內;要說薪酬之低,銀壇金榜肯定是負數之冠,因為有很多時候卻薪酬不收,過足戲癮之餘,連車費也會倒貼。拍得興起之際,甚至自掏腰包,大宴諸色人等。"

除了瘋狂迷戀演戲,才華橫溢的黃霑1969年就已經在主持界闖出名堂,獲得了當年最佳電視節目男司儀獎,更被喻為"電視王子"。

1989年,黃霑曾與倪匡、蔡瀾一同主持《今夜不設防》,被稱為"香港三大名嘴"。

三人在一起插科打諢,無所不談。張國榮、周潤發、成龍、羅大佑、林青霞、王祖賢這些超級大腕都是他們的座上賓,可謂星光四溢。

黃霑在2001年的健康檢查中,發現肺部腫瘤,隨即手術割除。因接受化療不斷脫髮,他索性剃光頭髮,請來香港另外兩大光頭麥嘉和羅家英,做了一個新節目《三個光頭佬》。依舊豪放灑脫,自娛自嘲。

黃霑一生涉獵極廣,且斬獲頗豐。

他從1969年開始寫專欄,四年後在報刊連載《不文集》,借寫兩性笑話,闡述人生哲理。快人快語,葷素不忌,卻是通透至極!這部幽默短文集再版61次,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上書陽春白雪,下通下裡巴人,恐怕唯有黃霑一人能做到如此收放自如。 "

世間始終你好

有人說他好色,好酒,好財。他卻說自己好色無膽,好酒無量,好財無能。

黃霑63年的生命裡充斥著兩次婚姻,三段情。

黃霑的第一任妻子是上世紀70年代的名歌星華娃,兩人青梅竹馬、日久生情,1967年舉辦婚禮。

第二年長子黃宇瀚出生,也正是那年鄧麗君將《忘記他》唱紅海峽兩岸,1973年生下次子黃宇文。誰都以為正處於家庭、事業一帆風順的二人能夠從此幸福地走下去。

誰承想在華娃懷有三女兒黃宇詩時,黃霑愛上了香港鼎鼎大名的才女林燕妮。

華娃是個性格剛烈的女子,她忍受不了感情的背叛,果斷地與黃霑籤署了離婚協議。面對媒體的謾罵,黃霑說:"我是全世界最壞的男人"。

"一見林燕妮誤終生。"

二人的緣分始於1975年的一次廣告宣傳合作。黃霑一眼就被林燕妮的風華絕貌所吸引,感情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黃霑強大的愛情攻勢最後感動了林燕妮。

在二人分分合合的十五年裡,黃霑曾多次向林燕妮求婚,林燕妮也多次拒絕了他。

直到1989年的第一天,在金庸的見證下,兩人訂下一紙婚書,上面寫著:"黃鳥棲燕巢與子偕老,林花沾朝雨功君永年。"

興奮的黃霑在報紙上登出兩人結婚的喜訊。而在所有人都以為有情人終成眷屬時,林燕妮卻登出個人聲明,指責黃霑的瘋狂之舉只是其一廂情願。

這對黃霑的打擊頗大,眾人都以為兩人會就此決裂,但是黃霑卻始終放不下。

隨後很長一段時間,黃霑一直在這份實則分道揚鑣的愛情中掙扎,不能自拔。

九十年代,黃霑投資電影失利,欠下千萬巨債,與林燕妮的關係也隨之走到盡頭。

黃霑的第二位妻子,是小他17歲的陳惠敏,暱稱雲妮,曾是他的助理。

婚後不久,五十多歲的黃霑又重返香港大學讀書,雖然住處和學校僅需步行5分鐘,但陳惠敏每天都要接送他。兩人恩愛無比。

黃霑去世前說:"要感謝上天給我那麼多的試煉,讓我找到一個愛自己的人,過著平凡的生活。我在學習相愛一生一世,哈哈,但是我的來日比去日少,一生一世也不是很久吧!"

