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潘霍華講章——從基督開始

2021-02-07 甦醒Restore

路9:57-62 

他們走路的時候,有一人對耶穌說:「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從你。」

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

又對一個人說:「跟從我來!」那人說:「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

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 神國的道。」

又有一人說:「主,我要跟從你,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裡的人。」

耶穌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 神的國。」


這篇簡短的默想發表在1934年1月7日的《英國德語教會通訊》上。後來,潘霍華在芬肯瓦德時期撰寫他的《作門徒的代價》一書時,又提到了這篇默想,並對這篇默想所依據的路加福音中的內容進行了解釋。因此,它有可能不僅對他在英國的其他德國教會的牧師同事們起到了啟發作用,而且在芬肯瓦爾德神學院的教學過程中也進行了討論。

 


"通往地獄的道路是用良好的意願鋪成的"——這種說法在很多不同的國家都有。但它並不是一個拒絕成為更好之人的世故、無禮之言。的確,它反而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基督教的見解。任何一個人,認為在新年那天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羅列自己做過的壞事,然後決定從現在起(我們聽過無數次像這樣的從現在起)以良好的意願重新開始,他還遠遠不是一個基督徒。

 

首先,這種人認為只要有一個良好的意願,就可以有一個新的開始。也就是說,他(她)認為,只要自己願意,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重新開始。這是一種邪惡的錯覺。只有神才能在祂願意之時,給人新的開始。所以,新的開始不是人靠自己可以做的,人惟一能做的就是祈求它可以發生。只要人試圖依靠自己去活出新的樣式,那還是老路,和過去一樣。只有在神那裡,才有新的道路,新的開始。並且我們不能命令神做什麼,我們能做的就是禱告。但只有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有限,有些事情我們自己做不了,必須由他者來開始之時,我們才能禱告。

 


第二,如果你完全依靠自己的良好意願,你根本不知道它從何而來。你最好再看看。我們所謂的良好意願,不過是軟弱和恐懼的產物,它害怕惡行和罪,並且用人類的武器來武裝自己,以對抗這些勢力。但凡是害怕罪的人,都已經完全陷入了罪之中。恐懼是那惡者撒下的網,我們很容易被捲入其中,以至跌倒。如果我們害怕,我們就已經跌倒了,正如一個人在艱難的登山過程中被恐懼所勝,就肯定會跌倒。

 

因此,出於恐懼或焦慮而作出良好的意願是不會有任何結果的。它們不會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起點。通往地獄的道路是由良好的意願鋪成的。

 

我們怎樣才能找到通往新的開始的路呢?我們的經文告訴我們,有一個年輕人顯然對耶穌很感興趣,也許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來表達他的熱心。這時,耶穌來到這城裡了,這位熱心之人跑去迎接他,站在他面前說:「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從你。」他想自己邁出第一步:他滿懷熱情地獻上自己,認為自己能為他拋棄一切、能為他做任何的事。但是,耶穌不同意,質疑他的熱情。「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你知道我是誰,知道跟隨我將把你帶到哪裡去嗎?你知道我需要的不是一個有滿腔熱情的人,而是一個僅僅因為我的呼召就有堅定不移的信心的人嗎?我呼召你了嗎?你是否僅僅是為了響應我的呼召而來?你是熱心的,你想有一個新的開始:想想你在做什麼,你大膽接近的是誰,記住,熱心離窘迫只有一步之遙!」


在故事中,耶穌親自呼召第二個人。這是一個活在過去的人,他對那些沉重的悲傷,一直無法釋懷。這個人不再憧憬未來,而是寧願消逝在過去,消逝在死亡的世界裡。耶穌的呼召是要他向前走,走出這一切。這個人猶豫不決,想再一次回到過去。不,「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離開過去,釋放你自己——勿失良機。基督呼召你去到一個新的開始——抓住你的機會,只因為是他!現在,此刻,基督正在行動——回應他的呼召,現在就跟從他!

 


第三個人肯定願意跟從基督。這是一個認真對待的人,因此肯定可以允許他在提出來跟隨耶穌的時候附加一個小小的條件。「請讓我先……」我當然想來,但主啊,你肯定明白,我只需要「先」做這做那。不,基督不明白,不想明白。「沒有一個人把手放在犁上……」手扶著犁的人不會回頭看,但他也不會向前方不可預知的距離看去——只看他要走的下一步。向後看不是基督徒該做的事。把你的恐懼、擔心和內疚拋在腦後。仰望那給你新的開始的那一位。通過他,你會忘記其他一切。

 

