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不在於是否名貴,能對症解病者,皆為良藥!
然而到了現在,我們只知道花大價錢購買名貴的滋補良藥來進行滋補,卻忽略了很多就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物美價廉的養生良藥。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生活中頗為常見,卻時常被人們忽略的良藥---浮萍。
浮萍常生於水塘之中,這東西在我們眼中似乎和中醫並沒有什麼聯繫。不過在中醫裡面可就不這麼認為了,萬物皆有其妙用,浮萍入藥對於很多常見的皮膚疾病有著不錯的效果。
早在《神農本草經》之中就有記載,浮萍入藥,能「下水氣,主暴熱身癢,止消渴」;《新修本草》裡面也有記載說,「水上小浮萍,可解火瘡腫毒」。翻閱很多古籍我們會發現,歷代醫者都會談及浮萍祛皮膚溼癢的作用,而至現代人們則認為浮萍主要具有「除溼氣,療瘡疹,消水腫」的作用。
在民間的一些地方,當人們出現皮膚瘡疹腫痛的時間,就會尋一些新鮮的浮萍,然後將其搗碎流出汁液,再外敷緩解。如是沒有新鮮的浮萍,則也可以用些乾燥後的浮萍,然後用水煎湯衝洗患處也是有效的。
而傳統中醫在緩解一些風熱瘡疹的時間,則將浮萍配伍諸藥使用。比如對於一些瘡疹、皮膚頑癬等症,用浮萍配伍牛蒡子、薄荷、黃芩、苦參、荊芥、蒼朮等藥材同用,可有效緩解。
而對於體內溼氣較重引起水道壅滯、皮膚水腫等情況,浮萍入藥也是可以見效的。中醫裡認為浮萍「上能宣肺氣,外可達皮毛,下能通水道,引溼熱之邪下行」,對於體內的溼熱之邪有較好的通散之功。
若是因為體的內溼邪引起的皮膚出現水腫、小便不通暢等情況,古人就常以浮萍煎湯內服來緩解。或者再配伍車前草、益母草、金錢草等同用,其利水除溼消腫的作用更佳。
其實古人還有一個關於浮萍的妙用,可以說是非常值得現代人借鑑的。古人沒有現代人這麼豐富的養顏的東西來使用,為了滿足一些需求,古人就將浮萍曬乾後研磨成細粉,然後用水或者蛋清等調勻,外敷與面部以作「面膜」,對於保護面部的皮膚,緩解面部的一些小疹子、斑點等有一定的作用。
浮萍的內服用量一般在10g左右,若是外敷的話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加減。中醫裡面評價浮萍的時間還說到,浮萍「物雖微末,其功甚大,不可小看」,然而到了現代人們卻忽略了這麼一味物美價廉的良藥,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