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中的天災與人禍

2020-09-05 我是星夜行

前言


依稀記得三年前,我還同讀者們爭執過韓國電影是否在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當時有不少人一臉驚奇地問我說韓國電影正在衝出亞洲是不是在開玩笑,調笑著:


「韓國電影就是在國內裝高大上!出了亞洲誰理他啊!」


隨著奉俊昊導演執導的《寄生蟲》先是在坎城電影節斬獲了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後在奧斯卡創造歷史斬獲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四大獎項,憑藉著出色的鏡頭語言、工整的劇作結構,直觀的細節比喻,在藝術和流行的雙殿堂奪金,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已經無需多言了。


《寄生蟲》 海報


背景


在國內,韓國電影顯然也有著一大批忠實的受眾,除了在類型片技藝上的嫻熟,寬鬆的尺度和多樣化的題材是韓國影片讓很多影迷津津樂道的重要原因。


拋開樸贊鬱的「復仇」、金基德的「情色」、李滄東的「詩意」,羅泓軫的「暴力」,以及一批反映南北對立的題材和犯罪類型電影。對於韓國政府自身的批判和對歷史的反思,同時聯繫到此類型影片所帶來的反響,使得一批入門級的韓國電影直接成為了影迷心中殿堂級的作品。


這當中,有涉及控訴司法不公的題材。


2011年,黃東赫執導的《熔爐》改編自2005年光州仁和聾啞學校虐待和性侵害殘障學生案,該案由於金錢權力和人情關係的運轉,被告人並未接受實質性的處罰,繼續擔任學校職務。電影上映之後,民眾呼聲強烈,警方被迫重審此案,當年逃過懲罰的人重新獲刑。與此同時,被稱為《熔爐法》的《性暴力犯罪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也因此問世。

《熔爐》 劇照

2012年,鄭智泳執導的《斷箭》改變自2007年在韓國轟動一時的「弓弩傷人事件」,影片上映後輿論沸然,引起了韓國司法部門的恐慌,一度為了這部影片做出公告反駁。

《斷箭》 劇照


2013年,楊宇碩執導的《辯護人》,以盧武鉉為釜山讀書聯合會成員做辯護為背景,揭露了時代背景下官方製造的冤案,影片公映的第二年,「釜山事件」五名被告人得到二審宣判無罪,正義終歸得到伸張,值得一提的是,現任韓國總統文在寅,也是當時辯護律師團隊的一員。

《辯護人》 劇照

有虛構劇本影射政治的題材。


2013年,金秉祐執導的《恐怖直播》,工人夜間修護橋欄落水後在江裡等待著救援,韓國的警察和救援隊卻為了迎接外國政要視察的演習而沒有一個人前來救援,最終導致工人溺亡。在國家大事和公民小事之間,政府選擇了忽略小小的工人性命,終究導致了一場小人物的以命相博和炸彈恐怖行動,小人物最終的目的是希望總統能夠路面承認錯誤和道歉,而最終卻迎來了高官的威脅和媒體的妖魔化。影片最後,為求道歉的孩子身亡,電視裡播放著總統「反恐鬥爭中政府贏得最後勝利」的宣言,然而大廈卻倒塌了。

《恐怖直播》 劇照

2015年,禹民鎬執導的《局內人》,將政府政治團體勾結黑幫團體所做的下三濫勾當和荒淫畫面表現得淋漓盡致。今年,禹民鎬導演和李秉憲再度聯手,《南山的部長們》講述了韓國前總統樸正熙和警衛室室長在宴會酒席中被情報部部長金載圭用手槍擊殺的事件。

《局內人》 劇照

2017年,韓在林執導的《王者》,故事時間跨度長達30年,以一個出身平凡的檢察官的視角,講述了韓國近三十年來7位總統上臺前後的政治風潮以及背後財,政,法,黑四界的互相勾結。全力刻畫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和「從龍之功」的重要性,籌碼要壓對地方,醜聞要曝對時機,一場豪賭之下,贏則名利雙收,輸則死無葬生之地。檢察官們在大廈頂樓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的光彩場面和黑社會老大處理敵人的陰暗場面形成鮮明對比,將政治鬥爭的殘酷性凸顯無疑。

《王者》 劇照


有基於現實基礎的紀錄題材。


2017年,導演崔承浩拍攝了紀錄片《共犯者們》,痛斥韓國前總統李明博和樸槿惠利用手中的權力將三大電視臺大量在第一線報導社會問題的調查記者調離到二線,空降傀儡社長操控輿論,致使媒體淪為了喉舌。

