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大師

2021-02-19 我代表月亮消滅你們

過年的時候給南堂大師發微信祝福,順便聊了幾句閒話。大師問我,後來那花開了嗎?

南堂大師不是法號也不是法名,更算不上什麼小有名氣的代稱。

只不過年輕時候窮困潦倒,靠算命為生,在景區單位門口擺攤兒算卦。

單位裡的人路過找他問卦,他也不收錢,久而久之和單位的人都處成了兄弟。

某次領導也慕名而來,最近有煩惱,佔一六爻八卦,應驗。

領導一開心,騰出空房一間,給大師午休或避風遮雨,像個單位內部的「辦公室」。

空房在南,故得名南堂大師。

十一月初,朋友結婚領證擇日,我帶她去找南堂大師選個吉日。

那時候南堂大師已不在當年的「南堂」,早已入道修行,並有了自己的易學事業,店面不大,也不起眼兒,彎彎繞繞,深巷最裡,棕紅門帘,燈光幽暗。

「丫頭,你咋來啦?」

「帶個閨蜜擇日結婚。」

「坐吧。把你和未婚夫兩人的八字寫下來。」

南堂大師話很少。他讓閨蜜坐到跟前,我在一旁玩手機。

問了八字,問了見面的時日,還有父母一類的,然後擇了三個日子。

哪日哪時領證,哪日哪時辦事,還有個啥我記不清了……

閨蜜認真的記下來。我們又寒暄了幾句,就準備走。

起身一瞬,大師叫住我們了。

「先坐一坐,今天碰巧沒客人。

一般人呢,我就不說了,你是丫頭閨蜜,我給你多說兩句。」

我知道大師的確話很少,沒有廢話。

加上口音不是普通話,說得太多,太快,別人也聽不明白。

但是他要是說,主動說,那一定是關鍵對話。

「我給你講緣分這個事兒,它不是老有。也不是緣分來了,回回都能把握住。

有的人你看著好,那不是你的緣分,早晚是要散。快結婚的,也有散的。

有的人,再磕磕絆絆,那也是你的緣分,你就去爭取。你要是這個錯過了,下一次,就不知道是啥時候了。

緣分這個東西,錯過一次等好久。

我幹了一輩子這點兒算卦的事兒,緣分的事我見的太多了,我算的,應的也不少。

你們可能不知道,我接觸的例子多,我太明白了。」

閨蜜一聽,瞬間慌了。以為自己的婚事有啥問題。

大師繼續:「我是道教,道教講究無為而治。就是一切呢,它都是順其自然。

緣分這個事,你不能強求,你的緣分時運,要和對方的緣分時運,恰好碰上,這才算個機遇,你倆才能在一塊兒。

你的緣分到了,他的沒到,那你喜歡人家,人家對你不心動。

你的緣分到了,但是你沒碰上緣分也到了的對方,終究不對眼兒。

但話說回來了。你倆緣分都到了,那就是能往一塊兒湊的事兒了,這個時候,就不能無為咯。

你就得把握咯。

緣分稍縱即逝。」

我和閨蜜,尚未聽明白大師此番話的用意。

大師先問:「你們兩個人結婚,來擇日,男方為什麼沒有來?」

閨蜜愣住了,少時才開口道:「他在外地上班,周末加班,就不回來了。」

大師開啟了一段神仙分析,什麼農曆幾月,什麼草木凋零,南方北方,子醜寅卯,天幹地支,五行生剋,我聽不懂,閨蜜也聽不懂。

只有大師樂在其中。

最後大師給出一個結論:「那些算命的,要是告訴你,誰誰誰是你的真命天子,是你結婚的對象,那都不準,不用問,假的。

沒人能明明白白告訴你是誰。

真能結了婚過成兩口子的,得倆人一塊兒努力。

緣分不努力,緣分也得沒。知道了不?