來年會有恐懼、內疚和艱困。但在我們所有的恐懼、內疚和艱困中,讓這一年成為與基督同行的一年。讓我們從基督開始新的歷程,譜寫與基督同行的生命故事。這意味著我們每一天都要從他開始。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潘霍華的思想中,他強調人之所以成為門徒,並非我們自己的決定與選擇,而是人對基督呼召的一種順從,所以永遠是從基督開始。與此同時,真正的門徒,是會對基督的呼召採取絕對順從的態度和實際行動。雖然看似潘霍華沒有提及路德宗常常提及的信心,但這信心卻已經隱含在他所強調的對基督的順從中。


潘霍華在《作門徒的代價》中清楚地指出:「只有相信的人才是順從的,只有順從的人才會相信」,相信和順從是兩個不可分割的命題,如果只強調一個,都是對信仰片面的理解。如果我們只強調相信卻不強調順從,那是一種廉價的恩典;如果只強調順從卻不強調相信,那會導致靠行為得救。這兩者應該在基督徒的生命中同時存在,不應該有隻存在某一個的時刻。


所以,在這篇講章中,潘霍華指出作門徒並不是從人的意願開始,因為人的意願並不能使人作門徒,要從基督開始(第一個人)。而當人面對基督的呼召時,要以一種順從的態度來回應(第二個人)。這種順從是一種不講條件和原因的順從(第三個人),如果真要講原因,只有一個——因為那呼召你的是祂!所以,這三個人不只是三個人,更是每個人日常生命的狀態:聽見基督的呼召、順從基督的呼召、忠心地跟從。人每一日都當如此生活,這樣的生命是追隨基督的生活,是信心中與主同行的生活,這樣的狀態正是對基督徒最好的新年祝願!