紀錄片最後,導演崔承浩攔下了韓國前總統李明博本人,質問道:&34;

李明博沒有回應。

《共犯者們》 劇照

有人說,韓國總統是高危職業,每一任韓國總統最終的下場都沒得到善終。韓國影視作品抨擊政府已經司空見慣,但依舊沒有涉及到隱藏在最深處的財閥勢力。


關於財閥勢力,韓國電影尚未有動作,但韓國影視人已經在影視劇裡有所嘗試。


2019年,郭政煥執導的《輔佐官:改變世界的人們 》系列矛頭便直指活躍在各類黨派選舉背後的財閥勢力。在各類政客團體角力的同時,他們作為原始積累的第一桶金往往並不光彩,財閥以此為把柄來作為操控影響政界的籌碼。

與此同時,該劇對於「新聞輿論」的探討也頗為亮眼:政客們用熱點掩蓋其他熱點,用下跪作秀式道歉的以退為進來中止輿論的發酵,各種騷操作層出不窮,輿論完全成為了有心人手裡的一把刀。

《輔佐官們:改變世界的人們》 海報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韓國的災難題材電影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天災與人禍


在好萊塢災難片追求技術進步為核心,以恢宏場面和震撼人心的特效作為奪睛利器的同時,韓國電影選擇了另闢蹊徑,結合一貫的政府批判風格,走出了一條以人文為核心的道路:相比於「天災」,著眼點放在了凸顯「人禍」上。


本文我將以七部韓國災難電影(《摩天樓》、《流感》、《潘多拉》、《漢江怪物》、《隧道》、《鐵線蟲入侵》和《釜山行》)為依據,向讀者朋友聊一聊一下韓國電影的「天災人禍」。


1.災難起源:無止盡的欲望


在韓國電影中,災難的起源往往和人類無止盡的欲望和貪婪心理掛鈎。無論不合法的貨櫃偷渡,偷工減料的建築物塌陷,追求技術進步卻忽略技術安全,還是更為歹毒的為了發國難財而製造傳染病,歸根結底,災難的起源是人為的,而非自然災害。


2006年,奉俊昊導演的電影《漢江怪物》中,因為美軍駐韓基地肆意排放化學物質進入漢江,導致漢江沿岸出現了兇狠的怪物吃人;


2012年,樸正祐導演的電影《鐵線蟲入侵》中,醫藥公司為了解決瀕臨破產的困境,自己偷偷研發出恐怖的病毒投入水中,憑藉著手上早已準備好的疫苗藥物大發國難財;


2013年,金成洙導演的電影《流感》中,病毒的起源來自於偷渡的車輛,一車人的死亡沒有被及時發現,「超級傳播者」毫無阻礙地開始了第一波病毒的傳播;


2016年,金成勳導演的電影《隧道》中,隧道之所以坍塌,是因為那是一座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而同年延尚昊執導的熱門電影《釜山行》中,喪屍病毒來自於發生洩漏事故的生化公司;


為了追求利益,人類無止盡的欲望所造成的惡果,最終還是讓人類自己咀嚼。

《釜山行》 劇照

2.災難的助燃劑:決策者的傲慢和粉飾太平


在韓國災難電影中,決策者常規的操作是一開始並不重視一些不起眼的徵兆,一意孤行地認定環境穩定安全,並且嘲笑那些感知到危險,前來示警的普通人。而在災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擴散之後,便開始粉飾太平,打著「避免群眾不必要的恐慌」的旗號,封鎖言論,直到紙包不住火,事態無法收拾。


在電影《摩天樓》中,摩天大樓的管理者明知道氣流上升,依舊強行讓直升機上天拋雪花為賓客助興,最終直升機受不了狂風,撞毀了大廈,造成了無法收拾的災難;


在電影《潘多拉》中,地震已經使得核電站不穩定,在總統準備安排附近居民撤散之際,政府要員卻以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為由阻止了這項行動,最終災難爆發,眾多民眾危在旦夕;


在電影《漢江怪物》中,吃人的怪物將小女孩捲走帶進了下水道,作為儲備食物。小女孩好不容易用手機聯繫到家人求救,家人的訴求卻被政府當做了玩笑。更為無奈的是韓國政府聽信美國專家的話,認為和怪物有接觸的人都有可能被感染病毒,導致了小女孩的家人也被隔離了起來,等同於政府成為了怪物謀害小女孩的幫兇;


