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部諾貝爾獎科普動畫!看過的孩子都愛上了科學

2021-02-19 東西兒童教育

大家周四好,我是「愛看好片愛讀書」的千媽。:)

最近成都降溫厲害,我都不怎麼出門了,周末除了被千尋強行「拖」去當網球陪練,大部分時間都窩在家看書看片,千爸笑我是屬貓的。

話說這寒風瑟瑟的日子,當「貓」挺好呀,一家人吃個熱騰騰的火鍋,看部好片不香麼?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部片,是我最近翻出來和千尋重溫的,俄羅斯國寶級科普動畫:

《平博士密碼》

作為全球首部諾貝爾獎科普動畫,這片剛引入國內就火得不行,有的爸媽可能陪娃看過。

千尋4歲時也看過,不過那會年齡太小,對動畫裡的負折射率材料隱形衣、太陽能、火山噴發、宇宙形成等等科普知識興趣不大。

如今重看找到了感覺,這段時間邊洗澡都邊哼主題曲「因循守舊你就不能在天空翱翔,墨守成規你就別想在海裡遊蕩...啦啦啦」冷不丁還會提個問題來考我,當我露出「沒文化」的尷尬笑容時,她再施施然答疑。:)

我算是明白了,這部動畫就適合大點的孩子看,6-14歲最佳,分分鐘滿足他們旺盛的求知慾。每集時間也適中,大約13分鐘,故事涉及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和他們的科學發現是難得的寶藏科普資源

接下來,千媽就節選其中兩集給大家欣賞,看過的爸媽咱們一起「溫故而知新」沒看過的爸媽不妨囤起來,周末寒假給娃看正正好。:)

小朋友,你肯定知道,我們生活的星球叫「地球」。可你對「地球」了解嗎,比如地球為什麼會地震,地震是否能預測?

今天,我們就來一場地球探秘之旅!

鹿教授和大嘴叔正在玩擲骰子遊戲,大嘴叔突然感覺身體很不舒服,有種不祥的預感。

「記得上次薩哈林地震前,我也有跟現在一模一樣的症狀。」

千媽是細節控,看到這裡就忍不住上網搜索,發現薩哈林地震真實存在,就在1995年5月22日,俄羅斯薩哈林島北部發生了強烈地震。

不錯,是我愛的科普範兒,每個小伏筆都有據可循。

大嘴叔的預感成了現實,屋子劇烈搖晃起來,不好,地震了!

萬幸的是地震持續時間很短,屋裡的人都沒受傷。這時,疑問來了:

地震真的能預測嗎?

鹿教授認為,想找到問題答案,得先搞清地震發生的原因。

於是,平博士、鹿教授、大嘴叔和朱小美決定去探尋地震的奧秘。

原來,在地球內部很深的地方,有種高溫物質叫地幔。靠近地核的地幔溫度接近4000攝氏度,非常地高。

地球表面的固體圈層叫地殼,一層地殼足足有四十千米那麼厚。

地殼上分布著森林,山脈還有海洋,但它不是一個整體,而是由幾個獨立板塊組成滴,因為漂浮在高溫地幔表層上面,這些板塊非常不穩定,這種不穩定性導致的後果就是地震。

由於無法對高溫巖漿的流動進行預測,所以地震發生在什麼地方我們是沒辦法預測的。

小朋友,現在你知道地震是怎麼發生的了吧!

你還知道了地震是無法預測的,地震局只能幫我們監測地震,在地震發生時發出警報,但不可以預測地震哦。:)

大嘴叔有了新問題:

當然有啦,火山就是連接高溫地幔與各個地殼板塊相接處的孔洞。地幔中的高溫巖漿從孔洞中湧出,就是我們科學課上學到的火山爆發啦!

那麼颶風,颶風又是怎麼來的呢?

此處留個懸念,待大家和孩子一起觀看時揭秘吧。

千媽覺得,這場關於地球的「串燒解說」精彩又有趣,每個知識點的銜接都順理成章,講述知識點的方式一點不乏味,太佩服編劇了~

人類能穿越到未來嗎?這份來自愛因斯坦的禮物很神奇!

