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美國南北戰爭題材的電影都將南方塑造成了正面形象

2020-11-18 鴻鵠高飛翔九天

南北戰爭作為美國的內戰和我們本來是沒直接關係的,所以我們作為局外人完全是可以站在中立的立場上看待戰爭雙方的。不過實際上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在評價南北戰爭時還是基本傾向於北方的立場。為什麼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會傾向於北方的立場呢?這主要是由我國的歷史觀決定的。當年偉大的無產階級導師馬克思曾評價道:」南北戰爭具有極偉大的、世界歷史性的、進步的和革命的意義「。很顯然在這位無產階級革命的導師眼中儘管南北戰爭的雙方都談不上正義,但北方的資本主義自由經濟比南方的蓄奴經濟更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儘管認為人類最終會邁向共產主義社會,但對資產階級在特定歷史時期的革命作用也是承認的。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更傾向於北方的立場就是因為將北方的視為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的一方,同時北方的廢奴主張也佔據了道德上的制高點。歷史的發展的確是遵循客觀的趨勢,然而身處其中的人對時代變遷的感觸就遠不是一句」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就能帶過去的。我們的教科書同樣充分肯定法國大革命,然而這是就其在世界歷史進程的作用意義而言的,事實上身處其中的法國看待大革命和我們有完全不同的觀感。

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中對舊貴族的鎮壓在歷史的角度上的確是促進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的發展,然而對當年身處其中的法國人而言:大革命既是歷史的進步,然而同時也曾一度令他們聞之色變。對法國人而言:大革命時代是最好的時代,同時也是最壞的時代;那是一個智慧的年代,也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那是一個信任的時期,也是一個懷疑的時期。畢竟時代的變遷總是會對身處其中的人造成衝擊: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同樣充分肯定辛亥革命,然而我們關於溥儀這位中國歷史上的末代皇帝的影視作品卻並未過多對他本人進行抨擊,而是更多強調一種歷史變遷的必然。

美國人看待南北戰爭和我們同樣是有不同觀感的。種族歧視這種現象在今天的美國儘管依然客觀存在,但種族平等思想才是符合政治正確的觀點,所以今天的美國人和我們中國人一樣認為南北戰爭對終結蓄奴制是有積極意義的。不過這並不代表美國人是完全站在當年的北方聯邦政府一邊的:事實上南北內戰在美國人眼中就是一筆說不清對錯的糊塗帳。今天的美國人當然不會說當年南方的蓄奴制是正確的,但在當時種族平等並沒成為世人公認的普世價值。當時南方的主流觀點就是:黑人是因為犯錯而被上帝遺棄的子民,所以他們生來就是要接受懲罰的。

這在我們今天看來當然是赤裸裸的「白人至上」邏輯,然而一個社會的道德價值標準從來都是根據時代不斷演進的。我們不可能拿古代的封建道德來綁架今天的人,那麼反過來又我們今天的價值觀去評價歷史事件是否合適呢?當時美國南方地區的黑奴們的確生活在一種水深火熱的狀態,然而這能否為北方的行為提供合理合法性的依據呢?在這個問題說美國人自己都說不清楚。當時南方聲稱: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各州有各州的自由。北方廢除奴隸制是北方的自由,但北方無權用自己的價值觀綁架南方。如果南方的利益在聯邦內得不到保障,那麼南方將考慮退出聯邦。

那麼南方究竟是否有權單方面退出聯邦呢?南北戰爭爆發時已卸任的前總統布坎南曾表態稱:「南部退出聯邦沒任何憲法效力,離開聯邦的任何州的做法都是非法的,但另一方面聯邦政府也沒任何憲法上的權力去強迫一個州留在聯邦內」。由此可見一個州究竟是否有權脫離聯邦本身就是一筆糊塗帳。事實上這筆糊塗帳到今天依然沒得出準確的結論,所以人們對美國的州是否有權脫離聯邦是存在不同解讀的。美國憲法的確沒禁止各州獨立,但同樣也不認同各州有權脫離聯邦,所以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模糊地帶。這個模糊地帶實際上造成了一種什麼結果呢?

