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脊六獸佳片有約:《幸福的拉扎羅》一種純潔勝過千萬種幸福

2021-01-11 伍脊六獸

文/溫青青

在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上,國內媒體曾大肆宣揚:中國元素無處不在,幾乎每個單元都有中國作品參與。的確,這一屆的電影節,中國導演發出了聲音,其中,賈樟柯的《江湖兒女》入圍主競賽單元,而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入圍「一種關注」單元。

但是,這兩部電影在國內上映後,口碑一度兩極分化,在肯定的一方,評價也並不高。對藝術的偏好允許差別化、多樣化,而評價標準往往很統一,現在要談的這部電影,打敗賈樟柯,獲得第71屆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最佳劇本獎,它就是《幸福的拉扎羅》。

該片豆瓣評分8.7,爛番茄新鮮度89%,連口味最叼的影評人,也一致對它好評。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導演已經很會講故事的當下,中國電影還缺少的那一口氣到底是什麼,這部電影也許可以作出回答。

幸福是什麼?《幸福的拉扎羅》到底幸福在哪裡?

幸福是什麼——這大約是人類自詡為智者,所提出的最自以為是的問題,儘管這個問題超綱了,偏偏人們往往以極大的熱情追逐,理解。

因此,為了向世人昭示答案,神就會在此時以三種方式現身:第一種是渡劫,是超然式;第二種是圓滿,是平和式;第三種是受難,是降維式。

電影所選擇的是第三種方式:諸神屈膝,以肉身對肉身,以塵埃面塵埃,

拉扎羅從他們中來,俯首甘為孺子牛。同樣是最底層的農民,所有人卻都可以使喚拉扎羅,他的名字從勞作的男女、甜蜜的情人以及無知的孩子口中不斷地被傳喚:「拉扎羅……拉扎羅……拉扎羅」。

影片中的拉扎羅,毫無幸福可言,相反,他是被剝削與被忽視的,在他淋雨發燒的時候,沒有一個人願意為他讓出丁點休息的地方。任勞任怨的拉扎羅似乎是比其他人更加卑賤的存在,而從這種低賤處,導演獲得空間,引出了神的視角——人類對於神最初的渴望,就是從反覆吟誦神的名字開始。因此,本片與其他刻畫生活在底層人們的苦難的影片的最大區別是,它看似講述生活在底層的拉扎羅的故事,卻微妙地站在神的視角,運用了一種略為俯視的角度,而非身在其中。

也因為此,影片中莫拉扎羅對這一切折辱和不公毫無怨言,是可以被解釋的。拉扎羅的臉龐,聖潔如天使,他的眼裡,是對一切的全然信任,除了他,所有人的面目都是模糊的,哪怕是孩子,也嘈雜而令人生厭。拉扎羅從來不換衣服,就像神通常具有固定意象,以至於後半段情節中,他穿上了多件衣服之後,無時無刻都顯得格格不入。

不僅如此,拉扎羅似乎還是麻木的,拉扎羅對冷、熱與情緒的感知十分遲鈍,生命在他身上的運作頻率低於其他人。並且,他擁有一種天然的品質,即時刻準備著,將他的所有毫不猶豫的奉獻出去,哪怕用果腹的口糧餵小狗,而這種充滿無私和仁慈的施捨,通常存在於高維度生物對低維度生物的憐憫中。

影片中的農民生活得原始而安靜,不過,這種脆弱的安寧,很快被城裡來的侯爵夫人打破,這個人物也變相的推動了這批農民走出閉塞。侯爵夫人欺騙所有的農民,讓他們成為她的奴隸,事實上,奴隸制度早已被廢除。

伯爵夫人的兒子是一個病態、脆弱的少年,他無法容忍母親的行為,與拉扎羅自導自演了一出綁架戲劇,誤打誤撞的引來警察揭穿了侯爵夫人的圈套。

在無聊與理想主義的驅動下,侯爵夫人的兒子唐克雷迪非常輕率的將拉扎羅視為兄弟,而拉扎羅則對這本質上便不公平的友誼深信不疑。在這裡,影片的寓意也非常明顯,拉扎羅說自己沒有父母,只有奶奶,這是將拉扎羅的個人標籤撕下,而他與唐克雷迪在一種滑稽可笑的情況下成為兄弟這件事本身,其實也意有所指——宗教中潛伏在人間的神,通常稱呼自己周圍的人類為兄弟。

侯爵夫人的騙局被揭穿後,除了拉扎羅,所有的農民都進城開始了新生活,這個時候,拉扎羅摔下山崖第一次死去,正離開的人們刻意不去想起他。

此時,導演用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將斷層的時空與死而復生的拉扎羅銜接起來。在聖人與狼的意象中,真真切切的讓一匹狼走過來聞嗅拉扎羅的味道,使他復活。

