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授權發布獨家作品,未經網貸之家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為什麼會有偽裝?
曾有人表達過這樣一種觀點:
一些不怎麼新鮮,快要腐爛的水果,如果放在水果店的處理區打折甩賣,我也許會去挑挑揀揀;但如果它們被刻意隱藏質量後,以精美的PS圖片擺在鮮果類APP的下單客戶面前,我一定會竭盡全力維護自己的權益,追討回被矇騙的消費款,並且把評價發到網上,以後絕不再購買。
一家販賣產品不怎麼新鮮的打折水果店,和一家通過PS照片偽裝產品質量的鮮果APP,哪個跑路的可能性更大?
曉典相信,多數讀者的回答是後者。為什麼?
因為前者雖然水果質量不好,但它有自身清晰的定位:我賣的就是廉價水果,同時也有一些捨棄質量換取低價的客戶群體為我帶來交易。但後者中的鮮果APP呢?它為騙而騙,PS圖片不過是行騙過程中的一個小道具。它利用下單到收貨的時間差,騙到手後即逃之夭夭。
將這個例子整體搬到P2P網貸平臺上。為什麼我們最近看到一波又一波的暴雷平臺,伴隨著種種光環:存管、國資、風投、上市……?
因為這些閃耀的光環,不約而同成為了平臺的「小道具」,短小精悍卻又意義深刻的文字,便於在羊毛攻略中廣泛傳播,吸引更多的用戶投資。若沒有這些看似高大上的光環,又怎能快速聚攏大量資金呢?
但是暴雷平臺們貌似對信披很不待見。的確,動輒幾十項指標,連某些百強榜上的平臺都懶得用功,更別說純粹為了吸金而吸金的特殊群體。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即便做了,也不見得能在平臺快速推廣的過程中起到什麼作用。但該披露的還是得披露呀,此刻平臺便開始了它的偽裝,這種「偽裝」,只可遠望,不可近觀,一旦近觀或與其它平臺進行對比,立馬原形畢露。
曉典今天就來跟大家八一八,網貸平臺在信息披露中偽裝的三大慣用手段。由於工商信息方面已有不少前人總結,本篇將會從項目信息和運營數據切入。舉例平臺中既有大平臺,也有中小平臺。如果有讀者問,大平臺都這樣那還能不能投了,曉典還是那句老話:
選平臺是一個多指標考察的過程。綜合實力較強的平臺你有足夠選擇它的理由,所以你可以忽略它的一兩個不算厲害的缺點;但一些平時來源很可疑,到處都是缺點的平臺,除了高息及偽裝的背景以外你甚至找不到一個投資它的理由,這種就需要再三思了。
這裡補充一下,高息不完全等於詐騙跑路。它類似於水果店中的「降價處理」,產品質量確乎瑕疵明顯,但部分平臺也有自己的一套模式,比如拍拍貸的散標,又比如一些現金貸平臺,適合高風險玩家。下面正式介紹三種「偽裝」手段:
慣用偽裝一:看不透的馬賽克
萬能寶具馬賽克,讓你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互金協會規定,涉及到個人隱私的部分需脫敏處理,但脫到什麼程度,卻沒有表態。一些平臺便穿著厚厚的馬賽克招搖過市,例如某平臺:
對比另一平臺的個人信息披露,你更願意相信哪個?
再看看某常年位居各大榜單前十的平臺在其車貸項目中的披露。這種程度的身份證號碼披露,意義何在?
當然這家平臺還有一個神奇的槽點:
借錢沒用?那你來P2P申請貸款作甚?
還有上篇文章曉典提到的暴雷平臺:
厚厚的馬賽克,成了平臺項目信息偽裝的萬能寶具,同樣一份文件,即便複製到另十個,甚至另百個項目信息中,有時都難以辨認。暴雷平臺對這種手法十分偏愛,在項目信息上省去了大量時間,便可以調動「精兵強將」集中精力吸引外部資金。
慣用偽裝二:複製粘貼的指標LOGO
指標LOGO在網貸平臺出現的頻率非常之高,以至於不少投資人面對LOGO就信以為真,放鬆警惕。指標LOGO通常配上好看的圖形圖案,旁邊再來一個顯眼的對勾,瞬間逼格滿滿:
有木有給人以一種特別靠譜的感覺?是不是每一個項目都可以複製粘貼?
屢見不鮮的指標LOGO,再列舉一個:
還有一種比較low的,直接文字和對勾:
沒有材料作證的LOGO指標,成為平臺迷惑投資人的便利道具。我們以8月最新的網貸之家百強榜單中,某TOP15平臺為例:
帶有其他佐證信息的,可信度是不是高了很多?
還有一個關鍵指標,信用報告,在LOGO指標裡露臉的頻率相當之高,比如這種:
對比這種信用報告,你覺得哪個可信度更高呢?
