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京劇行當藝術名家高校傳藝」項目小生班第一次開課,這是「高校傳藝」項目第一次開設小生班。要讓這批高校學子成為京劇小「小生」,無論對老師還是學員,都是一次新的挑戰。
擔任教學任務的名師是國家京劇院知名小生演員張兵,這次他教授給同學們的劇目是《春閨夢》。《春閨夢》是程派經典劇目,是1931年金仲蓀專為京劇大師程硯秋編寫的一齣悲劇。是當年兩位大師目睹軍閥混戰,人民流離失所,根據唐代詩人杜甫《新婚別》及陳陶《隴西行》「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詩句意境編成的。
《春閨夢》假託東漢末年幽州軍閥公孫瓚和漢室宗親劉虞爭權奪利發動了內戰,通過四戶人家慘受徵戎、家破人亡的遭遇反映出當時百姓的痛苦。其中新郎王恢結婚三日,便被強徵入伍,戰死沙場。妻子張氏在家,不知丈夫已在陣前中箭而死,仍終日佇盼,積思成夢。夢見王恢解甲歸來,夫妻團圓。張氏又是歡喜,又是哀怨,心情複雜。倏忽間戰鼓驚天,亂兵雜沓,王恢不知所在。張氏追尋至戰場,卻滿目儘是一些血肉骷髏,嚇得張氏驀地驚醒,才知都是夢境。
《春閨夢》是旦角戲,經大師程硯秋的演繹,多年久演不衰。這次小生組要學習《春閨夢》中王恢的表演,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春閨夢》中王恢的念白多、唱段少,表演的內容是在張氏的夢中。唱和做,都是為配合、襯託張氏。人物性格也複雜,既要有青年戰士的豪氣,又要表現對被迫參與不義戰爭的無奈,既要有對新婚即離別的妻子的情愛,又要暗示自己身已戰死的慘痛現實。要表現出「這一個」生角特有的韻味,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京劇小生表演本來要求就高,這批學員又是第一次學習小生行當,人人都是零基礎,困難可想而知。但初生牛犢不怕虎,這批小「小生」憑著對京劇藝術的熱愛,決心一步一步地去學習,從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去領悟京劇小生表演藝術的精髓。
在今天第一次課上,張兵老師主要教學的是張氏夢中的情節,從王恢返回到【南梆子】唱完,大概有二十多分鐘的戲,是全劇的高潮,也是《春閨夢》最感人的一出。為了幫助大家學習,旦角班班長樊健和老師搭戲,共同示範。老師邊講解,邊演示,從身段、念白、練聲一點一點講起。這場戲的難點在於身段繁雜,要把動作做順,要和旦角演員配合好,要細膩地表現出人物的複雜情感,對零基礎學生是不小的挑戰。在成為「這一個」小生之前,首先要成為「小生」,整節課老師都在不斷提醒學員們牢記京劇小生的行當特點。為了幫助這批學員儘快成長,張兵老師一遍一遍地示範、一句一句地教唱段、教念白,講解發聲方法,介紹注意事項,把自己完整的示範錄成視頻,以便大家課後對照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