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當「老實人」成了一種貶義詞,則是世風日下的「徵兆」

2020-12-22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儒家思想提倡「仁義禮智信」,但道教思想提倡: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老子道德經第19章)。因為在老子看來,「聖智、仁義、巧利」這些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莊子繼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也主張「絕聖棄智」,而且他還認為:當「老實人」成了一種貶義詞,則是世風日下的「徵兆」;當社會上的聰明人越來越多,老實人慢慢被社會拋棄的時候,也是風氣敗壞的「跡象」。何以見得呢?

莊子在《外篇-胠篋》最後一句總結道:舍夫種種之機而悅夫役役之佞;釋夫恬淡無為而悅夫啍啍之 意,啍啍已亂天下矣!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拋棄那些老實而淳樸的百姓,而喜好那些奸猾狡詐的諂佞小人;丟棄恬淡無為的自然風尚而喜好那喋喋不休的說教,無休止的說教已經擾亂了天下了!

比如說,現在社會上「借錢不還」的現象越來越多,不講誠信的人越來越多,老實人吃虧的現象也越來越多。曾經血濃於水的親戚,因為借錢不還,最後不來往了,甚至是打上了官司;當初關係好得穿一條褲子的好哥們,因為借錢不還,最後反目成仇,淪為了陌路人。

借錢出去的,往往都是老實人;而那些借錢不還的,往往都是「聰明人」。借錢的時候,「聰明人」就像孫子一樣裝可憐,苦苦哀求;老實人熱心腸,想著救人於水火,於是把錢借了出去。最後,「聰明人」耍小把戲,死活不還錢,裝得像大爺,傷透了老實人的心。

更可怕的是:一個「聰明人」得了便宜,沒有得到及時的懲罰,導致原本善良的老實人也跟著學壞;老實人被欺騙後,也開始變得不講誠信,不再相信任何人。於是,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說話不算數,借錢不還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整個社會的風氣也被「聰明人」帶壞了。

事已至此,如果還有某個老實人把錢借出去了,還要不回來,他身邊的親戚朋友一定會站出來批評他:「你做人怎麼這麼「老實」啊?現在社會上,有幾個人能夠說話算數的?你以後長點心吧!」

於是乎,「老實人」成了一種貶義詞,社會越來越拋棄老實人,耍聰明成了心智成熟的標配,但是這樣真的好嗎?你欺騙我,我戲耍你,最後只是互相傷害,魚死網破罷了。

還比如,當今社會上「好心人扶老人卻被訛」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那些訛人的老人如此「聰明」,他們連祖國的花朵(兒童)也不放過;如果有愛心的青少年在馬路上好心攙扶他們起來,他們也會全力表演,賴帳學生賠錢。

青少年學生,還沒有被社會大染缸染色,大都只是單純、善良、老實,看見老人摔倒了,就本能地攙扶起來,發自內心;沒想到這是聰明老人的「雕蟲小技」,事後大呼上當、人心險惡。這樣的事情被新聞媒體曝光多了以後,整個社會,上到青年,下到兒童,談「虎」色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都不敢再攙扶摔倒在地的老人了。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因為某些聰明的老人,當別人好心攙扶他時卻別訛,於是導致整個社會風氣變壞了。最後,吃虧受罪的還是老實人:老實的老人不敢摔倒,怕沒人攙扶;老實的年輕人不敢扶老人,怕被訛。

事已如此,如果誰家還有一個小夥子,在馬路上好心扶老人,再次被人訛,那麼他身邊的親戚朋友一定也會站出來給他上教育課:「你真是個單純的老實人!這年頭你還敢扶老人,你沒看小品裡面說『好心扶老人,最後導致自己破產了』」!於是乎,單純的小夥子,做了好事,還被大眾鄙視為「老實人」,好似被社會拋棄了一樣孤獨、無助。

