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新聞,29歲的彭銀華醫生走了。
為了抗擊新冠病毒,彭醫生推遲了自己原定於正月初八的婚期,堅守在醫院的工作崗位。可惜不幸感染,於2月20日晚離世。「吃了你的喜糖,卻沒能參加你的婚禮。」彭醫生的同事在筆記本上留言,「心裡一直在想你會好起來,卻沒想到……」
看到這個消息,唐人陳陶的那句詩一直縈繞不散: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結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儀式之一,兩個心念相通的人從此組成一個家庭,在對方身上傾注自己最奢侈的情感和依戀。我能想像,彭醫生推遲婚禮的決定,絕不像宣傳的那樣「義無反顧」,即將新婚燕爾的小兩口一定是經歷了無數的煎熬、反覆、矛盾,才最終下了決定;我也能想像,彭醫生的新婚妻子,在得知丈夫感染並離世的消息後,這種生離死別的悲慟,也許在以後的無數日子裡,都會輾轉反側地想起那個「春閨夢裡人」。
這是人類共通的情感,是我們每一個人活生生存在的情感。
肖賢友是另一個「春閨夢裡人」。
他去世前,留下了一封「遺書」,上面的字體歪歪扭扭,他恐怕是拼勁全身最後的力量才寫下了這幾個字。「遺書」上寫著:
我的遺體捐國家。
我老婆呢?
多麼樸素的兩句話。前者是對國家最後的貢獻,後者呢?他遠去的時候並不是毫無牽掛,他掛念著他的妻子,掛念這個日日夜夜陪在他身邊的人,掛念這個有悲慟、有歡欣、有無奈、有掙扎的紅塵。
但我們的許多宣傳卻有意無意地放棄了最後四個字,只說他把遺體捐獻國家,只說他的留言有七個字,只說他一腔大無畏的奉獻精神。
愛情並不可恥。
《牡丹亭》的題記裡寫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這個「情」是愛情,但也可以擴大到一切的友情、親情。我們關心、牽掛身邊的人,因為他們的歡欣而歡欣,因為他們的悲慟而悲慟。推而廣之,我們為他人的遭遇而輾轉反側,乃至潸然淚下,這就是悲憫之情。
我們希望世間一切美好,但世間哪有這麼多的美好?
普通人的情感是最動人的,他們不會唱高調,不會說空話,他們的情感就是最真實的內心。這種情感,也許有人認為不偉大、不崇高——
但我認為,唯有這種真誠的情感、平凡的情感才是閃著光的。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這種普通人,都有這種普通的情感。
這種閃著光的情感就像一顆星,每顆星都閃著光,才會有燦爛的星河。
但星星的光芒,不是天然就要為了星河的燦爛。
彭醫生是個普通人,肖先生也是個普通人,和我們萬萬千千的人一樣,都是普通人。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情,我們會膽怯、會畏懼、會退縮、會放棄,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義無反顧、一往無前。
但就是在這些普通人裡,我看到了那麼多閃亮的光芒。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生、護士,他們也有擔憂、畏懼、委屈,他們理應有表達自己情感的權利。同樣,那些十天建起火神山、雷山的建築工人,那些義務勞碌在各個崗位的志願者,那些慷慨解囊、奉獻愛心的慈善者……
這些都是普通人的善良,是普通人的苦與樂。我們經歷磨難、經歷欺騙、經歷苦痛、經歷屈辱,但大多數人仍然善良著,仍然充滿了希望。
魯迅先生說: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在這個時候,反思比頌揚更重要,悲憫比歌唱更有人情味,因為這些都是普通人的聲音。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公眾號ID:baicangger
歡迎轉載本公眾號文章,
相關事宜請聯繫管理員金銳(微信號:dark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