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臺打造歷史紀實「聲音大片」——廣播劇《中共中央在香山》

2021-01-18 中國青年網

為緬懷建立新中國徵戰28年犧牲的無數革命先烈,致敬為建設新中國艱苦奮鬥70年的中國共產黨人,北京電臺傾情製作廣播劇《中共中央在香山》,並將於5月24日在北京香山舉行播出發布會,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該劇以生動的真情講述,再現了中共中央在香山革故鼎新、開啟中國歷史新紀元的特殊歷史時刻。

導演、編劇、主演共同探討劇本

著名導演邵軍親自操刀上陣,青年編劇柳樺、徐然擔綱劇本創作。從2018年6月便開始策劃籌備,劇本創作期間,主創人員曾多次親赴香山採風,參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逾百萬字的權威黨史資料,並深入了解1949年3月至9月期間,中共中央在香山事無巨細的日日夜夜,最終完成了高質量的劇本創作。

同時,創作過程更是精益求精,曾召開過3次專家研討會,反覆修改劇本20餘稿,力求在「時間真實」、「空間真實」的紀實坐標系中,還原出領袖人物的「情感真實」,並真實表達出新中國成立70年後,現代創作者對於當年「香山故事」的思考和對現實的關照。

導演邵軍、王家銳給「毛澤東「」周恩來」講戲

2019年4月5日,該劇正式開機錄製。開篇部分 「解放軍進北平」和結尾「開國大典」,都採用了1949年真實的聲音史料,從而奠定了本劇「歷史紀實」的創作基調。著名配音演員吳俊全出演毛澤東,他曾參與過八一電影製片廠電影《大決戰》錄製,以豐富的表演經驗和多年對於領袖心態的揣摩,生動塑造了一代偉人的形象。吳俊全先後在數百部電影、上千集電視劇中,用語言塑造了無數熠熠生輝的劇中形象。尤其用方言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配音,更為家喻戶曉,被稱為影視界的「配音奇才」。

劇中出演周恩來的是第十屆北京春燕杯最佳配音演員獎獲得者、第四屆中國十大誦讀藝術家任亞明。他憑藉深厚的配音功底,生動再現了周總理崇高的品德和光輝的人格。八一電影製片廠著名配音演員鄭煉、優秀青年配音演員任傑、白馬、孫星、閆萌萌、陳光等也參與了錄製,通過聲音展現那段光輝歲月。

幾十名武警戰士參與表演,再現「渡江戰役」和「開國大典」的宏大場面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還邀請數十位武警戰士參與演出,再現了「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渡江戰役和舉國歡慶「開國大典」的宏大場面。同時聘請了「五個一工程」著名作曲家於祥國擔任音樂總監,全部採用原創音樂,樂隊錄製、合唱團真實人聲伴唱。音響方面則採用香山、天安門實景採錄、模擬3D環繞聲場,呈現出「聲音大片」的藝術質感。

廣播劇《中共中央在香山》共三集,每集30分鐘,謳歌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情操、胸襟和精神風貌,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年青一代的廣泛關注與傳播。讓我們用真心動情述說革命故事,愛國情感永不朽,紅色精神在我心。