當社會上的權術、欺詐、耍聰明、不講誠信佔據上風的時候,吃虧的總是老實人;而且,發展到最後,人人都成了受害者!因此在莊子看來:當「老實人」成了一種貶義詞時,當老實人被社會拋棄,人人都爭當「聰明人」的時候,實則是世風日下的「徵兆」,也是風氣敗壞的「跡象」!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讚、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老實,老實人,這詞我的理解是……
    這是上個世紀末各個媒體,各地方官員們常說的話,當時成了一個流行語了,搞得全社會都覺得這話很沙口。當時我就很討厭這句話,但是時代的大潮不是幾個人能改變的,最多不去同流合汙罷了。莊子就是一個老實人我們先理解一下」老實」這個詞的含義是什麼,老,代表長輩,長者,智高者的意思。實,實在,踏實,成熟的意思。
  • 莊子:有一種「潔癖」,讓你的內心空無一物
    有人說,極簡其實就是一種潔癖。而它總是讓我想起莊子。之所以說難得,是因為莊子學識淵博,精神超脫,又聰明絕頂,一生能結識到一兩個知己,實屬不易,惠施就是莊子交往最多的摯友。兩人性格有很大差異,觀點也完全不同,但是惠施卻經常拉莊子去田間地頭聊天,或是去梧桐樹下高談闊論。』但是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爭論不休,而往往都是莊子取勝。
  • 莊子:有一種成熟,叫不說
    最後,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又來問,紀渻子說:「現在就差不多可以了。別的雞即使打鳴挑釁,它也不會有什麼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這樣的雞才厲害啊,別的雞沒有敢於應戰的,看到它掉頭就逃跑了。」和鬥雞一樣,人一輩子說話,也可以分成這幾個階段。先是不知道,不敢說;然後是知道了一些,說很多;最後,是知道了很多,不說了。
  • 為什麼懦弱的都是老實人,老實等同於懦弱?別讓自己打上懦弱印記
    首先,忠厚老實不算一個褒義詞,也不算是貶義詞,個人認為更傾向於中性詞,在不同環境下可以作為讚揚詞,也可以帶點嘲諷的含義;而懦弱就是一個十足的貶義詞!社會上存在一類「老好人」,有的時候別人未必認為你懦弱,只是覺得你好說話,可以拜託你做一些事情,當然是無償的那種。
  • 為什麼大部分女孩都不喜歡找「老實人」當男朋友?4個原因很戳心
    「以後打死我也不再找老實人談戀愛了,無趣的像一塊石頭蛋,還是茅坑裡的那種!」這是小潔發自內心的怒吼,我不止一次的從她嘴裡聽到關於她那位自帶「老實人」光環的日常「作死示範」。在感情中,這個老實人男朋友總是像後知後覺一般,女友說自己冷,想找個地方暖和一下,他就會直接送女孩子回家,或者不溫不火的說一句:下次穿厚一點。這種不解風情的男朋友,小潔恨不得分分鐘告訴他,什麼才是浪漫。為什麼現在的「老實人」那麼不討喜?
  • 現代社會老實男人娶的四種女人,一種比一種噁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人都變成了金錢至上,過去的傳統美德一日一日的被遺棄,甚至連「老實」這樣的詞言都成為了一種貶義詞,許多老實男人都只能娶一些不如意的女人,但是又沒有辦法。一、年齡大的被家裡人催的急了這種女人一般都是特立獨行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年輕的時候不願意將就自己想要找一個逞心如意的男人,但是隨著年齡見長並沒有找到,但是受不了家裡人的逼婚,沒有辦法就會隨意找一個看的過去的老實人結婚,反正在這種女人眼中,老實人丈夫不會影響到自己原本的生活方式。
  • 莊子的建議,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
    莊子「繕性」之論,看似駁雜玄奧,仔細琢磨卻又覺得可圈可點,與世道人情頗有契合。作為外十五篇之一的《繕性》一般認為不一定出自莊子本人之手,但可信度高於雜十一篇,可看作是內七篇思想的進一步演繹和延伸。《繕性》的主要觀點是在申訴如何修繕人性。
  • 莊子:有一種人生態度,叫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順命才能逍遙
    孔子認為命運是一種獨立於意志之外的存在,但他更重視現實人生當下的生活,所以他很少談命,他只想踐行仁愛與秩序,在有限的人生中過奮鬥的生活。孔子對天命保持一種敬畏的態度,他要求君子「畏天命」、 「知天命」。先不管命運如何安排,我盡到最大努力再說。從「畏天命」到「知天命」,孔子走出了一條「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的人生道路。
  • 綜藝咖,成了貶義詞?
    前段時間,一份鄧倫粉絲脫粉回踩的長篇檄文登上熱搜,條條怒斥鄧倫不務正業,居然把自己淪落成了一個「綜藝咖」。粉絲指揮愛豆演戲這個點先不說,怎麼,現在「綜藝咖」在飯圈已經成為一個貶義詞了許天奇,梗破到極致,反而產生出一種奇妙笑點磁場
  • 老實人總被欺負?悟透《羅織經》三句話,教會你如何漂亮反擊
