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風暴2》:女版「郎朗」的硬核人生,美麗與殘酷交織的藝術

2020-11-06 文娛小仙女

《舞蹈風暴》第二季開播,輕鬆拿下豆瓣9.5的高分。


芒果的綜藝taste真是絕了!


「大道至簡」,圓形舞臺上幾束追光,詮釋屬於舞蹈最本質的魅力。


選手陣容堪稱「全員首席」,「從心而舞」顛倒眾生。


「舊金山芭蕾舞團」唯一華人主演譚元元,用美不勝收的天鵝「歸來」,瞬間俘獲了所有人的心。

140臺攝像機環繞、360度全景攝像,留下屬於世界級「芭蕾女王」的「風暴時刻」。


她無疑是美的,但如此極致的美麗背後卻透著滿滿的「殘酷」。


一、老天賞飯吃


「芭蕾是世界上最美麗又最殘酷的職業」,首當其衝的就是對舞者身體的硬性「審美標準」。


古典芭蕾有句口訣:「三長一小一個高,二十公分頂重要」。


「三長」指的是長胳膊、長腿兒、長脖子,「一小」指的是「小腦袋」,「一個高」指的是「高腳背兒」,在身體平衡的基礎上體現芭蕾的優雅和貴族風範。


「二十公分頂重要」,說的是芭蕾舞者的腿部,必須比上身長出20公分。


只有這樣才能遵循「距離即美」的古典美學,避免仰視角度產生「大腿如林」的肉慾,破壞清心寡欲的基督教式理想;俯視角度產生「侏儒成群」的醜陋,毀掉輕盈飄逸的美感。


這個標準,上海姑娘譚元元完全符合,她就是為舞蹈而生的人!


天生五官精緻、頭顱圓而小,身材纖細,身高166cm,體重47 公斤(不過百)。


媒體評價:「她一上臺,就會吸引所有的視線。」


1981年,5歲的譚元元看到電視上播放烏蘭諾娃的《天鵝湖》,就開始情不自禁地學著踮起足尖模仿天鵝的動作,此刻年幼的她並不知曉這一舉動會對自己的未來產生怎樣的影響。


但這畫面卻在熱愛舞蹈的母親心中生根發芽,為譚元元的「芭蕾女王」之路保駕護航。


後來,母親送譚元元到上海市虹口區少年宮學跳舞,有意培養女兒的「天賦」。


等到上海舞蹈學校招生的時候,譚元元在母親的支持下參加了考試。當時學校要從上千名候選者裡挑選出男女生各12名。


老師眼睛一掃,半數的孩子就出局了。接下來就更嚴格,要用尺子量。


最終10歲的譚元元憑著下肢比上身長13釐米的優越體貌條件脫穎而出,被選入上海芭蕾舞學校。

跨越了第一道「殘酷」門檻,夢想的畫卷徐徐展開,母女倆也為拿到通知書而慶幸,但卻遭到了來自父親的強烈反對。


保守的工程師父親認為芭蕾是西方的藝術,東方人很難嶄露頭角。女兒穿著清涼被男舞者託舉,也不雅觀。


他更希望譚元元能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醫生或者律師,堅決反對「吃青春飯」的舞者之路。


後來,她在習舞期間受傷,更堅定了父親讓她放棄芭蕾的想法。


但有著未竟「舞蹈夢」的母親這次也異常固執,寸步不讓。


父母為此展開了漫長的拉鋸戰,結果導致入學時間推遲了半年之久。


既然誰也說服不了對方,就把命運交給老天安排吧!


無奈的父母最後決定用擲硬幣的方式來解決:「硬幣正面朝上則去跳舞,反面就放棄」。


或許真的是命中注定,母親手中小小的五分硬幣一拋,就註定了譚元元未來幾十年的職業生涯。


二、我是醜小鴨


11歲,譚元元才衝破第一道家庭樊籬開始正式學習芭蕾。


由於入學晚,身體條件優越的譚元元反而成為「後進生」。因為總跟不上進度,頗有些自卑。


她回憶說:「周圍的同學都已經跳得很像樣了,我還站不穩,那時我就是醜小鴨。」


但畢竟是有天賦的好苗子,平日練習中偶然流露的閃光點被當時學校的老師林美芳和陳家年看在眼裡。愛才心切的兩人就每天給她補課,踢腿、劈叉、旋轉……都是基本功。


恩師陳家年還無意中揭露了譚元元「小哭包」的黑歷史:「也可能因為我對她太嚴格,譚元元太愛哭了,整天哭。有一次,她又因為沒達到要求掉眼淚,我問她,要哭,還是要練,只能選一樣。她選練。」