復活後的拉扎羅走了很遠的路,去尋找他的兄弟唐克雷迪,那些來到新世界的農民,他們都老去了,然而生活並沒有變得更好。他們依舊掙扎在貧困邊緣,並且學會了偷盜與詐騙。

這部影片最具有高度,最發人深省的地方,不是影片最後拉扎羅的獻身,因為關於聖人犧牲自己啟發人類,早已廣泛存在於古今中外的神話與宗教故事中。

影片中最發人深省的表達其實在於,將人類分為三層:已經生活在城市中的文明人,生活在城市邊緣的翻身農民,和曾經因為欺騙農民而變得落魄潦倒的貴族。

第一類人給予第二類人同情,被第二類人所損害;第三類人無法見光,卻獲得了第二類人的憐憫,他們相互割裂,又環環相扣。

影片在此時展示了一種宏大的思考:放棄了對苦難的同情,看似無情,實則大愛。人類作為一個共同體,沒有一個人或者一個群體能夠脫離其他同類,而獲得單獨的揚升。

同時,最浪漫的一刻也到來了。拉扎羅和農民們經過教堂,被鋼琴聲所吸引,他們想去聆聽,卻被趕了出來。此後,教堂中的鋼琴再無法被彈奏出聲音,而那音樂,竟然飛出教堂,盤旋在拉扎羅等一行人的上空。

拉扎羅在一棵樹下,閉上雙眼,流出諸神之淚。

電影最後,拉扎羅死了,為了要回唐克拉迪的錢,他被一群銀行裡的文明人毆打致死。

《約翰福音》中,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拉扎羅是誰都能使喚的好人,他養了一些羊,並安睡在羊群旁邊,他再次為兄弟唐克拉迪舍了命。

此時,一匹狼從他身邊經過,消失在車水馬龍中。據說,待宰羔羊的眼裡,常常會流露出神性,能撫慰人心,儘管它面對的是施暴者。拉扎羅死的時候,眼裡毫無對這個世界的憎恨,平靜如水。

有人說,這是神性的離去,影片是悲觀的,如果這樣解讀,拉扎羅無法幸福。原始的蒙昧產生了安全邊界,在邊界以內,希望無所謂有,無所謂無。一旦人類意識到自己的苦難,並開始清醒的掙扎的時候,希望才有所謂有。

神性作為整體的離開恰好是人類成長的必然,它已經作為碎片隱藏在個體之內,就像侯爵夫人所說:「給予自由,就意味著給予他們意識到自己曾經作為努力的能力。」 而所謂自由,就是哪怕於萬人中只有1人覺醒,那剩下的9999人依然擁有選擇的權利。

這才是拉扎羅的幸福。

其實,拉扎羅幸福與否,甚至快不快樂本身,在影片中並沒有被作為重點來回答,他純潔的存在過,這種存在,就是最具有現代意義的神啟。

《幸福的拉扎羅》是一部充滿詩意而嚴肅的電影,它與它的主人公拉扎羅,似乎都帶著某種使命而來,用一種既不聰明,更不美好的方式,去嘗試解答幸福的普世定義。最終,它在苦難與死亡的森然詩意中,作出了樸素而終極的回答。

反觀我們的電影,穿過萬象回歸本質的時候,常常是顯得模糊難辨,泱泱大國中的個體,似乎很難獨立的以完整的「我」的形式,去審視「我」與「我」的世界,這是一個嚴肅而深刻的過程,也是一部電影的核能量。一部電影最終能否突破時空、文化的限制,在更為廣袤的意識世界,被人們所感知和接納,化作人類心靈史上一毫米的貢獻,而這一毫米是蚍蜉撼大樹,還是四兩撥千斤,皆取決於這種嚴肅的獨立性。

導演愛麗絲·洛瓦赫用大氣的主題與細膩的手法,通過農民拉扎羅,完成了人物與電影的使命,發人深省,使得它遠遠超出了一個好故事的範疇。在《幸福的拉扎羅》面前,《江湖兒女》《地球最後的夜晚》似乎只是好故事。