黃霑的情是發自內心的,沒有做作,每一次都是至情至性,就如他的為人,縱情恣意,灑脫妄為。

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從90年代中期開始,黃霑的影響力逐漸滑落,不少唱片公司都認為他的風格已過時。他曾感嘆版稅年年遞減,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競爭。

隨著那些懂他的朋友、跟他合作的歌手,歸去的歸去,退隱的退隱,只剩晚年的黃霑,孤身一人地在浮躁的樂壇堅持。

落寞的他曾說:"為什麼沒人來找我寫歌,怎麼那些狗屁不通的詞反而有人要?"黃霑還專門請人刻了個印:"不信人間盡耳聾。"

黃霑的最後一首詞作,是臨去世前寫給張敬軒的《Blessing》。填完詞後,他自覺不是很滿意,還特地打電話說明。只是那時候的他病情嚴重,有心卻無力再改。

即使在被人淡忘、最傷感的時候,黃霑的心裡依然放不下香港音樂。

辭世之前,他還拿到了香港大學的博士學位,把畢生對音樂的研究,寫成了15萬字的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1949─1997)》。

這篇論文,黃霑足足寫了六年,一字一句凝聚心血。當論文交到香港大學之後,甚至無人敢審,直接通過!

他就是香港音樂的大師,論資歷論功力,誰人敢去評判!

2004年11月24日,黃霑因肺癌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在香港沙田仁安醫院去世,享年63歲 。

"衣上酒痕詩裡字,點點行行總是悽涼意。"

也許只有晏幾道的這首《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才能真切地表現出他的惆悵與傷感吧。

在黃霑去世後,眾人回顧黃霑的生平、作品,開始重新肯定他的影響。他離世的消息接連多天成為香港媒體的頭條新聞,作品再次成為熱播曲目。

可惜黃霑再也看不到了。

和他相愛相殺多年的林大才女更是撰文直指港人的無情:"你們對他的善禱善頌是不是來得晚了點?當年你們的品味哪兒去了?"

演藝界首次借用香港大球場為他舉行追思禮,超過兩萬名市民、百餘位親友出席。

黃霑曾在彌留之際,向親友交代後事時特別囑咐:葬禮上,一定要用他寫的《楚留香》作為哀樂,向大家告別。

這首歌堪稱"輝黃二聖"的巔峰之作,當年紅遍港臺、傳遍大街小巷。

公祭那天,當《楚留香》音樂響起的時候,霑叔音容笑貌宛如昨天,聞者無不潸然淚下。最後萬人齊唱,送霑叔最後一程。

"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飄我影蹤

雲彩揮去卻不去,贏得一身清風

塵沾不上心間,情牽不到此心中

來得安去也寫意,人生休說苦痛

聚散匆匆莫牽掛,未記風波中英雄勇

就讓浮雲輕拋劍外

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才子之名,君子之風,赤子之心,盡抒於他的錦繡詞曲裡,天地縱橫任我遊的壯懷激烈中,和揮毫落紙如雲煙的大寫意人生裡。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一個業已消失的時代。"

黃霑終其一生,都在走自己的《人間道》

"自尋路,望前路,自由人間道……

道人道,道神道,自求人間道……"

有人說:自他離去,世間再無人敢自稱"風流才子"。

還有人說:黃霑走了,帶走無數經典,也帶走了一個江湖。

從此:世間縱有千萬曲,只是再無黃霑調。

借用《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裡任我行那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可我們的江湖裡,再無霑叔!

文|白茹

圖|網絡

以上為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請多多留言交流!