小朋友,你們知道3月14日有什麼特別之處嗎?鹿教授特意選擇這天邀請大家來做一個很重要的實驗,因為這天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生日。

偉大的天才愛因斯坦贈與了人類一個震驚全世界的禮物,那就是著名的方程式:E等於mc的平方。

這個方程式描述了我們和宇宙之間的關係,小朋友,了解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規律,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方程式第一個字母E,指的是能量。

能量是世界上不可或缺的東西,沒有它,你平時看到的小汽車,坐過的地鐵就統統不能移動了,雨雪也不能落下,太陽會停止發光.所有物體都將不會存在。

不過,你也不用擔心宇宙的小電池突然沒電,一切陷入癱瘓。

我們這個世界的魅力就在於能量永遠不會消失,不管什麼時候,能量的多少都是一樣的,這就是能量守恆定律。

問題來了:

「如果能量沒有消失的話,機器人小貝為什麼需要更換電池呢?」

電池是會沒電,但它的能量並沒有消失,只是轉化成了別的形式,比如小貝打球時,電池能量就會通過小貝傳遞給球,球落在地上,能量又被傳遞給了地面,這樣一直傳遞下去。

調皮的兔小跳問羊詩弟:

「你想要點兒我的能量嗎?」

接著,可憐的羊詩弟就被搗蛋鬼兔小跳給推倒了。

我和千尋也趁機學動畫裡的人物,嘻嘻哈哈玩了會「能量遊戲」,生動形象地體會了一把能量傳遞的真諦。

接著,鹿教授又解釋了方程式裡m的意思。

m就是質量,質量和能量一樣,也遵循著守恆定律,質量和能量還可以互換。

兔小跳聽完,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如果朱小美想要減肥的話,她就得把自己轉化成能量!」

方程式最後一個字母c又是什麼意思呢?

c代表的是光速,光速是世界上最大的速度,小朋友你知道嗎,我們思考的速度都比不上光速快!

宇宙中哪怕最小的粒子,乘以光速的平方,都能釋放出巨大能量。

正因為光速是恆定的,所以人們一直在猜測時間其實是可以被壓縮,也可以被拉伸的。

簡單來說就是,時間是可以改變速度的,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擁有非常快的速度,甚至接近光速,就可以追趕上時間了!這就是本次實驗的最終目的,如果平博士他們加速到接近光速,就能比別人更先一步抵達明天。

平博士鹿教授等人坐上了飛船,播音提示:

「請各位系好安全帶,飛船即將加速到光速...」

好激動,想到馬上就能看到未來世界,千尋連廁所都捨不得去上了。

結果,她的心情就和抵達目的地的小夥伴們一模一樣:「呃,未來就是這樣子啊...」

原來,他們只穿越到了明天。而就在他們忙著做實驗的昨天,唯一沒去參加實驗的機器人挖破了地下水道,湧出的水淹沒了小鎮。

除了把能量守恆、基因、黑色素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科普知識,直觀形象呈現給孩子外,這部動畫還有個特色,就是很多有趣的小實驗。

可別小看這些小實驗,一些簡單的定理,像片中的阿基米德定律和伯努利定律,放在實驗中一目了然,理論經過實踐驗證,孩子的印象才深刻!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有種挖到寶的感覺?能把物理化學數學天文學這些高大上的知識掰得如此清新脫俗又好玩,實在難得!

喜歡的爸媽就趕緊找千媽取資源吧,點亮「在看」,即可按照文末福利海報的提示獲取觀看連結。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千媽分享的好片越來越往「科普設計類」聚焦,比如BBC工廠探索神片、「STEAM」主題動畫、日本NHK兒童設計節目等等。(文章頂部的電影合輯裡有資源哦)

因為「科學、設計」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也恰恰是我們當前學校教育所缺乏的,千媽希望更多孩子通過淺顯易懂的好片,率先從家庭教育中得到滋養。

昨天我還跟千尋開玩笑說,媽媽當年上小學的時候,老師提問:「北風向什麼方向刮?」全班幾十個娃大聲回答:「向北刮!」我到現在還記得老師費力解釋正確答案的樣子,好多同學包括我自己都聽得似懂非懂。

如今好了,網際網路打開了一扇窗,作為家長當然要充分利用資源,幫助孩子看見窗外更廣闊的世界!

