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獲通過,明年3月施行,A股將迎來「雙法合一」時代 信披...

2020-12-28 每日經濟新聞

12月26日,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簡稱修正案)獲審議通過,補齊了制度短板,證券法與刑法共振。A股將迎來「雙法合一」時代。證監會官網當日顯示,下一步,將以認真貫徹落實刑法修正案(十一)為契機,推動加快修改完善刑事立案追訴標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的多位經濟學家、上市公司董秘、中介機構、律師指出,修正案疊加新證券法對資本市場造假行為予以重處,將大大威懾潛在違規者。

造假個人罰款無上限

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修正案幾大要點備受關注:一是違法違規的處罰金額大大提高,個人罰款無上限。比如欺詐發行對個人罰金由非法募集資金的1%~5%修改為「並處罰金」,取消5%的上限限制,對單位的罰金由非法募集資金的1%~5%提高至20%~1倍;信息披露造假將責任人罰金數額由2萬元~20萬元修改為「並處罰金」,取消20萬元的上限限制。二是將信息披露造假相關責任人員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對於律師、會計師等中介機構人員在證券發行、重大資產交易活動中出具虛假證明文件、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明確適用更高一檔的刑期,最高可判處10年有期徒刑。三是強化上市公司「關鍵少數」的刑事追責。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實施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以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隱瞞相關事項導致公司披露虛假信息等行為納入刑法規制範圍。最後是進一步明確對「幌騙交易操縱」「蠱惑交易操縱」「搶帽子操縱」等新型操縱市場行為追究刑事責任。

多位經濟學家、上市公司董秘、中介機構、律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修正案對維護市場秩序、推進註冊制改革、保障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是「頂層設計」的制度建設,繼新證券法實施之後,造假入刑將矯正以往資本市場違法成本低的弊端。刑法修正案與新證券法並行,A股也將有「雙法合一」護航。

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修正案是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助力,從過往的案例可以看到,對造假相關主體和責任人處罰力度不夠,「隔靴搔癢」一直為投資者所詬病,「修正案極大地提高了違法成本和懲戒力度,有望對市場參與各方形成強有力的震懾作用,督導他們遵紀守法,合法合規開展業務。」

「證券違法違規行為面臨的違法成本主要在三方面:一是刑事法律責任,二是行政法律責任,三是民事賠償責任。」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表示,此前,新證券法在投資者權益保護、投資者訴訟制度、行政處罰等方面作出諸多修改,違規人面臨的行政法律責任以及民事賠償責任已大幅提高,僅餘刑事法律責任相關條款尚未更新,本次刑法修正案補足了最後一塊「短板」,針對證券違法違規行為懲處的法律框架已全部更新完畢。

修正案將讓信披更嚴謹

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宋一欣表示,本次修正案歸納起來四句話:一是拓寬範圍。即將存託憑證和國務院依法認定的其他證券納入規制範圍,也規定了操縱市場的新情形。二是提升力度。從刑期到罰款,都大幅提高對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罰力度。三是突出對象。即強化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的刑事責任追究。四是追責中介。壓實保薦人等中介機構不勤勉盡責的刑事後果。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各方對修正案的最大印象就是威懾力,而這種威懾力會使信披、IPO等基礎性工作更加嚴謹。

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告訴記者,修正案對董監高、大股東、實控人以及關鍵少數中介機構的處罰加大,威懾力是空前的。這肯定會促使重組造假概率降低,中介機構會更加審慎,「以後講故事的套路可能不靈了」。某陝西上市公司的董秘說:「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越來越嚴,信息披露造假的責任越來越大,處罰力度大幅提升」。

一不願具名的董秘坦言,董秘、證代等主要負責信披,很多時候單方面接收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的信息及動態,「比如以前發生過一次資金佔用,實際控制人直接走財務划走了錢。在財務部門自查以前,我們做信披的都不知道。但因為罰款不高,考慮『飯碗』問題,就把所有責任扛了」。但修正案出來後,這位董秘坦言肯定不敢扛了,這涉及到巨額罰款和擔刑責的問題。上述董秘表示,這就要求信披部門每一環節、每一流程都要「事無巨細,務必躬親」,不能是董事會或者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傳聲筒」。