創作不易,請多多關注轉發點讚留言支持,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

相關焦點

  • 黃霑:和李小龍約架,痛罵劉德華三年,對著成龍撒尿,大佬真性情
    文丨春秋來信題丨黃霑:和李小龍約架,痛罵劉德華三年,對著成龍撒尿,大佬真性情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黃霑的看法!有讀者聽眾表示:只有三個地方可以見得到江湖:金庸的小說、徐克的電影,以及黃霑的音樂。、倪匡、蔡瀾齊名的「香港四大才子」,除卻「音樂」標籤以外,更加知名的應該就是愛講帶顏色的段子,甚至還出了一本《不文集》創下銷量奇蹟。
  • 曾是李小龍大嫂,金庸讚美,黃霑苦戀,那個用香水寫作的女子走了
    林燕妮的前夫是李小龍的大哥李忠琛,也就是說,她是李小龍的親大嫂。林燕妮與李忠琛的相識是因為李小龍。上世紀60年代,17歲的林燕妮在香港真光中學畢業,考入美國柏克萊大學遺傳學,因此認識了當時初到美國發展、還遠未成名的李小龍。林燕妮與李小龍、李小龍父親李海泉林燕妮與李小龍識於微時。
  • 鬼才黃霑:李小龍最文藝的兄弟到底有多風流?
    那一定是,在金庸的筆鋒下,在徐克的電影中,在黃霑的詞曲裡。黃霑是誰?他是香港一個時代的標籤,與金庸、蔡瀾、倪匡並稱「四大才子」。他才華橫溢,冠絕詞曲,一生創作了2000餘部作品。他酒色財氣一樣不落,髮妻一生摯愛,懷孕時也能愛上別的女人。一雙鬼手,既能滄海一聲笑,也能寫黃書,他好色卻又不下流。
  • 黃霑這樣的怪才,究竟多少年才能出一個?
    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對於香港來說,「四大才子」應數金庸、倪匡、蔡瀾與黃霑。8歲時,黃霑隨父母移居香港,隨後就讀於喇沙書院,和李小龍成為同學。一次,李小龍欺負黃霑表弟,一向自詡「豪俠」的黃霑為替表弟出頭,遂與李小龍約架,結局可想而知,不到幾個回合,黃霑便被李小龍撂倒在地。不打不相識,之後兩人便成為了莫逆之交。這也成為黃霑後來經常掛在嘴邊的威風史之一。
  • 黃霑走後,香港音樂再無江湖
    這首激蕩人心豪氣長存的曲子,每每聽到,眼前儘是貫穿了8090生人童年少年時代金庸筆下那一片快意恩仇的江湖,那個港片雲集港樂薈萃的黃金時代,那個風流奇才輩出的時代。御風俠客 黃霑江湖是什麼?金庸小說,徐克的電影,黃霑的詞曲,三合為一,互為成全。被冠以「流行歌詞宗匠」的黃霑,從1970年代末開始活躍於香港流行樂壇,一生創作2000多首歌,曲風天馬行空又氣象萬千,街巷傳唱的經典數不勝數,他的一生,也見證著港樂的崛起、輝煌與沒落,儼然香港一枚鮮明的時代標籤。黃霑生前身後,人們多尊稱一聲「霑叔」,傳奇已逝,關於他的江湖豪情卻經久不衰。
  • 一代「鬼才」、中國風的最佳代表,香港樂壇一代詞宗黃霑
    黃霑的作品大概率也會流傳百世的,他縱橫樂壇近三十年,寫過2000首歌曲,其中《上海灘》、《滄海一聲笑》、《獅子山下》、《倩女幽魂》、《我的中國心》,《男兒當自強》等膾炙人口,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浪奔浪流,萬裡濤濤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黃霑黃霑浪漫處媲美李白,豪邁處不輸東坡。