心動搖了,緣分也就動搖了。緣分可不是老老實實的無條件的給你的。

你和你的未婚夫,有一事不夠完美,得再看一看。」

閨蜜聽到這,面露難色。

當時我倆都以為,大師要開始賣東西了……

因為現在有好多江湖術士,道行不深,經濟頭腦卻十分發達。

而且這些事情,不消費,還心有餘悸。

大師說:你們倆,本來就兩地,擇日大事,本應你們兩個一起來,根據手相面相,才能看得全面。現在這麼一來,他那邊的事兒,我不敢保。

你們婚前,如果有什麼口角,男方不滿意的,你再來我這看看吧。

我這有一對小石頭,你拿回去,兩個人一人一塊兒,雖然異地,如同一家。」

閨蜜伸手接過,還顫巍巍的問,多少錢。

大師哈哈哈的笑起來,說免費的,問卦收費,東西免費。

閨蜜這才笑盈盈起來。我也鬆了一口氣。

險些被誤認為是大師派來的託兒。

順手,大師從旁邊的窗臺上,端下來一盆花兒。

一盆我也不知道什麼品種的花,能看見花骨朵,但是沒有開。

「這一盆給你。」

「我?」

「嗯,拿回去養著,放單位裡家裡,都行。對象在哪邊(意思是東南西北),就擺的哪邊,多曬太陽,少澆水。」

「什麼個寓意呀,大師。」

「你倆最近不見面兒,是不是。」

「也見呢啊,就是次數少,我們都考試,複習呢。」

「嗯,好事兒。花好好養著,得開花兒,也得見面兒,多見面兒。緣分得爭取,動搖就散了。」

「那不能動搖,挺好的,嘿嘿。」

花被擺在辦公室南面的窗臺上。

和我的多肉們在一起。

我小心翼翼的呵護著。

我不知道它是什麼花。

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開。

後來我明白了一種感覺。

你明明知道它開不了花。

但你依舊用心的照顧它。

希望有一天出現奇蹟。

那花綻放了。

一切都歸於一個美好的結局。

所以你想方設法的見面。

計算著時間和次數的為花澆水曬太陽。

沒話找話的製造聯繫。

定期的開窗通風,甚至給周圍灑水保證溼度。

但花以一個冰冷的態度回應你。

花不會開。

花也不準備再開了。

但花並沒有說。

可養花的人在滿懷期待。

不會開的花,即使長出了花骨朵。

後來我又想著南堂大師的一席話。

不知道閨蜜的石頭,是不是也很靈。

相關焦點

  • 孫燕:愛「新」川菜,從品味南堂館開始丨2019十大魅力女川商
    如今,以「新川菜」為魂,南堂館旗下相繼創立「南堂小館、南堂聽香、赤裡火鍋」等品牌,11家門店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2018 年,公司年產值約1億元。如今,她更醉心於將南堂館進行時尚化、健康化、品質化演繹,形成凝練匠心、獨具一格的「新派川菜」體系。
  • 上海新店 | 南堂川菜傳人,鄧師傅重出江湖
    其創立人鄧華東師傅是南堂川菜的傳人,當時其私人訂製的「包席」 重現了瀕臨失傳的南堂菜,一時食客雲集,擁躉者眾多。然而在17年,鄧記卻由於房租糾紛被迫關店,之後雖然眾多食客都期盼著鄧師傅重開,但是除了一些江湖傳言,再也沒聽到其在上海開新餐廳的確切消息。千呼萬喚始出來。機緣巧合,我偶然得知了鄧師傅竟已在6月1日低調重開,預約方式都未公開,趕緊通過朋友訂到了位子。
  • 【南堂掠影】2019——那些走過的暖心日曆
    1月6日,主顯節,異星閃耀指點行程,東方賢士尋求真道,南堂教友以親聖嬰禮表達對耶穌基督的至尊敬拜。      5月7日上午,我堂口教友「金碧姐姐」隨團去北京世園會參觀,受「南堂公眾號」委託,她向我們現場介紹了教廷館的展況。
  • 北京教區|南堂隆重慶祝本堂主保瞻禮
    第三,特別感謝在室外參與彌撒的四十多位教友,因為疫情和南堂的現有條件,沒有辦法到聖堂一起參與彌撒,雖然身處寒風中,但依然聽從堂區的安排,正體現了服從和聽命的精神。最後,本堂神父號召「一心一意傳福音」活動,邀請教友們捐贈聖經,免費贈予願意了解聖經的非教友和參觀人員,讓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天主的聖言,也讓更多的人參與、讓更多的人受益!
  • 成都南堂館15道怪菜,越怪越是惹人愛!
    現在南堂小平擔排骨,也許能喚起你記憶中的味道。將豬排切成6釐長的段,加入鹽、料酒、胡椒粉、薑末等均勻拌勻,再加入腐乳、南奶、糖色、椒麻料、油酥豆瓣、自製粗米粉及少量清水拌勻。另外,將芋兒切成小塊,加入鹽和粗米粉,攪拌均勻。
  • 第三屆國際青少年合唱音樂營又加盟一位重量級合唱指揮大師!
    首先熱烈歡迎最新加盟音樂劇組的老朋友——來自臺灣的呂錦涓大師臺灣大師 - 莫嵐蘭臺灣著名青年舞蹈藝術家被譽為臺灣舞蹈界具有評析、創作、表演、教學的全方位舞蹈藝術家高雄世運THW WORLD GAMES閉幕式舞蹈視覺設計
  • 玉雕行業,誰是大師?大師是誰?
    誠然,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沒有哪一朝哪一代像如今這樣「大師」泛濫的。  不說別的,隨便去一個玉石展,哪一個作品不是「大師」所雕?隨便去個成品玉雕店,哪一個作品又不是打著「大師」的旗號?  與季羨林先生齊名的饒宗頤先生,在面對"國學大師"的桂冠時,尚且表示"其實大師原來是稱呼和尚的,我可不敢當",對「大師」一詞表達了敬畏與謙虛。
  • 【零點日記】大師是如何煉成的?被供奉供養的大師還是大師嗎?
    據說有一次一媒體人預約了做他的專訪,雙方見面後記者剛開口說:「請問大師您……」誰知記者話剛說了半截,我這朋友當場火冒三丈,衝著記者就大罵上了:「你TM才是大師,你們全家都是大師……」就這樣,一場原本愉快的採訪因為一句不合時宜的稱謂不歡而散了。可憐這位記者,怎麼都想不通自己到底在哪裡得罪了這位素未謀面的大師。我當然知道朋友為什麼這麼生氣了。
  • 劉文飛|誰是大師:布爾加科夫與《大師與瑪格麗特》
    據布爾加科夫本人統計,在他從事創作的頭十年間,各類報刊登載的有關他創作的評論共有301篇,其中持批評態度的就有298篇(也許正因為此,布爾加科夫對批評家似無好感,在《大師與瑪格麗特》中,批評家又照例受到了作家的漫畫和抨擊)。在這樣的環境下,布爾加科夫被迫沉默,淡出文壇,直到1940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