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有四位皇后,她們都有哪些不同的命運?

2020-12-25 左都御史

順治作為大清入關的第一位皇帝,其婚姻帶有濃厚的滿族早期婚姻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他與四位皇后除夫妻意外的複雜關係上。這四位皇后分別是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孝康章皇后、孝獻皇后。下面具體來講一講這四位皇后的不同命運。

第一位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她是孝莊的侄女,科爾沁蒙古親王吳克善的女兒。順治八年,14歲的順治帝在太和殿舉行了第一次大婚。但大婚之後帝後感情不和,僅兩年順治帝就提出了廢后重立的問題。他的理由是「生性妒忌,每見貌少妍者,即憎惡,欲置之於死」、「又好奢華,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繡綴飾」。

其實這些理由都是託辭,促使順治帝要廢掉皇后的實質原因,根子還是出在多爾袞和孝莊身上。因為這個皇后是多爾袞執政時為他選的,目的是為了促進與蒙古的關係,而孝莊也有心讓娘家人主持後宮。也就是說,這場婚姻是典型的政治婚姻,與順治帝的本人意願極不相符。

儘管如此,但順治帝十分清楚,廢立皇后是朝中大事,不好輕舉妄動。他先投石問路,命大學士給他找出前代廢后的事例,以觀察朝臣的反應。

果不其然,順治帝的廢后意向很快遭到了朝臣的反對,他們從封建倫理道德出發,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還搬出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如光武帝、宋仁宗、明宣宗,他們都因廢后而受到後世的指責。另一方面,朝臣也擔心入關不久,統治地位還不牢固,廢后之舉不是開國之君所為。

順治帝年少性格急躁,他執意要做的事情別人很難阻擋,不過他也做出了讓步,他下令將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後來博爾濟吉特氏返回了蒙古草原,並死在了娘家。

廢后不久,朝中開始為順治帝擇立第二位皇后忙碌了。當時順治帝的後宮雖不乏嬪妃,但他認為沒有一個能配得上皇后的稱號。因此,他下旨在滿洲官民、蒙古王公、大臣以上女子中選擇皇后。候選人成千上萬,最後還是選定了科爾沁蒙古鎮國公綽爾濟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她是廢后靜妃的侄女。

順治十一年六月十八日,順治帝在太和殿舉行了盛大的婚禮,迎娶了他的第二位皇后。可是,婚後不久,順治帝又開始挑剔新立的皇后,說他雖然「秉心淳樸」,然而卻「乏長才」。他讓禮部收回皇后的冊寶,停止對皇后應行的各種禮儀活動,也不準皇后到慈寧宮給孝莊請安。

順治十三年八月,內大臣鄂和之女董鄂氏成為順治帝的妃子。他對這位年已十八歲的妃子十分滿意,稱讚她有「母儀之度,性孝敬,知大禮,不以貴自矜」。在順治帝看來,董鄂氏簡直就是絕代佳人,剛入宮順治帝就封她為賢妃,一個月後董鄂氏又一躍成為皇貴妃,在後宮中地位僅次於皇后。

順治帝共有見於記載的后妃十八人,能使他為之傾倒的,僅皇貴妃董鄂氏一人。順治帝幾次想廢掉第二個皇后立她為為後,但因擔心若兩度廢后,會遭到朝臣更加激烈的反對,所以才沒有履行這一手續。

實際上,董鄂氏在宮中無論權力還是待遇,都大大超過皇后。順治十四年,董鄂氏子生一子,其子僅三月便夭折,順治帝為安慰董鄂氏,追封這個連名字都沒來得及起的孩子為和碩榮親王。兩年後,董鄂氏本人也病逝。鍾情的順治帝為此痛不欲生,親自為她守靈,又傳諭輟朝五天,命親王以下、四品以上官員和公主、王妃以下命婦,齊集景運門內外為董鄂氏哭靈。

接著,順治帝追封董鄂氏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並在停靈的承乾宮舉行了隆重的追封禮。為了寄託哀思,他命大學士金之俊為董鄂氏作傳,又親自動筆,撰寫《孝獻皇后行狀》。這樣,董鄂氏便成了順治帝的第三位皇后。

第四位皇后是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順治帝在世時是沒有名號的庶妃,康熙帝登基後尊為皇太后,康熙二年逝世,年24歲。後累加諡為「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天育聖章皇后」。佟佳氏本是漢軍八旗,康熙親政後,命抬入滿洲鑲黃旗,後家抬旗之制自此始。

