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記粵語殘片時

2021-02-20 北青藝評

然而,筆者最為期待的一部,格調或許不算甚高,卻是劉鎮偉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

《92黑玫瑰對黑玫瑰》

《92黑玫瑰對黑玫瑰》作為香港無釐頭喜劇的代表,以及梁家輝榮獲金像獎影帝的作品在內地亦頗具人氣,但片名中的「92」何來卻少有人探問到底。這部影片脫胎於粵語片大家楚原的1960年的《黑玫瑰》,除了作為喜劇大獲成功,它還曾引發粵語殘片憶舊熱潮,不止關於你我的港片年華,也同樣指涉了香港影迷的港片年華。

1962年,楚原與當時紅星南紅組建電影公司名為玫瑰影業,接連以玫瑰為名拍攝電影,《黑玫瑰》正是其中一部,票房成功後又有了續集《黑玫瑰對黑玫瑰》。這個融合了中式女俠傳奇形象與007詹姆斯·邦德類型特徵的故事,被後世認定為香港珍姐邦(Jane Bond)電影的代表。劉鎮偉的致敬方式並非翻拍舊片,而是將一對黑玫瑰雙生花的角色引入上世紀90年代,讓失意小編劇闖入粵語片世界,歷經一場充滿史料梗的打鬥之旅,一邊是爆笑,一邊是令知情人傷懷的迷影情結。

梁家輝在《東成西就》裡男扮女裝演繹粵劇名曲《雙飛燕》(開山怪)的段落熱門至今,其實是劉鎮偉的當家招式,在早一年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裡實踐得更為成功。也是由梁家輝飾演的小警察被黑玫瑰姐妹倆誤認為舊情人神探李奇,以一曲粵語老歌《舊歡如夢》博取信任(盧冠廷配唱),連笑料都一模一樣——一邊是被取悅者心醉神迷,一邊是取悅者家輝的髮型散亂整蠱到難以直視。

《舊歡如夢》在上世紀60年代的演唱者是後來的TVB老將譚炳文,唱紅卻是在此刻,盧冠廷壓住嗓音學粵劇腔調,又搞怪又動人。這首「廣東小曲」背後的文化脈絡頗為複雜,香港樂評人黃志華的《為〈舊歡如夢〉尋根》一文將它從粵劇、粵曲填詞者龐秋華,閩南語《南都之夜》,倒推至日本源頭《蘋果之歌》的線索寫得十分清楚。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在內地網絡檢索徐小鳳翻唱自原曲的《紅蘋果》,傳出的歌聲卻是李翰祥國語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臺》裡的《遠山含笑》,一首歌的重尋與走失,帶出了從廣東文化到泛亞文化的一幅好景。

《92黑玫瑰對黑玫瑰》的票房勝利、《舊歡如夢》的走紅,乃至粵語殘片的重溫,被認為是對本土文化的重新審視,但何謂「粵語殘片」?於你我而言,粵語,似乎是香港電影理所應當的標籤,百老匯電影中心的香港影展辦了六年,展映的影史經典大都是粵語電影。這種邏輯之下,這個名詞的含義似乎顯得比較弔詭。既然說明是香港電影,粵語因何還要被作為「他者」另外討論?

不算北上合拍片,今天的香港電影已經完全是粵語電影了。但實際上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大部分時間裡,港島影業是國語、粵語雙軌並行的,甚至國語片常常佔有較大的優勢。這一方面緣於南來影人的影響,另一方面則關係到臺灣市場的語言需求。伴隨香港電影新浪潮拉開帷幕的「新香港電影」,嫁接了南國文化與西方式樣,驟然終結了國語片的輝煌時代,卻也令人不再記起昔日粵語殘片的狀況與命運。我們身邊勉強算得上港片迷的,對邵氏電影都應該如數家珍,但即使資深,也很少有能夠對同期粵語殘片深入了解(語言與資源的障礙較大)。

