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退休2000,我爸6000,退休雙軌制導致的不公平,能真正解決嗎

2020-12-24 社保之聲

我家裡就切實體會了什麼叫退休雙軌制!

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呀!

我爸是警察退休,我媽曾經是教師後來轉到企業,然後在企業辦理的退休。

我爸一個月6000多,我媽一個月2000多。

為啥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養老金差距這麼大?改革後,能夠縮小差距嗎?

下面為您深度解析:

什麼是退休雙軌制?

退休雙軌制指的是養老金的計算標準,採用的是兩種不同的系統、不同的結算方式。

所以被稱為雙軌制,主要是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採用不同的退休金計算方式。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

在職時無需繳納養老保險費,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直接與本人工資掛鈎。

具體來說,是以本人退休時的工資為基數,與本人工齡掛鈎。

工齡35~40年,發放本人工資的90%左右;工齡30年~35年,發放本人工資的85%左右;工齡滿20年到30年,按80%計發工資。

因為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本身就比較高,而養老金直接與本人工資掛鈎,退休後養老金大部分在5000元以上。

企業人員:

企業人員養老金的計算,可以說與工齡無關,而是以本人實際繳費年限為標準來計算。

與本人的工資也無關,而是以本人的實際繳費基數來計算。

由於大部分企業以追求利潤為目的,所以在給工人繳納養老保險的時候,往往是以最低基數來交納的。

甚至,有些私營企業等小企業,是不給員工繳納養老保險的。

這就導致,企業退休人員雖然也有三四十年的工齡,但實際繳費年限往往沒有那麼多。

雖然本人工資能拿到四五千元,但因為按照最低基數繳費,導致養老金只有兩三千元。

實際案例:

以我前幾天剛辦理的一名退休人員實際數據為例:

繳費年限32年,養老金只有2300元!

因為她一直是60%的最低繳費基數!

退休雙軌制的取消

不過從2014年10月份開始,機關事業,養老單位開始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自2014年10月1號起,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要繳納養老保險了!

將採用跟企業計算養老金一樣的計算方式,由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組成。

養老金的計算,也將與本人繳費年限與繳費基數掛鈎。

取消雙軌制以後,企事業單位養老金差距會縮小嗎?

但是,改革後,並不會縮小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距!

這是因為:

第一,機關事業單位繳費基數高,完全是以本人實際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的。

第二,為了彌補改革後的養老金差距問題,機關事業單位另外設立了職業年金,用於補充退休人員的養老金。

所以,改革形式上是與企業統一了退休機制,但是實際上,並不會縮小與企業人員養老金的差距!

重點總結:

退休雙軌制是歷史的產物,是不公平的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不繳納養老保險費,養老金卻普遍較高。

企業人員實際繳納了養老保險費,養老金卻普遍較低。

在2014年10月1號開始進行改革,取消退休雙軌制,機關事業人員將與企業人員採用同一個退休養老金計算系統。

最起碼實現了表面上的公平!