相關焦點

  • 《幸福的拉扎羅》一種純潔勝過千萬種幸福
    而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入圍「一種關注」單元。但是,這兩部電影在國內上映後,口碑一度兩極分化,在肯定的一方,評價也並不高。對藝術的偏好允許差別化、多樣化,而評價標準往往很統一,現在要談的這部電影,打敗賈樟柯。獲得第71屆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最佳劇本獎它就是《幸福的拉扎羅》。
  • 幸福的拉扎羅 | 拉扎羅,你不是真正的幸福
    一直走在追尋幸福的拉扎羅卻從未真正的幸福過,幸福的拉扎羅想要向我們傳達的東西也並不只是「幸福」這樣簡單。每一個拉扎羅與村民特寫鏡頭的對比,都是一次次對內心的衝激。此刻的他與那個村莊顯得格格不入,但是人們卻總有想要擁有他的善良。冷漠麻木與善良純真,形成了極大的對比與反差。拉扎羅,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你不是真正的幸福,因為沒有人會珍惜你的善良。
  • 何為幸福?| 電影《幸福的拉扎羅》
    鏡頭下的山村有田園牧歌的詩意,但詩意背後的欺騙和壓榨才是真實,山裡的村民衣衫襤褸,窘迫潦倒,看似淳樸,但淳樸背後的冷漠自私才是真相。唯一能符合我們心中詩意和神性的對象只有少年拉扎羅。他無父無母,單純無知,憨厚善良,始終如一。
  • 影評翻譯 | 《幸福的拉扎羅》——生與罪
    在那,她的家人創建了一個有機蜂農場,並隨後搬入了一座早些年遭人遺棄的房子。儘管年幼的羅爾瓦赫爾享受新環境的自由和大自然的風光,但她無法忘記周圍人對她的家庭投以斜視時內心的不安。「當我走進村莊裡,我有種感覺,那裡的人們輕蔑於這片土地的過往和起源,但他們從不在明面上討論這些,村莊的歷史仿佛是他們不願去記起的東西」,她在倫敦國際電影節上這樣對我[文章作者]說。
  • 《幸福的拉扎羅》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小眾電影
    幸福的拉扎羅這又是一部偏小眾的電影。電影講述一個純潔到發傻的男孩,穿越時空去追尋人世間那些善良和美好,那些人與人之間的友情,親情。可最終,這個傻男孩卻也只能被不理解的人群圍毆致死。電影最大的亮點,就是這個男主角是真的給人一種純淨感,純到不由自主被吸引。
  • 豆瓣評分8.6,《幸福的拉扎羅》帶你尋找幸福的本源
    聽電臺的時候知道了這部關於幸福的電影《幸福的拉扎羅》,跟著主播的講述走進了老好人拉扎羅的世界。恰好在群裡和朋友們討論關於幸福是什麼的問題,所以帶著對幸福的好奇看完了這部影片。電影有很多可以去聊的細節,我們今天只聊幸福這件事情。「你幸福嗎?」像是一個世紀之問,人人苦苦探尋著其中的奧妙,拉扎羅給我們的答案又是什麼呢?影片中的拉扎羅是一個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人,他任勞任怨,不懂得拒絕,聽每個人使喚。他並沒有先天的生理問題,所以這種好意似乎是與生俱來的,異常自覺的。
  • 《幸福的拉扎羅》:現代耶穌救贖之路的悲劇美學(深度解析)
    但無論如何,愛麗絲仍然塑造出了拉扎羅這樣一個偉大的銀幕形象,在現代社會的鋼筋水泥中仍然譜寫了一支集荒誕魔幻為一體的田園牧歌。《電影手冊》評價:「他們的苦難像一幅都市浮世繪,在並不好笑的幻像中迷失。」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幸福的拉扎羅》中的宗教意向,和現實主義的隱喻。
  • 幸福的拉扎羅:鄉村桃源,不過是一場精心編織的謊言
    當鄉村浮世繪遇上魔幻的現代社會《幸福的拉扎羅》是近幾年來歐洲最好的電影之一,一部結合了古老傳說和宗教元素的義大利魔幻小說主義題材的電影,前半部分是悽苦而諷刺的鄉村生活,後半部分則是與之相反的繁華而刺激的現代世界。
  • 坎城獲獎神片《幸福的拉扎羅》告訴你,聖人的幸福就是被虐?
    在看《幸福的拉扎羅》前,我以為這就是講拉扎羅幸福田園生活的故事,油畫設計的海報甚至讓我多了幾分篤定。看完以後,我只能說我的想法太簡單了,劇情構思和設計十分精細,以至於回頭看名字和海報都有幾分更深的意味。影片開場便是黑夜,聽見有人叫拉扎羅的名字,但看不到人,接著雖然是室內的場景,但黑漆嘛唔的,燈泡被視為稀有物品不大的房子擠了滿滿的人,一對年輕男女宣布他們想去城裡闖一闖。
  • 坎城最佳編劇《幸福的拉扎羅》上線 探討人性現代寓言
    《幸福的拉扎羅》鳳凰網娛樂訊(採寫/盧森)在1月13日,愛奇藝電影聯合大地影院的大愛放映室,在北京舉辦了曾獲坎城電影節最佳編劇年度口碑爆款電影《幸福的拉扎羅》上線首映日活動,大屏幕配合16mm膠片拍攝電影,帶給觀眾視覺的優質享受
  • 有資源| 豆瓣8.7分的坎城遺珠:「幸福的拉扎羅」