就這樣,譚元元在「魔鬼教練」的指導下水平逐漸趕上來,底子越來越紮實,自信心也很快就恢復了。


練習3年後,14歲的譚元元第一次正式登臺,卻翻車了。


那是1991年在上海本地的比賽,她躲在後臺,怕得要命,「覺得腳都不是自己的」。


最後,還是林美芳老師一腳把譚元元踢上臺的。譚元元哆嗦著上去了,腿止不住地打顫,就這麼勉強撐到結束的最後一個動作,音樂都停了,她的腿還要顫兩下。


林美芳老師言語犀利:「就你這水平,出去比賽第一輪就會被刷下來。」


「緊張是因為自卑,自卑是因為確實差得遠」。


後來的譚元元「知恥而後勇」,學會了在這唯一的殘酷失敗經歷中汲取養分,直到真正的蛻變悄然降臨。


16 歲的譚元元去參加第五屆法國巴黎國際芭蕾舞比賽,與來自25個國家的125名頂尖選手同臺競技。

等到了賽場,譚元元的心立刻涼了半截。


她事先並不清楚巴黎歌劇院的舞臺有向前5度的傾斜,一直在平地練習芭蕾的譚元元毫無勝算,不想再次經歷失敗的打擊,遂心生退意。


音樂前奏響起,打退堂鼓的學生還在猶豫不決,林老師再次使出兩年前的絕招,一腳把譚元元踢上了臺。


恰好出場的動作是「大跳」,這一腳竟成為極好的助推力,使得她的大跳完成得異常完美。


舞臺上的譚元元索性卸下所有包袱,輕盈自如地完成了整場表演。


評委會主席烏蘭諾娃給了滿分,還對媒體說:「這是我近20年來看到的最年輕但又最具古典表演風格的女演員」。


最終,譚元元以 19.2(20滿分)的高分,奪得唯一金獎。


中國女孩爆冷奪金,譚元元被西方媒體譽為「天才少女」,世界芭蕾舞壇也第一次留下了她的名字。


這次比賽獲獎後,17歲的譚元元得到了德國斯圖加特約翰·克蘭科芭蕾舞學校大專班的全額獎學金,得以繼續深造,接受更嚴謹的芭蕾訓練。這也是此校第一次把獎學金授予非德國籍的外國人。

1994 年的聖誕節,她收到了一封邀請函。美國舊金山芭蕾舞團團長海爾基·託馬森邀請她去他的舞團做表演嘉賓。


說是表演,其實是一場「考試」,一段雙人舞和獨舞表演下來,託馬森團長拿出一份合同遞給譚元元:「來我們這裡,你將是最年輕的獨舞演員。」


正是這次至關重要的抉擇,開啟了譚元元作為「職業舞者」異國他鄉的艱難磨礪。


三、成名要趁早


在世界任何一個大型芭蕾舞團裡,一般先從學徒做起,然後是群舞,至少要經過5到10年的沉寂期,才能慢慢在競爭中躋身獨舞、首席之列。


當時,舊金山芭蕾舞團另外兩名首席是花了16年才從學徒升到首席,最年輕的獨舞演員也要23 歲;而譚元元才剛過18 歲生日。


因為連跳兩級的「特殊待遇」,她初到美國就感受到了明顯的冷漠和敵意。


語言不通,看不懂牆上的日程表;排練地點更換,也無人告知;上臺演出前,合腳的芭蕾舞鞋不翼而飛……

被排擠的譚元元孤獨無助,只好一頭扎進練功房裡,「一個動作練十遍不行,就練二十遍、三十遍。」


因為頻繁的體力透支,她經常在換衣間睡著。


或許真的是「天道酬勤」,譚元元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犒賞。


1998 年演出季,團裡的首席舞者意外扭斷手指,第二天演出無法取消,必須找人臨時替補。


託馬森團長把平時最勤奮練功的譚元元叫到辦公室,遞給她一盒舞蹈錄像:「能不能學下來參加明天的演出?」


眼看機會來臨,生性大膽的譚元元毫不猶豫,滿口答應下來。


可看完錄像帶的她,瞬間覺得自己莽撞了。


那段近 30 分鐘的舞蹈是芭蕾舞大師巴蘭欽的作品《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協奏曲》,舞步速度快、動作複雜,非常難掌握,在此之前,她根本沒有接觸過。