相關焦點

  • 「退休雙軌制」的不公平:我爸退休金6000,我媽只有2000!
    但這幾年裡,養老保險也引來了很多人的不滿,原因就在於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差別太大。就拿我家來看,我爸曾是一名警察,退休後一個月的養老金6000元;我媽本是人民教師,後來去企業發展,退休後的養老金才2000元/月。 什麼是養老金的雙軌制?
  • 退休雙軌制是什麼意思?
    你好,社保工作者一枚,不請自來聊一聊,如有不妥之處,還請多指正。退休雙軌制指的是在2014年10月以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採用兩套完全不同的制度。而且正因為此,導致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 什麼是退休雙軌制?改革後,仍不能改變養老金差距?|爆款分享
    想知道每天都有哪些10W+爆款內容嗎?我們幫你找!我們將持續挖掘每一篇都值得被打開的爆款內容,重點關注刷屏熱文,尤其是中小號爆款。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什麼是退休雙軌制?改革後,仍不能改變企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差距?
  • 養老金還是雙軌制,退休人員養老金能拉平嗎?這3點要考慮一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退休人員養老金這個話題。我們每位退休人員領的養老金都不一樣,特別是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跟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去對比,我們大家確實發現存在很大的差距。那麼有人說這是養老金雙軌製造成的,同樣是40年工齡,那麼企業退休每個月領的養老金可能是3000元,而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每個月可能就領4000塊錢,甚至會出現成倍的差距。
  • 延遲退休?該問誰準備好了嗎?
    @Carlos 顧海光 給我一個幹部崗位,我願意一輩子不退休。@李啟明 不贊成!不要學習西方的退休制度,我國有我國的國情,延遲退休不適用一線生產崗位,請各位專家還是要多深入一線調研,尤其是晝夜班制的崗位,看看那些滿頭白髮仍然還在上夜班的人,真心覺得辛苦。
  • 你怎麼看退休金雙軌制?
    養老保險雙軌制,指的是我國的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實行兩種不同的養老保險制度。在90年代初期,我國建立了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但是這個制度只將企業人員納入。企業人員按月繳納養老保險,達到退休年齡後通過公式計算出養老金,由養老保險基金發放。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職時候並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退休以後按照工作年限領取在職工資一定比例的退休金,金額的來源由國家財政保障。
  • 養老金並軌後,企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持平?看懂這兩個原因,再說
    同樣是退休,為何"企業退休"和事業退休"養老金會有這麼大差距?2024年10月並軌結束後,養老金會持平嗎?可以說同等條件下,退休後的養老金是一樣的,但是事業單位退休還是會比企業單位退休人員偏高,不過這也不絕對的,因為還是有一些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不如企業退休人員的。接下來和【曉梒聊社保】一起來了解一下。
  • 退休制度由雙軌到並軌,體現的是養老制度的歷史性變革
    退休制度雙軌制並軌以後,我認為產生差別還是巨大的,而且這種差別也是實質性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第一,什麼是退休的雙軌制?我個人認為雙軌制和並軌以後,是有實質性的區別的。這種實質性的區別體現在這麼幾個方面。一是繳費方式是相同的。並軌以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與企業職工一樣,社會保險的繳費標準和方式都是完全一樣的。
  • 養老金雙軌制存在的原因是什麼?何時才能完全並軌?
    對於養老金雙軌制,很多企業職工都是非常不滿的,因為養老金雙軌制的存在人為的製造了不同人群之間不公平的養老,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企業職工對於雙軌制養老金都有很多非議,而大家對雙軌制之所以產生不滿,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用自己繳納養老保險,而企業職工則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養老保險。
  • 按300%檔位標準繳納社保15年,退休能領多少養老金?
    參加社保是我們最想知道的就是退休後能領取多少養老金待遇。按最低繳費標準和按最高繳費標準參加社保,領取的養老金待遇肯定是有很大區別的。如果以二線城市為例,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在6000元左右,最低標準60%,繳納社保15年退休後領取養老金在千八百塊錢左右,如果按300%檔為標準參加社保15年,退休後領取養老金待遇可能在2000元左右。生活中退休人員都會去對比退休待遇,才會發現社保繳費年限一樣,但是退休後領取養老金待遇卻相差千元之多,你能說這不公平嗎?