北方認為南方無權單方面宣布脫離聯邦,南方則認為北方無權用武力幹涉南方退出聯邦的行為。大家是不是覺得這邏輯太混亂了啊?其實這麼感覺就對了。連美國人自己到現在都解釋不清這種神邏輯,那麼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就更解釋不清了。如果非要用一句話概括南北戰爭的因由就是:北方用非正義的程序迎來了廢除奴隸制這一正義的結果。與此同時這也留下了一個始終政治不清的問題:北方當時到底是否有權武力打擊南方呢?迄今為止依然沒人能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於是這也就成為了美國南北方之間一個永恆的爭議話題。

南方不僅質疑北方是否有權對南方使用武力,同時還對北方軍隊在南北戰爭期間的具體行為抱有一定程度的不滿。在南北戰爭之前歐美國家的歷次戰爭幾乎都是各國王室或政府之間的戰爭,所以當時的主流觀點是戰爭與平民無關。然而南北戰爭爆發後林肯曾公開表態:「我們不僅要打擊南方軍隊,還要打擊南方人民。只有這樣才能摧毀南方的戰鬥意志」。北軍將領謝爾曼把林肯的觀點進一步完善成為:」我們不僅是在和敵對軍隊作戰,還是在和敵對人民作戰。我們必須使他們不分老幼、無論貧富都感到戰爭以及有組織軍隊的無情力量「。

謝爾曼的軍隊在進軍喬治亞時把戰死的南軍士兵的屍體從墳墓裡挖出來曝曬,還使喬治亞州的首府亞特蘭大化為了一片廢墟。謝爾曼自己都承認:這一破壞行動所涉及的價值大約在1億美元左右。其中只有2000萬美元是出於戰略需要,其餘的只是為對南方進行威懾而已。謝爾曼的士兵走到哪兒就燒到哪兒:他們所到之處的食物、牲畜、飼料、工廠、鐵路、房屋凡是能被他們利用的物資都被擄走,凡是不能利用的全都被付之一炬。這時南軍方面的羅伯特·李等將領卻堅持認為:戰爭是軍人的指責,所以不該把老百姓牽扯進來。

當南方大勢已去之時羅伯特·李拒絕了部下提出的化整為零進入山區依託平民打遊擊的建議,最終羅伯特·李率領麾下2.8萬人向北軍投降。一個月後美國總統宣布特赦:所有參加內戰的南方軍人沒一個被清算,北方的參戰官兵也沒慶功授勳章。這樣做是為了淡化國內矛盾、撫平內戰創傷、促進戰後重建。同時這也就意味著美國聯邦政府並沒在公開的官方場合宣稱當年南方的行為是錯誤的。迄今為止仍有相當一部分南方人認為當年南方的行為並無過錯,同時他們大力強調北軍在內戰期間的暴行。以私立院校為主的美國學校並沒統一的教材,所以南北方的歷史教科書對內戰幾乎各執一詞。