當晚,譚元元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邊看錄像邊模仿,直到天亮,她才結束練習。


第二天,譚元元奇蹟般完成了表演,臺下掌聲雷動,隨即登上了舊金山的大小報紙。


22 歲的她「一戰成名」,成為最年輕的首席舞者,也是舊金山芭蕾舞團成立 60 餘年第一位華人首席舞者。


東方面孔韻味十足的譚元元,被倫敦舞評家 Covent Garden盛讚為「舊芭王冠上最大的那顆寶石」。


日本權威《舞蹈》雜誌評選20 世紀101 位舞蹈明星,譚元元是唯一的華人。

2004 年,譚元元被評為「亞洲英雄」,登上了《時代》封面,這一殊榮無可置疑地奠定了她在當今世界芭蕾舞臺上至高地位。

她曾榮獲舊金山市長藝術獎,4月9日這一天也被命名為舊金山的譚元元日。


四、像僧侶一樣修行


但滿身的榮耀卻是近乎殘酷的勤奮和自律換來的。


「別人看上去我跳得很輕鬆,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


她在演出季平均每天要工作 13 個小時,每周要跳壞四五雙芭蕾鞋,每年還要在全世界跳上一百多場演出。


譚元元是個標準的完美主義者:「如果在舞臺上錯了一步,我會懊惱一整天。臺下有3000 雙眼睛看著你,這讓藝術家活得很累。一次你表現得不夠完美,那就存在一個軟肋。」


在美國,舞團的合同都是一年一籤,首席並非終身職位,稍不留神就會被人取代,而和她競爭的永遠都是18歲的年輕「後浪」。


「我表面上像個公主,但腳下血流成河。」

譚元元說:「我都沒有童年,因為我 11 歲進舞蹈學校,我就天天在訓練,都說你的童年最好的記憶是什麼?我說練功房。我只記得練功房,然後汗水,淚水,腳尖鞋,然後血水」 。


成為職業舞者後,愈發不敢懈怠。每到一個城市,她第一件事就是找練功房,連旅遊都不放過。


「因為歇一天,自己知道,歇兩天,老師知道,歇三天,觀眾就會知道,腳就會打滑,站不穩」


而想做一名世界級的芭蕾大師,只有勤奮不夠,還必須自律。


譚元元為了保護雙腳,就算出去散步,也要注意避免過硬的水泥地和石板路,不僅要穿平底鞋,還不能走太遠;因為長期練舞雙腳嚴重變形,從沒穿過露腳趾的涼鞋或者高跟鞋,也不塗指甲油;喜歡甜食和一切美味,但要為了纖細身材嚴格控制。

幾十年舞蹈生涯,譚元元早已習慣了與病痛為伍。


她曾在演出《吉賽爾》時,因為用力過猛而使胯骨脫臼,這是一次可能斷送職業生涯的傷病,醫生都束手無策。

可譚元元硬是憑著頑強的意志力,翻閱解剖學和骨科學的書,結合自身尋找最恰當的發力點和支撐點,做康復練習,恢復芭蕾基本功,最終得以重返舞臺。這簡直是奇蹟!