  • 羅文走了,黃霑走了,金庸走了,武俠音樂的時代結束了
    一黃霑出生在廣州,1949年,8歲的時候隨父母移居香港。他和李小龍都曾是香港喇沙書院的學生。有一天,黃霑的兄弟跟他告狀,說自己被李小龍「欺凌」了。瘦瘦弱弱的黃霑要替兄弟強出頭,跑去找李小龍決戰。決戰場地定在巴富街沙橋,雙方打鬥維持了不到十分鐘,以黃霑傷痕累累而告終。但兩人在此事之後成為莫逆之交。
  • 「樂壇鬼才」黃霑墓地,樂壇傳奇人物,從此江湖再無黃騷人
    黃霑、金庸、蔡瀾、倪匡:寫武俠的金庸,寫科幻的倪匡,寫美食的蔡瀾,寫歌詞的黃霑。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與倪匡、蔡瀾並稱為「香港三大名嘴」。說起黃霑,我就想到很多經典的歌曲,比如《滄海一聲笑》《倚天屠龍記》等等,特別是《滄海一聲笑》,至今還在被傳唱,經典永存。
  • 曾和李小龍打架,羞辱成龍,怒批劉德華,音樂鬼才黃霑何許人也?
    比如李小龍、許冠文以及黃霑。它就是喇沙書院。那個時候李小龍還沒有去美國,也沒有改名字。和黃霑是同學,說起來兩個人相安無事沒有什麼冤讎,可兩人卻約過架,結果肯定是黃霑被揍。畢竟李小龍從小就喜歡練武。原來李小龍和他的表弟鬧了不愉快,將其暴揍一頓。黃霑身為表哥自然要為表弟出風頭。誰曾想高估了自己的「戰鬥力」敗給了李小龍。但所謂「不打不相識」,兩人就這樣成為了好朋友。
  • 金庸、倪匡爭著讚美她,黃霑苦戀了她14年!那個用香水寫作的女子走了!
    但要細數林燕妮生命中的男人,始終也繞不過黃霑。林燕妮與李小龍大哥李忠琛離婚後,李忠琛在 1975 年娶了港姐冠軍張瑪莉,而林燕妮則在 1976 年與黃霑相戀。1988年除夕,在金庸府上開派對,黃霑一時興起當著眾人的面向林燕妮跪地求婚,並請金庸證婚。金庸特送對子一幅:「黃鳥棲燕巢與子偕老,林花沾朝雨共君永年」。黃霑後將此事登報昭告香港市民,6小時後,林燕妮又登報發聲明:黃霑純屬一廂情願!
  • 一代「鬼才」、中國風的優秀代表之一,香港樂壇一代詞宗黃霑
    黃霑的作品大概率也會流傳百世的,他縱橫樂壇近三十年,寫過2000首歌曲,其中《上海灘》、《滄海一聲笑》、《獅子山下》、《倩女幽魂》、《我的中國心》,《男兒當自強》等膾炙人口,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笑傲江湖》)滄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記今朝。
  • 他是拋棄孕妻的負心漢,也是樂壇鬼才,黃霑為何能有這麼高評價?
    這首歌的詞曲作者,是被譽為「樂壇鬼才」的黃霑。他與金庸、倪匡、蔡瀾又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黃霑的歌詞中除了充滿傳統文學的魅力,還有一股俠義精神。不管是《滄海一聲笑》,還是《男兒當自強》,都充滿著豪放、大氣磅礴的俠義之情,以及氣蓋雲天、氣勢昂揚的熱血激情。而他的這股俠義精神,在年少的時候就可見一二。黃霑和李小龍同為喇沙書院的學生,有次黃霑看到自己的兄弟被李小龍欺負,便強出頭要跟李小龍決戰。
  • 金庸離世2年後,我太寂寞了
    他和李小龍都曾是香港喇沙書院的學生。有一天,黃霑的兄弟跟他告狀,說自己被李小龍「欺凌」了。瘦瘦弱弱的黃霑要替兄弟強出頭,跑去找李小龍決戰。決戰場地定在巴富街沙橋,雙方打鬥維持了不到十分鐘,以黃霑傷痕累累而告終。