相關焦點

  • 歷史人物|​潘霍華——重尋「教會」的人
    潘霍華在十三歲時已決定要讀神學,十四歲就告訴父親這個意願,父親雖不贊成,仍然沉默地尊重他的決定。但兄長們多有反對,更批評當時的教會是一個「粗糙、薄弱、單調、狹隘的中產階級體制」。潘霍華回應哥哥時說:「真是這樣的話,我就必須改革教會。」雖然這是帶點說笑性質的反駁之言,然而,這可不是一個輕易大放厥詞的家族呢!潘霍華按著家庭的傳統入讀杜平根大學。
  • 班揚福音講章學習記
    班揚這篇珍貴的講章初版於1675年,是一個小開本,而這個單行本幾乎絕跡。但是,後來,只要有人出版班揚的合集,這篇講章必會列入其中。足見這篇講章的重要性。一、在開始討論這篇講章之前,組長武昕首先介紹了清教徒講道的特點:武昕說,現代人看清教徒的講章,也許會說他們太囉嗦,因為他們的講道都比較長。
  • 講章分享:合一的反思
    (提前5:17)結果是,在為工人工資上,反倒起矛盾,互相開始攻擊。甚至想證明他人不夠格。有的人感到吃虧工資很低重新選擇了重操舊業,有的離開了原來的教會。其實上帝也在試煉我們有沒有耐心和信心。教會需要不斷完善組織,在當前實在沒有辦法完善的情況下,也是需要順服組織規矩制度,不要因為制度不完全或者不合我的意思就擅自做主。擅自做主就是越權柄了,必定導致教會的矛盾與紛爭。不要自己伸冤聽憑主怒。
  • 國畫家|潘一見的山林裡,有一種文心,一種閨閣氣質
    這樣的山林裡,有一種文心,一種閨閣氣質。在潘一見身上,我也看到了這樣的閨閣氣。那個在江南「玉海樓」寫字的小姑娘,走出家鄉,走過很多地方,走進了自己的山林。——王少波潘一見的成長與成就。從小生活在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玉海樓庭院,自小古物沉浸在心靈中。從中國美院到中央美院,經歷了最嚴格的求學道路與基礎訓練。
  • 復活節講章:傳講基督復活的信息
    因為我們雖然經歷了基督的受難,但卻迎來了基督的復活。基督的復活宣告了基督戰勝了死亡,完成了救贖的工作,帶給人全新的恩典和盼望。但是回到基督復活的那一天,在當時人們的心情卻並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的快樂,因為他們很多人一開始並沒有真正見到基督的復活。那麼在復活日裡,他們的表現是怎樣的呢?
  • 受洗講章:受洗歸入基督
    對我們每一個基督徒來說,復活節都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我們紀念主耶穌基督為我們死而復活。如基督沒有復活,我們的信仰就毫無意義了。在紀念基督復活的日子裡,我們中間將有130多位弟兄姊妹接受洗禮,歸在基督的名下。我們為此感恩,也為他們獻上禱告。
  • 講章:為基督丟棄萬事
    腓3:7 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3:8 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十九世紀的講道王子司布真,非常有講道的恩賜,很受弟兄姐妹的喜愛。很多時候當他主領聚會時,都有成千萬上人到教堂聽他的講道。
  • 【講章】如何認出耶穌是基督
    約1:35-49;羅10:14-15  認識耶穌是基督是一件關乎生死的大事,然而,耶穌雖然是神的兒子,是基督,但他是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參約1:14),他降生在木匠約瑟家裡,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出現在人類歷史長河,在外貌上看不出他與常人有什麼不同,因此許多人認不出他是基督。
  • 基督家園《呼求禰憐憫》
    奉獻支持 #基督教講章精選#基督教歌曲大全#基督教舞蹈#基督家園#基督教會#基督教讚美詩歌#基督歌曲大全
  • 「講章」天上的珍寶,無限的權能
    祝 文上帝啊,禰無限的權能,是在憐憫與恩慈中顯明出來:求主賜給我們豐盛的恩典,使我們這些追求禰各樣應許的人,都能分享禰天上的珍寶;這都是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聖子和聖父、聖靈,一同永生,一同掌權,唯一上帝,永無窮盡。阿們。
  • 受洗講章:耶穌基督為何受洗?
    接下來記載的是耶穌基督出來傳道,以及遇到的一系列事情。前邊我們講過,《馬可福音》序言中記載的施洗約翰在約旦河裡為當時的猶太人設立的這種洗禮的意義,和我們今天在教會中,每一個信而受洗的人所領受的洗禮是不一樣的。按照聖經的講法,約翰的這種洗禮只是一種悔改的洗禮,或者說是一種赦罪的洗禮。當時,主耶穌還沒有完成祂在十字架上的救贖的工作。
  • 受難周第三日牧者分享講章「一件美事」
    有牧者專門在博客發表上了受難周第三天講章。這位牧者在講章中以馬利亞打碎玉瓶向主獻上珍貴的真哪噠香膏為主,分享了5個經典場面透露的屬靈意義。1、西門的感恩  聖經告訴我們,耶穌是在伯大尼的西門家裡赴筵。聖經特別強調,這位西門是長大麻瘋的,顯然他已經得到主的醫治。他不僅僅肉體的疾病得到痊癒,更得蒙主的拯救,成為神的兒女。
  • 講章精選:服事人與服事基督!(附音頻)
    怎樣才是事奉基督?事奉基督只局限於教堂內嗎?讓我們本著聖經的啟示作一些思考。一、基督是天國的君王,卻以僕人的形象出現在人間  基督,舊約稱彌賽亞,就是受膏者,即先知、祭司和君王,具有屬天至尊的地位。彌賽亞也是以色列人長期所盼望的拯救者。當彌賽亞來到世上時,他究竟以何種形象出現,是騎著高頭大馬還是騎著小小驢駒?
  • 基督耶穌
    >神永遠的計劃和神救贖的目的的中心,都集中在基督耶穌身上。6、證實神的話羅15:17「所以論到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穌裡有可誇口的。」西2:17「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7、成全律法太5:17「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
  • 【講章文字】191-生在馬槽裡的耶穌基督
    透過這樣聖誕日子,我們共同紀念耶穌基督,禰賜下耶穌給我們,是因為愛我們緣故,因為禰要借著耶穌來救贖我們,把我們從罪惡、死亡、捆綁中釋放出來,謝謝禰這樣愛我,在這樣的日子當中,我們紀念天父的愛,透過耶穌基督,更多的認識到天父禰對我的愛,幫助我們這段時間,在這裡都能滿滿的有所得著,一切榮耀都歸給禰!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 NBA七六人隊中鋒霍華被告欠薪,還逼女助理照顧寵物蛇
    費城七六人中鋒「魔獸」霍華(Dwight Howard)最近因欠薪挨告,他今年1月開除兩個女助理,她們認為霍華少給5萬美元的薪資(約臺幣141萬)! 主要原因是霍華不斷增加她們的工作量,包括照顧他數十公斤體重的寵物蛇。
  • 【講章】「人子耶穌」系列講章:導言
    這其中兩個奧秘可說『買一送一』——一位神有多元位格,而在基督的位格中,神性和人性契合為一。」「福音書」中,耶穌有兩個特別的自稱,一個是「神子」,另一個是「人子」。一般來說,「神子」用來表述耶穌的神性,而「人子」用來表述耶穌的人性。因此,我們會在「福音書」中同時看到「神子耶穌」和「人子耶穌」的形象,兩個形象集合於同一位耶穌的身上,體現了耶穌之神性與人性的完全合一。
  • 耶穌基督十字架是科學的中心
    請點上面的藍色字體「香柏樹文化傳播」,加「關注」可以繼續收到講道或講章了。本平臺以培訓牧養為內容,每天都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