相關焦點

  • 【佟氏頭條】清王朝五個女人四位皇后的佟氏家族都有誰?她們的故事你知道嗎?
    清王朝有三代帝王的後宮一直有這個家族四個女人的身影,她們為了家族的榮耀,在清王朝是出了名的顯赫,有三位做到了皇后的位置,這就是來自於佟佳氏的女人們。  影視資料:清王朝的帝王和他的皇后妃子如果仔細去查清代歷史,應該說佟氏家族有五個女人四個女人做過清王朝帝王的皇后。
  • 順治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生無功無過,未受寵愛,未曾誕下「龍子」
    孝惠章皇后不算是歷史上命運最悲哀的皇后,她一生榮華富貴,得到了人人豔羨的榮耀,卻窮極一生都沒有得到順治帝的愛。提起順治帝的愛情,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寵冠六宮的順治帝的紅顏知己董鄂妃。董鄂妃這樣的身受寵愛卻不恃寵而驕的解語花確實令人喜愛,而她所受的寵愛的背後,則是另外一個女子,一生都得不到順治帝溫情的悲戚故事。清軍剛入關不久,順治帝根基不穩,尚且需要蒙古部族的扶持,當時的孝莊太后的四個哥哥均是蒙古部族的大臣,孝莊太后的大哥就是手握重權的吳克善。
  • 順治帝第一任皇后竟因「無能」被廢?
    下周這期節目繼續講順治,由於順治墓沒有打開,裡面什麼樣咱們不得而知,但裡面有誰咱知道,首先順治本人,然後還有二位,孝獻皇后董鄂氏,也就是那位著名的,順治的真愛,董鄂妃,還有孝康章皇后,也就是康熙的生母。
  • 博爾濟吉特家族有名的四位女人,最後一位的命運太悲慘了!
    博爾濟吉特家族有名的四位女人,最後一位的命運太悲慘了!博爾濟吉特·孟古青,清世祖順治帝第一任皇后,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孝莊文皇后侄女。博爾濟錦氏貌美秀慧但好奢華、性善妒,又無法忍受順治移情於其他嬪妃,再加上她是攝政王多爾袞為當時尚年幼的順治所迎聘的皇后,因此順治十年,順治帝不顧滿朝文武,及昭聖皇太后的反對,降皇后為靜妃,並令其改居側宮。
  • 順治帝為什麼那麼討厭母親孝莊皇后?原因有4點
    「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各位看官朋友如果覺得這個公眾號有意思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哦,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都是小編精選的喲
  • 她是順治帝最喜愛的妃子,因喪子而病逝,死後被追封為皇后
    每一個王朝的出現就必定會有皇帝的出現,而每一位皇帝都會有他的後宮,後宮之中必定有著一位主管後宮之人皇后。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麼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也出現了許多王朝,出現了許多皇后。在清朝歷史中就一共出現了27位皇后,每一位皇后都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
  • 後宮佳麗如雲,為何順治帝獨寵董鄂妃?3大優點可不是人人都有
    順治帝,6歲登基。24歲便早早駕崩。順治帝後宮妃嬪眾多,兒女也有十四位,這麼看來順治帝似乎是一位非常多情的帝王。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順治帝身在帝王家,繁衍子嗣是他作為帝王的任務之一。他身在皇宮,後宮佳麗三千,美女如雲,然而這位皇帝,卻十分專情。這位讓順治皇帝如此專情的女子,就是董鄂妃。
  • 董鄂妃原本順治帝的弟媳婦,她的死成為順治帝出家的導火索
    董鄂妃入選秀女之後被指配給了比順治帝小三歲的同父異母的弟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順治時,有位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在清宮裡服務,他在自己的筆記中這樣寫到:順治皇帝對一位滿籍軍人的妻子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位軍人用此事申斥他夫人時竟被順治聞知並打了他一耳光,這位軍人於是因憤致死。其實這位軍人就是襄親王,順治帝熱戀的是自己的弟媳婦,給自己弟弟扣了一頂綠帽子。
  • 清朝第一例廢后之後的故事:順治帝的後三位皇后,包括摯愛董鄂妃
    清世祖順治帝一生先後有過四位皇后,分別是第一任廢后博爾濟吉特氏、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第三任孝獻皇后董鄂氏和第四任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第一任皇后是攝政王多爾袞和孝莊太后強塞過來的,順治皇帝極其不喜,最終在兩年後成功廢后,這也是清朝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的廢后。
  • 順治帝24歲駕崩,除了獨寵董鄂妃誰也不愛,為何還會有14個孩子?
    董鄂妃的升遷速度在清朝歷史乃至所有歷史中都是罕見的。順治一生中立過兩位皇后,但這兩位皇后都不是順治帝喜歡的菜,董鄂妃才是他的至愛。這才有了他多次想改立董鄂妃為後的想法,順治在第二次向孝莊太后提出廢后,遭到了孝莊太后和董鄂妃的勸阻未能成功,當時在西洋人湯若望的記載裡,她被稱呼為「第三位皇后」。