在電影《釜山行》中,喪屍已經橫行,電視上卻依舊播放著粉飾太平的民眾暴動新聞;


在電影《流感》中,病毒剛開始小範圍傳播時,有部分具備專業知識的醫生察覺到了這次流感的不同尋常,並向當地政府官員做出了警告,而上位者們卻嘲笑著發出警告的醫生們小題大做,最終決策者對的無作為導致了病毒更為迅速的擴散。


在明知行為有可能會發生極為嚴重災難的情況下,在普通人不斷的示警聲中,決策者的傲慢蒙蔽了他們的雙眼,致使災難發生以及進一步地擴大,面對無法控制的事態,粉飾太平掩耳盜鈴以求一時安穩,便成為了最後蹩腳的底牌操作。

《流感》 劇照

3.災難中的矛盾:階級對立


韓國電影一直以來始終不變的一個論題,便是在講述階級。無論是如今奉俊昊導演創造歷史的《寄生蟲》,還是之前李滄東導演更為隱晦表達的《燃燒》,皆是如此。


放在韓國災難電影中,電影《摩天樓》中,大廈因為管理者的傲慢決策而失火,最先被直升機援救的是富豪官僚以及富豪家的狗,大量的民眾卻葬身火海,人不如狗,無疑諷刺至極;而在影片《流感》中,在隔離前夕,第一時間逃出疫區的人,也大多都權貴階級。


在電影《隧道》中,男主角被困在塌陷的隧道,政府全力救援,本該是一個良好的範本。但導演隨即又為我們展現了政府的面子工程,領導和受害家屬握手,畫面定格,新聞播報,程序過後,面對被困隧道生死未知的男主角和隧道塌陷一直不處理的巨額經濟損失,上位者終究做出了人命比錢賤的決策。

《隧道》劇照


結語


災難片無疑是悲劇的一類表達形式,而悲劇將美好的東西給打碎的意義則在於帶給觀眾更為深刻的反思和警醒。災難電影試圖引導觀眾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任由身邊的一些不正常的事情肆意發展,電影中所展現的災難則很有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以電影為鑑,從而遏制住一些悲劇開始的苗頭,這大概是韓國災難電影帶給世界各地影迷的禮物。


(文/星夜行)