同時南方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也極力將南方塑造成為正面形象,北方則成為了襯託這一正面形象的配角。我們不能說所有歌頌南方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都是在為白人至上主義翻案,畢竟有一部分南方作品就是當年曾親歷過北方暴行的人所創作的,所以他們能有這種切實感受很正常。不過也的確有一部分白人至上主義者在極力歌頌美化南方:在如今的現實環境下他們已不能公開為蓄奴制唱讚歌了,那麼也就只有通過對北方暴行的宣傳強調自己一方的正義性。美國聯邦政府則出於淡化國內矛盾的原因只能在南北方之間儘可能保持中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美國南北戰爭題材的電影都將南方塑造成了正面形象
    南北戰爭作為美國的內戰和我們本來是沒直接關係的,所以我們作為局外人完全是可以站在中立的立場上看待戰爭雙方的。不過實際上我們的歷史教科書在評價南北戰爭時還是基本傾向於北方的立場。為什麼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會傾向於北方的立場呢?這主要是由我國的歷史觀決定的。
  • 反種族歧視下 HBO下架南北戰爭題材電影《亂世佳人》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反種族歧視之下,HBO下架南北戰爭題材電影《亂世佳人》【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全美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持續,現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題材電影《亂世佳人》也不能看了?美媒9日報導稱,目前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人們對種族不公擔憂正日益加劇,華納傳媒旗下的HBO MAX平臺已將影片《亂世佳人》下架。該影片於1939年上映,改編自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飄》,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前後,南方莊園主的女兒斯嘉麗與商人白瑞德的愛情故事,而個人命運的坎坷,也折射出南部種植園在戰爭前後的風雨飄搖。
  • 反種族歧視之下,HBO宣布下架南北戰爭題材電影《亂世佳人》
    全美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持續,現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題材電影《亂世佳人》也不能看了?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稱,目前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人們對種族不公擔憂正日益加劇,華納傳媒旗下的HBO MAX平臺已將影片《亂世佳人》下架。
  • 反種族歧視之下,HBO下架南北戰爭題材電影《亂世佳人》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全美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持續,現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題材電影《亂世佳人》也不能看了?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稱,目前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人們對種族不公擔憂正日益加劇,華納傳媒旗下的HBO Max 平臺已將影片《亂世佳人》下架。
  • 反種族歧視之下,HBO下架南北戰爭題材電影《亂世佳人》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全美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持續,現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題材電影《亂世佳人》也不能看了?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稱,目前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人們對種族不公擔憂正日益加劇,華納傳媒旗下的HBO Max 平臺已將影片《亂世佳人》下架。
  • 反種族歧視運動愈演愈烈,HBO下架南北戰爭題材電影《亂世佳人》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全美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持續,現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題材電影《亂世佳人》也不能看了?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稱,目前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人們對種族不公擔憂正日益加劇,華納傳媒旗下的HBO MAX平臺已將影片《亂世佳人》下架。
  • 美國打南北戰爭才不是為了解放黑奴!
    雖然我們剛剛簡單說了當時南方奴隸制的狀況,但奴隸制真的跟南北戰爭的開始有關嗎?奴隸制當然跟南北戰爭有關,畢竟北方最後是舉著消滅奴隸制的大旗一路踏平南方,結束了南北戰爭的。可這些都是後話了。正如剛剛介紹的那樣,南方主奴關係相對和諧,也沒人鬧事,而北方的精英們顯然也沒工夫去管南方的奴隸有沒有吃飽穿暖、對他們進行人道主義關懷。
  • 美國南北戰爭 —— 為何必有一戰?
    因為,不止教科書上是這麼說的,還有無數小說電影,都描寫了美國南方種植園裡黑奴的種種悲慘境遇,比如:1、最典型的奴隸制題材的電影,便是廣為人知的《湯姆叔叔的小屋》;2、還有近些年來的奧斯卡大熱電影,比如《被解救的姜戈》、《為奴十二年