    《幸福的阿扎羅》。這三部電影在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上同場競技,最後《燃燒》創下了坎城場刊最高分,《幸福的拉扎羅》也是獲得了最佳編劇獎,而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則幸運地拿下了金棕櫚大獎。今年的坎城電影有個普遍的特徵那就是差不多都是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和《燃燒》,《小偷家族》一樣,《幸福的拉扎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階級對立,貧富差距的社會現實問題。《幸福的拉扎羅》講述了義大利的一個偏遠鄉村的村民被資本家欺騙奴役多年而不知「魏晉有漢」,最終在機緣巧合地情況下被警察解救出來,融入現代社會的故事。
  • 《幸福的拉扎羅》:一個魔幻的故事,一個純粹的好人
    《幸福的拉扎羅》由義大利女導演阿莉切·羅爾瓦赫爾自編自導。很多觀眾可能對這位女導演不是特別熟悉,但她被譽為「坎城親閨女」,實力不容小覷。  2011年,她執導的第一部作品《聖體》入圍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2014年她的第二部作品《奇蹟》贏得當年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 坎城最佳劇本獎《幸福的拉扎羅》國內在線上映
    文/金羊網 記者王莉 圖/片方提供由愛麗絲•洛瓦赫執導、安德裡阿諾•塔迪奧羅主演的魔幻劇情片《幸福的拉扎羅》於2018年5月13日在法國上映。該片位列豆瓣2018年評分最高的歐洲電影TOP1,曾入圍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並摘得主競賽單元最佳劇本獎,其獨特的劇本及男主角的演技獲得了媒體和影迷的一致好評。
  • 坎城最佳劇本得主《幸福的拉扎羅》中國內地首映
    2018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影展之最影片《幸福的拉扎羅》男主演Adriano Tardiolo 、義大利參贊Marcello Matera。組委會提供《幸福的拉扎羅》是「影展之最」入圍影片,該片作為坎城電影節最佳編劇獎得主,一直備受矚目,早在影迷圈和影評人圈以零差評方式而大火,被讚譽為年度神作,在本屆坎城獲獎影片中,僅次於豆瓣8.8分的金棕櫚得主《小偷家族》。2018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藏龍單元影片《寂靜》新聞發布會。
  • 《幸福的拉扎羅》:靈動寓言,現場獲數十分鐘掌聲
    《幸福的拉扎羅》:靈動寓言,現場獲數十分鐘掌聲 時間:2018.05.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結冰、獠牙牙 分享到:
  • 影評|《幸福的拉扎羅》看哭了!用純真的眼神踏遍現實世界的殘酷
    2018年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上有許多佳片,除了大家熟知的金棕櫚獎《小偷家族》之外,今天要來跟大家介紹在當屆獲得最佳劇本獎的《幸福的拉扎羅》。從一些細節中,確實能看到拉扎羅有被暗示為耶穌的意圖。,當天拉扎羅回去淋了一場雨生病了,當晚農民們在窗邊發現遠處有一個紅光在閃,那明顯是可以接收訊號的電塔,隔天特雷莎就打了電話叫警察來,解放了全村。
  • 坎城獲獎影片《幸福的拉扎羅》男主開啟中國銀幕首秀
    坎城獲獎影片《幸福的拉扎羅》男主開啟中國銀幕首秀 2019-06-12 19:37: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2018魔法劇情片《幸福的拉扎羅》
    羅爾瓦赫爾/ 主演:阿德裡亞諾·塔爾迪奧洛/Agnese Graziani/Luca Chikovani/阿爾巴·羅爾瓦赫爾/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義大利/瑞士/法國/德國/別名:Lazzaro felice/睡王子的快樂傳說(港)/Happy as Lazzaro/年份:2018劇情簡介:拉扎羅和幾十個村民生活在與世隔絕的
  • 專訪《拉扎羅》導演:我創造一個關注意識形態的故事
    《幸福的拉扎羅》海報 《幸福的拉扎羅》的導演愛麗絲·洛爾瓦徹接受了鳳凰網娛樂的專訪。 鳳凰網娛樂:電影的創意是來自哪裡? 愛麗絲·洛爾瓦徹:電影是一種操作性很強的創作,可以根據我們過去的想像進行改編,可以融入很多史實的引用。我很想就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拍一部關於義大利當代社會的電影。就像很多西方國家一樣,義大利也面臨著很多移民問題,我們每天都會讀到很多聳人聽聞的關於外來移民的新聞,移民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事情。
  • 《幸福的拉扎羅》[8.6分][義大利/劇情][2018/HD1080P/義大利語中字
    ◎譯名: 幸福的拉扎羅◎片名: Lazzaro felice◎導演: 阿莉切·羅爾瓦赫爾◎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