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閱者: 信義(北京大學口腔醫院)
我們從小就知道,每天都要刷牙,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都是在「假裝刷牙」,如何正確而有效地口腔衛生維護,你都了解嗎?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一聊。
一、什麼叫口腔衛生維護?
口腔衛生維護,指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口腔進行清潔,避免食物殘渣等積存於口腔內,以此達到保持口腔清潔、預防口腔疾病發生的目的。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日常所做的刷牙、漱口、用牙線等清理牙縫的工作統稱。
二、日常口腔衛生應該怎麼維護?
口腔衛生維護是我們每天都要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但事實上,在我們國家,由於多數人的口腔保健意識較低,90% 以上的人都不能做到合格的口腔衛生維護,那麼口腔衛生維護都包括哪些方面,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進行維護呢?
總體來說,口腔衛生維護包括刷牙,牙間隙清潔,必要時可輔助使用漱口水。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刷牙
中華口腔醫學會推薦的刷牙方法是巴氏刷牙法(Bass 刷牙法),又稱水平顫動法,是能有效去除牙縫中的菌斑,且不傷及牙齦的最佳方法。
選擇軟毛牙刷,將牙刷與牙長軸呈 45°角,指向牙根方向(上頜牙向上、下頜牙向下),按壓牙-牙齦交界區,用輕柔的壓力,使刷毛在原位,做前後方向短距離的水平顫動(10 次)
顫動時牙刷移動僅約 1 毫米,每次刷 2~3 顆牙齒。再將牙刷移動至下一組牙時,注意重疊放置
刷前牙舌側(內側)時,可將牙刷垂直,壓刷毛進入牙-牙齦交界處,對著牙齒長軸做短距離顫動
刷咬合面的動作是將刷毛緊壓在咬合面上,使毛端深入咬合面的溝窩內部,做前後方向顫動
每次刷牙的時間不應低於 2 分鐘。為了保持口腔衛生與口氣清新,至少每天早晚刷牙各 1 次
2、牙間隙清潔
除了刷牙,牙間隙清潔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刷牙僅能夠清潔牙齒表面,並不能深入牙縫內清潔。
進行牙間隙清時可以使用牙線或牙縫刷(牙間隙刷),不建議使用牙籤,因為牙籤太粗,質地也硬,容易損傷牙齦。
對於沒有牙周炎、牙縫較小的健康人群,使用牙線即可,或者使用帶有柄的牙線棒,將牙線輕輕壓入牙縫內,在牙縫的兩側輕輕上下提拉,將牙縫內的食物殘渣與碎屑清理乾淨
對於有牙周炎、牙縫較大的人群,需使用牙縫刷,將牙縫刷伸入各牙縫內,清理牙縫
建議每天進行 1 次牙間隙清潔,最好在晚上刷牙後進行。
3、漱口水
能夠做到每日刷牙與牙間隙清潔的人群,正常情況下就不需要使用漱口水,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時間緊迫來不及刷牙,或需要改善口氣異味時,可偶爾使用漱口水,能夠達到一定的清潔口腔、保持口氣清新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含有抗菌劑成分(如氯己定)的漱口水,不宜長期使用,否則易造成口腔異味、黏膜著色等問題,應在牙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
4、其他
對於戴正畸牙套(固定矯治器)的人群,口腔衛生維護難度較大,需結合使用專業正畸牙刷、牙間隙刷等多種方式進行清潔。
對於戴活動假牙(可摘義齒)的人群,需要在每晚睡前摘下假牙,用牙刷將假牙刷乾淨,可配合使用義齒清潔劑,刷完後放在冷水中保存,口腔內剩餘的牙齒也需要按照普通人群的標準清潔。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三、口腔衛生維護的重要性是什麼?
可能很多人認為口腔維護無關緊要,因此對刷牙這件事情不夠重視,事實上,很多口腔疾病的根源就在於對口腔衛生維護不到位。
世界衛生組織的「口腔健康的標準」定義是: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痛感,牙齦色澤正常,無出血現象。
口腔內長期的食物滯留、食物嵌塞,使得細菌在口腔內大量繁殖,使得我們容易患齲病、牙周病,導致牙齒上出現齲洞、牙齦紅腫、牙齦出血,長期以往疾病進展,會出現牙痛、牙齒鬆動等明顯症狀,等到這時才就醫,治療效果往往也會大打折扣。
因此,口腔衛生維護是口腔保健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常說的「預防大於治療」,就是這個道理。
四、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之間有怎樣的重要聯繫?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也與呼吸道直接相通,與全身健康的關係密切相關,總體來說,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的關係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口腔健康對全身健康的影響
口腔健康是口腔功能的重要保障,若口腔功能不良,則會影響進食,進而導致全身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
目前的科學研究表明,口腔疾病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腦卒中、細菌性心內膜炎)、糖尿病、呼吸道感染、骨質疏鬆症全身等密切相關,特別是牙周炎與糖尿病之間互相影響,互為促進因素,已經得到了大量科學研究的證實。
因此,做好口腔維護,預防口腔疾病,同時也有助於預防全身疾病。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全身健康對口腔健康的影響
女性在青春期和妊娠期,容易出現牙齦炎症和牙周疾病,這是因為女性在特殊生理時期體內激素水平較高,對細菌極敏感。
舉例來說,如果未懷孕,連續兩天忘記刷牙,這對口腔並沒有很大影響,但是如果正處於妊娠期,又連續兩天忘記刷牙,細菌就會在牙周組織生長繁殖,牙齦就會腫脹疼痛。
懷孕期間患牙周疾病可能禍及胎兒,口腔內細菌可隨血運通過胎盤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研究顯示患有牙周疾病的孕婦生下早產低體重兒的機會,比口腔健康狀況良好的孕婦高出 7 倍之多。
因此,孕前做好口腔疾病的防治,對於孕婦和胎兒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
此外,上面提到的牙周病與糖尿病互相影響,醫學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受到牙周病的滋擾,他們的牙周組織更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襲。
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發生率是健康人群的 2~3 倍。
因此,全身健康也是預防口腔疾病的重要保證。
本文由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宮鎮江醫生撰寫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