  • 法媒刊文:「美國神話」破滅,一場新的南北戰爭已打響
    法國《新觀察家》周刊網站6月21日刊登《美國的南北戰爭並未結束》一文,作者菲利普·布萊-熱爾古在文章中指出,在美國,分裂之戰並未結束。兩個強大的神話「天選之國」和「美國夢」,讓美國掩蓋了奴隸制的原罪並將內戰中的南部邦聯者奉為「英雄」,不過到一個月前黑人弗洛伊德被美國警察壓喉致死後,神話破滅了,美國重新走向了分裂。
  • 拋開背鍋的奴隸制,南北戰爭時代美國人為誰流血?
    19世紀美國爆發內戰,這場戰爭的起因有很多:聯邦與州權的衝突,是否該遏制資本家大銀行集團,如何推進西部大開發。奴隸制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因素之一,開戰的直接動機則是貿易問題。當英國獲知大洋彼岸出現動亂後,下院立刻開會討論,自由黨領袖威廉·福斯特介紹美國的國情,議員詢問內戰原因是否為奴隸制,他大聲說道:「不,不!是關稅!」
  • 文學丨《飄(上)》: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一段羅曼史
    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一生只寫過一部作品,就是今天我們介紹的這本《飄》。自1936年出版之日起,《飄》打破了當時所有的出版記錄,成為最暢銷的小說。簡單來說,《飄》描寫了一段美國南方上流社會的羅曼史,以女主人公斯佳麗的成長和感情糾葛為主線。但是這絕不僅僅是一本愛情小說。
  • 美國南北內戰時期,北方實力有多強大?難怪南方打不贏!
    今時今日,競爭激烈的美國總統大選難產,各自陣營都宣布取得了勝利。與此同時,出於對投票結果的不滿,美國一些地方出現了騷亂。這次大選已給美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撕裂,又會否帶來國家的分裂,由此不由得讓人想起了160年前爆發的那場南北戰爭。
  • 普魯士元帥為何輕視美國南北戰爭:兩個武裝暴徒,在全國追逐打鬧
    美國南北戰爭,是影視作品裡經常會看到的題材。美國聯邦軍和邦聯軍兩邊排成密集隊列,互相「排隊槍斃」,是不少軍事愛好者津津樂道的情節。 由於後世美國的強大,南北戰爭似乎也成了世界軍事史上的重要篇章。但是,對於那個時代的歐洲專業軍人看來,這場戰爭卻處處體現著落後的戰術、粗糙的訓練,以及各種令人難以忍受的業餘作風。
  • 戰爭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最好看的戰爭電影 你看過幾部?
    現在是和平的年代,但是過去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也不能輕易忘卻,通過戰爭電影,我們可以回望過去的崢嶸歲月,更珍惜現在的生活,來看看戰爭電影排行榜前十名,都是很經典的好看戰爭電影。1、拯救大兵瑞恩作為戰爭電影排行榜前十名第一,不是沒有理由的。影片在戰爭場面的表現非常逼真,幾乎是真實再現了當時的戰場血腥景象,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美國電影協會將其定為「極度渲染戰爭的暴力片」。
  • 中國戰爭電影編年史1:十二部抗戰正面戰場題材電影
    《八佰》上映後,有的小夥伴會問,還有其他反映淞滬會戰的抗戰電影嗎?還有其他反映抗戰正面戰場的影片嗎?當然有,筆者這次就來介紹與正面戰場有關的20部抗戰影片,每一部對應一次會戰,雖然不能完全表現22次正面戰場重大會戰的全貌,但連在一起也算是能構成一部抗戰正面戰場電影編年史。當然因為這裡所提及的都是電影,同題材電視劇就不包括在介紹範圍內了。
  • 林肯的南北戰爭是為了解放黑奴?不,他的行為其實是違反憲法!
    當然了,我們不是懷疑有很多真誠的廢奴人士,但是真真正正讓北方人同仇敵愾的可能還是利益。這下子南方州就不幹了,於是他們就打算要脫離聯邦另建國家。然而很不湊巧,這個時候美國的總統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林肯,他是一個堅定的聯邦主義者,誰敢分裂國家,我就揍誰,這就是南北戰爭爆發的原因。
  • 盤點:以戰爭為背景的十大軍事題材電影
    以戰爭為背景的軍事電影在諸多題材的影片中歷來佔有一席之地,其宏大的戰爭場面、感人的真摯情感、激情澎湃的血性之美令無數影迷為之動容。
  • ...Max重新上架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經典影片《亂世佳人》。據...
    【《亂世佳人》重新上架 增加兩段說明視頻】當地時間6月24日,華納傳媒旗下的流媒體平臺HBO Max重新上架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經典影片《亂世佳人》。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在為影片增加了免責聲明後,HBO Max重新上架《亂世佳人》。
  • 《南與北》關於南北戰爭題材劃時代裡程碑式的教科書經典作品
    該劇與美國電視劇《根》、《荊棘鳥》並稱為美國電視劇發展史中劃時代裡程碑式的三大經典作品。 作品對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方種植園和北方工業園對立矛盾日益尖銳,漸趨白熱化過程中的階級衝突作了深刻的探討和評估。影片在極大程度上為我們展示了在大時代變遷中改造舊世界的浪潮驅動下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等,翻天覆地的思想變化和漸趨微妙的言行舉止,爾虞我詐的權利傾軋和非死即活的階級鬥爭。
  • 為什麼美國大片中女性形象都是勇敢果斷?英雄主義體裁經久不衰?
    美國電影的主要宗旨:表現人權、宣揚民主和塑造英雄——這是美國大片的三要素。很多影片都是圍繞這三要素來拍攝,雖不是在一部影片中將三要素全部展現,但也是各取一二。尤其是塑造英雄,更是美國電影的主旨。在美國電影中,經常會看到一些英雄人物。不管是美國隊長、鋼鐵俠、超人、綠巨人、蝙蝠俠、蜘蛛俠、金剛狼、X戰警等超級英雄,還是一些小人物身份的平民英雄,經常會在美國電影之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