    可在如今社會吃虧成了一個貶義詞,老實人只會遭受各種不公平的待遇,這都是因為老實人還不了解人性的險惡。《羅織經》這本書堪稱「中國版人性的弱點」,它是由唐代臭名昭著的酷吏來俊臣編著的,此書專門用來陷害栽贓,製造冤假錯案,書裡的手段雖然惡毒,但是卻參透了人性,令人不寒而慄。書中就揭示了人性,參透這三句話,讓你漂亮的反擊「小人」。
  • 莊子寫了3條魚,講了3種人生境界,你更認可哪一種
    我一直覺得莊子是一個非常喜歡魚的人,因為在他的著作中魚的出現次數是非常多的,其中最有名,最有代表性,也最具莊子式的人生智慧的有3條。在這3條魚中,莊子講出了3種人生的境界,不知道你更認可其中的哪一種。北冥之魚這條魚是莊子的故事裡最有名的一條了,出自《莊子》的第一篇《逍遙遊》,裡面對於這條魚是這麼描寫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
  • 老子與莊子
    只是具體上為什麼要把老子與莊子放在一起,持這種觀點的人,可能自己也未必都清楚。不過,如果從老子與莊子的著作中來看,他們可能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他們相異的地方可能更大一些。所謂相似,就是老子與莊子對事物的認識都不是絕對化。老子認為,人們看起來像是強大的事物,其實也有柔弱的一面;人們看來弱小的事物,其實也有強大的一面。比如,水在人們看來是柔弱的,但滴水可以穿石。
  • 為何別人能一眼看出你是「老實人」?這3個特徵藏不住,自然暴露
    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實人」已經逐漸變為貶義詞了,不管你是否願意承認,在很多人的心中,「老實人」就是最容易被欺負的人。其實沒有誰樂意被他人扣上「老實人」的帽子,那麼為何別人能一眼看出你是「老實人」?你這3個特徵藏不住,自然暴露。一、脾氣太好,從不發脾氣。
  • 「老實人」福事多,如何線上線下都能夠順風順水
    福事多一開始就定為是以實業為主的,相信只有做好產品,才能更好賺錢。 也正是福事多的老實人形象深入人心,消費者也都能夠放心購買,通過三十餘年的發展,福事多線下與大潤發、華潤萬家、家樂福、歐尚、樂購、物美、銀座、永輝、世紀聯華等國內大型商超建立了穩定持續的合作關係,全國實體商超專櫃超過35000家。
  • 莊子與「友誼共同體」
    有此「默契」,即成「友」;無此默契,即失之交臂。事實上,莊子之所以以「生死」大限的應對來考察友之與否,在於「安時順化」所指向的對「自我」身份的喪解(無己),由於拆解了「是己」之心,故而「順化」,並消解了「辱人」之心。
  • 憑什麼老實人總是受人欺負?不改掉這3個毛病,誰都敢欺負你!
    不清楚大家是否注意到,如今「老實人」一詞,已經成為貶義詞了。在很多人的眼中,老實人就意味著好欺負。不管你是否承認,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尤其是在職場中,領導壓榨老實人,同事欺負老實人,這種情況屢見不鮮。憑什麼老實人總是受人欺負?不改掉以下3個毛病,誰都敢欺負你!
  • 李大華:自由、自然與境界——論成玄英的《莊子疏》
    不過,如此的一種普遍性要求也從未變成社會的行為,自由始終都是個人範圍的事,故而唐代人所說的「自由人」,就不是法權意義上的自由人,人在社會生活中從來就不是自由的,所以,才需要追求自由。這個觀念從莊子那裡開始,就逐漸形成了一個思想的傳統,莊子所說的「逍遙」,就是「自由」的另一個說法。成玄英解疏《莊子》,自是承傳郭象,又別開一面。
  • 從什麼時候開始,「網紅」成了一個貶義詞?
    而網紅卻恰巧相反地成為了貶義詞,甚至在某些情況下,網紅標籤已經引起了大家的反感。小魚兒覺得,這與現在的網紅質量參差不齊密切相關。你喜歡的網紅,可能住在垃圾堆對某種事物的厭惡,其實一定程度和心理的落差感有關係。你喜歡的網紅,也許並不完美;你費時費力去打卡的網紅美食、景點,卻因為過分流行而變得不再神秘。網紅,似乎總會隱藏著失望。
  • 老實人改掉三個弱點,小人才不會欺負你,讓你反敗為勝
    在職場中,「老實人」是一個貶義詞,因為在充滿競爭的職場,並不是說你不去與別人競爭,就能獨善其身,在職場中生存,你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越是老實,結果就是別人越是欺負你。1、從拒絕開始老實人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懂得拒絕別人,特別是同事的請求。不管是簡單還是複雜的事情,也不管自己有時間和精力,總是因為害怕拒絕別人而答應下來。結果呢,不但搞得自己精疲力盡,別人還會得寸進尺,提的要求只會越來越多,從此大家都變得理所當然。
  • 斷章取義說莊子
    莊子在中國被譽為哲學的創始人,他的思想精髓是「依乎天理,順其自然」。我們在這裡談莊子,只選取了他兩篇文章若干句子,努力見其思想之一隅,是為斷章取義。我們選的第一篇文章是《逍遙遊》,「逍遙遊」字面意思是自由自在地行走,引申為無拘束地過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