對上世紀70年代前粵語片的遺忘或許不限於內地的視點,在香港也同樣存在。這一時期粵語片數量龐大,所受評價卻始終低於國語製作,固然有粗製濫造之風與樣式題材老舊的緣故,卻也與時代文化態勢的偏愛不無關係。實際上,粵語片不僅有粵劇電影浩浩湯湯的戲寶遺產,如名伶任劍輝、白雪仙主演的作品,更出產了諸多本土類型與新銳創作,其中與南國文化的勾連、對本土問題的關注,都是國語類型大片中少見的。感興趣的影迷讀者,香港三聯出版、粵語片研究會成員易以聞所著的《寫實與抒情:從粵語片到新浪潮(1949~1979)》是很好的起步讀物,而香港電影資料館每年必不可少的粵語片節目更是一塊寶藏。

歲月不見得公平,上世紀80年代新一批電影人在「復興」粵語電影時,卻並未忘記自己的「港片年華」。

早在1976年,後來的華語大導吳宇森即以處女作翻拍唐滌生為任白所著、曾被左幾搬上銀幕的《帝女花》。這齣宮廷戲製作頗巨,風格上承襲了李翰祥黃梅調電影的華美氣概,主演雖為任白高徒,音樂卻由港樂宗師顧家輝重新編曲,比舞臺粵劇更流麗、流行,易於傳唱。如主題曲《香夭》,鄧麗君、張國榮、鄭少秋、汪明荃都有版本流傳。說不清為什麼的,筆者最中意的是甄妮演唱的版本,對於帝女公主哭拜爹娘惜別夫君的情節,要論金碧輝煌中落花滿天的哀豔,或者亡國之恨裡兒女情長的纏綿,這一版都不算得最好,卻自有一分昔日傳奇遙遙至今的惘然。

《花田喜事》取自《花田錯會》、《功夫》拿《如來神掌》騙小孩,層出不窮的「難兄難弟」也是粵語片底本多次「拓印」的有趣案例。新加坡學者張建德認為,秦劍執導於上世紀60年的《難兄難弟》是「夥計片」(buddy-buddy movies)的原型,開啟了香港電影中小人物拍檔喜劇的範式。「夥計片」的線索可能更為綿長複雜,但改編自流行文學「三毫子小說家」楊天成原著的逗哏捧哏夥計「追女仔」的歡樂故事,確實在香港電影中一次又一次上演。

揀最知名的說,1982年的《難兄難弟》是新藝城的暑期巨獻;1993年陳可辛的《新難兄難弟》以新穎的「穿越」設置引入憶舊情結,是韓寒《乘風破浪》學習的榜樣;王晶編劇的《精裝難兄難弟》脫胎自當年致敬粵語片廠的同名TVB劇,延續了陳可辛的穿越模式,讓上世紀90年代揚名國際的藝術片導演受電影之神懲罰,到昔日電影業「難兄難弟」的情境去探尋粵語片的價值與記憶,與《92黑玫瑰對黑玫瑰》其實也有相似,只是點題過明,真誠浪漫不如後者。

施出魔法的電影之神由橫貫國語粵語的宗師楚原扮演,而這個傲嬌到當場踩踏粵語片的年輕導演名字則叫作「王晶衛」。實際上,以洋氣、國際化、藝術電影著稱的王家衛不僅從未表示過對粵語片的不屑,甚至曾經自陳受到粵語長片的影響。《重慶森林》、《墮落天使》的聯畫中香港都市地景的不斷出現,靈感就來自舊粵語片的慣例——與情節無甚關係的香江風光與街頭實景總會出現在影片的開頭,強調虛假故事與真實發生地息息相關。在前者中,因心傷失眠的金城武一晚上看了兩部粵語長片,也是影迷津津樂道的典故。

這些戲仿的作品往往會以一些程式化的表演、臉譜化的人物、粵劇腔調、粗糙道具和奇葩想像力為粵語殘片的標籤,誇張到令人發笑,但它們深層次的學習與致敬,卻也隨之圍繞「南國」二字展開,這裡的歷史、美學、文化,這裡真實的情感與生活。我們今天對香港電影的認知,或許多半是在殘缺基礎上的想像。南國尚且只有白髮觀眾捧場,談何普及於北方主流文化之中呢?