相關焦點

  • 韓國電影《鐵線蟲入侵》中的人禍
    《鐵線蟲入侵》是由樸正宇編導,金明敏、金烔完、文正熙、李哈妮主演的一部災難電影,片中演繹了一種製造並散布鐵線蟲的人禍。當韓國突然爆發鐵線蟲危機的時候,漢江邊浮屍很多,都是感染了鐵線蟲而死亡的,河流裡也出現了感染者死亡的事件。原來,鐵線蟲通過河水或者江水進入人體,迅速繁殖,並侵蝕人的大腦,讓人喝水,然後衝破人體,導致人的死亡。而載赫的妻子和孩子也感染了鐵線蟲,被政府臨時隔離。載赫得知一種藥物可以治療鐵線蟲之後,千方百計尋找藥物。而說那種藥物能治病的病人其實就是醫藥公司的領導,他們想囤積藥物原料,並以天價賣給政府。
  • 韓國電影《鐵線蟲入侵》中的人禍
    《鐵線蟲入侵》是由樸正宇編導,金明敏、金烔完、文正熙、李哈妮主演的一部災難電影,片中演繹了一種製造並散布鐵線蟲的人禍。當韓國突然爆發鐵線蟲危機的時候,漢江邊浮屍很多,都是感染了鐵線蟲而死亡的,河流裡也出現了感染者死亡的事件。原來,鐵線蟲通過河水或者江水進入人體,迅速繁殖,並侵蝕人的大腦,讓人喝水,然後衝破人體,導致人的死亡。而載赫的妻子和孩子也感染了鐵線蟲,被政府臨時隔離。載赫得知一種藥物可以治療鐵線蟲之後,千方百計尋找藥物。而說那種藥物能治病的病人其實就是醫藥公司的領導,他們想囤積藥物原料,並以天價賣給政府。
  • 疫情中重溫電影《一九四二》,對天災與人禍的新認知
    特別是在封城的日子裡,與大家一樣,開始反思社會和人生,開始念想天災與人禍給人類帶來的痛苦和劫難。1942不是2012重溫了一部叫《一九四二》的電影,它不是像《2012》那樣的3D科幻災難大片,而是絕對的藝術的真實。帶來的是完全不同於科幻的心靈震憾,而是對天災與人禍給人類帶來的痛苦和劫難的新認知。
  • 韓國災難片《鐵線蟲入侵》講述了一個比天災更可怕的是人禍的故事
    2012年,上映的韓國災難片《鐵線蟲入侵》講述了一個比天災更可怕的是「人禍」的故事!影片中男主周圍的人,包括自己的妻女都患上一種鐵線蟲疾病,這是一種寄生在昆蟲體內的寄生蟲通過水源進入人體後,一邊瘋狂汲取人體養分,一邊讓人神志不清,投水自殺!
  • 天災與人禍,時時在考驗著我們
    人類的生存,不是一帆風順的,時時刻刻都有天災和人禍。時至今日,人類對天災與人禍,還不是完全有能力抵禦和戰勝。甚至有時候災難突如其來,讓人猝不及防,一場新的傷害和考量,人類還傻傻的分不清。時空發生著改變,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人類對自身的認識,不是止步不前,而是認識程度非常膚淺。
  • 天災不是朝代滅亡的罪魁禍首,人禍才是,明朝的滅亡告訴我們這些
    天災不斷,加上明朝政府也沒什麼好辦法去處理,導致赤地千裡,民不聊生,根本不復嘉靖年間以前的繁榮盛景。在天災不斷的過程中,民怨沸騰,人們生存不下去了,最終爆發了起義。尤其是在那個封建迷信的時代,君權神授的觀點深入人心,因此天災不斷很容易成為起義的理由。明朝末年天災不斷,最終導致了農民起義,明朝滅亡。那麼天災真的是朝代滅亡的罪魁禍首嗎?
  • 《福島50死士》影評:人禍比天災可怕,一部優秀的災難片
    《福島50死士》改編自日本311大地震所釀成的福島核災事件,劇情聚焦在核電廠50位工作人員舍已為人的搶救過程,整體情節流暢,可引發情緒共鳴之處也處理得恰到好處,未流於灑狗血又可讓人有所觸動,且「人禍比天災還可怕」的描寫更令人相當有感,因此本片確實是相當有可看性的佳作無誤。
  • 丁戊奇荒,餓殍千萬的悲劇背後,隱藏在天災背後的人禍
    提及近代的災荒,今天我們的記憶中更多是關於1942年的特大自然災害,特別是在電影《1942》上映之後,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了這場慘烈的自然災害,也讓很多人深刻地認識到自然災害的可怕。關於在丁戊奇荒中遇難的總人數,各版本的史料記載中都有著自己的判斷,其中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認為這場大災荒造成了1500-2000萬人口的死亡,而美國傳教士哈巴安德則認為死亡人數達到1300-1700萬人。在這些記載中最少的應當的美國外交官柔克義的判斷了,但就算如此柔克義也認為但是有950萬人死於災荒之中。
  • 周長行原創散文丨天災與人禍——寫在新冠病毒災難之際
    天災與人禍——寫在新冠病毒災難之際作者:周長行
  • 韓國電影《流感》是天災還是人禍
    電影中最精彩的部分我覺得還是對細節的把控,以及在高潮部分對利益衝突畫面的刻畫,但其實這部電影的劇情相對簡單,就是一個攜帶病毒的偷渡者,逃到了一個叫『』盆塘『』的市區,結果病毒在鬧市區肆虐傳播的故事。  男主是一個很帥的韓國歐巴,職業是一名集,正義,善良,勇敢於一身的消防員。
  • 韓國電影《流感》,是天災更是人禍!