相關焦點

  • 最近迷上了一部動畫,一查,原來它是首部諾貝爾獎科普動畫!
    前不久,我給大家推薦了一個寶藏資源👉:第一次見這麼有內涵的動畫片,後臺4000名家長為它背書,我推薦的特別理直氣壯!
  • 超級好動畫推薦:這部讓我驚呼Amazing的諾貝爾獎科普動畫片,值得每個孩子反覆看!
    比如適合學齡前的科普動畫片《Messy goes to OKIDO》,老少鹹宜的動物科普系列《Animal Wonders》和火爆B站和各大公號的科普片《Do you konw》等等。不過之前找到都是英文的科普片,不少家長也希望可以找一些中文版的科普片來給孩子看。
  • 這10部腦洞開到邊際的科學紀錄片,讓娃分分鐘愛上科學!
    為了讓孩子能好好理解科學,我們找來了這10部科學好片,不僅重塑娃對科學的理解,打開科學學習的思維,還能讓娃在潛移默化中,對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各門科學知識都扒個明明白白,特別適合寒假囤起來慢慢看!
  • 科學啟蒙太枯燥?3部零基礎科普動畫來了!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熱情
    家長當然都知道,給孩子做好科學啟蒙對孩子的思維、閱歷、知識等方面都有好處。但是一提起科學啟蒙,總會覺得這是一個很枯燥的事情,就連大人有時候都未必能看得進去,何況是孩子!這其實就是對科學的刻板印象了,其實有不少科普知識都已經用更淺顯易懂,風趣幽默的動畫形式來表達了孩子,不僅對科學不牴觸,而且還能沉浸在其中。
  • 諾貝爾獎獲得者談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
    不知道其他的家長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困擾,那就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呢?如果您也是一位束手無策的家長,這篇文章就很適合您,當然,即使您有很好的方法,那麼了解一下世界大佬們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的,也一定會讓您有所收穫。下面小編搜集了著名企業家扎克伯格、諾貝爾獎獲得者費曼、著名科學家加來道雄培養孩子或自己成長的方法和故事,以供參考。
  • 這部動畫比100部紀錄片還漲知識!孩子能看的高質量動畫,就是這個!
    優質的動畫片當然可以看,對孩子性格養成、理解世界有幫助,那動畫片的頂端,就是動畫科普了。讓孩子們通過動畫,高高興興的去探索宇宙的奧秘,了解自然的美麗,體驗動物之間的趣事,感受未知世界的謎題(哈哈,我的詞彙量已經阻止我繼續向下寫了).,是多麼讓人高興的事情!但是怎麼給孩子選科學素養啟蒙動畫,有是大多數家庭的難題。
  • 國內首部糧油科普動畫短片在京發布
    10月30日,國內首部糧油科普動畫短片《齊麥麥與魯果果》在京發布,系列短片由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人民視頻聯合策劃推出,通過塑造齊魯糧油的卡通IP形象「齊麥麥、魯果果」,以輕鬆詼諧的表達方式傳遞糧油科普知識,助推「動畫
  • 給孩子的科學漫畫 | 當科學和漫畫產生碰撞,我真的愛上科學了!!
    在領略神奇的大自然的同時,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愛因斯坦獎」獲得者、NASA科學顧問于貝爾·雷弗老爺爺為我們帶來的「給孩子的科學漫畫系列」,正好帶我們一起領略科學的奧秘。大科學家于貝爾·雷弗已經準備好了,我們快快跟上他的步伐吧!通常,科學和科普未必能兼得。
  • 諾貝爾獎獲得者談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
    下面小編搜集了著名企業家扎克伯格、諾貝爾獎獲得者費曼、著名科學家加來道雄培養孩子或自己成長的方法和故事,以供參考。如有不足之處,也請多多提出寶貴的意見,我們會繼續努力和改進。一、扎克伯格給女兒看《寶寶的量子物理學》猶太人的聰明,舉世聞名。
  • 科普丨這些與能源有關的動畫你都看過嗎?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從「十萬伏特」的皮神皮卡丘到光伏發電的奧特曼再到變形金剛「賽博坦」星球的能量塊無論哪個年代動畫片都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據廣州供電「嚴肅」科普,在動畫中,這個技能的持續時間不超過5秒,回合數最多為24次,所以皮卡丘「十萬伏特」的發電量=10MW×5S×24=1.2GJ=333kWh,2018年廣州市全社會用電量約為936億千瓦時,那麼估計需要2.8億隻皮卡丘才能為廣州供電了。
  • 科普:我國首部急救科普三維動畫系列之心肺復甦,轉發可救命