骨裂、胯骨錯位、腰間盤突出、右腳立骨變形,腿上3處骨折的傷痕,這是她為夢想付出的代價。


芭蕾舞者的職業本身,就是一種殘酷的「極致美」。


譚元元說:「要當一個舞蹈家或者藝術家,你必須像一個僧侶一樣修行」。

但那些錐心刺骨的痛和被孤立排擠的冷,如果沒有對藝術的熱愛支撐,就會變成毫無意義的自虐。


其實我很喜歡她,因為這種帶著殘酷色彩的美,蘊含著一種強大的力量,是關於「成功」的底層邏輯。


或許正如譚元元所說:「不曾飽嘗艱辛,無緣品嘗甜蜜,所有的經歷都是人生最珍貴的禮物。」


這次《舞蹈風暴》第二季,「王炸」譚元元出場,仿佛自帶光環,萬眾矚目。

表演結束,沈培藝老師眼中含淚:「你在這個舞臺上,給《舞蹈風暴》定了一個非常高的境界和規格。舞蹈於你而言就像伯牙子期,是一個『高山流水』的信仰,向你致敬!」


正是因為這份對芭蕾藝術的純粹熱愛,讓「芭蕾大師」譚元元離開舞臺七個月,就已經按捺不住,要在綜藝節目中展現婀娜舞姿。


有人說「她是世界芭蕾舞壇上至今仍無法替代的中國驕傲」。44歲的她,能有如此完美的狀態,的確配得上如此讚譽。


結語:


上個月高奢護膚品牌海藍之謎「海生萬象·奇蹟無限」的線上演出,譚元元受邀出席,與之同臺的是「國寶級」鋼琴家朗朗。


年少成名、蜚聲國際,兩位不同領域的頂級藝術家,卻有著出奇相似的人生軌跡。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舞臺上的耀眼光芒背後,是對藝術堅持鑽研、不斷創新的極致追求。


她說:「每一個完美的起跳、落地、旋轉,都基於背後無數次反覆、再反覆的練習,」


「奇蹟沒有偶然」,每一位舞者在舞臺上的震撼表演,都源於舞臺下的千錘百鍊,精益求精。


「極致美麗的背後,是殘酷」,同樣意味著「熬過別人望而卻步的苦,才能擁有獨一無二的美」。

夢想路上,遍布坎坷荊棘,唯有「熱愛」能抵歲月漫長。


畢竟只有如火焰般熾烈的「熱愛」,才能消解「殘酷」的極地寒冰,帶你到達榮耀的彼岸。


所以,永遠不要逃避「殘酷」,那才是「人生加冕」的關鍵。


最後,願我們都能跨越山海,邂逅屬於自己的熱愛!