    最近一部《釜山行》讓人覺得韓國電影甩了中國幾條街,網上鋪天蓋地的好評,大家見面都是一句「人心比喪屍更可怕」,而韓國電影的牛逼程度確實不是我們那
  • 坐擁千萬粉絲的網紅觸電身亡,是天災還是人禍?「細思極恐」
    圖中的這位男士正是事發當事人「五道口宏南」,有著酷酷外表的他因為拍攝視頻風格獨特,直播也有獨到的帥氣風貌,被眾人所喜歡,截止至今他在某社交平臺上擁有5百多萬粉絲,光是看到這個數字,就知道不是「小博主」,粉絲數量甚至比一些娛樂圈的明星還要多,稱之為「大網紅」絲毫沒有什麼不妥就是這樣一位年輕大網紅,就在自己22歲風華正茂的年齡經歷了與這個世間離別的噩耗
  • 是天災還是人禍
    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來了解一下。在1900年的時候,中國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義和團運動,緊接著八國聯軍就發動了侵華戰爭,導致整個中國徹底動蕩起來。與此同時,印度也發生了一場巨大的災荒,數百萬人流離失所丟掉性命,整個印度的綜合國力,倒退了一大截兒。
  • 草菅人命,川普支持全民免疫被曝光,美國之殤人禍大於天災!
    第一衝鋒號作者:錘子 近日,隨著美國疫情傳播不斷加重,美國部分醫院已經無法收納患者,醫護用品和藥物也很緊缺,部分城市床位更是空前緊張,很多民眾得不到應有的救治,甚至只能眼睜睜看著病重的親人在病痛中掙扎。這不僅加劇了民眾對政府的不滿,還可能引發極大的社會不安。
  • 生日聚會餐廳起火致7死11傷:比天災更可怕的是,愚蠢的人禍
    不得不感嘆:有時候,比天災更令人憤怒的,是愚蠢的「人禍」「人禍」往往是由於人心「腐化」所致,人類最害怕的就是「世界末日」,卻殊不知最終的「世界末日」,很有可能就是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的!天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禍,是缺少戰勝它的決心,也就是戰勝自己心中邪惡、僥倖心理的決心。當人心被蒙蔽,當良知被惡吞噬,最簡單的道理,往往卻會帶來最致命的問題,那時懲罰也必將到來!希望這次火災能徹查到底,還無辜逝者家屬一個說法!
  • 以後天災我們一起扛,人禍就不要再有了!
    追蹤 SARS 病毒來源,科學家認為是來自廣東牲禽市場上所銷售的果子狸;而致病毒株可能來源於中國的菊頭蝙蝠,因為中國科學家在雲南省一偏遠洞穴裡生存的單一菊頭蝠種群中找到了 SARS 的全部基因成分。因被人們食用而成為了病毒的中間宿主,果子狸似乎成了疫情的元兇。但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拒絕野味,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呢?
  • 五大災難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影響?
    和這個有點像,我更認為這像人禍。黑暗大陸那座無人城市可能以前是有人的,我更認為這是人禍。③能傳染殺氣的魔物、雙尾蛇、地獄鈴聲。P2中第一、二、五個災難都是育人獸的傑作,至今他們的形態還不清楚,只能看到那一雙雙從洞中露出的目光,以及洞外乾癟的屍體,總感覺那些屍體是被吸乾了,不可能開始就這麼小。P2下面是小說中記載的,右邊裝的是人類世界中發現的,換言之,人類世界也存在這類災害。
  • 天災還是人禍,從這些形形色色的災難影片中感受生命的力量 !
    編者按:當我們歡欣鼓舞的迎接2020新年到來的時候,沒想到面臨的卻是史無前例的新冠病毒襲擊全球,以及陸續而來的澳大利亞山火、四川涼山森林火災---東非蝗災---菲律賓、日本、印尼火山噴發,還有覆蓋整個長江流域的大洪水,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如此的不堪一擊,也不由得讓我們反思到底為什麼這個世界會發生如此巨變,是天災還是人禍
  • 《鐵達尼號》雖稱海上城市,但不敵天災及人禍,災難終於發生
    電影《鐵達尼號》由卡梅隆執導,萊昂納多和凱特主演,以一場人類歷史上影響力極大的海難事故為背景,展現了傑克和露絲的愛情故事。隨著主題曲《我心永恆》那動人心魄的聲音響起,兩人在郵輪前方圍欄上大秀恩愛,露絲放開心扉,展開雙臂,傑克抱著露絲柔腰,深情對視,電影吸引了無數痴男怨女的同情和眼淚。
  • 《戰狼3》遲遲未開拍,天災?人禍?起底電影背後的投資方
    ,拯救電影市場。2017年7月27日,北京文化保底發行電影《戰狼2》以56.8億的成績登頂國產電影票房榜,同時也闖入全球電影票房TOP100,打破了好萊塢電影常年來對該榜的「壟斷」。北京文化這一波操作恐怕不止「天災」,還有「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