    我國平均每分鐘猝死1人,每年有54.4萬人發生心源性猝死,居全球之首,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率不足1%。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是4分鐘。猝死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年齡段。猝死越來越年輕化!!!如果一旦不幸發生,在急救車到來之後,我們老百姓能做什麼呢?急救「四部曲」:1.
  • BBC收視率最高的科學啟蒙動畫,解答學齡前孩子的一切疑問
    孩子們的每一次提問,都是學習和認識世界的一小步。而學齡前孩子識字不多,還不太能讀百科,除了家長們來解釋,動畫也很適合他們。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一部學齡前科普動畫——《梅西去樂趣島》。這部有家長在評論裡推薦過,確實也是一部很好的資源。
  • 2020超重磅:全球350萬讀者的世界神級少兒科普雜誌《How it works...
    不信來看一下它的「簡歷」:1845 年創刊,173 年歷史164 位諾貝爾獎得主撰稿。從愛迪生到比爾蓋茨都是忠粉,全球 15 個國家和地區同步傳播。全球 350 萬讀者、900 萬網站用戶,數千科技精英智慧分享之地。中國孩子都很聰明,學習成績也很厲害。可是為什麼放到國際上橫向比較,總覺得缺少了一份「開創精神 」和「國際化視野」 。
  • 科學松鼠會講科普,太有趣了
    多位專業的閱讀推廣人都曾說過:內容嚴謹,表達輕鬆,能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科普書最好。縱觀市面上,符合這些標準的科普書,基本都是國外引進的。雖然內容很好,但存在翻譯問題,而且與中國孩子有種天然的隔閡感,讀起來不親切。
  • 拯救孩子的好奇心!科學大咖們特意來西瓜視頻上了場科普直播課
    他認為,科幻文學和科普知識展現給大眾的,是最易懂的道理和最光鮮的成果。但恰恰是故事裡略掉的那些艱深原理和複雜計算,才是科學真正的價值所在。通過扎紮實實、逐步推進的科學研究,通過研究中一點點的思路改變和提升,人類才不斷打開連科幻小說都想像不到的新世界大門。  三位嘉賓也通過審視當下的科技水準,作出了「大膽預言」。
  • B站裡最適合孩子的好片,你想要的大語文、英文科普都全!
    今天先送上一波來自B站(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站,英文為bilibili)的好資源,你想要的大語文、英文科普這裡都全!俗話說「一入B站深似海,從此遊戲是路人」,希望你的孩子也能在即將到來的暑假裡,沉淪學習,難以自拔。
  • 凱叔講故事系列兒童科學推理故事《口袋神探》第一季音頻全集
    那裡有一個小男孩,叫艾小坡,雖然他只有9歲,卻是鎮上鼎鼎有名的小神探,大家都叫他「口袋神探」。他還有一個外星人搭檔,雞飛飛……為了做出讓孩子愛聽的偵探故事,我們曾經做過十幾個不同的世界觀設定,後來,還是把故事場景設定在了長江邊一個叫梧桐鎮的地方。故事中是中國孩子們日常生活的場景,案件中是中國特色的文化,一切都是我們中國孩子們熟悉的。
  • 如何讓孩子一分鐘內愛上化學?清華學霸拍的科普短片,家長收藏好
    元素周期表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其實化學要比數學、英語難多了,很多文科生更是表示看化學方程式就像是在看天書一樣。但就只這樣讓無數人感到頭疼的化學,在清華學霸梁琰的科普短片中卻是另外一個樣子。梁琰不僅熱愛化學,同時也熱愛藝術,所以就萌生出了用「用科學和藝術向大眾展現化學之美」的想法。在短片剛剛上線,就引起了全網轟動,就連美國《時代》官網毫不吝惜地誇讚道:「就算化學不是你的菜,就算你每堂化學課都睡著,但你只要看過『美麗化學』的視頻,就一定會愛上科學的不可思議!」
  • 盤點化學類科普書籍
    盤點化學類科普書籍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一本經典易懂的科普類書籍使人們愛上一門學科,讓我們來看一下關於化學有哪些經典的科普書籍吧!《視覺之旅:神奇的化學元素》2011國際化學年「讀書知化學」的重點推薦圖書《視覺之旅:神奇的化學元素》是一本以已發現的118種化學元素為題材的科普讀物。作者西奧多·格雷是美國著名化學家,收集了已發現的118種不同元素的各種資料以及它們的故事,配以精美絕倫的插圖和生動幽默風趣,對元素進行深入的探討。
  • 這10部科普紀錄片,讓孩子更早認識世界(內附觀看連結)
    觀看一部優秀的紀錄片,能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讓他們獲得更多知識。BBC的精品紀錄片多如牛毛,像《藍色星球》、《地球脈動》一類的自然系列紀錄片想必大家也都已經非常熟悉了。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些不一樣的紀錄片。這些紀錄片主要科普生活和人文知識,並且大多都是專門為孩子拍攝的,不僅增長知識,還有助於孩子發展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