相關焦點

  • 看《舞蹈風暴》引發的人生聯想
    對於舞蹈談不上熱愛,但也喜歡欣賞,去年湖南衛視大火的綜藝節目《舞蹈風暴》,刷新了我對舞蹈的認識,也再次喚醒了我對人生的思考。最精彩的是風暴時刻,就像由人體創造出的藝術品,會讓你驚嘆到汗毛豎起、熱血沸騰、尖叫不已。我想收藏他們的每一個風暴時刻。每個舞者不僅僅是在完成技術動作,更像是用無聲的肢體語言講述一個個真誠的故事。其實藝術可以不那麼遙不可及,因為有心之人的演繹,拉近了我們和藝術的距離,藝術本就來源於生活。
  • 舞蹈風暴2製作人:讓舞蹈藝術擁抱大眾
    在傳統思想中,大眾往往把戲劇舞臺視為欣賞舞蹈藝術的最佳途徑,這也決定了從過去到現在,大多數舞蹈創作或表演都是以戲劇的視角為出發點的。隨著電視媒體影響力的擴大,電視節目的全方位、立體傳播形式與驚人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為舞蹈藝術的展示和推廣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 豆瓣9.5《舞蹈風暴》帶來精彩的舞技,和滾燙的人生,入股不虧
    最新一期的舞蹈對決,神仙打架,美好又極致殘酷,讓人回味且難免遺憾。不同人參加舞蹈風暴的原因不同,各種各樣的頂級舞者,在帶著不同的目的來到這裡。沒有那麼的遙不可及,仿佛一個又一個平凡的我們,過著屬於自己不同的人生。
  • 《舞蹈風暴2》製片人:要讓舞蹈藝術擁抱大眾
    中新網北京12月7日電 5日,國家大劇院舉辦了一場「舞·界——一場舞臺上下的對話」的藝術對談,邀請舞蹈編劇張昊對話沈偉、譚元元、洪嘯、黎星、華宵一、李昂、楊好等,共同探討如何採用電視、網際網路等形式拓寬舞蹈藝術呈現和激發公眾美育潛能的新可能。
  • 《舞蹈風暴2》製片人:要讓舞蹈藝術擁抱大眾
    中新網北京12月7日電 5日,國家大劇院舉辦了一場「舞·界——一場舞臺上下的對話」的藝術對談,邀請舞蹈編劇張昊對話沈偉、譚元元、洪嘯、黎星、華宵一、李昂、楊好等,共同探討如何採用電視、網際網路等形式拓寬舞蹈藝術呈現和激發公眾美育潛能的新可能。
  • 《舞蹈風暴》的破圈動力學
    如果說,上半程的《舞蹈風暴》是以技術的視覺驚豔、選手的神仙打架、藝術的審美引領做到一鳴驚人的話,那麼,後半程的《舞蹈風暴》則將這種一鳴驚人又再拉高了一個KEY、提升了一個段位,就像從九重天又破了十重天。《舞蹈風暴》第一期起便一鳴驚人的一個原因便是「風暴時刻」。
  • 《舞蹈風暴2》官宣定檔!神仙陣容引人猜想
    《舞蹈風暴》第一季播出後收穫了收視十二連冠以及全網零差評的高口碑,如今闊別一年,《舞蹈風暴》第二季攜更高水準的製作以及華麗升級後的強大陣容重磅回歸,今日節目組正式官宣定檔的消息一出,再次引發觀眾的期待狂潮。
  • 《舞蹈風暴2》官宣定檔!神仙陣容引人猜想
    此次舞出天際的新版本無疑昭示著《舞蹈風暴》第二季將在更大的格局下掀起風暴。神仙綜藝硬核升級 頂尖配置「全員首席」目前 ,《舞蹈風暴》第二季開啟官宣模式,從已經曝光的陣容來看,節目不僅匯聚了國內在各自舞蹈領域的優秀青年舞蹈家
  • 《舞蹈風暴》點映掀開「天花板」綜藝神秘面紗 舞蹈藝術初心不易
    》第一季以其高水準製作和專業性內容收穫了豆瓣9.2分的高口碑,還在今年8月初斬獲了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最佳電視綜藝節目獎等多個獎項。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藝術也是如此,舞蹈還是要從娃娃抓起。    不僅如此,到場的家長們表示,在《舞蹈風暴》第一季中,孩子們經常會被舞者流汗奮力拼搏的場景所鼓舞,因而自己也會堅持練功,家長表示孩子學舞蹈並不是為了成名,而是希望在孩子心中種一顆小小的舞蹈種子,想讓她和哥哥姐姐們一起感受舞蹈藝術的魅力。
  • 人生的殘酷與美麗 李滄東
    李滄東認為做電影的每個電影人都該有自己對生命和人生的看法電影的本質其實就是生活但電影是體現真實的藝術電影必須去尋找被生活隱藏的真實李滄東·語錄你也許會認為我是在展現苦痛、殘酷的人生其實,我是在通過這種殘酷的表現
  • 秋天第一個爆款節目《舞蹈風暴》來了