  • 不敢出門的我爸我媽
    無論是看門的人,還是排在後面的年輕人,一般都會體諒老年人,也都願意幫忙,並沒什麼抱怨,是他們倆自己又急又氣,後來乾脆不出門了。我爸媽同齡,都是1953年出生,今年67。他倆曾是北大荒知青,恢復高考後考的大學,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了還不錯的工作,十幾年前先後從企業退休。倆人都是要強的人,也是體面的人。用我媽的話說:「沒想到活了一輩子,老了老了,被社會拋棄了。寒心!」
  • 我媽勾引我爸的過程,讓我傻眼了.
    我爸說,相了幾個沒合適的,要麼我看不上人家,要麼人家嫌我窮。我媽心裡偷笑,看來我爸就是為了等她呀。不久後,我爸跟我媽訂了婚,我姥姥姥爺都很開明,不嫌我爸家裡窮,只要我爸肯努力,我媽開心就好。我爺爺奶奶背地裡嫌我媽太矮,但是不敢多說什麼,那時候,他們覺得農村人能娶個家境好又有文化的姑娘多難得啊。
  • 農民退休制度引爭議,城市居民認為不公平,其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麼
    其中最大的反對聲音認為:憑什麼城市居民辛辛苦苦那麼多年繳納養老金,而農民卻從未交過養老金,就能享受同等的待遇,涉及到公平問題。即使有新農合的報銷,往往也至多只能抵消掉一半的費用,而價格高昂的抗腫瘤藥物更是嚇得一般家庭望而卻步。當農村老人不幸得上了不治之症,他們往往會因為家庭承受不起而無奈地跟孩子們說一聲「放棄吧,我活夠了。」長此以往在農村地區以下現象將會長期存在,頭疼腦熱的小病吃幾粒藥,能抗則抗;要真是大病一場,那就是面臨著絕境,類似陝西男子將79歲癱瘓母親活埋一事就是這種絕境下的產物。
  • 取消養老金雙軌制是民心所向,那麼養老金並軌後有何好處?
    1986年後,國家建立了退休養老基金,在國營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度,這就是養老保險基金的前身。國家在1991年決定,企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實際上是企業待遇最好的年代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很多人願意轉行到企業中,機關事業單位各種福利和收入水平由於工資制度僵化,明顯不如企業甚至自由職業者高。
  • 事業單位,2025年退休,還有過渡養老金這項嗎?
    在2024年雙軌制徹底合併之後,不會再存在所謂事業機關單位的過渡養老金這一項。這只是雙軌制合併過程中的一個特殊現象,從2014年到2024年。過度養老金完成了歷史使命,也就退出了歷史舞臺。未來不再有退休工資這一說法兒,都統一變更為養老金,也是由社保部門進行發放。但是又無法採取一刀切的政策措施,此時就安排了10年的過渡時間。這段時間退休人員被稱之為社保中人。社保中人的養老金是按照兩套公式進行計算。一種是按照原退休工資方案來計算一個數額,一種是按照新的養老金發放公式計算養老金數額。
  • 退休了,養老金到底怎麼算的?辦理55個退休手續後,我寫下了此文
    「夢夢,我媽明年就退休了,繳費30年,養老金能領多少,能不能幫忙測算下?」老人遲暮,養老金成了心中的謎題,羨慕著別人領著五六千,嘆息著別人領著一兩千,而自己究竟能夠領多少錢呢?「網上不是有計算公式嗎?自己算算得了!」如果不是專業的人士,即便是知道了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你也有可能不懂其中的「道道」,而今天恰好是我辦理了55個人退休手續的日子。
  • 我站在高崗上看退休
    這個「五一」非常不一般,雖然也放了幾天假,但真正敢像往年一樣忙著去參加各式堵車的人估計不多,畢竟疫情還是世界性的難題沒有得到最根本的解決,系關性命,沒有多少人敢拿小命開玩笑。我的盼望到頭來是一場空歡喜——勞動合同被單位領導漏籤了一年多,為此工資科給出理由:按文件我不符合相關文件的規定,辦不了退休。從三月份到四月,該說的都說了,總之就是退不了。兩個月為退休一事來來回回扯了多少皮,平生一老百姓,膽小怕事又懦弱,這次也上了一回仲裁法庭,與單位對薄公堂。怎一個累字了得。
  • 被迫退休後,爸爸養了200多隻雞|三明治
    媽媽被迫退休,轉由爸一人收入支持生活,儘管工作中有諸多不愉快,但為了這份穩定收入,只能在家撂下「退休」抒發工作的不悅。近幾年,爸的膝蓋痛退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福食」這個高強度且需要大量搬重物的體力活,一年比一年吃力,爸不得不認真思考「退休」這事。「我打算退休後來養雞,賣雞蛋。」
  • 疫情第一天我就被舉報了,我爸幹
    「家裡有口罩,有消毒液,還有白菜」@慄三月我問家裡有口罩嗎?我媽拿出來兩包存貨。我問家裡還有 84 消毒液嗎?我媽說還有兩瓶。我問家裡菜夠吃嗎?我媽說後院還有白菜。我太...佩服了。「你留的那些酒精能給人家治病?」@SJIA樓下是快遞點,我爸每天都拿小噴壺裝著酒精下樓,認認真真噴每個快遞,消消毒。我媽急了,說自己家酒精都不夠用,你還去噴別人的快遞。
  • 事業單位退休6000元是什麼水平?中西部靠前,東部比上不足
    6000元的退休金在中西部事業單位算比較高了。小公單位下屬事業單位剛有一名事業編退休,副高六級,在職時工資扣除五險兩金後到手6700多元,算上年終績效等,一年到手收入13萬上下,不含公積金。退休後,綜合折算退休金、養老金、職業年金以及生活待遇等,他能拿到的退休待遇最後定格在5800出頭,相當於在職月工資的86%。雖然和同類地區同級人員相比,他的退休待遇不算高,大概也就是中等水平。但在本地絕對算高收入,比不少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工資都高,更遑論一般企業。本地普通企業人員退休後能夠拿到的養老金普遍集中在兩三千的水平,超過4000的不多,過5000的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