香港影展再做五年大概也做不到粵語片專題,但後人的調用與致敬,也可提醒我們遙憶當年往事。港片迷既然如此多,我想,總會有人試圖記得。

 文| 張耀婷

相關焦點

  • 《粵語殘片》作者:鞦韆在時
    > 【圖片源於網絡】(我好喜歡這張圖哦)文案:年上扮豬吃兔子攻,直男受,暗戀成真,he閱讀:作者微博@鞦韆在在在時
  • 「粵語殘片」是指很爛的粵語片嗎?當然不是!
    粵語長片,又有人稱作「粵語殘片」或「七日鮮」(七日拍完),指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製作的粵語長篇電影,多以黑白畫質製作,情節以民間傳說和市井生活為主
  • 粵語殘片!——引導周星馳成聖的創作磐石!
    粵語殘片!——引導周星馳成聖的創作磐石!文:梁曉智真的想不到功夫會這麼好看,功夫好看,再一次深刻地印證了粵語片的精彩,準確地說是粵語長片存留下來的精彩!是粵語殘片的OTAKU(御宅族)的又一次偉大勝利!
  • 陳奕迅的《粵語殘片》蘊含了什麼樣的情感?看後我又聽了很多遍!
    只是我覺得白色球鞋感情的宣洩,相對輕鬆一些,而《粵語殘片》則顯得相對沉重。兩首歌都很有代入感,光看歌詞每個人都能有一段歌中的體驗。《粵語殘片》整首歌,我覺得與其是對過往的戀情的懷戀,倒不如說是對青春年少、懵懂又真摯的自己的懷念。
  • 遊蕩香港|去旺角,找一家粵語殘片般的茶餐廳
    繞過混亂的菜市場,穿過密集的水果攤,才看到這家茶記。店名叫「中國冰室」,「冰室」即茶餐廳的前身。60 多年歷史,保留了兩層式格局,拼貼馬賽克瓷磚、吊扇、卡座,一切都像粵語殘片般老舊,並非刻意為之的新派懷舊感。
  • 「粵語長片」彌足珍貴/鄭家豪
    以前,本港兩家免費電視臺深宵播映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粵語長片」,朋友在這些俗稱「粵語殘片」的舊故事中找到昔日的港人生活境況,看到吳楚帆、白燕、張活遊、紅線女、張瑛、新馬仔等從小熟悉的明星,津津有味地回到時光隧道。最近朋友抱怨電視臺深宵已不再播放「粵語長片」,改為播其他節目及足球比賽,他不看足球,失去足以令他放下工作壓力的一種樂趣。
  • 馬航MH370飛機殘片終於找到了!
    澳大利亞基礎建設和交通部長達倫·切斯特20日發表聲明,確認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提供的技術報告證實,在莫三比克發現的飛機殘片來自失事的馬航370航班客機。切斯特表示,殘片上的關鍵數字和字母噴碼與失事馬航客機上的噴碼完全一致,說明兩塊殘片確實來自馬航370航班客機。
  • 爐石傳說對決模式殘片瞎怎麼組?殘片瞎卡組推薦
    爐石傳說對決模式殘片瞎怎麼組?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對決模式的殘片瞎選牌思路,技能選擇地獄火撞擊,寶藏選擇莫爾葛流放者。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爐石傳說對決模式殘片瞎卡組推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爐石傳說對決模式殘片瞎卡組推薦一、卡組推薦以下是爐石傳說玩家笑忘與分享的殘片瞎卡組:
  • 【正在熱映】《西遊伏妖篇》粵語版更好笑 森禾影城獨家奉獻 再刷一遍