相關焦點

  • 廣播劇《中共中央在香山》:修改22稿 再現光輝歲月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進駐香山,歷史在這裡翻開了新的一頁。由北京廣播電視臺承制的廣播劇《中共中央在香山》,正是從這個時間點講起,將中國共產黨的「香山故事」娓娓道來。得知該劇喜獲今年的「五個一工程獎」後,本報記者採訪了導演邵軍和編劇徐然,聽他們講一講這部「聲音大片」背後的故事。
  •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香山葉正紅》開機
    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組織策劃,北廣傳媒影視、騰訊影業、中影股份、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日報社、金匯金投資集團、唐德傳媒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香山葉正紅》於今日在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辦開機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及出品方、主創代表、30家媒體記者出席活動。
  •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香山葉正紅》開機 重溯崢嶸歷史 獻禮建黨100周年
    史詩巨製再現新中國誕生路 獻禮建黨100周年秋天「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香山,既是北京的標誌性園林之一,也是老一輩革命家「指點江山」、開啟歷史新紀元的革命陣地。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進駐北京香山,運籌帷幄指揮解放全中國,共商國是籌備建立新中國。北京香山也成為黨領導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總指揮部,是中國革命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的重要標誌。
  • 獻禮建黨100周年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香山葉正紅》開機
    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組織策劃,北廣傳媒影視、騰訊影業、中影股份、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日報社、金匯金投資集團、唐德傳媒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香山葉正紅》於9月21日在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辦開機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及出品方、主創代表、30家媒體記者出席活動。
  •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香山葉正紅》開機 重溯崢嶸歷史 獻禮建黨100周年
    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組織策劃,北廣傳媒影視、騰訊影業、中影股份、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日報社、金匯金投資集團、唐德傳媒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香山葉正紅》於9月21日在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辦開機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及出品方、主創代表、30家媒體記者出席活動。
  • 電視劇《香山葉正紅》今日開機 將獻禮建黨100周年
    電視劇《香山葉正紅》今日正式開機。攝影/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進駐北京香山,指揮解放全中國,共商國是,籌備建立新中國。盛和煜介紹,《香山葉正紅》在創作上的一大特點是「守正創新」。「守正」表現在內容創作中,也表現在創作風貌上。「老一輩革命家革命到底、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和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也在鞭策著我們要秉持初心、堅持匠心,打造精品奉獻給觀眾。」「創新」與「守正」相輔相成。這部劇想要表達對中共中央在香山這段歷史的嶄新思考,還要塑造一個更加豐滿、鮮活、真切的毛澤東形象。
  • 電視劇《香山葉正紅》今日開機 將獻禮建黨100周年
    電視劇《香山葉正紅》今日正式開機。攝影/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進駐北京香山,指揮解放全中國,共商國是,籌備建立新中國。「老一輩革命家革命到底、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和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也在鞭策著我們要秉持初心、堅持匠心,打造精品奉獻給觀眾。」  「創新」與「守正」相輔相成。這部劇想要表達對中共中央在香山這段歷史的嶄新思考,還要塑造一個更加豐滿、鮮活、真切的毛澤東形象。藝術表達上也有創新,追求革命歷史題材故事化、歷史人物性格化,注重情感共鳴和細節再現,追求與當下在情感和審美上的接軌。
  • 梳理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間的電報文稿,折射出哪些思想內涵?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住進北京香山雙清別墅;9月21日,毛澤東同志移居中南海菊香書屋。期間,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運籌帷幄、決勝萬裡,通過嘀嗒嘀嗒的電波聲,直接指揮解放全中國、籌備新中國的歷史偉業。雖然這些電報的對象、內容、落款各異,但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 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間電報文稿折射出的思想內涵
    中央軍委給總前委並告粟裕、張震、劉伯承、張際春、李達、譚震林的電報(1949年4月18日)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住進北京香山雙清別墅;9月21日,毛澤東同志移居中南海菊香書屋。期間,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運籌帷幄、決勝萬裡,通過嘀嗒嘀嗒的電波聲,直接指揮解放全中國、籌備新中國的歷史偉業。
  • 獻禮建黨100周年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香山葉正紅》開機
    獻禮建黨100周年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香山葉正紅》開機 日前,記者獲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香山葉正紅》於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辦開機新聞發布會。
  • 《安家》《跟著法醫秦明去探案》等廣播劇火了,「聲音大片」時代來...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一系列貼合當下社會現狀的戰「疫」作品相繼上線,而除了歌曲、詩朗誦等形式外,廣播劇也成為不少創作者的首要選擇。比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熱播的抗疫廣播劇《大愛無疆》講述了在新冠病毒的大肆襲擊下,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凝聚愛的力量,共同抗擊災難並走向勝利的故事。
  • 「2019年全國優秀廣播劇展播活動」來了~
    無論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本次甄選的40部作品由各地廣播電臺精心製作,都是曾榮獲「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專家評析一等作品等國家級大獎的精品力作,創作班底群星閃耀,主創隊伍高手雲集,既有老一代金牌導演、編劇、作曲等大咖親力親為,又有年富力強的後起之秀接力各個行當。
  • 《決勝時刻》珍貴的4分鐘彩色紀實,還原領袖風貌!
    片尾珍貴的4分鐘彩色紀實影像也被點映觀眾稱為本片的最大驚喜。當歷史的真容不再囿於黑白,當時代的面貌清晰可見,看著鏡頭中的天安門城樓由黑白變換成彩色,仿佛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平凡的發展歷程。《決勝時刻》是一部充滿史詩情懷的電影。
  • 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18日開幕 202封電報手稿...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該展覽共分為6個部分,公開展示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起草的202封電報手稿,大部分手稿是第一次集中展出。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7月。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進駐香山後,電報成為毛澤東指揮全國各地黨政軍工作最主要的通訊手段。「嘀嗒」「嘀嗒」就是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全黨全軍都無條件執行。
  • 京城探展|破譯香山181天的「紅色密碼」
    解放軍南下集結準備渡江戰役的歷史照片「嘀嗒」「嘀嗒」……紅色電波承載著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傳」進香山革命紀念館。「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展廳裡,202封珍貴電報手稿攜62件(套)珍貴文物史料、50餘張歷史照片集體亮相,講述中共中央在香山「為新中國奠基」的偉大曆程。
  • 廣播劇的「微時代」
    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漳州人民廣播電臺聯合主辦,臺灣勝利之聲廣播公司、漳浦廣播電視臺協辦的「2016海峽兩岸微廣播劇大賽」於11月23日在福建漳州舉行評獎活動。兩岸廣播業者和微劇愛好者近百人共聚一堂交流微廣播劇創作心得,謀「微時代」廣播新發展。
  • 北京電臺「聲音推廣季」亮點頻出
    7月31日19:00,一檔由資深主播王為擔綱主持的《話筒開了》節目在北京文藝廣播歡樂開播,這是「不止於聲——北京電臺2017聲音推廣季」活動特別策劃的廣播真人秀展示類節目,9月13日前將有60位電臺主持人分組陸續參與到節目中,拿出其在聲音表現力方面的看家本領,攜手奉獻20期「聲音盛宴
  • 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展覽開幕
    專家介紹,以毛澤東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為題材進行全面集中展示和深入解讀,尚屬首次,展覽中的大部分手稿為第一次集中展出。現場設置35處「電文導讀」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進駐香山後,電報成為毛澤東指揮全國各地黨政軍工作最主要的通訊手段。
  • 「老」電臺講「新」聲音 北京電臺推介2018廣告資源
    北京交通廣播主持人林賀講述了北京電臺過去一年的成果,CTR總裁助理、媒介智訊研究總經理趙梅用數據分析了北京電臺的市場變化,多位廣播人表演了歌曲《山丘》、《有我陪著你》以及話劇《與你同行》。  用聲音記錄時代、講述故事是電臺作為聲音媒體的特質,電臺也成為最貼近移動受眾、貼近消費者的移動媒體之一。  隨著北京私家車的發展,北京電臺也得到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