慣用偽裝三:蓄意「神」閃避,完美避開重點
曉典觀察過某些門戶網站的發布信披排行,還有某些金融研究院發布的透明度排行,下方不乏這樣的言論:
為什麼XXX平臺沒有上榜?
XXX平臺信息披露不是很好嗎?作者不公!
真的是專業評分的網站,由於「新來的同志業務不熟」而導致的遺漏錯失麼?
事實上,在運營相關的數據披露中,頻繁出現信息冗餘、無效的情況。投資人極易被這些種類繁多的「指標」所迷惑:看似很「豐滿」,實則很「骨感」。
首先,我們來看一家綜合實力穩定在行業100-200之間的一家平臺的數據披露。在這份披露中,僅有一項指標,即累計成交額為監管要求,其他指標諸如累計已還本金、累計預期收益、融資期限分布等,在監管面前並無作用。在這份名為P2P信息披露的試卷中,作為考生的P2P平臺並不會因為答案寫得長,圖片做得好看,就獲得作為監管方的閱卷考官給予的同情分。因為閱卷人深知,只有堅持「踩點給分」的原則,才是對每一位考生最為公正的對待。
當然,在監管面前無作用,不代表對投資人沒有意義。諸如產品類型,融資期限分布等,對我們投資了解平臺主要標的期限、主要標的類型都具有一定的幫助。
如果說這種稍不相關但還有所意義的指標披露尚可理解,那麼下面這種數據披露的「非監管指標」則是平臺蓄意所為,甚至具有誤導傾向。曉典曾經在上一篇文章中使用過這個例子,逾期平臺金豆包通過「最多」「最快」等蓄意而為的指標數據,營造出平臺安全而靠譜的形象:
那麼,監管數據到底又有哪些?曉典在這裡列出銀監會《指引》中運營數據的相關指標如下:
1.整體交易信息3項:累計交易總額、累計交易筆數、借貸餘額;
2.投資人數、借款人數信息4項:累計借款人數量、累計出借人數量、當前借款人數量、當前出借人數量;
3.借款人佔比信息2項:前十大借款人待還金額佔比、最大單一借款人待還金額佔比;
4.關聯信息1項:關聯關係借款餘額;
5.逾期、代償信息6項:逾期金額、逾期筆數、逾期90天以上金額、逾期90天以上筆數、代償金額、代償筆數。
讀者朋友們可以眼熟一下以上監管指標,方便以後在投資的過程中進行篩選。
和P2P的感情,到底能維持多久
曾經有投資人這麼表示:跟P2P只能談戀愛,不能結婚。
這句話並沒有上下語境。曉典暫且推定,「談戀愛」為具有小額或短期特徵的投資策略,「結婚」為具有大額或長期特徵的投資策略。
一波雷潮後,總有一蹶不振的投資人,從此退出P2P江湖。當中並不乏一些未經考察,輕易掏心掏肺奉獻出大把「彩禮」與P2P平臺「閃婚」的群體。
挑選P2P平臺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經過中長期觀察、體驗直至產生信賴的過程。別人口中所謂的「好」,榜單列表所謂的「排名靠前」,這些在選擇平臺時外在而表象的理由,在真正面臨考驗的關頭都不堪一擊。前些時期P2P「高富帥」陸金所經歷的風波即是最好的佐證。一邊是先前「閃婚」的投資人,因為一點捕風捉影的小道消息倉皇出逃;另一邊則是對所長家忠實到「結婚」階段的投資者們談笑風生,在債轉區再收一波低價標壓壓驚。冰火兩重天的光景交錯,讓這場鬧劇不出一天便落下帷幕。
鬧劇的背後,也折射出了不少投資人缺乏獨立思考精神的現實。除了投資人和平臺兩種角色以外,網貸市場中還漸漸湧現出了「媒婆」這種負責「撮合」的獨立角色。個別「媒婆」罔顧平臺客觀現狀,給錢了便「福利推薦」「大口吃肉」,不給或少給便「獨家內幕」「高度預警」,把網貸小白甚至部分有基礎的投資人忽悠得團團轉。
就在上周六剛剛結束的網貸神州行西安站的活動中,盈燦諮詢總經理、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在發言中表示(網址www.wdzj.com/news/yc/884885.html),投資人分析平臺時,要拿出「名偵探柯南的精神」。這也是曉典開設網貸專欄的初衷,強調獨立思考,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才能讓讀者真正收穫。
最後簡短結尾一下:
「願天下無雷」,這句美好的祝福,就跟「願天下沒有負心漢」一樣,童話又夢幻。
曉典更願意祝福各位,通過經驗總結和持續學習練就一雙甄別平臺的火眼金睛,這將是比任何推薦都令人安心靠譜,比任何預警都更加全面及時,屬於你自己的一筆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