    昨晚,《舞蹈風暴》第二季首期節目上線後便獲得網友巨量討論,且收視一騎絕塵。數據顯示,節目首期播出後 不但在CSM全國網、歡網、酷雲三網同時段獲得收視第一,且節目CSM全國網收視率與收視份額均位列所有頻道第一。不僅如此,節目還在豆瓣拿下9.5超高開分,直登豆瓣口碑最高分綜藝。
  • 《舞蹈風暴2》全新LOGO曝光,舞出天際預示廣闊格局
    《舞蹈風暴》第一季播出後收穫了收視十二連冠以及全網零差評的高口碑,如今闊別一年,《舞蹈風暴》第二季攜更高水準的製作以及華麗升級後的強大陣容重磅回歸,今日節目組正式官宣定檔的消息一出,再次引發觀眾的期待狂潮。
  • 這季舞蹈風暴的這個評分太牛了吧
    昨晚,《舞蹈風暴》第二季首期節目上線後便獲得網友巨量討論,且收視一騎絕塵。數據顯示,節目首期播出後 不但在CSM全國網、歡網、酷雲三網同時段獲得收視第一,且節目CSM全國網收視率與收視份額均位列所有頻道第一。不僅如此,節目還在豆瓣拿下9.5超高開分,直登豆瓣口碑最高分綜藝。
  • 《舞蹈風暴 第一季》因為它,我愛上了舞蹈藝術
    聲入人心2略顯疲態,而舞蹈風暴迅速崛起。一個頂級流量平臺+一群業內頂尖年輕舞者。很難說會成為現象級綜藝,但能火一定是必然的。最震撼的就是所謂的「Punchline」,風暴時刻。在欣賞每一段舞蹈時,都遺憾於動作流逝得太快,而風暴時刻為我們這些外行提供了定格的畫面,360度無死角的拍攝,著實震撼。從中你可以看到舞者到位的動作以及舞蹈藝術性的體現。
  • 舞蹈風暴2:沒有播出的舞蹈作品,值得一看
    可以說,能夠站到《舞蹈風暴》第二季的舞者都是優秀的,無論輸贏!他們勇於挑戰自我,珍惜舞臺機會,用心起舞,精彩綻放!分享一些正片沒有播出的舞蹈作品,感受舞蹈之美。,跳脫出古典芭蕾裡優雅美麗的自己,展現自身更個性的美,時而妖嬈魅惑,時而自信冷酷。
  • 《舞蹈風暴》第二季LAY觸摸舞蹈世界天花板揭示幕後
    楊洋為30名女舞者配音 作為《舞蹈風暴》第二季度的風暴法醫,在接受媒體團體採訪時也是信息爆棚。雖然連任了兩個賽季的風暴驗證官,但楊洋還是被《舞蹈風暴》第二個賽季球員們的表現震驚了。說起剛剛後悔離開現場的舞蹈演員馬小龍,楊洋稱讚他:「用你的思想跳街舞!」並表達了他強烈的遺憾,「那天我的心碎了。」在談到為李星唯一的復活票投票時,楊洋用了幾個「極端」的說法。"
  • 《舞蹈風暴2》開播,舞蹈綜藝能否「引流」?
    如今,越來越多的真人秀對準各種藝術門類,音樂劇、影視劇、京劇都通過綜藝窗口展現各自的藝術魅力。湖南衛視綜藝《舞蹈風暴2》開播後,因為舞者在舞臺上的精湛舞姿和共情能力也受到大眾的關注。舞蹈綜藝能否體現舞蹈的真正實力?電視平臺的舞蹈和劇場舞蹈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 《舞蹈風暴 第一季》舞蹈風暴:逃離高級
    然而,《舞蹈風暴》的製作團隊一定明白,當舞蹈遇上綜藝,舞蹈需要張開懷抱迎接眾人的審閱,藝術必須放大「親民」的能力。建立聯繫的第一步是產生興趣,此時此刻,《舞蹈風暴》要做的,是如何讓「舞」在普通觀眾眼裡,不輸於「歌」和「劇」的魅力。 於是,《舞蹈風暴》選擇「逃離」舞蹈的高級。
  • 《舞蹈風暴2》:一起來欣賞藝術品
    《舞蹈風暴2》歸來了。去年第一季豆瓣9.3分被認為打破國產綜藝的天花板,《舞蹈風暴2》則進一步創造記錄。兩期播畢,豆瓣評分9.5分。除了上一季由鑑證官決定去留外,節目新增了一條全新的晉級道路:舞者可選擇直接向上一季三強選手發起挑戰,挑戰結果由現場101位觀眾投票決定,得票率高者勝出,得票率低者則由風暴鑑證官商議決定去留。在最關鍵的舞蹈呈現上,《舞蹈風暴2》依然是大道至簡,圓形舞臺上幾束追光,展現屬於舞蹈最本質的魅力。128臺攝像機環繞、360度全景攝像留下的「風暴時刻」,記錄了舞蹈最精彩的瞬間。
  • 《舞蹈風暴》第二季收視三連冠 譚元元天鵝歸來綻放藝術魅力
    與此同時,#舞蹈風暴#、#譚元元芭蕾好美#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紛紛表示"譚元元正式美到震撼人心""追舞蹈風暴追到停不下來"。在第三期的節目中,舞者們用肢體講述對舞蹈的敬畏、創新與融合,對藝術的理解與熱愛,不時引發風暴鑑證官和觀眾鼓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