  • 順治帝與董鄂妃:相愛不能相守,「不及盧家有莫愁」的帝王愛情
    恰恰好在歷史的迷霧重重,人們對她知之甚少,所以無論後人賦予這位謎一樣的女子多少種美德都不足為奇。因為畢竟,現實往往太過現實,而理想卻又總是不夠理想。她是誰,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鄂碩將軍之女?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福晉?亦或是秦淮八豔之一的董小宛?這些都不妨礙福臨對她的眷戀。世間的情有多少能說得清楚?更何況皇室貴族。
  • 順治帝一共有八子,康熙只是庶三子,為何順治會傳位康熙
    1661年正月,順治帝駕崩,終年24歲,臨終之前在《順治遺詔》中傳位庶三子玄燁(康熙帝)。同年2月,玄燁即位於太和殿,時年僅6歲(虛歲8歲),頒詔大赦,並改為康熙元年。中國歷史上正常的皇位傳承,一般有三種方式,即嫡長子繼承制、兄終弟及、選擇賢達子孫,其中嫡長子繼承制最為常見。
  • 其實,金陵十二釵正冊上有五位皇后,兩位皇貴妃,四位公主!
    今天有必要正本清源,還其《紅樓夢》本來面目。事實上,《紅樓夢》和江寧曹家沒有一點關係。這是因為《紅樓夢》其實是指《紫禁城夢》。大家如果不信的話,可親自去紫禁城看一看,它是不是一座紅色的城樓?今天我們不妨從金陵十二釵正冊入手,看看這十二位女子到底是何身份,亦能揭開《紅樓夢》的廬山真面目。警幻仙子曾對賈寶玉說:「貴省女子固多,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
  • 順治帝執意要廢掉結婚僅兩年的「無能」皇后?原因竟然是......
    而他的理由也相當的簡單——「(皇后)無能,故當廢」! 其實,順治帝的這個理由相當的模糊,想要搞清楚他為何要廢掉這個皇后,就要從他們的婚事開始說起。 事實上,順治帝的這門婚事是典型的包辦婚姻,是多爾袞當權的時候為他挑選的。而之所以挑選博爾濟吉特氏來當這個皇后,其中也有孝莊太后的意思。
  • 少年天子,順治帝的後宮,獨寵董鄂妃,兩個皇后表妹,薄命的康熙生母...
    而順治皇帝的後宮,可以參考電視劇《少年天子》,劇中對順治帝與諸位嬪妃以及母后孝莊的關係就有很好的講述。 順治帝即位初年,攝政王多爾袞為其聘娶親表妹,也就是孝莊太后的親侄女為後,寓意親上加親,順治帝親政後完婚,兩年後順治帝廢黜皇后,降為靜妃,她也是清朝唯一被廢黜的皇后。
  • 順治後宮有32位后妃,31人被葬入皇陵,為何只有她神秘失蹤?
    據史料記載,順治後宮有32位后妃,位居高位者都是一些蒙古女人,其次是八旗出身的秀女,最後才是奴才出身的宮女。雖然這些女人命運各不相同,但她們最終歸宿卻相差不離,有31人被葬入皇陵,只有一人神秘失蹤。 順治帝死後葬入了河北遵化清東陵的孝陵中,與順治同葬孝陵地宮的有兩個女人,一個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另一個便是順治最寵愛的女人孝獻端敬皇后董鄂妃。
  • 衛子夫為何能成為中國第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
    我們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漢武帝有個皇后叫衛子夫,但是可能很少人會知道,衛子夫還是中國第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那麼,這個諡號是什麼?
  • 順治帝《遺詔》出自孝莊皇太后?
    說自己自以為聰明,聽不得不同意見,以致大臣們不肯進言,是自己的罪過。說自己知錯而未能改錯,以致過錯越來越多,是自己的罪過。          這份遺詔,由於充滿了自責,使不少人猜度它並非出自順治帝,而是出自孝莊皇太后,因為自責的內容,多是皇太后對順治帝的不滿之處。     皇太極駕崩時,莊妃才30歲。
  • 正位中宮、母儀天下——清代皇后們的故事
    ,到孝定景皇后結束,整個清朝一共有二十八位擁有皇后頭銜的女子。孝獻皇后尊號中沒有系順治帝「章皇帝」的諡號,這在清朝歷代皇后中是唯一的一例,因此孝獻皇后也是中華歷史上最後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另外四位:孝烈武皇后烏拉那拉氏,原本是太祖的大妃,而她的兒子多爾袞也是太祖心中選定的繼承人,預備將來自己死後將大政交給多爾袞接管,這樣烏拉那拉氏很有可能成為清朝第一位在生前就被追尊為皇太后的女性。
  • 同治的皇后頂撞慈禧時,為何以「大清門抬進來的皇后」為傲?
    清朝時期有12位皇帝29位皇后,在這29位皇后中,只有4位皇后是從大清門抬進紫禁城的,其他皇后都沒有資格從大清門進宮,而這三位皇后分別是:順治帝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康熙帝的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同治帝的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光緒帝的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