對於投行人士來說,修正案給保薦人的工作帶來了新要求。

「只能說作為中介壓力越來越大,做項目把控風險是第一位的。」某頭部券商保薦人說,這也會增加保薦機構的工作量,程序會更合規,「比如實地盡調和走訪的次數和頻率將更高,特別是對重要客戶以及供應商的走訪力度,核查是否有實質性關聯關係等。」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投資人士和私募人士告訴記者,加大資本市場整治力度也會影響市場投資風格,可能會促使一批問題公司爆雷,這些公司的股票可能變得一文不值。一位資深投資人士甚至表示:「從投資的角度,以後我們會更傾向於龍頭企業,買龍頭、買基金會是大趨勢。」

西藏琳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王琳則表示,修正案將很大程度減少虛假信披現象,市場會愈發規範。某種程度來說,信披規範會擦亮投資者的眼睛並幫其選出質量更高的上市公司,這也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步。

這些案例按新規要罰數億元

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王懷濤律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析了過往三個典型違法案例,如果上述案例放在修正案之後,違法後果將十分嚴重,處罰力度也會大幅提升。

案例一:創業板造假第一股——「萬福生科」

萬福生科案刑事方面的處罰結果為,法院判定萬福生科公司欺詐發行股票罪罪名成立,判處罰金850萬元;董事長龔永福被判有期徒刑3年6個月,並處罰金10萬元;公司財務總監等數名高管以及相關中介機構也受到相應處罰。

王懷濤律師表示:「萬福生科欺詐發行案換到修正案生效施行後,很可能面臨法院判處8500萬元至4.25億元區間的罰款,董事長龔永福很可能面臨被判有期徒刑5年以上15年以下,並面臨4.25億元非法募集資金無限制比例的罰金(原罰金比例上限為5%)。」

案例二:A股欺詐發行退市第一股——欣泰電氣

2019年4月23日,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欺詐發行股票罪,判處被告單位欣泰電氣公司罰金人民幣832萬元;以欺詐發行股票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對被告人溫某乙、劉某勝數罪併罰,對溫某乙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對劉某勝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8萬元。

王懷濤律師表示:「修正案條款下,欣泰電氣公司很可能面臨法院判處5140萬元至2.57億元區間的罰款,公司直接負責人員很可能面臨欺詐發行股票罪與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數罪併罰後,可以被判處最高不超過有期徒刑20年的刑期,並面臨2.57億元非法募集資金無限制比例的罰金(原罰金比例上限為5%)。」

案例三:虛構海外工程財務造假的雅百特

處理結果:2019年5月、7月,證監會分別對涉案中介機構眾華會計師事務所、金元證券及責任經辦下達行政處罰決定。金元證券作為案涉資產重組項目財務顧問未能勤勉盡責,出具的持續督導意見以及專項核查意見存在虛假記載,被證監會「沒一罰三」:沒收1000萬元業務收入、罰款3000萬元,兩名項目負責人也分別被處罰。

雅百特公司實際控制人陸永及相關當事人李馬松則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提起公訴。

王懷濤律師表示:「刑法修正案後,對於律師、會計師、審計師、評估師等中介機構人員在證券發行、重大資產交易活動中出具虛假證明文件、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明確適用最高可判處10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今後,不光是涉案公司及直接負責人員造假和欺詐發行、信披違規的違法成本提高,相關中介機構及中介機構人員的違法成本也將大幅提高,中介機構及中介機構人員主觀協助造假的可能也將大幅降低。」

刑事立案追訴標準將完善

一位董秘向記者表達了疑惑——平時因信披瑕疵收到關注函,比如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等,這些是否會涉及到追訴問題。