    粵語版配音由「四大笑星」林一峰、譚俊彥、李尚正與火火聲演四師徒。早前一連兩天為電影配音,周星馳親自監場並指點四子演繹方式。周星馳還邀請元祖級唐僧羅家英出山聲演唐僧師父大放笑彈。正如我們都知道的,香港草根出生的星爺他最熱衷的神怪武俠套路之一,就是「粵語殘片」。還記得那些年,被他翻的花樣百出,鬼馬精靈的「如來神掌、六指琴魔、天殘腳」嗎?還有他那市井氣息的小人物之間的愛恨情仇,根本就是接棒演繹粵語殘片中的國人小市民悲喜人生精髓。
  • 爐石傳說:峰迴路轉,殘片瞎yyds
    我本想繼續用異變薩上分的,但是感覺這種卡組玩多了真的沒有靈魂和樂趣,於是我就重做了一套殘片瞎,卡組如下:### 殘片瞎# 職業:惡魔獵手# 模式:標準模式# 鳳凰年# 2x (1) 雙刃斬擊# 1x (1) 吞噬魔法# 2x (1) 精魂獄卒# 2x (2) 混亂打擊
  • 爐石傳說:關於殘片瞎的相關問題
    爐石傳說:關於殘片瞎的相關問題 2020-11-07 12:51  NGA玩家社區
  • 說一口50年前的粵語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後來人事漸長,發覺原來粵語長片也挺好看,尤其裡面的粵語對白,更是非常「古典」與」過癮「。上述視頻提到的對白比TVB經典臺詞「不如我煮個面你吃」還要常用,隨便在一部粵語長片裡面都俯拾皆是,也算是當時的口頭禪,真正的「潮語」了。不過現在廣東人已經十分少用這些語句,不過在周星馳過往電影裡面,還可以時常聽到。
  • 粵語鍵盤俠:「沒有十級證書,你不配講粵語!」
    他直言:「這些粵語警察就會躲在電腦後打鍵盤罵人。我看如果以後粵語真的消失了,這些人簡直系一大功臣。」「粵語警察」,就是那些熱衷在粵語相關視頻或音頻下發布攻擊言論的人,其可怕程度猶如蝗蟲入境令人煩不勝煩。愛看粵語類視頻的自己友,肯定會見多這些隨時出警的「粵語警察」,在翻唱類視頻裡尤為嚴重。
  • 爐石傳說:靈魂殘片到來,術士+伊利丹進行捆綁「銷售」
    這次發布這麼多靈魂殘片體系的卡牌,有看頭。先來看看這張術瞎的普通隨從,1費1/3可以洗入兩張靈魂殘片到牌庫,靈魂殘片抽到時可以為你恢復2點生命值。靈魂殘片作為術瞎獨有機制的衍生物,此次是真的成功將兩職業捆綁在一起了。像自殘術或者快攻瞎帶入這張牌是不是效果會比較的不錯呢,都是需要搶血的卡組,帶點不虧身材的卡牌還有回覆貌似挺香。
  • 看似粗陋無文的「粵語長片」,卻是香港電影電視的始祖
    「粵語長片」,又稱「粵語殘片」或「七日鮮」(七天拍完),是指集數多,多以黑白畫質製作,然後大家追著看的片子,並沒有諷刺及貶義的意思。上世紀60、70年代,普羅大眾的娛樂少,就和那個時候內地人民都看露天電影一樣,香港人都在家抱住電視看粵語長劇。
  • 2020粵語歌曲排行榜第2周冠軍:黎明、麥浚龍《忘記和記》
    2020粵語歌曲排行榜第2周冠軍:黎明、麥浚龍《忘記和記》
  • 陳奕迅有哪些國語粵語版本的歌曲?
    (粵語版)》.vs.《K歌之王.(國語版)》 03.《低等動物.(粵語版)》.vs.《低等動物.(國語版)》 04.《明年今日.(粵語版)》.vs.《十年.(國語版)》 05.《歲月如歌.(粵語版)》.vs.《兄妹.(國語版)》 06.《New Order.(粵語版)》.vs. 《Last Order.(國語版)》 07.
  • 廣東十大粵語講古大師,他們才是真正的粵語好聲音,你最喜歡誰?
    作為粵語講古界的泰山北鬥,無論修養、學識、聲線、語言表演力、語言模仿能力等等都無人能及,與劉蘭芳並稱"北劉南張"。他評書的作品《水滸傳》、《三國演義》、《楊家將》等傾倒了粵語地區的所有聽眾。此韻本應天上有,人間幸得萬家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