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海峽軍情欄目 凌峰】
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已經有了驚人的進展,針對新冠肺炎的高效藥物不但研發有了眉目,而且在動物身上也獲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最後一步的臨床實驗進展順利的話,那麼今年的冬天首個針對新冠肺炎的強效藥物將研發成功。
相關科研團隊的帶頭人聲稱,該團隊已經在多個抗體中成功篩選出了具有最高活性的抗體,而且篩選效率達到90%,意味著即將面世的強效藥的成本較低,價格也更能為大眾所接受。畢竟新冠肺炎這次的波及人數較廣,所以藥物的成本問題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國產特效藥獲重大突破,中國團隊與時間賽跑,耗時不到3個月。
不懼困難 另闢蹊徑
這項具體的技術被稱作高通量單細胞測試技術,可以通過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體內存在的抗體進行篩選,選出有用的抗體。
雖然有報導稱痊癒患者的體內存在的高活性抗體可以對新冠肺炎產生一定的抵抗作用,但是具體來說要在這些大量的抗體中篩選出效果最強的具體是哪種,還是需要強大的工作量的。
其實,該項工作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直在進行,而且不只中國的科研團第有這樣的想法。但是面對巨大的工作量,有的團隊放棄了。
最終,中國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大大提高了篩選的效率,讓此項工作得以順利進展。
巨大創新 效果顯著
北大的團隊聯合佑安醫院從60名已經康復的患者身上篩選出了多達八千多種抗體的序列,其中只有14種被證明對病毒有著較強的抑制作用。
北大的團隊的做法,可以說是該領域的巨大創新,並沒有走傳統的疫苗研發老路。該團隊改善篩查方式的做法,可以說雖然繞開了傳統,但是另闢蹊徑。
最讓人激動的,是動物實驗的結果非常的讓人有信心。這種抗體被注射在小鼠體內後,僅僅用了不到五天的時間,肺部的病毒數量就急劇下降,相比之前減少了兩千多倍。
如此順利的進展,就說明該藥物距離投入市場也不遠了。讓人更加驚喜的是,該藥物不僅對病毒有治癒作用,還有預防的作用。
從目前全球公布的數據來看,已經有多達120種疫苗正在研發的過程中,進入臨床實驗階段的也有不下幾種。該團隊的研發成果預計將在7月份進行臨床實驗,速度驚人,從研發到有重大發現僅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可謂是該領域的重大突破。
中國的創新無疑給全球疫苗的研製工作帶來了巨大的信心和希望,疫苗研製工作可以說是勝利在望。
消息參考來源:人民網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軍情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