記者注意到,實際上一直有一個關於信息披露造假的刑事立案追訴標準,其中涉及的情形包括造成股東、債權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經濟損失數額累計在50萬元以上、虛增或者虛減資產達到當期披露的資產總額30%以上、虛增或者虛減利潤達到當期披露的利潤總額30%以上、未按照規定披露的重大訴訟、仲裁、擔保、關聯交易或者其他重大事項所涉及的數額或者連續12個月的累計數額佔淨資產50%以上、多次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或者多次對依法應當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規定披露等。

有董秘表示,既然修正案出來了,那刑事立案追訴標準也會跟著修正。實際上,12月26日,證監會在官網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以認真貫徹落實刑法修正案(十一)為契機,推動加快修改完善刑事立案追訴標準。

「信息披露造假的主要方式就是誤導性陳述,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三種。」前述陝西上市公司董秘表示,通常財務造假是在虛假記載範疇內,非財務造假行為主要集中在誤導性陳述和重大遺漏。根據他的理解,財務造假以造假金額大小為標準,這比較好界定。而非財務造假行為可能會依據二級市場表現,給投資者造成的虧損金額大小等判定。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A股將迎來「雙法合一」時代 信披造假最高判10年 罰款個人不設限
    來源:宋清輝每經記者胥帥 曾劍 每經編輯 陳俊傑 12月26日,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簡稱修正案)獲審議通過,補齊了制度短板,證券法與刑法共振。A股將迎來「雙法合一」時代。造假個人罰款無上限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正案幾大要點備受關注:一是違法違規的處罰金額大大提高,個人罰款無上限。
  • 信披造假最高判十年,罰款個人不設限 刑法修正案「嚴打」證券違法...
    刑法修正案(十一)(下稱修正案)獲審議通過,補齊了制度短板,證券法與刑法共振。A股將迎來「雙法合一」時代。修正案大幅提高對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罰力度,並強化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關鍵少數」的刑事責任追究,除此之外,還明確將保薦人作為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和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的犯罪主體,適用該罪追究刑事責任。
  • 未成年人刑責年齡下調至12歲 刑法修正案(十一)明年3月起施行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我國刑法完成新一輪大修。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共48條。從27日公布的全文內容來看,此次修正圍繞近年多個熱點問題做了調整或增補,涉及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周歲、增設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搶公交車方向盤入刑、冒名頂替上大學入刑等內容。
  • 刑法修正案通過:欺詐發行最高判刑15年 信披造假罰金取消20萬上限
    刑法修正案通過!欺詐發行最高判刑15年,信披造假罰金取消20萬元上限,5大看點值得關注導讀:證券法修改完成後,資本市場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在今年年末完成。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下稱「修正案」),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 信披造假罰金取消20萬元上限,刑法修正案通過!證監會也發聲→
    來源:央視財經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下稱「修正案」),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對於信息披露造假,修正案將相關責任人員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罰金數額由2萬元~20萬元修改為「並處罰金」,取消20萬元的上限限制。3. 強化「關鍵少數」刑事追責。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實施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以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隱瞞相關事項導致公司披露虛假信息等行為納入刑法規制範圍。4. 壓實保薦人等中介機構的「看門人」職責。
  • 刑法修正案通過,信披造假等60萬頂格處罰將...
    財經要聞1、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簡稱「修正案」),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正案大幅提高了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處罰力度,強化對控股股東等「關鍵少數」的刑事責任追究,並明確將保薦人作為犯罪主體適用該罪追究刑事責任,是繼證券法修改完成後涉及資本市場的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此前受立法等因素限制,證監會對發行人、上市公司等信披造假等行為的頂格處罰為60萬元,這相對於一些發行人數十億上百億的造假極為不匹配。
  • 未成年人刑責年齡下調至12歲 刑法修正案(十一)表決通過明年3月起...
    >>16歲刑法修正案(十一)對現行刑法作出多處修改。其中包括,將刑法第十七條修改為: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6日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共48條,其中新增條文13件,修改條文34條。,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疫情防控、金融市場亂象等人民群眾關切的突出問題,對刑法作出修改完善。刑法修正案(十一)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 刑法修正案(十一)獲通過!欺詐發行犯罪刑期最高可達15年,信披造假罰金取消20萬元上限
    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並將於2021
  • 刑法修正案通過:嚴懲欺詐發行和信披造假等罪