  • 金庸離世2年後,江湖太寂寞了
    一黃霑出生在廣州,1949年,8歲的時候隨父母移居香港。他和李小龍都曾是香港喇沙書院的學生。有一天,黃霑的兄弟跟他告狀,說自己被李小龍「欺凌」了。瘦瘦弱弱的黃霑要替兄弟強出頭,跑去找李小龍決戰。決戰場地定在巴富街沙橋,雙方打鬥維持了不到十分鐘,以黃霑傷痕累累而告終。但兩人在此事之後成為莫逆之交。黃霑後來經常把這件事掛在嘴邊,當作自己的威水史。他的另一段威水史是在情場上。才女林燕妮與李小龍哥哥李忠琛離婚後,和黃霑墮入愛河。
  • 黃霑:打過李小龍,鍾意張國榮,歌中的江湖再也回不去了
    他一生創作超過2000餘首作品,對香港的文化繁榮貢獻極深,更是成就粵語流行歌曲空前的盛況,與金庸、蔡瀾、倪匡並稱為香港的「四大才子」。黃霑對這個綽號也是大方接受,毫不避諱。黃霑為人爽快,人緣極好。讀書的時候,他還為了兄弟情義,與人打架。這一架雖然輸了,黃霑卻經常沾沾得地作為談資,因為他是和後來的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打的。
  • 講述 ▎與李小龍打架,20分鐘寫出上海灘——一代鬼才黃霑傳奇一生
    8歲隨父母移民香港;早年他入讀喇沙書院,後升讀港大,1963年畢業於港大中文系。黃霑從小便已經十分鐘情音樂,16歲,他拜著名口琴家梁日昭為師。而讀書期間也是學校口琴隊成員。6,婚外情無奈離婚黃霑於1967年與已經成名的歌星華娃結婚,六八年長子宇瀚出生,七三年又誕下次子宇文,一家四口本也樂也融融。然而,他在華娃懷有三女宇詩時,卻戀上了著名女作家林燕妮。華娃性格剛烈,接受不了丈夫在自己受懷胎之苦時投向其他女人懷抱,於是頭也不回地決定跟黃霑離婚。許多年後,黃霑回憶起華娃是大讚不已。
  • 黃霑為她拋妻棄子,金庸贊她才女,李小龍大嫂竟是這般風流人物
    曾經的香港就是一個偌大的江湖廟堂,豪情俠客輩出:黃霑與金庸、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如果說金庸寫出了最本色的江湖恩怨,那黃霑定是唱出了最豪氣的江湖俠義。如果能夠得到他們其中一人的稱讚,那麼這個人絕非等閒之輩,而要是能夠得到兩個人的讚賞,那更是扛鼎的人物。香港著名作家林燕妮,就是這樣一個被才子們稱讚的人物。
  • 他是黃霑的知己,梅豔芳的貴人,被譽為音樂界的金庸
    顧嘉輝是個天才,黃霑是個鬼才,棋逢對手,雙劍合璧,曾力扛香港樂壇半壁江山。1980年的大街小巷,應該無人不聽《上海灘》。那時《上海灘》即將播出時,導演找到顧嘉輝,希望他能在三天之內創作出同名主題曲,但僅僅譜曲,顧嘉輝已經花去了兩天半的時間。
  • 黃霑罵遍圈中好友,與金庸老死不相往來,卻有一人讓他萬分敬重
    董小姐首推黃霑!身邊新入職的90後同事,一臉天真的問董小姐,黃霑是誰?隨便給他列了一串歌單,結果他跪著聽了整整一下午!《上海灘》《當年情》《倩女幽魂》《滄海一聲笑》《我的中國心》《世間始終你好》《萬水千山縱橫》霑叔大才,他與金庸、蔡瀾、倪匡並稱「四大才子」,聲名之盛冠絕香江,甚至在整個華語世界,都頗具聲望和影響力。
  • 香港才女林燕妮離世, 一生傳奇歷盡風雨, 一生等不到黃霑一個名分
    香港知名女作家林燕妮兩年前罹患肺癌,一直對抗病魔,在近日遺憾離世,享年7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