    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和《證券法》修改相銜接,修正案修改內容大幅提高了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和操縱市場等四類證券期貨犯罪的刑事懲戒力度,並強化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關鍵少數」的刑事責任追究、壓實保薦人等中介機構的「看門人」職責等。
  • 刑法修正案(十一)表決通過 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6日下午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條文13件,修改條文34條,其中新增及修改了哪些罪名?  個別下調刑事責任年齡  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在「特定情形、特別程序」的前提下,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犯罪也將承擔刑事責任。同時,明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管教責任,並規定必要時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 刑法修正案通過!欺詐發行最高判刑15年,信披造假罰金取消20...
    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下稱「修正案」),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2、對於信息披露造假,修正案將相關責任人員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罰金數額由2萬元-20萬元修改為「並處罰金」,取消20萬元的上限限制。 3、強化「關鍵少數」刑事追責。
  • 刑法修正案通過!大幅提高欺詐發行刑罰力度,60萬頂格處罰時代終結
    12月26日晚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 重大變革:12月26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表決通過!
    >12月26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表決通過我國第一部法典《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即將正式實施讓我們回顧一年來發生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增加「冒名頂替」犯罪李宗勝 律師遼寧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最新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就增加「冒名頂替」犯罪,此法案將於2021年3月施行。
  • 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哪些改變?刑法修正案(十一)有什麼...
    會議表決通過了哪些法律和決定?重點關注了哪些問題? 這裡是北京人民大會堂。首先,給大家帶來一條最新的消息。在今天下午的閉幕會上,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決定。決定明確: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於明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 此外,在今天下午的閉幕會上,還有幾部法律也獲得了通過。
  • 刑法修正案(十一)今天通過,一批熱點問題得到明確回應
    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保障性地位。我國於1979年制定刑法,1997年全面修訂刑法,形成了一部統一的、比較完備的刑法典。1997年以來,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預防懲治犯罪的需要,以刑法典為基礎,先後通過了一個決定、十個刑法修正案和十三個有關刑法的法律解釋,及時對刑法作出修改補充和完善。
  • 信披造假20萬處罰上限取消,欺詐發行最高罰募集資金1倍 最新刑法...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一真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簡稱「修正案」),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修訂大幅加強了對欺詐發行、信披造假等證券期貨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以欺詐發行退市第一股欣泰電氣為例,證監會對欣泰電氣處以非法募資3%即772萬元罰款,在新規之下,按照20%至1倍的比例,這一處罰金額大幅提高至5147萬元,最高可達2.57億元。
  • 信披造假最高判十年 刑法修正案補足資本市場法律框架最後「短板」
    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正案,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正案中大幅提高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罰力度,將信息披露造假相關責任人員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
  • 刑法修正案通過:欺詐發行最高15年有期徒刑
    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簡稱「修正案」),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刑法修正,是繼證券法修改完成後涉及資本市場的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
  • 最新刑法修正案!2021一消新考點!
    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6日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針對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關閉生產安全設備設施和破壞數據信息,拒不整改重大事故隱患,未經審批擅自開展高危生產作業活動,以及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等涉及生產安全等突出問題對刑法作出修改完善。
  • 刑法修正案已通過,欺詐發行最高判刑15年,頂格處罰60萬成歷史...
    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簡稱「修正案」),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正案大幅提高了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處罰力度,強化對控股股東等「關鍵少數」的刑事責任追究,並明確將保薦人作為犯罪主體適用該罪追究刑事責任,是繼證券法修改完成後涉及資本市場的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